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永新:怎样营造书香校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夏书系 Author 教师月刊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苏霍姆林斯基

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乔布斯、纪昀)


新教育实验各个行动项目分别源自行动的哲学和课程的逻辑,十大行动“条条大路通罗马”,专注任何一项行动,深度学习和深度实践,把它做到极致,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通过一个“支点撬动整个地球”,驶向新教育“幸福完整”的彼岸。——陈东强

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探路者——新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宣言|儿童阅读决定人类未来
老师一旦停止了阅读,一个学校就停止了前进
对话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
何为书香家庭?如何建设书香家庭?
无阅读,不教育——阅读推广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

朱永新:“书香校园”怎么造?

原创|教师月刊 

来源|大夏书系


在《教师月刊》2020年新刊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是朱永新老师对林茶居主编关于小学如何营造书香校园问题的回答,朱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了说自己的想法……



林茶居——


假如有一所新创办的小学,各方重视,资金充足,请您帮忙做“书香校园”建设的设计,从硬件设施、环境布置到图书配置、活动开展、阅读课程开发及其他相关工作,您会有什么样的建议?


朱永新——


谢谢你提出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阅读是最主要的学习手段。也是我在新教育实验中最关注的问题。



新世纪初,新教育实验启动不久,我们就明确提出了“营造书香校园”的理念,并且作为当年新教育六大行动之首。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主编王珺当时马上找到我作采访,在二〇〇三年初的两会期间推出了专访《最理想的学校图书馆什么样?—— 朱永新推出“书香校园”概念》。


这篇专访一下子抓住了新教育在“书香校园”建设上的三个关键问题:图书馆应随时随地向孩子敞开、让爱书懂书的人荐书管书、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对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进行了描绘和展望。


那个时候,书香校园还是一个新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大家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一个热门的词汇了。


新教育实验对“营造书香校园”有一个简明的描述: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的确,书香校园建设,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学校都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它是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养成的最关键的时期。


我一直认为,学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师生一起阅读、实践、探索、求知的地方。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当然也谈不上学校。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可见,书香校园应该是学校甚至教育的基本活动和本质特征。 



具体而言,一所小学究竟应该如何营造书香校园呢?


从不同角度而言,有着太多需要分解的方法。无论是小学教师自身的阅读引领,还是家庭的亲子共读,都是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校园这一整体而言,要做到下面几条。


首先,应该有一套以图书馆为中心的健全的阅读设施,让学校有浓郁的阅读氛围,成为真正的读书场所,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


将学校图书馆、年级图书广场和班级图书角建设作为首先予以重视和投入的方面,尽可能做到在学校的任何地方,书籍都能触手可及。应该精心选择和采购适合学校不同年级师生的图书,满足不同学科学习与项目式学习的需要。


应该让学校最有学问、最爱阅读的教师担任图书馆馆长,把图书馆变成真正的学习中心。图书馆尽可能全天候开放,允许学生随时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把相关的图书放到年级的图书广场和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更加便捷地得到需要的图书。


小学的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很重要,因为小学生对环境更加敏感。所以,很多学校在校园里搭建了“神奇书屋”,把图书馆装修成童话故事里的模样,让学校图书馆、图书角等成为学生最喜欢去的地方。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银河实验小学,在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方面,就作了很有意思的探索。



“校园无处不书香”,是他们的核心理念。学校的校门就像徐徐展开的卷轴,其寓意即“读书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校园有十条主干道,以十大世界经典名著命名,它们承载着型塑生命的美好内涵,蕴含“经典滋养灵魂”的育人理念。


与此同时,他们提出“让教室成为图书馆”,在大力丰富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现有四万多册)的同时,为每个教室配足了学生共读书目。


每年九月,打造高品质班级书柜是新学期开学的重点工作。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办理了萧山图书馆的借书证,并与市少儿图书馆实现了资源共享,引导和促进学生养成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其次,图书配备也是营造书香校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读什么的问题,在小学阶段特别关键,特别重要。因为如果在小学阶段接触到最好的图书,学生就能形成好的阅读趣味,就能够逐步学会鉴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不好的书。



