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香校园建设现状的反思——书香校园建设的五大误区

施春燕 等 守望新教育 2022-04-17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新教育主题歌】——


在聚焦核心素养,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校园阅读推广已被这个社会广泛关注。无论城镇还是乡村,纷纷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其中小学无疑是主力阵营。然而,静心审视目前小学生阅读的现状,欣喜之余不免有些隐忧。有声有色的书香活动背后,实则存在不少问题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深思熟虑。出现行动误区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误区还不去改变。

阅读课程建设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保证。以活动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一般会是零散的、间断的,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作为主要的推进方式。各校只有开发出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才能有力确保书香校园建设的持续性,这也是书香校园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林忠玲:书香校园六问
朱永新:怎样营造书香校园?
让校园书香四溢,功莫大焉!——用阅读改变农村教育, 助推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向着书香校园的更深更美处——做一件让学校更美丽的事情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与人类伟大的精神对话
深耕|营造书香校园——朱永新:“书香校园”怎么造?
,,,,,,

书香校园建设现状的反思
作者|施春燕
温岭箬横小学
 
在聚焦核心素养,倡导全民阅读的当下,校园阅读推广已被这个社会广泛关注。无论城镇还是乡村,纷纷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其中小学无疑是主力阵营。然而,静心审视目前小学生阅读的现状,欣喜之余不免有些隐忧。有声有色的书香活动背后,实则存在不少问题:



一、重视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忽视阅读中快乐情趣的宣扬
 
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各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布置,图书室、阅览室等硬件得到充分改善。但由于对书香校园蕴含的本质领会不够,好多教师“大语文”的教学观没能在脑中植根,阅读热情不高。学生要看的课外书,教师也不去问津,没有静心阅读。种种原因,导致学生阅读的源头——图书室便会成为空摆设。即便借阅的都是经典名著,但对于缺乏引领的孩子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无法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更谈不上兴趣的激发,快乐的体验。
 
二、重视功利性阅读,偏离学生阅读活动的本真
 
书香阅读虽得到了普遍重视,但也存在着轻视书籍的选择与赏析而急于完成阅读任务的功利性阅读。有些老师的眼中只有考分,只钻研解题思路和押题技巧,其阅读视野势必狭窄。一个不爱阅读的教师,又怎么培养爱阅读的学生?另外,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学生没有太多的主动性,教师和家长推荐的读物是学生“主食”。甚至部分家长和教师把优秀读物当作异类,把能不能提高学业成绩,当作要不要进行书香阅读的评判标准。阅读的功利性被放大和异化,致使学生没有自主性的阅读感悟。被动的阅读,严重偏离了阅读活动的本真。
 
三、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忽视有效的阅读指导
 
各校更愿意开展各类阅读活动,而忽视有效的阅读指导。各种阅读活动的确有效推动了书香校园的建设,但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活动松散,缺少序列性,不乏流于形式的现象,其阅读往往也是浅层次的,有效性也不强。不会引领孩子读书,就会破坏孩子阅读的胃口,甚至扼杀孩子读书的兴趣。反之,若加以有效的阅读指导,并将之运用到各类阅读活动中。那阅读就不再是“阅”而不“归”,“读”而不“至”。



书香校园建设的五大误区

在主题、品牌和特色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2002年,朱永新教授倡导了“新教育实验”,提出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训练双语口才、建设数码社区、构筑理想课堂。而“营造书香校园”位列六大行动之首,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个中原因,朱永新教授给出这样的解释,“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际上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营造书香校园”可以说是六大行动中开展最好的活动。营造书香校园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富有实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彰显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当师生浸润其间,将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足够丰富的阅读,能令人心中充满阳光,感受生活的无限美好,丰富人的智能、培养人的审美,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广东省在十多年前即已开展“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激起巨大反响。近年,广东省又在“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中着重开辟出“书香校园”建设项目,全省范围内多所学校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中,产生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我们陶醉于活动取得的巨大成功时,还应积极反思。在此,我结合书香校园建设的一些经验,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五个误区进行总结梳理。
 
