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学科学?——让中小学科学课上得更“科学”

2017-10-13 鲁白 守望新教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科学教育大家谈]


为什么要学科学?

让中小学科学课上得更“科学”  

作者|佚名|晓林等


        1. 科学能解决儿童感兴趣的问题


        儿童和成人在探究自然世界方面都有天生的兴趣。在科学学习中,儿童学习自然知识,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因而,科学为满足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提供了机会。


        提出问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洞察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周围的环境,但儿童往往不能作出很好的口头表达。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观察物体,操作物体,观察他们操作后得到的结果。儿童在观察操作过程中,要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儿童可以学到关于周围世界的很多知识。


        2. 科学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儿童应该学习科学的另一个原因是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使儿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已经戏剧性地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几乎每天都有新产品和程序被发明或发现,它们为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需求。一些困扰人们的问题和争论——健康和老龄化、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交通、通讯、福利、平等——越来越需要创新思维和同情心。


        21世纪需要更多在科学、卫生保健和技术方面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有些学生可能将会在科学、卫生保健和技术领域工作。但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具有科学素质,才能够在认识问题,作出解决方案,为地方、州、国家及全球问题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科学素质要求人们对自然世界、人造世界以及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拥有持久的兴趣;要求人们理解科学知识是怎样产生、被检验以及被运用的;它需要人们对科学怎样影响社会进行永久的关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终身的科学素质始于幼年时期建立并形成的理解、态度以及价值观。”(第114页)


        3. 科学能够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


        科学对于儿童来说,是极为有趣、极能调动学习动机的,特别是活动性的、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科学活动。因此,将科学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例如,科学可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极能;越多科学传记,包括女科学家和少数民族科学家的传记,可以得到很多灵感;关于特定主题如磁铁、天气、事物工作原理等科普书籍,既有趣又有很大的信息量,也很有意义;儿童文学中也有很多有关科学的主题。


        科学写作、提炼研究程序、整理探究的每个步骤都能有效地提高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坚持记科学日志、记录数据、绘制图表也将科学与写作很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科学时,学生可以应用和练习他们的数学能力——如测量、计数、估算,把数据整理成表格、制作和解释图表。


        科学也可以与社会、美术、音乐及其他学科紧密结合。


        儿童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总而言之,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具有极高的兴趣,从初始年级开始,科学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帮助儿童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展他们研究和理解周围世界的必要技能。再者,较早地接触科学,对于21世纪日益受到重视的教学目标——科学素质的培养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另外,科学为学校课程中的阅读和语言、数学、社会及其他重要的学科起着支撑作用。



为什么要学科学?

作者|佚名


        科学的定义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态度。,

   

        将“科学知识原理”转化为趣味性、游戏化、生活化的课程,深入浅出,将科学知识还原为最浅显的生活原理,最深层次激发孩子的联想,培养和建立能力素质。

     

        思维是一个人能力水平的体现,决定着孩子将来事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外商界、政界的领袖,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非常卓越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人的成功除了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

      

        孩子学习科学的目的,除了开拓视野,更重要的就是培养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经过科学家研究证实,3-10岁这个阶段,不仅是孩子智力的高发期(8岁前将完成80%的智力发育),更是孩子建立思维、养成习惯的黄金时期。一个人的思维和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而一旦养成,孩子将终生受益,让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更有效率,头脑更加灵活,能像领袖们一样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孩子思维的发展,主要分为“运动思维”(3岁以前)、“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训练侧重点,在课程设计和引导方式上也有明显区别。另外通过孩子动手实验,不仅满足他们贪玩好动的天性,更在实验的“观察—假设—实验—结论”的完整过程中,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我们通过科学教育、科学实验的部分,再加上老师引导的部分,让孩子建立重要的未来竞争力,这是我们希望给孩子的内容。科学包罗万象,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去活化我们下一代人的思维。这才是科学带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们国家提倡“科教兴国”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都希望孩子从小就具备很强的未来竞争力,同时又不希望给孩子压力,而“科学”对于孩子来讲,是神奇的未知领域,好玩的科学实验会深深的吸引他们,从小培养起爱科学的兴趣和志向。



如何让中小学科学课上得更“科学” 

作者|晓林


        今年秋季开始,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每周的科学课不少于1课时,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新的调整展现了我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日益提升。


