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对于学校来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校园向美丽迈进了一步。
我以为,研究学校文化的张力,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一两个人闭门造车,靠搞几次活动、整几句时髦的口号,也许一时有效,但是难以形成持久张力的。
学校文化建设究竟应该依靠谁? 我认为主要应该依靠“三类人”——校长、教师、学生,“三个载体”——课程、活动和环境。——林忠玲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易传·系辞上》。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德贵日新。——康有为。常新,自新,全新。——陶行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学校文化的张力
近年来,很多校长都已经强烈感受到了文化改变学校的力量,都在通过不同理解、不同的路径对校园文化进行提炼、包装、实践。
但仍有不少学校文化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认识不足、思路不清、效果不明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认识不足上表现为,有的学校并没有从骨子里觉得文化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以为文化只是一件穿给别人看的漂亮外衣,建设校园文化是上级行政部门的压力,不是自我发展的需要。在文化建设的效果上,我们仍然看到太多的有文化没品位的物质形式呈现在校园里,以为花点钱在校园里搞点花花绿绿的标语口号就算是有文化了,以为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是有文化。遗憾的是,墙壁是说话了,但是说的都是空话、套话、普通话。师生都不愿意看几眼的话能有生命力吗?还有些学校有想法没做法,参观过若干学校,听过好多专家报告,也萌动过回去后要在自己学校里让文化落地生根的念想,但就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学校的文化质态涛声依旧。
我以为,研究学校文化的张力,必须弄清楚三个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们谈文化张力,首先必须解决好文化力量的源泉的问题。只有找到源头活水,才会有勃勃生机。仿制的文化,无根无魂的文化,没有力量的源泉,也谈不上有文化的张力。
在思考文化力量的源泉时,关键是追问“我是谁”。“我是谁”其实是哲学追问。在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很需要追问自己所在学校的文化有别于他校的地方到底在哪里。想不清楚这个问题,难免会出现“口号标语”满天飞、雕塑石头随心堆、校长离任文化毁的尴尬局面。文化应该是一所学校的基因。正如人长得像自己的父母是有遗传基因一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基因,从而形成不同于他国、他民族的人文性格和文化习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如果我们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基因,或者不能生成自己的文化基因,并且让这种基因永续流传,哪怕房子砌得再漂亮,你也不能够成为“自己”,很可能是他校的复制品,是一所没有生命力的校园,是无法让师生留下美好回忆的建筑物的堆积地而已。只要是有了一定办学历史的学校,她的血脉里一定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只是很少有人在做提取、鉴别、筛查方面的工作。找不出学校的文化基因,就是“身世浮沉雨打萍”,就很难走出“千校一面”的怪圈。当然,对于新学校来说,因为没有传承,只有生成,这就需要作为开拓者的校长挥动“女娲”之手,为学校注入优秀的文化基因。
由于不少学校在过往的办学历程中,没有文化建设的意识,注定了作为后人的校长寻找基因、生成基因的过程是艰难的。寻宗问祖、寻根立魂,既需要定力,更需要智慧。白米小学对“和雅”文化追寻,是一次理性的思考、深度挖掘的过程,他们找到了95岁高龄仍能吟唱校歌的老校友,找到了“育才楼”的老石碑,完成了学校文化的认祖归宗,成就了“和雅”文化的大气。曾经,我参与了南苑学校“树香”文化追“魂”的一次思想碰撞。丁昌桂先生对南苑树香文化的点拨,让在场所有人如醍醐灌顶。他说校名有“苑”,本身就与树木花草本有缘。树,是生命,是成长,是慢慢成长,天天向上,脚踏实地,心往蓝天。树,坚韧不拔,咬定青山不放松。树的目标,绿树成阴,成材。树的成长的过程,无声无息,留下痕迹,道道年轮,犹如学校施加给孩子的教育痕迹。树的力量在于林,成林有力量,团队精神,合作力量。树,绿而不同,个性生长。树的这些社会属性,与教育有太多的关联。他认为,南苑学校在树香文化方面完全有文章可做,完全可以做出有品位的学校文化。
我认为,有追求的校长应该致力于办出一所用文化滋养的有灵魂的学校。最近,我陆续察看过一些学校,总感觉一些学校的文化有碎片化的倾向,校园里的视觉文化有图片没文化,有文化有品位。究其原因还是学校文化建设缺少“魂”,也就是没有找到自己独特的基因。我建议各位校长在建议学校文化时,多问几遍“我是谁"。当下,有些学校管理者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有一种误区,以为学校文化是一件华丽的外衣,是做给别人看的。因此,来人检查时,突击进行文化环境布置,依据领导喜好布置环境。过去我们经常说“让校园每一个墙壁都说话”,现在不少学校都做到了。但是有相当多的学校墙壁在说大话、空话、套话,说的是文件语言的话,这些话不是说给生活在这里的师生听的,而是应付各类检查要说的话。