包罗万象,缺乏鲜明的书香主题
 
营造书香校园需有主题。主题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鲜明标志,有了主题才能使一个活动具有深度和品位,主题的凸显是通过活动的口号、名称、内容等实现的。一些学校在设计活动时,对活动的定位不够清晰,想干这个又想干那个,书香主题淹没在杂乱的主题之中,其结果只会是——什么都想得到,却什么也得不到。组织者既然想营造书香校园,就应确立书香主题为整个活动的总纲,而不是面面俱到、无所不包。 



组织者可以考虑结合当下的潮流或青少年的喜好确立主题,如运动健身主题、二次元主题、汉服主题等。同时,在确立书香主题时,还要全面考量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学校的硬件,如是否拥有独立的图书馆,图书馆馆藏资源如何;也可以是软件,如学校的历史、教师所具备的技能、学生的特点等。在设计活动时,组织者应将上述内容纳入考量范围。明智的组织者必须认真分析自己所拥有的各项资源,然后制定明确的、有针对性的书香主题,以凸显书香校园建设的要义。
 
活动单一,缺乏响亮的书香品牌
 
一个项目或主题的持续发展终将形成品牌。一个成功的品牌往往包含着一定的内涵、标识和价值理念。在经济活动中,品牌的效应已有目共睹,在文化领域同样需树立品牌。营造书香校园迫切需形成一定的书香品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响亮的书香品牌。
 
我之前所在的学校名为“书香小学”是全国最早以“书香”命名的学校之一,“书香校园”品牌颇为精彩,是一所有故事的示范性小学。我们围绕“书香”策划了诗词大会、经典诵读、啦啦操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深受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喜爱。
 
营造书香校园先要有主题,之后在各个主题下策划一些有温度、有深度、有辨识度的品牌活动。为什么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能叫得如此响亮,如此深入人心?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内容为王,深挖相应主题中的精髓。

从学校的品牌到活动的品牌,一个书香品牌想要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需主题的恒定与延续。一旦确定下来,学校每年都要如期举办此项活动,其形式与特征随之慢慢固化,受众慢慢积聚,这个品牌才可能被更多人认可。
 
创意不够,没有凸显办学特色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相应的,举办活动、筹划项目也应有别于其他学校。组织者应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办学特色来策划建设,这极其考验一所学校的文化创新能力、文化整合能力。
 
例如,江苏昆山柏庐实验小学曾出过一个名人叫朱柏庐,该校便以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作为蓝本开发了校本课程。《治家格言》为朱先生所写,共516个字,精辟阐释了修身齐家的思想,在中国家训史上是一颗耀眼明珠。柏庐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对《治家格言》进行了诠释,精选出适合学生诵读的话语,并配以精美的插图。该校充分利用本校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濡染,又增强了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我目前任职于一所外国语学校。本着“根植中国,面向世界”的治校理念,为进一步引领孩子走向经典,筑牢中国根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学校组织编写了《古诗词段位考评读本》的校本教材,将经典的诵读与考级有机结合起来,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积少成多,让学生在吟诵经典中深刻体会祖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文化滋养中成长,让我们的校园散发出浓郁的诗韵书香。
 
建设书香校园,越彰显自己的特色,越有生命力。
 
零星拼凑,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
 
阅读课程建设是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保证。以活动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一般会是零散的、间断的,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作为主要的推进方式。各校只有开发出完整的阅读课程体系,才能有力确保书香校园建设的持续性,这也是书香校园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而目前不少学校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未能开发出系统的阅读课程体系,那么书香校园建设的目标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建构阅读课程体系首先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次,学校应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方面的师资培训,提升本校教师开发课程的专业能力。再次,课程开发应注重循序渐进和内容的连贯性。



我认为,关于阅读课程的内容可从以下模块着手。第一模块:阅读技能及方法,教给学生关于买书时如何选择版本、如何精读、如何略读、如何做阅读索引及阅读笔记等等;第二模块:经典文本阅读及解读,解读国内外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化层面、思想层面、艺术层面的多种解析,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第三模块:专题文本阅读及解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别的学生、以及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专题,如太空专题、军事专题、音乐专题、服装搭配专题等等,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进行深度探究。
 