费尔巴哈说过,人是他自己食物的产物。阅读的高度决定精神的高度。应该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读到最高品质的图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为友。


这些年,我走访了许多小学,看到绝大多数小学的图书馆是不符合要求的,馆藏图书绝大多数是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


我一直建议,应该有一个国家中小学图书馆的基本书目制度,学校的图书馆和班级图书角可以参照这个书目选购图书,保证我们的小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阅读量,也有一个最基本的阅读品质。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鼓励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以教室为单位的个性化共读。


小学阶段书香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阅读的好胃口,好习惯。


再次,阅读课,可以保证阅读时间,是小学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路径。


多年来,新教育实验研发了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课程,推出了新教育整本书共读和儿童阶梯阅读的项目,提出了学科阅读与学科写作的理念,使阅读课程化得到了落实。


许多小学也作了颇有特点的创造性利用。


如上文提到的杭州萧山银河实验小学就研发并实施了一系列阅读课程——以校园十大主干道为载体创生的十品性课程,以儿童课程为核心的入学课程,植根于学校文化的农历课程等。



这些课程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这些阅读课程的研发,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也是对人的生命发展的主动应和。

 

银河实验小学把最好的时间留给了阅读,将阅读排入课表:每天学生一到校,便是20 分钟的自由阅读。每周两个早上进行晨诵;每周三中午为整书共读时间;每周一下午走班课程时间,安排影视阅读。学生每周合计在校阅读总量达260 分钟。此外,回家阅读每天不少于30 分钟,校外周阅读时间不少于210 分钟。


保守估算,学生每学期平均阅读量低段约100—300 万字,中段约500—600 万字,高段约1000—1500 万字。


在许多新教育实验学校,小学生阅读量是教育部规定的阅读量的近十倍。有些学校还把“学生阅读情况”制作进电子成长档案,被家长们誉为“值得珍藏一生的礼物”。


最后,是关于开展阅读活动的问题。


在新教育实验学校,阅读活动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从“9·28”校园阅读节,到形形色色的阅读主题月,从图书漂流到图书跳蚤市场,从阅读之星评比到阅读班级竞赛,从自制图书展示到撰写图书评论,从图书戏剧表演到名著影视欣赏……


江苏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童话节就非常有特色。



从二〇一三年起,童话课程就成为清英外国语学校特有的一门课程,每个孩子阅读童话、研究童话、参演童话。我看过他们一年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童话节目,在《皇帝的新装》《快乐的蓝精灵》《三打白骨精》等剧目的演出中,小演员们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小学生郑博文说:“我在‘蓝精灵’里面很开心。感觉我自己就是一个快乐的蓝精灵。”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的书香校园建设,有异有同。


今后有机会,我陆续再分享其他学段的一些思考吧。


本文作者 | 朱永新。文字来源丨《教师月刊》(2020.1)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宣言|儿童阅读决定人类未来

老师一旦停止了阅读,一个学校就停止了前进

对话国家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朱永新——以阅读强壮乡村教育

重温世界读书日主旨宣言——阅读的力量;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关于世界读书日的九个创意和策划方案

何为书香家庭?如何建设书香家庭?——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 :“营造书香家庭,共建亲子阅读”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新教育阅读宣言

阅读的高度,就是国家的高度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把学校建在图书馆里

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新教育实验年度主报告

让书香伴随孩子成长——以阅读推广为己任

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是最美好的岁月,童书是最美丽的种子

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童年的秘密与童书的价值远远没有被认识

中国初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

中国高中学生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中国大学生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中国父母基础阅读书目100本——与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教师基础阅读推荐书目100本——专业阅读造就幸福教师

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100本——读书对企业家有什么用

中国领导干部(公务员)阅读推荐书目100本——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

......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周国平(《【致友人】什么是新教育?怎样加入新教育?新教育怎么做?》)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向着青草更青处——深耕十大行动,共享幸福完整》)

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朱永新(《教师幸福‌‌来自‌‌美好关系——朱永新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