学校文化建设到底为了谁?如果这个问题不弄清楚,文化建设就很容易“跑偏”。我以为,回答校园文化为了谁,必须回到教育的本质。如果偏离教育本质的搞所谓文化,那肯定是伪文化。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人的发展。作为校长,应该经常问问:教育最应该关注的人在哪里?如果把生活在校园里学生作为我们最应关注的对象,那么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不会在墙壁上整那些空洞的标语、口号。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守儿童立场”。环境布置、活动组织等,在出笼前先问一问:孩子们喜欢吗?学生成长需要吗?坚守儿童立场重在让学生爱得上。实小北校区的励志故事在上墙前,将众多的故事印发给学生和家长,然后在学生最喜欢的故事中遴选出24个故事,石刻成形。上海静安教院附属学校的小学部教学楼的楼梯墙壁上用所有学生的笑脸照片组成和笑脸墙,学生每天经过这里时,都会望上几眼。这样的布置学校生喜欢。学生喜欢的东西才有生命力,才有所谓的张力。坚守儿童立场重在让学生融得进。我们不少学校都建起了小气象台,各种设备像模像样。遗憾的是,这些气象台仅仅是一种摆设,很少看到学生参与其中活动的痕迹。坚守儿童立场的学校,就应当成立关于气象的学生社团,每天由这些小气象员观测、预报、发布气象消息。学校的读书吧、走廊转角等设施,如果仅仅是有客人来校让学生来“秀”一下装腔作势,其实是一种最大的浪费。我以为,让学生融入的学校文化才是最有品位的文化,哪怕墙壁上学生的作品是稚嫩的、粗糙的,也比成人强加给学生东西有用得多。
坚守儿童立场重在让学生走得远。教育性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属性。如同食物一样,不是学生喜欢的东西都是有营养的。如果学校文化不能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养份,或者学生无法“消化”,那么这样的文化是没有价值的。不少学校把校园里的荒地“承包”给班级或社团,让学生参与种植,学生在耕耘、播种、守护、收获的过程中,获取了书本中无法替代的东西。这样的“小种植”文化,能够促进学生发展,就显得很有价值。学校管理者有必要对自己校园里理念文化、视觉文化、行为文化等做一次盘点,坚决剔除师生都不喜欢的东西,减少学生一时无法消化的东西,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作为主角的东西,让学校文化更加理性,更加人性。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一两个人闭门造车,靠搞几次活动、整几句时髦的口号,也许一时有效,但是难以形成持久张力的。学校文化建设究竟应该依靠谁? 我认为主要应该依靠“三类人”——校长、教师、学生,“三个载体”——课程、活动和环境。校长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从某种角度看,学校之间文化品位的差距,就是校长办学水平的差距。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好校长之好,就在于他带领教职员工创造了催人奋进的学校文化;好学校之好,就在于学校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式和文化记亿。作为总设计师的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担当,是传承、设计、整合、引领。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者。为什么有些学校,校长和精英团队苦心设计出了学校的文化,教师们不买帐?这说明学校文化的发展不是校长一个人就可以决定,校长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精心策划出来的文化,如果没有全校教师的参与,没有全校教师的理解,这样的文化缺少集体认同感,不会有生命力。有人说,文化是个复数,文化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让教师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就要让教师参与文化建构过程的思想碰撞,通过专题培训的方式让所有教师理解,组织相关活动让教师关注。学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受益人。在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举行什么活动,甚至教室的黑板报和校园内宣传橱窗的内容都是由学校决定的。这样就导致学生对这种校园文化往往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有张力的校园文化建设则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创造过程中,强调建设以学生为主体、适合学生趣味的文化。有一所学校拟在操场南侧的空地建一片植物园,本想由学校出资招标建设。后来学校让即将毕业的学生种下纪念树,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认养一棵树。这片植物园以这样的方式运作成功了,今后学生无论走多远,只要提起学校,都会对这片植物园留下极其美好的记忆。其实只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有学生参与的文化,才是灵动的文化。
学校文化生命的延续,人的力量至关重要。而人总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发力。当下,大家用得最多的是环境这个载体。在环境建设上,我觉得要用“立体的教科书”这个理念来创设,着力解决“美不美”的问题。如果环境是静态的文化,而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动态的文化,它将人、物、精神几者有机融为了一体。没有活动,校园文化很可能会成为死文化。我觉得学校的文化活动,班级层面的宜小而多,力求让所有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角;校级层面的活动宜少而精,追求高大上,让学生震撼,留下深刻的记忆。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课程,校园文化只能停留在表层的理解。校本课程是学校为特色建设、特长发展定制的课程,有很大的创造空间。开发校本课程,不能图一时热闹,重在与学校特色文化实现最佳链接。白米小学儿童画课程是“尚义尚美”的学风的强大支撑,实现了文化与特色的完美结合。当然,为了“搞活校园文化”而去组织活动、组织课程,那么,校园文化不但没有成为教育的力量,反而会成为一种反文化的“文化”。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我们向自由迈进一步。”对于学校来说,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让校园向美丽迈进了一步。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