        不仅在我国,世界各国的科学教育都受到教育界以及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科学课程的保障系统看,美国在1993年至2013年间,出台了5部关于科学教育课程的法律法规。英国政府每隔3至5年,就对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和调整。澳大利亚教育协会则提出了科学课程的优先行动计划。1988年,英国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设的国家统一课程中,数学、英语、科学并列成为核心课程,而其他课程则为基础课程。在德国,科学课同样与语文、数学并列为小学的3门核心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开设,而且其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地理、社会、经济学、生物学和自然科学等,由此可见各国政府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尽管各个国家的课程标准在具体表述和实施上各具特色,但他们都把科学教育贯穿于基础教育阶段,从而确保了科学教育的连贯性。


        科学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它还关乎学生思维习惯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从某种层面看,科学精神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基本素养。


        何为科学精神?对此,亚里士多德谈及科学的诞生时,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惊奇”,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其中,惊奇作为人之本性,首先意味着热爱这个世界,并深信他们栖居的这片土地有着美,有着万物之灵。自由则意味着思维的开阔,可以突破业已存在的解释世界的固定范式,希望用自己的思维建构对世界的理解。闲暇是以一颗充实的心去期待发现,同时也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状态,并因此发现世界。


        如此看来,科学精神并非空洞乏味的口号,而是一种催人奋进、助力创新的强大力量。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公民素质的高低,既决定了个人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也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进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创新乏力等诸多困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比以往更迫切地呼唤科学精神的勃发。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存在着看多做少、探究不足、资源缺乏等诸多问题,在一些学校,科学课甚至一学期上不了几节,沦为“副科中的副科”。


        可以说,目前我国在全民科学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面向未成年人的科学教育,应对提高国民科学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学校在推动科学课建设时,要树立起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具体实践中,要让课程设置体现出“务实”的新导向,更加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上,科学课需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教会孩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的评价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毋庸置疑,在新的学期,让科学课上得更“科学”,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者面临的最重要的命题之一。


        (本文原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9月20日15版,获授权转发)


延伸阅读——



►《知识分子》联合主编、清华大学教授鲁白


        我今天主要想讲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要学科学,第二个是《科学队长》为什么要让科学家来讲科学。


        为什么要学科学?小孩子要学科学,大人也要学科学,为什么?这要从教育的根本目的说起。现代的教育理念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发展技能、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所谓教育的三大支柱,即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今天,我想加一条,那就是修养。


        什么是修养?我想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有两个孩子,老大是儿子。他在上小学的时候非常调皮捣蛋,上课不认真,经常开小差,不仅自己不听老师的讲课,还要影响别人,总是打岔,使别的同学也不能好好上课。有一次他甚至用一个削尖的铅笔捅前面的同学,是不是很调皮捣蛋?


        那次老师、校长把我叫到学校,说你这个孩子问题严重,不仅自己不专心听课,而且还影响他人,甚至做出危险的动作,所以你们家长一定要严加管教,好好教育孩子。


        我后来思前想后,做了很多调查,也跟孩子讨论。最后,我觉得可能要给他换一个学习环境,当时他是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小学读书,到中学我就将他送进了一所私立学校。几个礼拜以后,有一次我跟他说,“How are you?(你好吗?)”,他说“I am well, and you?(我很好,你呢?)”。这让我觉得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不再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孩,而是相当有礼貌、说话得体的一个学生了。


        我问他,“你这个是从哪里学来的?”,他说老师教的,这让我感觉到了这所学校的不同。所以,我决定走访学校,跟老师、校长交流。我问他的老师:“你们是怎么教小孩子的,你们教育的理念又是什么?”老师告诉我,他们的教育方式跟其它学校非常不一样的一点是,他们非常注重提升孩子的修养。原来,该校的每一位老师除了教课,还必须做一项体育运动的教练,每一位在校生每天下午一定要参加体育活动,而且是团队运动(team sports)。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个过程有一定的竞争性,学校注重的是参与的过程,而非输赢,使学生“胜不骄败不馁”,能够输得起,也赢得起。学生们就算输,也要输得有尊严。


        我听了以后,觉得这所学校的教育非常有特色,所以我便有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反观中国,其实很多家长会让小孩子学音乐、学艺术、学体育,但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学这些。其实,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除了收获知识、技能,培养了有益的价值观,还有一个重要的成分,那就是提升修养。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现代文明的时代,我们希望下一代不仅具有知识、技能及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相当好的修养,能够欣赏人类创造的文明,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各样的财富,包括音乐、艺术,体育。当然,也包括科学。


        科学不仅仅是指我们所要了解的科学知识,也不仅仅是那些实验技能,以及科学思维方式、批判精神、方法论,等等。更重要的是科学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的一种修养。


        我们为什么要请像刘颖老师这样的科学家来讲科学?因为,在学校老师传授科学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课堂教学做一个补充。


