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人生,诗意生活
[研发卓越课程]
课程的丰富决定着生命的丰富,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新教育实验萧山宣言:研发卓越课程,创造卓越人生》
人生一世,匆匆而过,究竟什么是我们真正应该追寻的东西,什么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的博物人生,诗意生活。
博物人生,诗意生活
作者|柳已青
“野花如同春天和秋天的彩霞,如同日出和日落,如同百鸟的鸣唱,如同女人的美发、明眸与婀娜多姿的步态,最先教我们的祖先懂得:我们的星球上存在着无用但却美好的东西。”梅特林克如是说。
在百花盛开的春天,读《博物人生》,被大自然的美击中。博物学就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不像数理化或者英语计算机,直接赋予你某项技能,但它却能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让你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美好的东西。
博物学和社会学一样,在民国是显学,后来在历史中消逝了。“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国有博物的传统。刘华杰认为,中国古代的文明就有着浓厚的博物色彩,中国人是靠博物而生存下来的,只是在最近两百年里,由于中西碰撞,文明迅速抛弃了传统。
刘华杰的《博物人生》是一本博物学的科普读本。当你在忙碌而嘈杂的世界,抽身而退,以探索的姿态、求知的目光、敬畏的心灵打开这样一本书,就会被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美激赏。书中收录的花草树木,美不胜收,如同漫步在植物园,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那些平凡或奇异的花朵属于哪一科,不一定懂得,但一定懂得花朵中蕴含的神性和诗性。刘华杰为照片《西双版纳的兰花螳螂》写的说明很意思:“如果读者对这样的昆虫及其所反映的精巧生命进化过程不感兴趣,那么就不必读本书了。”
博物学不是“拈花惹草”这么简单,对丰饶土地的关注,对大自然保持热情,是走向博物学的必经之途。在我看来,博物学等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刘华杰深得大自然之美,由此产生推广普及的热情,他在讲演中说:“博物学的最大作用是让我们谦卑,让我们生活得更加充实。以博物活动作为休闲方式。注意周围的草木、石头、动物,找到它们的名字,发现它们的故事,会给人带来恬淡的心情、雅致的情趣,生活中会增加许许多多的美。如果强调素养教育的话,它就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有一次,他在海淀图书城讲演时,当场分发了10份栝楼的种子,希望博物学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希望更多的人种植古人庭院中常见的植物。
《博物人生》最精彩的一章是“《诗经》与博物之兴”,考证《诗经》的名物,赏析《诗经》植物蕴含的诗意,分析《诗经》中“兴”蕴藏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诗经》中最有名者可谓爱情诗《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是什么植物?原来就是水中生长的莕菜,叶子像睡莲或莼菜,6月开金黄色的小花。北京大学未名湖就有,夏日,校园恋人们坐在湖边石墩上卿卿我我,脚下就是静静地漂浮在湖面上的荇菜。但是,恋人们不知道这种水生的植物,是先民们的爱情玫瑰。
《国风·豳风·东山》写一位从军的士兵,多年之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踏上返乡的途中,想象家园的样子:“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这一段中有大量的动植物,来写荒芜的家园:一串串的栝楼果实挂满了房屋的墙壁,地鳖虫满屋乱爬,门窗结满了蛛网,田地里野兽出没,夜间萤火虫闪闪。家园荒芜并不可怕,它仍然是可爱的地方。房屋上挂着的栝楼,经过风吹日晒,仍然是金灿灿的,给人以温暖。
刘华杰以博物学的角度赏析《诗经》,突破了我们认知的盲点,令人耳目一新。他以《诗经》名物为例,启发读者:“获取知识并非目的,求得理解,也不是最终目的。如何实实在在地生存才是根本。在盛世或乱世,社会中的一个个体,应当如何生活?如何处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
如何安置身心,是每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无数个一生出博大。博物学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读《博物人生》,会以博大的情怀感知世界,通过博物之兴,发现大自然之美,诗意而优雅的生活在大地上。
(文章转自网络,向作者和刘老师致谢!《博物人生》
阅读链接(1)——
有博物,人生才完整
作者|陈辉
来源|北京晨报
一个找回来的爱好
北京晨报:也许很多读者会认为,您这本书既没“学问”又无用处,您怎么看?
