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来教材就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就是孩子的教材——未来小学课程的六大转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课程评论 Author 唐彩斌 孔慰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超越基础技能——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在全球范围内,教师们开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业精神,以及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与品质。

“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学校课程内容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核心素养一头联系着现实的世界,一头联系着完整的人。

真正内涵式发展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真正个性化的本质。

采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学校会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学校而存在;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学习机构一体化,学校主体机构与网络教育彻底打通……

原来教材就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就是孩子的教材。原来老师就是孩子的引领者,现在所有的引领者都是孩子的老师。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研发卓越课程——新教育实验第十三届研讨会主报告
面对未来,学校家长何为?社会国家何为?——面向未来的课程改革
领导力意味着什么?——中学生领导力课程培养的内涵及定位
模拟课程:为未来生活而经验
把阅读和体育作为第一课程——构建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课程体系,提升育人高度
深耕|研发卓越课程——课程的卓越决定着生命的卓越
......


未来小学课程的六大转向

原创|唐彩斌|孔慰  
来源|新课程评论

作者,唐彩斌,浙江省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孔慰,浙江省杭州市时代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20/06「专题」栏目。本文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等请详见纸刊。


教育也许和别的行业不太一样,教育的变化是一个缓慢柔和的渐进过程;未来不意味着“从未来过”,教育的改革总不是翻天覆地“从无到有”,也许就像是行进中汽车方向盘的微调,或许只是在行动中变得更加自觉、在思考中变得更加周全、在摸索中变得更加坚定、在变革中变得更加科学。

作为小学教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变革也是如此。基于笔者所在学校近年来的学习与实践,尝试从六个角度提出小学课程的转变,与大家探讨。

内容导向:
从知识为主到素养本位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课程也必须为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生活、工作所需能力打好基础。

当今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全球化和技术快速进步会不断改变甚至颠覆人类的生活、工作方式。这一切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引发小学课程内容的变化。核心素养提升替代知识的掌握将会成为未来小学课程的内容导向。

戴维·珀金斯在“六大超越”中提出:“超越基础技能——21世纪必备综合能力与品质。在全球范围内,教师们开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领导力、创业精神,以及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其他关键能力与品质。”

OECD继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揭开了以21世纪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国际教育研究和改革的序幕后,又在2018年4月发布的《OECD学习框架2030》(OECD Learning Framework 2030)详细描述了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才能适应塑造未来的需求。


框架图(如图1)的左右两部分分别说明了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和未来学生所需的关键素养及形成的过程。



▲ 图1 OECD学习框架2030

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六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学校课程内容导向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开启了新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未来的小学课程,随着教育者对“核心素养”概念理解的不断深入,学校不需要提出学校层面的核心素养,但一定会有核心素养校本化的表达,以及将核心素养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紧密关联起来,因为只有这样,素养才有可能成为学生的素质。素养本位的教育教学,在内容导向上会更加强调以下方面:

(1)围绕大概念以问题为导向组织知识教学与探索活动;

(2)充分关注跨学科素养,如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创造性、全球素养、可持续发展等;

(3)凝练学科核心观念,即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学科探索世界的原则、思想与方法,学科对社会的贡献等;

(4)学习主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反思;

(5)学习主题适量的选择,能够保证学生学习开展的时间与质量;

(6)学习主题要与现实世界相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核心素养的价值,提高可迁移能力。

我们认同核心素养一头联系着现实的世界,一头联系着完整的人。



课程性质:
从人人必修到个性选择

从历史来看,教育发展初期,受教育是极少部分精英才能享受的权利,课程也是针对这部分极少数人提供的一对一或一对几的个性化课程,可以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提供各种选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每一位劳动者都必须受到必要的训练、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来适应工业生产提出的需要。这种对于产业劳动者的课程是有统一要求的集体性大众课程。

传统的个性化课程已不能满足这一需要。这时候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更多的人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也因为这是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所以班级授课制形式下,必修课是占绝对主体地位的。

然而,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集体性的大众课程这种侧重直接教学和记忆,人人必修,一个群体中所有不同的学生用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标准的方式,却日益脱离社会的现实和人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的个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强调教育内涵式发展。

袁振国在《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一文中提出:真正内涵式发展在于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才是真正个性化的本质。

从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中可见,注重提供可选择课程,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哈佛大学在提供可选择教育方面进行了一项重大的变革,不再按照学科、院系开设课程,而是由学生自主从8个类别数千门课程中各选择1~2门作为自己修习的课程,只要修习了足够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近年来,国内的许多中小学都开始为学生提供课程的选择尝试。北京十一学校为全校4000多名学生创立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选择机会。

