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陈玉琨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流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的精神,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力。


从中小学来说,学校的能力包括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后勤人员的服务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下面我们来谈谈一流学校建设中的学校领导力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这里我们先谈学校的领导力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问题。——陈玉琨


编者语:一直特别尊敬钦佩华东师大的陈玉琨老师。本文是他在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时的一个讲座报告。常看常新,常思常得。在此分三篇文章转发,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陈玉琨


一流学校的建设离不开人的因素,离不开人的精神,同样离不开人的能力。从中小学来说,学校的能力包括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后勤人员的服务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下面我们来谈谈一流学校建设中的学校领导力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这里我们先谈学校的领导力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问题。(《一流学校建设的基本理念与主要内容——让学校做得更好》)


(一)、学校的竞争力


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学校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的领导力的竞争。那么,学校领导班子的哪些能力构成了学校主要领导力呢?实践表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陈玉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学校教育?怎样融入课堂?未来学生该如何抉择,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


1、战略思维能力。


即能从宏观上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与走向的能力,能够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高度认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与教育质量观。战略思维能力还包括学校在自身历史发展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的文化特质确定办学目标与办学特色的能力。这一能力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定时期学校发展的走向。


2、组织协调能力。


这又包括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两个方面。所谓组织能力就是学校能够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去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不会自动地实现,它需要学校领导通过有效地管理活动把它转化为学校教职员工的办学行为,使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既定的办学目标与办学思想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实现。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与需要妥善处理的关系,包括组织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与个体的关系、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乃至学校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等等各方面的关系。正确处理这些矛盾与关系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协调能力。


3、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


课程与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因而,要提升学校就要有效地提升课程与课堂教学的质量。无论在哪一个意义上,对于学校领导来说,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一位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由于这一问题的特殊重要性,我们在下面将作进一步的论述。


4、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


学校与任何社会组织一样,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碰到各种不同的问题。能准确地找到在不同时期学校发展的问题所在,以及引起问题的根源,这是有效改进学校工作,不断地把学校带向新阶段,切实推动学校发展的基础。找到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能力;确诊问题的症结所在的能力是学校领导诊断问题的能力。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的高低是学校领导力的重要表现。它对学校是否可持续地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5、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


现代学校处在开放的社会中,现代学校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学校办得好,社会就愿意为学校提供支持。在这一意义上,社会支持程度的大小是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标志;社会支持强度大学校就更容易办得好。在这一意义上,社会支持力度的强弱是学校能否办得更好的条件。所以现代学校要重视社会的支持,努力争取社会的支持。现代学校的领导要努力提高自己争取社会支持的能力。


不要以为社会的支持就是社会对学校财力与物力的支持。社会对学校的支持还包括社会智力对学校的支持与社会舆论对学校的支持。专家学者、社会名流经常到学校讲学,与学生、教师座谈,这不仅对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十分有利,而且对极大地提升学校师生的精神追求有重要意义。学校品牌是以质量为基础,以特色为依据,以社会公认为标志的。学校品牌的形成也是如此。因而,我们要提升学校的品牌就要注重学校在公众中的形象,注意社会舆论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上述各种能力中,学校领导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无疑是学校竞争能力的核心。


课程与课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渠道与基本途径,没有科学的学校课程的设置于的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是不可能得到保障的。学校间的竞争在根本上决定于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的竞争。在这一意义上,学校领导力的核心理所当然体现在对课程与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上。


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学校所有的竞争力中,学校领导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思维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有着比校长更强的组织能力,否则政府与企业的运作都有可能产生问题。企业是一种比学校更具变动性的组织,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他们能对发展变化的现状及时地做出评价,否则他们就不得不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在学校校长的领导力中,组织课程开发与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校长作为专业人员不可代替的根本所在,如果一个校长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就随时有可能被别人取代。在英文中,校长被称作“Head teacher”,其意就是领头的教师。政府官员与企业高管都可以不懂课程与课堂教学,否则他们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学校领导人语管理者。因而,一流的校长必须要有领导学校课程编织的能力,有指导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


课程开发与教学指导能力具体地说包括组织学校课程编织的能力、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与促进教师发展的能力。


1、领导课程发展的能力。


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为此,学校领导千万不能把课堂改革只看作教学内容的改革,其实,它是我国中小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把手。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为他们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对于教师来说,课程改革为他们的专业成长一定要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担负起领导课程改革的重任,并以课程改革的成果激励学生与教师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课程改革。学校领导者领导课程发展的能力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能力。