刘华杰:很正常。如今“博物学”不在教育部学科名录中,在一些人看来,它自然算不上学问。一位哲学家说过:千万不要指望别人也把自己当作哲学家来看。哲学如此,博物学也如此。哲学没用,好歹还算学问,博物学就更惨一点。
北京晨报:那么,您是怎么走上博物学的道路的?
刘华杰:我小时候在长白山的一个小山沟中长大,父亲是个文化人,鼓励我了解周围的世界。但从上小学始,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就少了。高中 时住在学校,整天读书,大学也差不多。大学学的是地质学,那时没有完全意识到博物学的重要性。直到1994年我博士毕业后到北京大学教哲学,有时间了,才找回儿时的爱好。
与自然直接“对话”
北京晨报:在这么繁忙的时代,搞博物学岂不是瞎耽误工夫?
刘华杰:价值是人定的。确有这种可能:认为搞博物学是在浪费时光。不过,修炼博物学对个体可能有好处,我只说可能,比如从中享受到乐趣。往大里说,生态文明的建设,某种程度离不开人类个体建立起与大自然的可感“对话”。
博物学曾辉煌过,现在衰落了。为何衰落?解释各有不同。需不需要恢复?看法可能大相径庭。我个人看好博物学,多年来致力于在一阶层面和二阶层面复兴博物学。前者号召更多人走向户外,亲身实践博物学;后者属于少数学者的工作范围。
人可以博物地活着
北京晨报:博物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情,但赚不到钱,怎么养活自己?
刘华杰:以博物学为职业的确不容易,我也从不鼓励年轻人靠这个生存。我通常会说,最好有个一般性的职业,把博物学当成爱好。我杜撰了一个短语:living as a naturalist(像博物学家一样过活),即博物学地生存,或简称“博物人生”。
博物学对于获得某种好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但或许很重要。
北京晨报:换言之,博物学是人生的奢侈品?
刘华杰:这要看对谁来说了。19世纪,博物学是绅士阶层体面的职业或者活法,那时工人阶级想玩,自然不容易。准确地说,博物学主要适合中产阶级,对进入或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公众来说,它才显示出一定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国人喜欢博物的多起来,也与经济基础的改善有重要关系。
每个人都可以博物
北京晨报:您这本书比较吓人,因为植物分类的东西太专业。
刘华杰:哈哈,那是假相!喜欢植物的人不会觉得难。我没有科班学过植物学,小时候在大山里生活,我父亲教我认识了家乡的一些植物,自己看《赤脚医生手册》上的黑白线条图认识了周围近百种草药,只要有兴趣,普通人快速了解一百个科的植物不成问题,关键在是否真的有兴趣。
博物范围很广,不喜欢植物,还可以喜欢贝类、昆虫、岩石等。如果都不喜欢呢?这种人也有,数量还不少。对于这些人,博物学显得很难。
博物人生会给孩子不同视角
北京晨报:人天生会对这个世界好奇,但很少有家长愿意去玩博物,您会吗?
刘华杰:对外部世界好奇是生物的本能,是生命进化的结果。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接触大自然,但我不会强制她爱好什么。博物教育相当于自然教育,会帮助孩子更关心自然的演变,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易生发出尊重、保护自然的心态,且有利于孩子了解世界的复杂性。孩子从小修炼博物学,能以一种不同的态度和眼光看世界,可能更容易拥有全球视角,知道合作共生的重要性。
现代化未必是福音
北京晨报:中国古代博物学很发达,可我们并没率先走进现代化啊?
刘华杰:现代化未必就是福音,虽然各种教育、宣传让人们以为是这样。中国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逼的,但也有个走法的问题,是先污染后治理,还是少点污染慢点发展?博物学的世界观强调多元性、多样性,讲究凡事要“适应”。传统是根,没有根,也可能暂时活一阵子,但没有后劲、不能长久。不能总是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博物学。科学主义的危险在于狭隘、不尊重传统,博物学有助于防范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侵害。
自然教育,政府有责
北京晨报:玩博物学需要哪些准备?
