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来要靠孩子, 靠孩子唯有靠教育——任正非的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

任正非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认识它的艰难,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除了给科研更多一些自由、对失败更多一些宽容外,应对不确定性的确定可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多办一些学校,实行差别教育,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一年地逼近未来世界的大门。二三十年后,他们正好为崛起而冲锋陷阵,他们不是拿着机关枪,而是拿着博士的笔。

我们需要创新,找到一个一个的机会点。如果我们把英国工业革命的指数定为100的话,美国今天是150,我国是70,中国缺的30是原创,原创需要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原创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房屋、汽车都会饱和的,饱和以后如何发展?不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都会产生。

在“灯塔”的照耀下,整个世界都加快了脚步,今天技术与经济的繁荣与英、美、日、俄、欧洲当年的技术灯塔作用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尊重这些国家,尊重作出贡献的前辈。

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无论怎样,我们永远不会忌恨美国,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冲动,不代表美国企业、美国的学校、美国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任正非访谈为何能引起巨大反响?因为他说的常识在这个时代是稀缺品,很少被企业家这样公开表达。 

常识的回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好在有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能在关键时候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又是敬重对手。 

华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守住了常识。任正非之所以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 

特别喜欢连岳的一句话:“企业家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家,他除了能培养出企业家,还能够教化人心。”任正非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日新之谓盛德。——《易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新教育的彼岸是什么模样?我想,彼岸是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 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 财富是有汗水的, 科学是有人性的, 享乐是有道德的。——朱永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记住一点: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

关于教育,任正非真正的忧虑是什么?

教育到底要给到孩子的是什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一个人的最大幸运,是在人生中途遇见自己的使命

真诚地关注有价值的目标——新学期,给教师的6条建议

走向未来,在教育合力中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多办一些学校,实行差别教育,
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

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作者|任正非


不久前,华为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带队访问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访问期间,他就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一起来品读——


任正非表示,求生的欲望使华为公司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任正非认为,未来技术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灯塔。点燃未来灯塔的责任无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领社会前进。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人类社会的下一个文明是什么?还会不会产生一个类似汽车、信息产业这样的产业?我说的“汽车”是泛指,包括飞机、轮船、火车、拖拉机、自行车;“信息产业”也不仅指电子工业、电信互联网、人工智能。

未来技术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灯塔。

点燃未来灯塔的责任无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领社会前进。



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认识它的艰难,应对这种不确定性,除了给科研更多一些自由、对失败更多一些宽容外,应对不确定性的确定可以从孩子们的教育抓起,中国的未来与振兴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

多办一些学校,实行差别教育,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就会一年比一年有信心,一年一年地逼近未来世界的大门。

二三十年后,他们正好为崛起而冲锋陷阵,他们不是拿着机关枪,而是拿着博士的笔。我今天看见你们这么多人坐着冷板凳,研究出这么多理论与技术成果,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我很兴奋,相信我们国家在二三十年以后或者五六十年之后,一定会大有作为的,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我们需要创新,找到一个一个的机会点。

如果我们把英国工业革命的指数定为100的话,美国今天是150,我国是70,中国缺的30是原创,原创需要更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没有原创就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房屋、汽车都会饱和的,饱和以后如何发展?不发展,一切社会问题都会产生。



华为为何要搞基础研究?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太快了,传统的产学研模式赶不上市场需求的发展速度。因此华为公司也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应用理论的范畴,只有少量的走到世界前面去了。

大学老师的研究是为理想而奋斗,目标长远,他们的研究是纯理论要素研究。例如,土耳其Arikan教授一篇数学论文,十年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线电波”的论文,20年后美国造出了隐身的F22战斗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产业;现代化学分子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合成材料可能由计算机进行分子编辑来完成,这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技术变化。

高校的“明灯”照耀着产业,大学老师的纯研究看得远、钻得深;华为公司的研究实用度强。在我们之间的合作中,你们给我们带来方向,照亮了我们。华为公司的基础研究是围绕商业目的的,比较贴近近期的实用化,我们给你们带来客户需求以及行业所面临的世界级难题,知道这个方程的价值与应用,相互之间都是有益的。合作使我们早一些知晓世界的发展动向,缩短了商品化的时间,我们能超前世界,就会获得更好的机会。

校企合作要松耦合,不能强耦合。高校的目的是为理想而奋斗,为好奇而奋斗;企业是现实主义的,有商业“铜臭”的,强耦合是不会成功的。强耦合互相制约,影响各自的进步。强耦合你拖着我,我拽着你,你走不到那一步,我也走不到另一步。因此,必须解耦,以松散的方式合作。



求生欲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

灯塔的作用是明显的,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上任何一点发现和技术发明都会逐步传播到世界,引起那儿的变化的。

希腊文明、中国的春秋时代,都曾出现过灿烂的思想文明,点燃了人类哲学、文化、创造之火,推动了思想解放;但中间又熄灭了一段时间。

一千年前,欧洲还是中世纪的黑暗,最近几百年文艺复兴重新燃起欧洲文明之火,也不仅仅是火车、轮船、蒸汽机……也不仅仅是欧拉公式、拉格朗日方程、傅里叶变换……也不仅仅是莎士比亚、黑格尔、马克思……它们像灯塔一样照亮了整个世界。

叶卡捷琳娜引进了欧洲的音乐、绘画、哲学;松软俄罗斯农奴社会的土壤,彼得大帝又引进了工程、建造;俄罗斯崛起了,也不仅仅是无线电、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托尔斯泰、普希金……

