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于危机中得新机——面对疫情,新教育的行与思

许新海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面对疫情,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烛照,生命、伦理、道德、信仰等被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家校共育的生态变革转型。


面对疫情,新教育人主动应对,积极作为,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于危机中得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启动了新教育未来教育形态的新探索。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我们一起在云端起舞——共克时艰,新教育人一直在行动
面对疫情,教育大有可为
生命教育:新教育人一直在行动
后疫情时代,教育“新基建”怎样做?
开学第一课:生命教育——疫情当下、人生未来,你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
......


于危机中得新机

——面对疫情,新教育的行与思

作者|许新海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降临。面对疫情,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烛照,生命、伦理、道德、信仰等被深入探讨,教育教学的组织形态,教师培训、学生成长、家校共育的生态变革转型。面对疫情,新教育人主动应对,积极作为,挖掘潜力,整合资源,于危机中得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启动了新教育未来教育形态的新探索。



一、线上研训,构建教师培训新模式

1.主动作为,出版针对性抗疫书籍

面对疫情,教师该怎样教育孩子?能不能把灾难当作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真正重新构建我们的教育?2月初,新教育团队汇集多位资深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反思、撰写了“疫情之下,教师如何缓解不安情绪”“教师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如何使用线上教育资源”“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共育”等20篇文章,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面对疫情,教育何为》一书,在纸质书尚未印出之时,首先推出网络版图书,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应对疫情的培训指导用书。


疫情期间,新生命教育研究所编写了中小学《新生命教育(抗疫版)》读本、《共克时艰,健康成长——新冠病毒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生命教育》(幼儿版、小学低段版、小学高段、中学版、教师版),编著了《生命教育十人谈》《生命教育十日谈》《生命知疫》,给疫情背景下开展生命教育及时提供了案例和指导。

2.持续发力,组织系统性线上研训

2020年初,疫情爆发,绵延未了,线下教师培训受到影响,为适应新教育实验发展趋势,满足新教育实验培训需求,新教育培训中心、上海美醍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CCtalk合作筹建的“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正式上线。

1月30日至2月15日,新教育“云伴读”开启了新教育师生线上培训。近百位教育名家、名师全面支持,公益提供了涵盖学校管理、教师素养、互联网教育、教育经典解读、哲学、文学、学习力等门类的课程、讲座100场次,其中面向校长、教师47场次,面向中小学生53场次,线上参与超过50万人次。


2月21日至3月4日每晚19:30-21:00,《新教育在银河》如约而至,连续十二讲,累计听众近45万人,近90万字的听课老师笔记,遍及全国各地的学习者在疫情之下共研共学。有的教育局发动所有教师参与,仅仅山东莒南,每天参与人数就超6000,并且听完课直接组织交流、研讨。听完直播,有的老师说:“我感觉自己以前的日子都白活了,虽然离退休只剩下两年,也一定要换个方式做老师。”

3月1日,新教育未来学校云论坛开播,全天12小时不间断直播。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国务院参事汤敏、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焦建利、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卢志文等专家发表演讲。论坛由沪江网首席教育官吴虹主持,全天吸引了全国各地13.5万人次在线共同倾听、探讨“未来学校”“云教育”。

3月10日至21日,新阅读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郭明晓团队,借助cctalk平台,直播“飓风的新教育教室”。直播课分文化建设、奠基根本、难点突破、进阶修炼等四个板块,12讲,吸引60余万人次参与。


3月14、15日,由新教育培训中心、海门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主办的“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专项培训”公益项目正式开播,与广大教师一起解读教材、设计思路、分享智慧、深入研讨,让语文课堂真正实现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开启了在未来学习中心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一步。

4月中旬,“新时代 新德育”全国新教育实验线上开放周在CCtalk平台成功举行。这次开放周是疫情背景下,新教育实验开放活动的一次新尝试,在新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基于云端的智慧碰撞、思想汇谈,不期然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据CCtalk平台数据显示,八个专场的参与人次达到了31.05万。

6月17日至23日,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线上专题研训活动在CCtalk未来学习中心举行。来自河南郑州、焦作、洛阳,河北邢台、石家庄,陕西安康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近万名校长、教师参与活动。研训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劳动等七个学科的十个专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在线课堂教学观摩、名师点评引领,又有社群陪伴、课堂观察评价、作业分享,让学习、研讨真正发生。


7、8月份,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构建了网络研修的菜单式选择,从内容的维度,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设计的通识培训与提高培训,开设了新教育通识、新课程新教材、学校文化、儿童剧课程、卓越课程、整本书共读、缔造完美教室、晨诵等项目培训课程,近10万人次参与研训。