刘华杰:要感兴趣。观察美女,得喜欢美女才行。有了兴趣,其他都好办,可恰恰许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往大了说,这涉及到人生观:你想怎样活着,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北京晨报:兴趣要持久,自组织很重要,但这是个敏感话题。
刘华杰:博物学自组织其实是最安全的,国家应支持博物学自组织的发展,甚至在启动阶段要资助。在日本,自然教育得到政府的资助,许多硬件是政府建好了委托民间组织来运营。在正规教育之外,日本有3000多所自然教育学校。
愿在玩物中丧志
北京晨报:古人常说玩物丧志,沉浸在博物中,会不会对个体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刘华杰:当然!用于博物的时间多了,用于其他的时间就会减少。值不值,涉及人生价值的判断。如果认为钱赚得多、官当得大才算成功,那么博物学帮不上忙;如果认为世界上除了钱和官位,还有别的值得珍视,那么博物学是一个重要选项。对我个人而言,我愿意为博物“浪费”大把时光。博物学肯定也有多种境界,人们需求不同,特点也不同,只要有兴趣,达不到某种高深的境界,也没关系。况且境界本身是模糊的。
本文原载于《北京晨报》,作者为北京晨报记者陈辉。图片选自《檀岛花事:夏威夷植物日记》,中国科学报2014年7月出版。
阅读链接(2)——
博物教育漫谈
作者|刘华杰
来源|科学的历程
导读:什么是博物学?粗略地看,它是对大自然的探究,但又不同于当下职业化的科学家的探究。博物学主要在乎普通人通过日常的观察、感受来记录大自然的现象,描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岩石、矿物、生态系统等。在我看来,此时重启的博物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的、普通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学问。
我个人关注博物学时间不短了,在上世纪末就已开始,最近一些年才具体做了一点事情,主要是给大家打气。现在重拾古老的博物学,原因除了本科时我学过地质学、平时爱好植物外,还有对现代性逻辑的反思。具体讲出于四方面的考虑:一是科学哲学,比如波兰尼的“个人致知”;二是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涉及“生活世界”概念及“具身”问题;三是科学编史学,涉及我们怎么重新书写自然科学的历史;四是对文明形态的考虑,工业文明遭遇大量问题,天人系统如何可持续生存,如何重塑人类质朴心灵。看得出来,重提博物学有哲学层面的考虑。
什么是博物学?粗略地看,它是对大自然的探究,但又不同于当下职业化的科学家的探究。博物学主要在乎普通人通过日常的观察、感受来记录大自然的现象,描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岩石、矿物、生态系统等。在我看来,此时重启的博物学,是平行于自然科学的、普通人与大自然打交道的一种学问。
今天讨论重启博物学,是想让我们普通个体能够更好地感受、理解、赞美大自然及其自然演化,知道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准确位置。按理说,这不恰好是自然科学的任务吗,多学点自然科学就能解决此类问题,何必重提几乎死掉的博物学?费解与精妙之处也正好在此。事实上,如火如荼的当代科技并未做到让人深切地感受、理解、赞美大自然。某些方面做得还凑合,甚至有的达到相当深入的程度,但是整体上做得不好,或者那些方面根本就不是其目标所在。当今的其他正规教育也并不能满足人们的上述需求。今天复兴博物学,与古老的博物学有一定差别,这不难理解,因为每个时代的博物学都不太一样,侧重点不同。现在提倡的博物学也可叫“新博物学”,要继承传统博物学好的方面(这显然涉及价值判断),去掉其中猎奇、占有、掠夺的成分,充分考虑当代以及未来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
这种新博物学服务的主体和操练的主体是普通百姓,不特指专门家。显然,它与职业化或准职业化的科技、竞技体育不同,不在意甚至鄙视“更快更高更强”。做这种博物学不需要发表论文、不需要比出个全市全国全世界第几;它不强调力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反省力量;它不强调高速度,甚至有意强调二分法中慢的价值;它不是千方百计去劝导人们改造自然,更多的要人们了解自然、尊重自然,行为尽可能顺从自然,要特别注意天人系统各个层面的“适应性”,尊重大自然漫长演化的过程和所达成的局面。
我们谈的这种博物学,没有现成的定义,与历史上的多种博物学有联系但又有发展。其实定义并不很重要,在此我也不想让大家背某个定义。重要的是要知道我们重视博物的哪些方面。为了大家记忆方便或者有趣,我就以“博物”汉语拼音的首字母“BOWU”编了四个方面(你们也可以尝试自己编。最终,博物学是什么,要靠近大家的努力,我们把它做成什么它就是什么。本质主义的理解其实毫无用处):
(1)Beauty,大自然有大美。《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博物学第一追求的就是美(吃饱饭的前提下)。听着好像很玄很无用,其实不玄学也很有用。时间长了,想得多了、做得多了,对此就会有深入的理解。
