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若想把一所学校办好,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与素养。
观念领导力是校长引领与促进学校发展的隐性力量,大凡优秀的校长皆具有很强的观念领导能力。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观念领导力:校长办好学校不可或缺的力量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的学校”,这句话虽然忽视了其他因素对学校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但,却道出了校长在学校发展与办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与影响。客观而言,虽然有一个好校长未必就会有一所好的学校,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校长就很难会有一所好的学校。校长若想把一所学校办好,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能力与素养。在先前的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校长的执行力问题,很少关注到校长的观念领导力。执行力主要决定的是校长做事情的效率,而观念领导力则主要决定的是做事情的性质与方向。对于校长办学而言,不论是执行力,还是观念领导力,都是不可或缺的。观念领导力是校长引领与促进学校发展的隐性力量,大凡优秀的校长皆具有很强的观念领导能力。观念领导力是指一个人形成与转变自我、他人的观念,并不断地有效践行与提升其所认同观念影响的能力。人的观念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是显性观念,另一种是隐性观念。显性观念能够被明确地表达出来,而隐性观念则是不能被明确地表达出来的。在中小学办学实践过程中,经常被人们所提及到的校风、教风与学风以及校训等价值理念,皆属于显性观念,几者在学校管理与办学过程中都能够被明确表达出来。此外,在很多的群体或集体活动以及政策文本中所确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也都属于显性观念。显性观念尽管是可以被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其一定就会对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产生深刻影响。在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中,如果显性观念仅仅是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表述上,没有得到教职员工的认同与深入践行,那么,其就很难对学校发展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与影响。在学校管理与办学过程中,能够被识别的观念都是属于显性观念。显性观念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皆会有所体现,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与德育观等等。一切的显性观念,在学校办学中皆需要得到教职员工的认同,否则就难以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价值与影响。隐性观念是指那些没有被明确地意识到或虽已经意识到但却难以表达出来的观念。校长的办学行为是需要以显性观念为指导的,但,其同时也会受到隐性观念的制约。隐性观念除了难以进行明确表达以外,还具有如下特点:(1)难以发生自主性转变。一个人的隐性观念形成以后,其是很难在常态下发生自主性改变的,除非是受到了显性观念或其他环境变化的冲击。(2)潜存于行为活动实践之中。一个人的隐性观念并非仅仅是停留在自我头脑的潜意识之中,其同时也是潜存于一个人的行为实践活动之中。事实上,一个人的行为大多情况下都是受隐性观念支配的,只是其很少被人们发觉而已。隐性观念与显性观念既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冲突的。当二者一致的时候,那么,就会对学校管理与办学实践产生显著的、深刻的影响,反之,显性观念的影响就会受到隐性观念的阻滞,甚至可能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表述之中。从中可以看出,人的显性观念发生了变化,其行为未必发生变化。与之不同,当一个人的隐性观念发生变化以后,那么,其行为一定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学校组织发展与变革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组织隐性观念发生变迁的过程。隐性观念到了一定时期以后也可能会被显性化。校长在办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加强自我与学校组织的显性观念建设,同时也需要注重与加强隐性观念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加有利于保障与促进学校组织的发展。学校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尤其是当学校发展出现了瓶颈问题以后,那么,就需要校长在办学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观念上的突破,即建构与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来重新规划与引领学校组织的今后发展。校长新的观念的建构与形成首先需要对事物本质能够有正确地认识与理解。对事物本质正确理解与认知的过程就是一个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事物的主要矛盾与矛盾主要方面的过程。其次,需要具有系统性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关系性思维、复杂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因此,校长在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解决学校组织问题过程中,就需要建立与形成系统思维意识,避免陷入到缺少观念统领的,被程序化、行政化思维所绑架的行为误区之中。其三,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要求。教育规律既有内部性的,也有外部性的。外部规律是在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与体现出来的。内部规律则是在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校长办学观念的形成既需要遵循外部规律要求,也需要遵循内部规律要求。校长办学观念形成以后,应该努力使这种观念在教职员工中能够达成高度共识,使其转变成为学校中的任务群体或全体教职员工的观念。校长在学校管理与办学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学校组织发展信念的打造,一旦这种信念被打造出来以后,那么,其就能够对教职员工行为产生自发性指导与调节作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这样在学校管理与办学过程中,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就可能会达到不令而令、不导而导与不为而为的境界。校长的办学理念既能是由校长独自一人建构形成的,也可能是与教职员工共同商讨而形成的。但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若想能够得到有效地贯彻与执行,皆需要在任务群体中形成最大程度的共识与认同。因此,校长的办学观念在没有得到教职员工认同前需谨慎推行,更不能强制推行。观念是一种内在的、柔性的约束力,一旦学校组织发展信念在校长领导过程中达成共识以后,那么,其就会对教职员工产生一种潜在的“指令”以及适应性调节作用。一些学校在谋求自身发展与变革过程中,常常犯“拿来主义”和“教条主义”错误,简单地移植与复制别的学校成功的经验与做法,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和校长不注重自身观念以及学校组织观念建设有关。实际上,这也是校长缺乏观念领导力的典型表现。当校长观念领导力缺失以后,那么,学校的发展就会很容易失去方向感与活力,教职员工间的教育教学与管理行为也很难形成合力,学校组织的发展很可能会出现异常与倒退。为了提升自身的观念领导力水平,需要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建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及反思型、研究型与创新型的学校组织文化。唯此,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学校组织与校长自身的观念建设,不断地提升校长的观念领导力水平,更好地保障与促进学校组织的发展。【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