章法不足,缺少科学的评价机制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及提升需要科学评价机制的刺激。学生在没养成阅读习惯前,他们的阅读往往凭一时兴起,如何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评价刺激手段必不可少。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措施的效用,整个建设行动将如虎添翼。
 
但在实践行动中,不少学校通常出现这样的误区——缺少科学的评价机制。有些学校没有意识到评价机制的重要性,认为其可有可无,当然就不会花心思去琢磨行之有效的措施;有些学校的评价机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特点,比如小学生与中学生在评价措施上完全不同,小学生可以奖励其五角星或小红花等,中学生就完全不适合;评价机制的细则一定要体现公平性,激发学生人人参与的热情;评价机制还要体现过程性,通过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实现学生阅读过程的全记录。
 
我在书香小学任职期间,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古诗段位的科学测评。我们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家长测评、班级测评、学校测评四级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科学评价,并为各级测评都通过的学生,发放学校的段位测评通过证书。这些举措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阅读、背诵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赢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书香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实践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要深思熟虑。出现行动误区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误区还不去改变。在此,我仅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教育界同行携手共创书香校园,让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体验更实在的幸福!



书香校园六问
怎样营造书香校园?
他把学校建在图书馆中
我们孩子的未来,取决于图书馆、阅读和白日梦
一所真正在做教育的小学——致敬美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亲手把它创造出来
让校园书香四溢,功莫大焉!——用阅读改变农村教育, 助推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向着书香校园的更深更美处——做一件让学校更美丽的事情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与人类伟大的精神对话
深耕|营造书香校园——朱永新:“书香校园”怎么造?
,,,,,,

Y市S小学“书香校园”阅读
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佚名

 (一)图书设施有限且利用率不高

Y市S小学有对“书香校园”阅读物理环境建设相关资金的投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大部分来自学校购买,其他来自于教育局及社会各界的捐助,目前学校总图书配有约8643本。图书馆根据图书的类型、针对不同的年级放置在不同的书架上方便学生老师借阅,有专门的老师看管图书、定期整理图书、定期开放图书馆。对个别老师和学生访谈了解到,目前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和类型比较有限,其中超过一半的书籍都是教辅类的图书,经典名著图书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学校藏书相对陈旧,迫切需要更新换代,图书资源有限,没有开发电子书资源,没有合理运用现代化设备满足师生的阅读需要。学生前去图书馆借书多为学校或班级组织的统一行为,缺少主动性。学校支持各个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但是赞助多是字典、词典一类的工具书。校园中缺少楼梯图书角的设置,距离“要让阅读触手可及、随处可见”这一目标仍有距离。

(二)阅读制度化环境尚未完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是补课或者增加作业量,是不能够让孩子变聪明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让孩子能够不断地去阅读。” S小学图书馆图书资源更新速度慢,存在应付检查的更新图书行为;图书馆仅在开学期间对师生开放,影响师生借书的主动性,缺少固定节假日对师生、家长甚至农村居民开放图书馆,没有发挥农村学校的文化辐射作用;各班级图书角缺少制度化管理,易造成学生在排队借阅某热门书籍过程中逐渐失去了阅读兴趣和热情。“书香校园”建设的最基本活动方式就是班级阅读课程的开展,然而访谈中了解到虽然学校重视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人们的主流思想,教师重视课内教学任务,家长关注学生成绩,阅读课程无法顺利开展,常常被主科老师拿来上课。学校应当完善保障阅读活动开展的制度,完善图书管理员工作制度、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以及教师阅读指导工作制度等,让阅读课程及其他阅读活动顺利开展,真正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校园文化建设潜力挖掘不足