        我仍想从我个人的经历谈起,分享一下我的体会。我的儿子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现在在读研究生,而我的女儿是在中国上的初中和高中,然后考上了美国的布朗大学,现在正读本科。他们都对科学有兴趣,甚至他们都有意向要做神经科学,从事神经科学的研究和教学。


        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出于我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希望他们能够做神经科学,其实并不是。他们中学、小学的教育还算成功,但是他们今后走什么路,完全应由他们自己决定,而非我逼着他们进行选择。


        我们作为家长其实没有权利来决定我们的下一代到底要做什么,我自己的小孩之所以能够走上喜欢科学的路,从家长的角度,我可能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会尽可能地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帮助他们发现兴趣所在。随后,鼓励他们去发展这方面的兴趣,进而使他们意识到“我的兴趣确实在转化成追求”。最后,这种追求可能转化成一种事业。所以,家长应努力开发孩子们的兴趣,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就业或者赚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第二件事,我经常跟孩子们说,你必须要做一个跟其他人不一样的孩子,你必须要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事情。


        我举两个例子,我女儿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让我们都觉得有点不耐烦了。她很小的时候就问我:“我们为什么能看见东西”?我说,因为我们有眼睛。“有眼睛就能看到东西吗?那眼睛后面是什么东西?把眼睛装在洋娃娃上面,洋娃娃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她继续追问。我说,眼睛后面有神经,神经连着大脑,可以解读外面是什么东西。“你怎么知道脑子能解读外面的东西?”为解答这个问题,我带她来到我工作单位里的影像学实验室,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实验告诉她:当人看见某种东西的时候,大脑的某一部分会“亮”起来,这样她也有了一些直观的感受。


        此外,我还同她一起读书、向她介绍书,以及让她参观实验室,参加夏令营,通过夏令营活动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她在一位北大教授的实验室做了暑期研究,她的研究成果为她赢得了著名的美国“英特尔科学奖”。这个过程就是逐渐开发她兴趣,并鼓励她自己走近科学的过程。


        除了开发孩子的兴趣,我还鼓励他们做独特的事情。这里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开车带着我儿子出门,期间需要加油,临近的加油站显示每加仑汽油2块5毛钱。我儿子说,他学校附近的加油站只要2块3毛钱,他建议我们开到那边去加油。


        我说,开到你的学校要多长时间?开车来回又需要花多少油钱?考虑到我的时薪和你按照美国人最低社会补贴计算的时间成本,假如多花半小时又相当于损失多少钱?这么一算,就不划算了。还有,这样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为车开得多了,排放的废气就多了。


        于是,他设计了20个问题,例如“从A点到B点走高速公路还是普通公路?”“如果一家加油站非常便宜,但排队需要很长时间,要不要排队?”等等,发给同学的家长做调查问卷,通过收集家长的反馈,他发现大多数家长都不知道什么是最省油、省钱的方法,也不知道省油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最后,他把这个调查的结果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得到了学校甚至社会的认可。这件事情是他做过的与周围同学不一样的、非常独特的事情。而他在申请大学的材料中,有六件类似这样非常独特的事情,这就使得他跟其他申请人显得不一样。其实社会也是这样子,假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做出了跟他人不一样的事情,这个社会就会变得非常丰富而有趣。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为什么要请科学家来讲科学。首先,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既有失败、又有成功,其间跌宕起伏,非常有趣。当科学家在讲科学课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科学发现的过程,以及科学家从事科学的艰难挫折、快乐幸福等全部带给学生,学生借此感受到的科学也一定是一种不一样的科学。


        另外,科学家们讲求的是原创研究。也就是说,科学当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科学一直讲求研究的独特性,自己的发现要与他人的不一样。可以说,科学家是最讲求独特性的一个群体,他们一定会通过授课把这种思想和观念,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也就是要做一个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人。


        我们请科学家来讲我们的科学课,是希望孩子们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可以经常感受到科学的趣味性。同时,这并不是要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而是在孩子们听科学家讲课的过程当中,开发孩子们对某一些事物的兴趣,并走出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


        谢谢大家。


    小学生们在《科学队长》“科学第一课”活动上动手做实验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科学教育大家谈}


        所有儿童都是科学家,只要给他合适的科学教育

        博物馆里的童年——让孩子在行走中成长

        博物人生,诗意生活

        呵护好孩子与生俱来的科学素质

        一门影响上千万小学新生的课程今秋开课,到底学什么?

        STEAM教育:提升孩子哪些能力?有哪些核心特征?

        硅谷不是计划造出来的——硅谷为什么这么牛?

       全人教育探微——倡导和谐发展,注重自我实现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我在这里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