课程改革是一个需要耗费教师巨大精力的活动。对旧教材、旧教法,教师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如今对包括教学内容在内的教学模式作新探索、新尝试,这当然需要耗费教师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教师额外的投入,学校能给他们什么额外的报酬?没有额外的报酬,教师愿意投入额外的精力吗?补课否认,在任何一个学校领导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把课程改动力机制最有效的途径。关于这点,我们下面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再谈。


(2)组织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成了国家、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的基本框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项艰巨的也是充满挑战的工作。校本课程要反映学校的特色,教师的特长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从中小学来说,在短期内要开发出完整的课程是有困难的。从微型课程入手,逐步地完善与形成校本课程的体系,可能是最有效地策略。所谓微型课程就是片断的课程,往往只有2—3个学时的课程。比如,现在有不少学生喜欢网球,学校就开设一门“网球常识”,讲一讲网球的起源、网球运动的规则、网球运动的要点等等。我相信,这类课程是一定能得到学生欢迎的。并且随着这种微型课程的不断积累,学校其他类型的课程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完善。


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实还包括另一概念: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或者叫“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动机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学校要以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对国家课程作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安排。其实,国家课程的下本开发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为此,学校领导要努力提升自己知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3)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的管理能力。


从建立完善的课程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入手,以不断提高学校课程的质量这一能力就是学校领导的课程管理能力。以课程超市作为校本课程管理的方式,逐步建立课程改革的质量保障体系,这可能是优化学校校本课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2、课堂教学的指挥能力。


能有效的指导课堂教学,就能有效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因而,指导课堂教学的能力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学校领导的基本能力。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包括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转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涉及课堂教学的很多具体问题,以后有机会,再与大家共同讨论。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在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人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认识越来越趋于一致,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从教师本身讨论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将教师的发展更多地作为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讨论。由此导致了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一流学校建设的角度来说,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当是统一的,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的支撑,只有将学校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学校和教师双赢的发展机制。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现代意义上,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强化专业技能,拓展专业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因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1)专业精神的提升。


人是要有些精神的, 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精神。一个人对生活的追求会变成他工作与生活的动力,这种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个人发展的程度与他的事业能达到的高度。


教育是一项事关社会文明传承的伟大事业。教师“追求卓越”的人生期望应当而且只能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他们的追求应当是建立在强烈的使命感与历史责任感基础上的。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的主要部分,教师应当具备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与质量观,具有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师的专业精神还具体在他们对自己专业的忠诚上。教师专业的忠诚表现为一种敬业的精神,表现为对自己职业的一种现身精神和负责精神。教育对当今世界的影响决定了教师是负有社会责任的职业,对专业的忠诚就是对社会的负责。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任何教育方案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适合各种情况的教育方案,尤其是现代的班级体授课制度下,要面对多样化的学生,要保证每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没有教师的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中,没有教师充满热情、高度负责的配合,教育改革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专业修养的增强。


古往今来教师就是一项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工作,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经常当成社会的化身,社会在给与教师应有的尊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的纯洁性、教师专业发展就需要不断强化教师职业的自我的约束机制,为此就需要建立规范的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教师的专业精神就要表现为对这样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的接受和自觉遵守。


(3)专业技能的强化。


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后面我们还要专门讨论,这样就不在展开。


(4)专业知识的拓展。


教育改革,尤其是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更新与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课程改革中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关注、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得教师的工作越来越充满了多样化的创造需要,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体现了课程设置现代化、学习历程个性化和学科综合化的特征,课程现代化导致新的学科课程进入课程计划,学习历程的个性化不仅出现了微型课程,而且形成了多种课程进行教学,学科的综合化要求教师必须用新的视野进行教学,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智能结构,适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一个例子。


现代教师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关注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还要关注这门学科的方法论的知识以及这门学科的发展史的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思维发展与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
作者|陈玉琨


关于校长专业化的问题,我想,首先,校长是一种职业。如今的各种职业,根据专业化程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非专业的职业,如清洁工,不需要进行长期的专门训练就可以胜任的职业;准专业的职业,如文秘、护士,只需要一定程度的专门训练即可胜任的工作;专业化的职业,如医生、律师等,这些职业均需要长期的专门训练。我们强调校长专业化,实际上就是强调校长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的,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专业化是对校长职业的基本要求。


现在有一种提法叫“校长职业化”,在我看来,“职业化”是对校长工作的贬低。作为一名专业工作者,必然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但这是非常狭义的理解。