文明之火传到美国,美国两百年前还是蛮荒之地,灯塔照亮了他们的创新,特斯拉的交流电、飞机、汽车;创新之火在美国大地上熊熊燃烧,“硅谷八叛徒”在餐厅的一张纸巾上创立了仙童公司,仙童公司的分裂,点燃整个世界半导体产业的烈火……

在“灯塔”的照耀下,整个世界都加快了脚步,今天技术与经济的繁荣与英、美、日、俄、欧洲当年的技术灯塔作用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尊重这些国家,尊重作出贡献的前辈。

我们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作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求生的欲望使我们振奋起来,寻找自救的道路。无论怎样,我们永远不会忌恨美国,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冲动,不代表美国企业、美国的学校、美国社会。我们仍然要坚持自强、开放的道路不变。你要真正强大起来,就要向一切人学习,包括自己的敌人。



我们公司过去是依托全球化平台,集中精力十几年攻击同一个“城墙口”,取得了一点成功。我们过去的理论基地选在美国,十几年前加大了对英国和欧洲的投入,后来又增加了日本、俄罗斯的投入。美国将我们纳入实体清单后,我们把对美国的投资转移到俄罗斯,加大了俄罗斯的投入,扩大了俄罗斯的科学家队伍,提升了俄罗斯科学家的工资。

我们希望十年、二十年后,我国的大学担负起追赶世界理论中心的担子来。我们国家有几千年儒家文化的耕读精神,现在年轻妈妈最大的期望是教育孩子,想学习、想刻苦学习,这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良基础,我们是有希望的,中国是可以有更大作为的。

内容来源 | 新闻联播《任正非最新发声》、上海交通大学《如果有人拧熄了灯塔,我们怎么航行——任正非在高校座谈时的发言纪要》。插图:守望新教育。



荐读|阅读参考


任正非的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

https://mp.weixin.qq.com/s/wIWV-uX0__tGUGvT9zlEXw

拾遗物语:任正非将回归常识做到了极致。

从今年1月份开始,华为老总任正非,先后接受了英国BBC、加拿大CTV、美国CNN、中央电视台多家媒体的采访。在这几次采访中,任正非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震动了中国乃至全世界。我们从中梳理了30条“洞见”,并进行了粗浅的解读,希望能为您带来一点小小启发。
 
1、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
 
2、不要骂美国企业,要骂就骂美国政客
 
3.我们和美国有冲突,但最终还是要一起为人类做贡献
 
4、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
 
5、要和美国竞争,唯有提高教育
 
6、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
 
7、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8、振兴教育不在房子,在于老师
 
9、盲目人口红利化是错误的,生产方式将走向人工智能
 
10、哪个国家有更好的机制、更开放的政策,哪个国家就会崛起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11、雷锋精神是不可持续的
 
12、我从来不支持“自主创新”这个词
 
13、应把知识产权当成物权
 
14、技术竞争是和平竞争
 
15、不被西方国家认同因为做得还不够好
 
16、市场经济=客户+货源+法律
 
17、对客户要有宗教般的虔诚
 
18、实体经济最紧要的就是一句话:诚信
 
19、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
 
20、让所有竞争对手都有生存空间
 
21、过去产学研那种分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
 
22、不懂战略退却的人,就不会战略进攻
 
23、一定要先有领袖再立项做产品,而不是产品立项了再找主管
 
24、只为理想而奋斗,不为金钱而奋斗
 
25、现实主义注定要衰落,理想主义必定有未来
 
26、不应用行政来管理一个社会,而应用法律来管理社会
 
27、主干文化要管得很清晰很标准,但末端文化一定要开放
 
28、不搞横向平衡,只搞纵向突破
 
29、钱分好了,管理的一大半问题就解决了
 
30、每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


任正非2万字访谈实录,这几天为什么火爆了整个中国?
 
一是任正非展现了极其难得的企业家格局。把政治和商业分开,把爱国和商品分开,把愤怒和理智分开,把美国和美国政客分开,把美国政客和美国企业分开,……
 
任正非这几次访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家难得的胸襟和格局,而这种胸襟和格局,正是当下中国发展极其稀缺的,所以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五岳散人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任正非先生的格局之大,比华为的企业规模还要大一个量级。他的格局,厚植于普世价值,足以映照一段历史。”
 
二是任正非说出了“弥足珍贵的常识”。比如,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比如,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比如,依靠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任正非访谈为何能引起巨大反响?因为他说的常识在这个时代是稀缺品,很少被企业家这样公开表达。
 
常识的回归,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好在有任正非这样的企业家,能在关键时候教会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又是敬重对手。
 
华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守住了常识。任正非之所以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
 
特别喜欢连岳的一句话:“企业家到了一定高度,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家,他除了能培养出企业家,还能够教化人心。”任正非就是这样的企业家。
 
我们都应该好好读读任正非访谈实录,因为在让常识成为常识的路上,只有一个任正非还远远不够。如果任正非很多观点能够成为全社会共识,我们就会少摔很多跟斗、少走很多弯路。而且,只有尊重常识、尊重人性,中国才会产生十个乃至百个任正非。

完整文章:《任正非的伟大,是尊重常识的伟大》

https://mp.weixin.qq.com/s/wIWV-uX0__tGUGvT9zlEXw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朱雪晴: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阅读如太阳和明月——专访朱永新|中国的「阅读传教士」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