在对S小学的实地考察中可以发现,学校虽然尽可能的图书馆和在教学楼每一层走廊中张贴与阅读相关的标语、名言警句、国学文化吊牌,警示着学生们在不经意间日积月累优秀文化,牢记于心,内化为自己的品格。但有些名言警句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的心智来说难以理解。而且走进各个班级发现,班级内的阅读氛围有待提高。虽然每个班级前面都设有图书角,但是图书只是简单的叠摞在书架上,书架也没有明显的装饰,不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图书角书籍的数目、类型没有及时更新。除此之外,班级除了前面的黑板那面墙,还有三堵墙,后面的那堵墙张贴着学生的优秀手抄报,其他两堵墙,只是张贴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奖状等。班级外墙壁整洁,但缺少“书香”布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整体来看“书香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潜力有待发掘,没有更合理的利用。



(四)“书香”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从对Y市S小学学校老师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师们都深知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支持学校阅读环境建设,但是目前来看,Y市S小学阅读活动主要以阅读课、主题征文的形式开展,老师和学生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态度应付相关阅读活动。

在这样的心态下,是无法促进师生主动投入阅读活动中来的。建设良好的“书香校园”,要遵循多样性、丰富性的原则开展阅读活动,点燃师生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该只是安排学生在固定的地点、时间,拿着规定的图书来看,再写读后感这样机械的活动流程。但并不否定阅读课以及主题征文活动的合理性,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Y市S小学阅读活动的多样化开展、奖励机制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在下一阶段“书香校园”建设中要重点关注,合理解决。

经过对Y市S小学老师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教师仍能保持继续学习的习惯,喜爱阅读,并保持撰写阅读笔记,但是较少会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在一般学生的眼中,老师都是智慧而神圣的,经过对个别学生的访谈发现,不少学生的言行会模仿老师,甚至爱屋及乌,从喜欢老师而努力成为老师喜欢的优秀榜样。美国的柏兹老师在为一年级新生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带去了《姜饼男人》插画本,他装扮成姜饼男人,一边读课文一边带学生演绎书中的语句,他的朗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们兴趣浓厚地嚷着拜托老师再讲一个故事,而柏兹老师却拒绝了,孩子们生气地嘟囔起来:”我也要认字、读书……有什么了不起!”这位“懒”柏兹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有思想的成年阅读者,他的教学实践成功引起了学生对于认字、阅读的需要和兴趣。由此可见,老师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阅读方法、指导阅读的方法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阅读行为产生影响。调查发现教师们知道阅读课外书会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甚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少语文、英语老师在访谈中透露出,

开展班级的读书活动,自然而然落在了他们的身上,不只会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辅导学生阅读时也遇到一些问题,由于学生阅读课外书是多样性的,有些知识不在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内,教师无法科学的为学生解答。我们也要关注对教师阅读指导能力的培养,并调动各科老师积极参与“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中。



学生在校园中接触最多的除了教师就是自己的同伴,同伴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间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友好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同伴是儿童获得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自身的社会交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甚至影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同伴关系的积极作用,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会受到同伴的影响,会主动进行分享。但是学校缺少读书交流会等活动的开展,没有系统地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将自己的阅读书目和心得与同伴进行交流,“书香校园”阅读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同伴间的阅读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营造舒适安全的氛围,教给学生分享和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个人和集体的共同成长。

(五)网络阅读空间活跃度不足

随着时代进步,阅读书籍的方式不再仅限于纸质阅读,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阅读电子书,利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设备进行阅读。但学生自己在网络上进行阅读时缺乏教师的引导,容易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网络信息错综复杂,学生缺少辨别有害信息的能力;电子阅读过程中无法勾画自己喜欢的文字片段;碎片化的阅读内容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深度思考。因此需要校园网络阅读平台的建立,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但是在浏览S小学校园网络阅读平台时发现书籍分类不当,所更新的书籍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而且读书活动开展形式单一等问题,以致学生极少使用校园网络阅读平台。S小学校园网络阅读平台自2012年创办以来总访问人次31048,平均每位学生不足30次,活跃度明显不足。

传播美文美图,助力美好创造。以上文章转自网络,向原创作者致谢!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