还有更多的学校则是将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的少部分按学生水平进行走班选择,拓展性课程的大部分由学生按兴趣进行自主选择。

未来的小学课程既具有基础性,更需要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个性需求。因此,未来小学课程会经历一个从人人必修到以必修为主,可选择课程为辅;再到以可选择课程为主,必修为辅;最后呈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可选择、定制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未来小学课程的开发会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水平、成长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多元性,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使学习内容呈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特征,以适合学生本人的知识结构和潜能发展的理想化状态。



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学生的因材施教。只有承认差异,才能面对差异,发展差异,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是学习中心,是课程的超市。

教学时空:
从课堂面授到混合教学

传统教学中,在特定的场所(有围墙的校园)内,师生双方面对面、在固定时间按照规定的教学大纲授课的教学形式占据了决定性的地位,也一度成为人们心目中课堂的唯一样式。

但是,随着课程内容和课程性质转变,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课程在教学时空上都存在巨大的发展可能。

一方面是时间上的变化与拓展。传统教学固定的“一刀切式”的每节课40分钟,不再适应素养本位的课程内容与不同课程性质的需要。根据课程内容与性质的特点和差异,小学课程需要实行机动灵活的课时安排。

重庆市谢家湾小学通过课程整合,将学校原来的12门课程整合为5门课程,施行跨学科教学,取消了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取消了全校统一的大课间活动,让每个班级从听令行事变为自主安排。

教学也从“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半天学半天玩”,每天上午学习学科课程,下午全部是专题实践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社团选修活动等,学习与活动相互融合。

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整体规划,将课时灵活调整为80、60、35、15分钟的长课、标准课、短课。标准课35分钟一节,主要开展全员必修课程和分层必修课程的教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新方式以及教育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效率,将节约出来的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长课安排60~80分钟,主要开展可选择的拓展课程,让学生能较充分地展开特长学习和实践体验;而短课则安排在10~15分钟左右,以讨论、辩论、演讲等方式集中解决一个核心小问题,实现高聚焦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另一方面是空间上的突破与延伸。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兴起,为未来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首先,技术帮助我们突破地域、人力资源的限制,将传统教学中少数优质学校独有的优质课程、优质教师实现全社会广泛共享。

校园有限,网上资源无穷,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人大附中的同步课堂已经开到了新疆、宁夏、贵州等西部地区的薄弱学校,而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线上教学也让全国每一位学生“停课不停学”成为可能。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将逐渐演变成为教学常态。

其次,技术帮助我们延伸了学习空间,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都可以成为承载教学的工具,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习与交流。

新的学习方式可以打破课堂与学校的围墙,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让师生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再次,技术还帮助我们将许多社会优质资源融入学校课程当中,与社区、家庭形成良性互动,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像科学家、工程师一样思考。



比如,北京市面向初中生提供“开放性科学实践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社会上的优质科技教育资源,学生在线上自主选课,之后到大学、科研院所、博物馆或者高新技术企业去上课,他们不仅可以享用到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也能得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手把手指导,这种方式实现了对传统科技教育的超越。

未来小学课程实施方式还是教室面授和线上学习混合学习,同一个教室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课,同一个老师教不同班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也将成为可能,时空已经不再是“学校和教室”的前置限制。

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一所分校,只是这所分校不一定在地上,而是在虚拟“云上”。

学习方式: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合作

未来,是一个需要合作的时代。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未来学校:定义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新教育模式》白皮书中明确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高质量学习”具有的八个关键特征,其中提道:重视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学习内容侧重人际交往情商的培养,如同理心、合作、协商、领导力以及社会意识等;强调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基于过程的内容传授专项及基于项目的问题的内容传授,学习过程需要同伴合作,并更紧密反映工作的未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提出:“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可见,未来小学课程提倡合作学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提倡和强调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旨在通过合作学习凸显学习的交往性、互助性和分享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未来小学课程学习方式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合作的转变,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转变体现在教室文化设计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旭东认为:贫穷贫困贫乏的教室文化里培养不出学生全面丰富个性的素养,要处理好集体学习、个人学习、个体性和集体性之间的关联关系。

传统课堂学习,以黑板与讲台为中心,每一个人排排坐在单向排列的课桌椅上,学生之间基本没有合作学习。慢慢地,黑板和讲台从教室中消失,秧田式的课桌椅变成四五个人围坐的桌子。

课堂空间座位的变化背后是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从“个人学习”转向“协同学习”。

