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摆脱浅层学习,走向理解性的深层学习

张华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走向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让21世纪中国的教育真正适应时代并引领时代。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
看清深度学习真面目——学习的四个场景

摆脱浅层学习,走向理解性的深层学习

作者|张华

杭师大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来源|守望新课程

当下,我们应该如何打破“死记硬背”的传统方式,走向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让21世纪中国的教育真正适应时代并引领时代?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关于深度学习”的一些见解。让我们一起品读!

张华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缺乏理解的浅层学习与时代背道而驰
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学科事实为目的的学习叫浅层学习。浅层学习获得的是一种惰性知识,这种知识一辈子都不会用到,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我们把知识当作专家的发现或发明,放在外部,然后交给老师。老师对知识不做任何改动,只是谦卑地等待着去接受专家的知识,然后把接受的现成知识再原封不动地、不做任何改变地交给学生,这种知识就是外部的学科事实。如果不理解知识,只是把知识等同于学科事实直接记下来,就必然会导致浅层学习。
我们的教育把太多鲜活的学科知识变成了让人死记硬背的事实,导致了大量占主导地位的浅层学习。这是需要我们坚决改变的,如果不改变这一点,就无法培养出核心素养,不能走入深层学习,并会阻碍学生的发展。特别在信息时代,这种方式是阻碍学生的进步、阻碍整个社会发展的。这种把知识当作僵死的存在,与人的心灵和人性的本质是相背的。人生下来就带着探究本能、社会交往本能。因此如果把知识变成死记硬背的事实,用做题的方式来记住它们,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
如今,大学里给学生讲教育学课的时候,依然把教师系统讲授、传递间接经验,当作课堂教学的本质。这是一个过时的教育学、过时的教学观。但这种控制取向的教学和我们当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又极其配合,所以导致了自上而下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观。这种控制性的教学观是阻碍我们走向深度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价值论根源。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控制取向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因为它不仅会使人的能力丧失,还会扭曲人的个性。这种价值观一定会阻碍民族的未来、社会的未来。这与以“创造创新”为特点的信息时代中对个人和社会的期待也是背道而驰的。
怀特海说过,我们要学会让知识保持鲜活,要让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真实的探究和应用的过程。所以摆脱应试教育价值观的唯一出路和摆脱浅层学习的基本出路就是让每一个老师和学生成为热爱生命者,让每一个老师和学生学会如何让知识保持鲜活。
理解性的深度学习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前提
所谓深度学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真实问题所进行的可迁移学习。在国外,深度学习是和核心素养并提的。深度学习一定是理解性学习,它摆脱了事实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和知识观,走向了理解本位的知识观。它让教育变成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它要求把所有的学科知识转化或者提升为背后的大观念。基于大观念的课程和教学设计,是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

因此,理解变得十分重要。杜威说:“理解就是知道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去运作事物。”只有把细枝末节都遗忘掉了,剩下的东西才叫理解。所以理解是在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上的。

能否使用和解决问题是判断是否理解的前提和基础。理解有着很高的要求,理解力就是一种核心素养,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种高级能力。所以培养理解力是极其艰难的,我们必须对课堂教学和课程体系进行结构性的改组。进行结构性改组的基本方式,就是让各门学科从零散的知识点走向“少而重要”的大观念。

我们课程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少而精”。所以重要的是要基于学科观念去重构课程内容。学科观念有两个层次:一是要把它具体到某个概念。也就是人的思维方式或者观察世界的一种概念的视角,然后把它与观念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一定要形成“大观念”来重构课程内容;二是要让“大观念”回到真实的情境当中,让“大观念”融入真实的情境且与一个个主题相联系。当孩子们基于这个观念理解真实的情境时,就会逐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也就是“凝练学科观念,创设真实情境,亲历学科实践”。即一个让学生通过合作而学习,通过探究及问题解决而学习,把探究、问题解决和合作紧密的融合为一体,让教学变成一种协作式问题解决的过程。既有合作又有问题解决,这样的学习就叫深度学习,所形成的就是可迁移的学习。深度学习包括两方面,一是认知方面的深,二是非认知方面的深——对自我理解的深以及对社会和他人理解的深。

我由衷地希望大家以杜威的“共同体的组织和生活”为基础,改变传统的“控制型的班级授课制”。借鉴像佐藤学等东方的教育学者所做的实践探索,让课堂教学过程既是一种共同体的组织和生活过程,又是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过程。

走向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让21世纪中国的教育真正适应时代并引领时代。

教育的真正落地,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站立——聚焦学科教学,相约深度学习
经典共读|如何解放大脑,学到极致?——《深度学习》:彻底解决你的知识焦虑
学习的本质与深度学习——开启深度学习基因的六把钥匙
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之“深”
真正决定你人生高度的,是你的深度学习能力
以深度学习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变革
深耕新教育,向教育更深处漫溯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