我认为,所谓专业化,是在理解专业意义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精神,增强自己的专业修养、专业道德、伦理追求,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


概而言之,专业发展是专业人士提升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造福人类、造福社会,是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的结合和统一。


校长的专业精神


这其中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校长的专业精神。什么是专业精神?现代校长的专业精神就是使命感、责任感,对社会、对民族、对每个学生发展的强烈追求。对此,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曾经提出校长要“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我认为概括得非常好。(《陈玉琨: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学校教育?怎样融入课堂?未来学生该如何抉择,未来教育该何去何从?》)


作为一个校长要“识大势”,就是要了解社会发展趋势,了解社会对教育有什么需求,同时还要具备战略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学校的发展,把握住教育的发展。


“明大事”,就是要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只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话是不会在学校的发展历史上留下什么足迹或脚印的。要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的发展。


在“识大势”、“明大事”的基础上,校长要“成大师”,成为大师级的人物,引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这就是作为校长的专业精神,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社会、对民族、对教育、对每个学生发展的一种使命的追求。


我认为,当前中国最缺少的就是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校长。现在回过头来看校长培训,仅仅关注技术层面,仅仅关注校长专业知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校长培训首先就是要帮助校长提升专业精神。


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


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校长的专业修养和专业伦理。所谓校长的专业修养、专业伦理,就是作为校长,应当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这里我提出一个观念,就是“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果是校长成功或学校成功的标志。”每年高考一结束,很多校长关注有多少学生上北大、清华,关注有多少学生上一本、上重点,说到底这是关注自己的政绩,这样的校长是短视的。关注学生的成长,应当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提高和变化,这与单纯关注学生的成果是不一样的。当然,关注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果也会出现。我们不是说要排斥成果,不要成果,只是强调这成果应该是学生发展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


如果单纯追求学生的成果,过度关注成果,必然会导致校长的一些错误举措,如歧视教育上的弱势群体、学业上有困难的学生,也必然会有一些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发生,如学生学习过度,早上六点半到校、晚上十点半回家或就寝。如果关注学生的发展,就要关心学生的身心、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感的发展。如果学生成长了、发展了,各方面都提高了,他的成果自然而然会产生。我不是反对关注成果,但是反对把成果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上面我讲的是校长专业修养的一个方面,另外还有一个方面也值得关注。我认为,把教师当作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对一个现代校长来说还远远不够。因为人力资源理论在观念上还是把人当作一种资源,即把人当作工具而不是当作人,所以现在要强调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每个教师视为一个生命体,而每个教师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师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就要求校长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生命,尊重教师作为人的尊严。因此,我强调一所学校要创造教师共同的愿景,或叫做价值共同体,实现每个教师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结合。通过共同价值来引领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成长。这一点至关重要。讲到底,校长要把教师当作人,而不是人力。这就是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尊重。


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第三个层次是校长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所谓专业知识,是指作为校长,应该熟悉一门专门的学科,比如物理、化学,还要懂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等,应该有一个比较宽阔的知识面的积累。但仅仅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知识是不行的,但有了知识也不一定能做好。


在我看来,校长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战略思维能力。即对社会发展态势的判断,对学校现状的判断,对教师、学生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确定和把握学校发展的走势。


第二是校长的决策能力。即决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包括确定学校发展目标、选择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等等。


第三是校长的组织领导能力。所谓校长的组织领导能力,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教职工的行动。在这过程中,校长作为一个组织领导者,很重要的一点是正确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基本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民主、集中是两个不同的方面。校长很容易强调集中,拍拍脑袋出个主意,效率很高。但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所以要特别注重民主。民主决策看起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是五分钟的事情,可能是五个小时、五天、五个星期甚至五个月。但民主决策有它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民主决策可以避免决策失误,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效率。其次,民主决策本身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认识统一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实施就会更加顺利,更少阻力,提高实施效率。再次,民主决策的过程使教师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教师们当家作主,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这样,决策过程就和组织领导过程结合起来,是在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再把群众智慧变成教职员工的共同行为,这就是组织、就是引领。


第四是评价和诊断能力。评价和诊断,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即使主意和决策再好,但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情景的变化。社会发展的变化,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一个校长要善于发现学校发展和提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第五就是现代校长要具备学习反思的能力。学习反思的能力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在实践基础上提炼,进行理性的思考。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校长首先要成为一个学习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者就是学习者,管理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这个学习就是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对问题的不断反思过程中提升自己、提升学校。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