8月25、26日,新科学教育研究所在线上组织新教育科技项目课程二期培训。全国各地19所学校、50多名教师参与了培训。其中15所贫困学校得到北京联想公益基金会的资助。培训中,南师大郝京华教授、海门区东洲小学张小杰老师、苏大王伟群教授先后作专题讲座。


10月24、25日,全国新教育实验第二十届研讨会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举行。此次研讨会主题为“新时代,新德育”。此次年会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来自全国的500多名代表线下参会,超过120万的新教育人通过新教育APP、CCtalk、爱奇艺、腾讯等直播平台观看会议。

9月份开始,每月一次,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线上研训活动在cctalk平台举行。10月始,又举行了《新劳动教育校本开发》系列课程培训。11月13、14日,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举行了“儿童课程为幸福童年奠基——新教育儿童课程专题工作坊”活动。

截止目前,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共建立了90多个云教室,吸引了数以百万计人次的校长教师参训,实现了大规模、高效能的教师培训模式创新。


二、线上观课,开辟学生学习新路径

1.分阶段实施学科课程,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今年年初,因为疫情,在全体学生复学返校前,经历了寒假延期、开学不复学两个阶段,各新教育实验区积极调集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推进线上教学,努力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如,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在寒假、寒假延期、开学不复学三个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实施和拓展国家课程的学科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寒假期间,海门高中各学科通过新教育APP、江苏有线台公益推送名师课堂216节。寒假延期期间,又在新教育APP公益推送高中名师课堂361节。海门高中空中课堂先后有86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

寒假延期期间,海门在新教育APP公益推送初中各学科网络直播录播课534节,先后有760多万人次在线观看。在这期间,各校学科教师皆参与到作业管理之中。

开学未复学期间,海门一方面继续推送线上公益课程,一方面在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初中、高中皆以班级为单位,借助CCtalk、钉钉等平台进行校本化、班本化的线上教学,


2.分类别发布公益课程,拓展新教育课程内容

疫情期间,新教育研究院在微信公众号有计划地发布新教育晨诵、整本书共读、百幅名画、百首名曲等课程。其中,发布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晨诵微课共1210节,点击量达到 520万人次;发布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整本书共读指导微课352节,点击量达到 110万人次;发布百幅名画欣赏微课44节,点击量达到11万人次;发布百首名曲指导微课44节,点击量达到 10万 人次。其中,疫情期间专门拍摄的微课晨诵有341节,整本书共读25节。

2月20日至3月5日,新生命教育研究所在cctalk面向全国开设“大疫面前,勇敢成长”——青少年生命教育系列线上公益课,邀请朱永新、周国平、孙云晓、李镇西、王一方、冯建军、海蓝博士等全国生命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名师,共推出22节线上课程,在线学习数量累计100万+。其中朱永新教授《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直播课实时在线人数达到17万。


三、线上合作,打造家校共育新生态

1.新父母课程,促进父母在线成长

3月22日至5月30日,新家庭教育研究院联合河北邢台实验区,推出以“新教育 新家庭 新未来”为主题的线上课堂“青吟·新父母讲堂”,面向家长开讲,受众以邢台县为主并辐射全国。讲堂采取CCtalk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每周一讲,朱永新、孙云晓、蓝玫等专家先后担任主讲。在新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邢台县“新父母学校蓝玫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又围绕“合作、演讲、运动、阅读与写作、自我管理、思辨”六大主题,以“讲一个故事、教会家长一个方法、解决家长一个实际问题”的模式相继开展分享讲座与交流指导。“青吟·新父母讲堂”共举办10期,线上观看人次达47.4万。

7月4日至8月2日,新教育培训中心在CCtalk推出“新父母成长营”。朱永新、孙云晓、殷飞等五位知名教育专家围绕“亲子阅读、生活教育、习惯养成、家校合作”等专题,展开五场线上报告。“新父母成长营”同时推送2-6岁四个年龄段幼儿新父母微课堂20节,小学1-6年级新父母微课堂30节,居家游戏视频36个,线上有上万人次点击观看。