(2)Observation,了解大自然、欣赏大自然需要做细致的工作,用“观察”一词可代表各种操作手段。此处的观察是广义的,包括一般的关注、观看、考察、记录、绘画、拍摄、分类、做简单的实验、撰写报告等(不必样样都做),强调的是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努力在自然状态下了解大自然,不能只在乎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专家知识。注意,不要求是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观察。
(3)Wonder,指童心和惊奇感。这点非常重要,成年人特别是受到现代教育的人,变得对自然世界越来越麻木。当人们对生命没有惊奇感的时候,那么破坏起生命来同样也不会有什么感觉。《孟子》讲:“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博物学家卡森(Rachel Carson)最后的一部著作书名就叫The Sense of Wonder,直译是《惊奇感》,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译本译为《万物皆奇迹》。其实,大自然十分精致,足以让人不断有惊奇感,如果某时没了这种感觉,出问题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4)Understanding,发现万物之间的联络,寻找沟通、理解,追求可持续共生。世界不是简单的二元主客体关系,而是多层次多元交织的网络,万物彼此依存。此条不断提醒人们下判断、做事情要留有余地,即使是敌人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也不能赶尽杀绝;另他者留路也是为自己留路。下面分三个方面简要谈一下博物学。
一、博物的目的:审美与生活
审美与生活这两个问题在现代教育中强调得不够,至少科学教育不大强调这两点。可是,普通人生活在世界上,审美和生活极为重要,这两点做得还可以人生就有趣、体面、有尊严。
博物学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不是人人能做的,那时主要是贵族在做(极个别有穷人在做),是贵族体面的职业之一,类似的职业还包括医生、牧师、地主、资本家、官员等。进入20世纪,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博物学无一不发达,主要是因为物质水平提高了、人们文化程度提高了,人们开始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正在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也终于有机会考虑复兴博物学。其实在古代中国的博物学一直相当发达,只是不够普及,古代的上层社会有精致的博物学,唐诗宋词《红楼梦》均可证实这一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有良好的博物素养。
博物学的定位始终不离审美和生活,即在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不借助于离奇、价格高昂的设备和完善的博物馆、美术馆,人们如何做?回答是:走进大自然。不一定非得到遥远的地方,在自己的家乡、小区,甚至校园、街道就可以做到。第一步是张开双眼,实际看我们周围的世界。最好也辅助一些理论,比如“肯定美学”(positive aesthetics)理论,仅举这一个例子:
加拿大哲学家卡尔松(Allen Carlson)给出一个命题:“自然全美”。大自然没有丑的,都是美的;大自然有多种层面的美,无穷无尽。为什么有的人欣赏不到呢?说得直接点,是因为自己功力不够或者因为心情不好!当储备多了、心情好了,就有可能发现各种各样的美。在一个层面发现不了,在另一个层面就可能发现。严格证明这个命题,几乎是不可能的。你相信它,它就会很有启发性。不必全信,任何理论都不值得全信,但一定程度上相信它,会有好处。此命题的要义不在于全称的必然性断定,而在于提醒人们不要失去信心,不要轻言大自然不够美。通过数亿年数百万年演化出来的大自然是有“智慧”的活的有机体,是盖娅(Gaia),它是广义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我们细致探究,就能不断发现大自然的美丽之处,有博物体验的人一定不会认为我在欺骗大家。审美与认知也是有关系的。审美,就是人来发掘美。美是主客体作用的一种效应,不能全归于主体,也不能全归于客体。
除了审美,博物还有更基本的一面:好玩,让人快乐。好玩是极为重要的,它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有趣,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孩子爱玩,成人也一样,只是通常不敢言玩。普通人通过观鸟、赏花、登山、生态旅行等,探究大自然的同时,也会获得一种存在感,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博物自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了解大自然和我们自己,让我们自由、自在。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他发现了“我思”的基础地位,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说:“我博物,故我在”,而且我想更有道理。博物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非单纯的“思”所能比拟。