在课堂中构建相互倾听、合作学习的关系,最终实现,课堂空间座位的灵活摆放可以按照学习的需要灵活调整,学生也不再有固定的座位,他们可以根据学习任务、合作对象的不同,随时调整自己的座位。教室中4~5个交流展示空间,供学生合作学习时,可随时灵活使用。



▲ 图2 合作学习教室座位升级图

其次,转变体现在学生学习任务设计上。传统教学设计是线性思维模式,学生学习流程预设清晰,一节课必须经历从问题A—环节B—环节C—结论D,其中存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工业社会追求效率、标准和统一的学习特点,能够较好地完成知识传授功能。学生之间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合作。

而合作学习设计是基于丰富资源立体网状思维模式,学生学习过程生成性强,从A(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开始就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是B,也可以是C,最终也不一定都会得出D这个结论。可能会出现D1、D2等开放性的结论。其特点是追求经历过程、批判创新,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转变还体现在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中。未来课程学习不仅限于学校,会是一个学校、家庭与社区充分融合的开放交流系统。

基于网络,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中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家长、行业专家、辅助人员等。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通过智能终端就可以方便地查询、阅读图书资料,咨询行业专家、寻求教师协助……

课堂将由一个单一演讲者主导的教室变为学习研讨室。学校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就是学生的学习场。

教学评价:
从考试分数到过程证据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一直以来常被人诟病。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被过度放大,而考试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几乎没有任何发挥。

尽管教育部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再次重申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把分数折合成等级,那么一定存在着等级边界,比如:90分是优秀,89分就是良好了;60分是合格,59分就是不合格了。这样最终还是会存在分分计较的问题。分数不是不重要,但分数不是教学质量的全部。

另一方面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在传统条件下,面对班上几十名各具特色的学生,教师根本无法完成一对一的学习过程详细记录,他们只能依靠经验做出大致推断,造成了除考试分数外的评价标准都过于模糊。

这种模糊的不确定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自我认知与改进,没有起到真正的评价效果,最终流于形式。


▲ 
图3 学生学业“素养地图”评价示例

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满足了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的需求,可以通过对学习过程点滴记录,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只要有合适的评价模型,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做出客观的评价。

因而,未来小学课程评价应该从各学科素养入手研发指向学科能力表现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使用学科能力过程表现测评的平台或工具如“极客大数据”“投票器”“AR跟踪”“雷达图”等。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过程。

每个学生每学期末都能获得一份动态跟踪的“素养地图”,实现从静态评价走向动态评价,从结果评价走向过程评价,从知识评价走向素养评价,从当下学习评价走向未来发展的综合评价。

在更微观的层面,未来学习评价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更加细致客观科学地诊断学生在某一门学科、某一个学习阶段知识上的表现。

大数据平台还可以生成直观的轮廓图、全面的分析报告来展示学生个体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相对于不同群体的水平位置以及掌握情况。


图4 学生学习某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分析示例

可以根据测试的目的和需要,生成相应的成绩报告单,结合测试给学生一些教学的建议,让学生不再凭一个总分来衡量自己的学业水平,让“成绩好”的学生知道自己不足的某些方面,让“成绩不好”的学生知道自己最需要补足的方面,实现“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真正促成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实施主体:
从教师权威到专业人士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权威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总是站在讲台前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学生作为知识的吸收者,以单向地接受输入,机械记忆为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对应关系单一不变,角色没有调节变化。

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多元发展,这种单一的对应关系正在被逐步打破。后现代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小威廉姆斯·E.多尔提出了教师的新定位——“平等者中的首席”(first among equals)这一理念。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这一理念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同。

从狭义上来讲,在未来小学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学实施主体的教师角色将由传统的“传输”“主导”角色转变为教育资源的选择者和组织者、个别化的教育者,成为学生共同学习伙伴,以体现教师的“贵在引导、重在点拨、妙在开窍”的角色品质。

从广义上来讲,未来小学课程教学将更为开放,课程的实施主体是一个松散的团队,他们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整合。



学校会成为学习共同体,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学校而存在;教师的来源和角色多样化;学习机构一体化,学校主体机构与网络教育彻底打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互动的可以是身边自己学校的老师,也可以是远在千里以外其他学校或是机构的老师;可以是身边日常相处的同学,也可以是在学相同内容的世界各地的学习伙伴;可以是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是任意一个地点工作的行业专家。

采用更多行之有效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享受社会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套用一句通俗的话:原来教材就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就是孩子的教材。原来老师就是孩子的引领者,现在所有的引领者都是孩子的老师。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