2.线上亲子课程,推动父母温暖陪伴

疫情期间,新教育陆续推出线上亲子生活、亲子共读、亲子游戏、亲子运动课程,推动父母与孩子温暖陪伴,共同成长。

2月到4月,新教育培训中心在美醍思微信公众号推送《幼儿居家生活学习指南》,每天一讲,共推出41讲,内容涵盖了亲子阅读、创意手工、亲子建构、角色交往游戏、音乐游戏、科学小实验、种植游戏、智力小游戏等指导攻略,每一讲都有成千上万的人点击阅读,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一讲达到了1.5万人次,最少的也有4000多人次,父母们热烈参与研讨,居家游戏成为了成千上万家庭的热门话题。

为丰富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生活,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和河北邢台实验区联合发起“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主题活动。从2月3日开始,每天利用微信小程序以“亲子日常生活“三个三””为主题,针对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的“三省吾身”“家务劳动”“食育课程”三个方面,每日发布相关内容,并号召父母们线上打卡。活动期间共发布276期,来自北京、河北、河南、福建、山东、江苏等地的30多位老师参与,累计打卡55373人次,阅读量单日可达1.8万人次。

疫情期间,江苏海门实验区下发了《全市防控疫情延学期间居家体育锻炼告家长书》,组织50多名体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深入研究,精心编制了《海门市中小学生居家运动指南(一)、(二)、(三)》和《居家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精心录制了体育项目和健身操教学视频40多个,并在新教育、海门学校体育微信公众平台上进行发布。《指南》兼顾了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人爱好,运动项目根据各人实际,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强化了每日运动、健康生活的指导和引领。《指南》一经发布点击阅读达到2万人次,受到了社会和全市中小学生以及家长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回顾年初以来,新教育实验应对疫情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感对于教育来说,这次疫情是“危”也是“机”,让我们提前试水大规模的网络教育实验,积累了经验,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1.线上学习有优势,也有不足

在探索中,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互联网教育使最好的课程以最低成本、最大规模、最高效率扩散和传播,技术发展使教育呈现出集约化、中心化、统一化趋势,有利于不同地区间教育公平和均衡的推进,但将立体的、多元的、感知性的传授环境扁平化,隐性育人体系消失了,师生同步、物理时空聚焦、同伴互动的优势抹平了,教师对线上教学知识传授娱乐化、碎片化、热点化的特点尚不适应,学生参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注意力的保持受到严重挑战。网络学习对学生自主性、自觉性、自律性要求特别高。长时间的在线学习对学生的视力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伤害。

2.未来的学习形态一定是混合式的

线上学习有优势也有不足,启发我们线上学习一定要与多样化、个性化、情境化的线下学习相融合,达成平衡。未来的学习形态一定是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现场学习与虚拟学习、班级学习与个别学习、教材学习与项目学习等多维度混合的形态。

最好的未来在当下。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疫情期间,大规模的网络教育试水实验,催生了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并已成功运作半年有余。

其实,二十世纪后期,为了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趋势和挑战,世界各国先后启动未来学校的实验,新教育也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了未来学校的探索。2016年,新教育实验以“未来学校”为主题,举行了国际高峰论坛。2019年6月,朱永新教授出版专著《未来学校》。2020年10月,又出版专著《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他认为,未来学习新趋势是走向学习中心。这个学习中心就是未来学校,将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时间会逐步弹性化,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将成为主流;未来的教师也将成为自由职业者,适应“人机共教”的教学模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逐渐改良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习过程更轻松,更贴近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正是朱永新教授未来学校构想的实体化。

目前,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下设新教育通识、卓越课程、理想课堂、完美教室、家校共育、教师成长等六大板块,助力教师成长、父母成长和学校发展,共同创造教育生活线上成长空间,让学员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


今后,新教育未来学习中心着力提供以下四个方面的服务:

1.与CCtalk平台合作,共建区域未来学习中心,为广大新教育实验区(校)及非新教育实验区(校)提供校长、教师、项目培训的定制化课程服务。 

2.与樊登读书会合作,打造线上新父母大学,汇聚大量国家级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协助0-22岁孩子的父母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并促进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3.与爱奇艺合作,开辟新教育e讲堂,推介新教育晨诵、整本书共读、百幅名画赏析、百首名曲欣赏等新教育系列课程。

4.整合新教育实验区、实验学校、实验机构优质资源,建立新教育资源中心,为广大一线学校提供新教育图书、音像作品等服务。

危机总是让人类面临挑战。其实,人类正是在一次又一次面临危机、跨越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地迭代升级,推动社会进步。未来,总是让我们充满期待!让我们一起怀着憧憬,满怀激情,迎接新的机遇,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2020年11月21日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新教育实验”价值系统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新教育之光——新教育实验的奥妙何在?

在新教育的田野里舞动梦想,用心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走,我们去找好教育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