人们可能马上就问,学科学不是更严格更高效吗?非也。科学不是人人能学的。现代科学正因为太严格了,门槛太高,普通人难以靠近。当代科技高度发达,在推动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同时更竖起一面墙,把普通人与大自然隔膜起来,让普通人失去信心,不敢亲自了解大自然。现代科技追求的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切实际”的高远目标,并且首先是为资本增殖服务(田松博士语)、为权力角逐服务的。发展科技,首先着眼的是通过扩大知识、信息梯度而获益,而不是让普通人感觉更好一点。对“科技造福人类”的说词要细分,有些方面对有些方面要打问号。比如电脑、手机频繁升级,对于百姓而言必要性不大,但对于资本增殖关系重大。但是频繁升级的后果是造成巨量的垃圾,破坏了环境。
明日天气如何、这种蘑菇能吃吗?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主动放弃自己解决尝试,而是转而求助于气象台和专家。进而,此河流是否健康、此蔬菜是否好吃甚至此时我心情是否足够好,都要求助于他人来确证,自己不敢发声。
哲学家常说“诗意地栖居”。这很好,但很难,靠什么做到这一点?单纯靠某一种东西都不充分。但是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修炼一点博物学,把它作为终身爱好,将有助于诗意地栖居。
二、博物传统:古老常新
博物传统大致对应于英文的natural history,相应的拉丁语词组为historia naturalis,这里history(或historia)不是“历史”的意思,而是“探究”的意思。也就是说,现代英语中使用natural history这个词,其实用的是古义。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的那本名著,其实也不能直接称《历史》,而应当称对某某的“调查”或关于某某的“报告”。在此讲这些,不是掉书袋;只是想强调博物学真的是一门古老学问,亚里士多德及其大弟子塞奥弗拉斯特就做过这种学问,后来雷(John Ray)、林奈、布丰、拉马克、达尔文、华莱士、法布尔、梭罗、缪尔等都做过。世界各地的普通百姓也做过。
博物学是自然科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另三个传统分别是数理传统、控制实验传统和数值模拟传统。博物传统最古老,有几千年或者更久的历史。数理传统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三百多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许相当于一个“点”。控制实验传统从伽利略时代算起,将近三百年。数值模拟传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数字计算机开始,到现在大概有七十多年的历史,非常非常年轻。这四大传统离了博物学就可能出问题,而恰好现在科学界严重地忽视博物传统,科学界也极少培养博物类科学人才。在简化的意义上,可只提博物与数理两大传统。数理跟博物这两大传统的差别非常大,搞数理的科学家瞧不起搞博物的,比如物理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卢瑟福曾经说过:“所有的科学,要么是物理,要么是集邮。”他本人做的是物理,在他看到是真正的科学、很重要。可以把人类知识的变化想象为一根柱子,当下的截面中博物成分被挤压,支离破碎,但还没消亡。恢复博物学是非常难的事情,理论上首先要有突破。
作为专门的学术,博物学如今衰落了,几乎被主流科技界所抛弃。如今,在科技界内部,如果说谁是博物学家,几乎相当于骂他,言外之意是此人做的东西太肤浅。现在,科技界的确也有博物学家,有些学科仍然属于博物类科学,但是已经今不如昔,早就成为非主流了。但即使是这些博物类的科学家,也时常瞧不起百姓所做的博物学,认为百姓太无知、所做的东西没有份量。五十步笑百步。
原来,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博物起步的。但科学发达、深入、高精尖之后,并不没有完全取代原来博物的功能,许多事情依然要靠博物的办法差判别、解决。当科学界里人人都成为专家时,深度是够了,广度却可能失去,而博物学虽然肤浅,却有足够的广度,从来就在乎普遍联系。明智的态度是,博物学承认自己的肤浅,但是仍然强调自己的特色、不可取代性。博物学依然是一种有效的体验世界、了解世界的方法、学问。它可以不是科学(不管过去如何辉煌),但它有存在的权利。
在民间、在科学之外,我们想复兴博物学。注意,我提得很清楚,是在科学之外,不是在科学界内做这件事。科学界有自己的规矩,这些人们也可能不满,但此时不是议论那些的时候。前面已经提到,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中,博物均很时尚,博物图书、杂志琳琅满目。
我们要发展“百姓自己的博物学”。什么意思?为了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力所能力及的,我们自己亲自操作的博物学。非常重要的是,要调动我们的情感和感官,亲自感受大自然。知识在博物学当中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运用起来去审美,跟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次要向榜样学习。博物学的榜样太多了,比如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张华、郦道元、徐霞客、沈括、李渔,近代的竺可桢、周作人、叶灵凤,等等。外国的博物学家也很多,比如老普林尼、格斯纳、凯茨比、巴特拉姆、裕苏、牧野富太郎、洛克、阿加西、格雷、古尔德、E.O.威尔逊、狄勒德,等等。博物学家的类型至少可分出:“亚当”分类型、百科全书型、采集型、综合科考型,还有探险与理论构造型、解剖实验型、传道授业型、人文型、世界综合型等。其中人文型值得重视。
经常会有人问,博物学是科学吗?简明的回答为:不是。如果博物学是科学的真子集,我们犯不着关注它。那样的话也根本不需要复兴它。自然科学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但是普通人无法参与科学,理解科学也越来越难。自然科学标榜“客观”,远离普通人的“主观性”。在当今语境下,科学地位高,博物地位很低。一些著名的博物学家事后都被叫成了科学家,如徐霞客、李时珍、达尔文、华莱士、卡森等,其实不严格,他们首先是博物学,其次勉强可算作科学家。科学与博物学有交集,但互不从属。今日谈复兴博物学,不是在科学的意义上谈。其实,回头看,博物学真的平行于科学领域而发展,从来也没有完全成为科学;往前看,博物学似乎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帮助,但那不是主要目标。
博物学复兴有三个层面的好处。第一,对个体有好处,可以建立个体与大自然可感的对话。第二,对群体有好处,做到与环境相容。第三,在人地系统上,因为它不特别看重力量、快速,讲究适应,在大尺度上有利可持续生存。博物追求的不是“现代性”的工业文明,而是生态文明。
三、如何学习(修炼)博物学?
博物与名物、物质文化、日常生活有关。孔子说过:“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个话太平常了,但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多识是一把钥匙,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修炼博物学就找到门径了。名字是索引、是手段,借助名字专家的成果可以分享,否则专家的知识再多与百姓无关,比如《中国植物志》,那么多卷,不通过名字那堆知识无法变成个人知识。“多识”的用意是通过识名而达到广泛的亲知,求得横向贯通,对大自然有所领悟。多识的博物学之路有如下环节:名实对应,综合已有的各种学识;亲自观察、探究,化公共知识为个人知识;长期坚持,可能有所发现,通过写作将个人知识转化成公共知识。在此过程中,也将强化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多识也是有讲究的,重在积累和个人化,这里没时间细谈。
与他人交流、读些图书和期刊是必要的。我推荐《中国国家地理》和《博物》,特别是后者,非常棒。
博物过程在乎有趣,追求快乐、幸福。在实践上宜尽可能从局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家乡做起,不断累积“地方性知识”,与生态、环保工作密切结合。改进我们的生存环境,只靠专家是不够的。
博物学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走向民间,应当推动博物类民间组织良性发展。复兴博物学,视野也宜宽广一点,要在博物学文化的层面谈全面复兴,不能只局限于知识层面。
当下博物学在中国突然热了起来,这是好事,但弄不好也会变成坏事。重复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第一,不要把博物学看成科学或科普;第二,不要把博物教育变成某一门专业学科(会增加学生考试的负担)。希望我们还可以像孩子一样保持童心、好奇心,对自然有惊奇感,博物自在!
推荐读物:
(根据2016年7月14日商务印书馆主办“阅读推广”成都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同名报告录音整理)
(本文以“保持天真,博物自在”为题刊于《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31日。以上文章均转载自网络,只为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向作者和编辑致谢!)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学校文化表现在哪些地方?学校如何把新教育之魂“活出来”?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