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设计一所学校,让每一处空间都体现着“以人为中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探月学院 Author 探月的公号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探月学院以支持每一个人「内心丰盈,积极行动」(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为愿景,这样一个愿景的实现需要一个系统来保障。这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但它发轫于简明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必须秉持的教育理念。

 

于是,我们认为即使是一个物理空间,它也是探月学院为「创新教育」所设计的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承载探月的文化和价值观,需要支持教育理念的落地,从而帮助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人「内心丰盈、积极行动」。


所以一开始我们是从「教育」,而不是「设计」的角度出发,但结果却发现,设计的方向其实跟教育的理念密切相关。比如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理念脱胎于于工业时代的要求,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有人一起接受同样的知识传授,以行政班级作为学校的组织单元,以教师为中心的宣讲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学校的空间设计自然追求的是「高效」。

 

但探月的愿景是要真正「支持到每一个人」,因此我们追求的不单单是效率。我们希望探月的组织单元可以基于某种意义,可以顾及学习者的个性,而不是让人进入一个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而设立的组织单元(班级)。——高震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文化,如何为校园立魂?》《怎样缔造你的“教室王国”?》《新教育的完美教室与道德图谱》《图说《新教育在银河》(十二讲)》)

如何设计一所学校,

让每一处空间都体现着“以人为中心”?

作者|高震

我猜想不少学生都盼着疫情快些结束好尽早回到学校,其实这种期盼背后的原因十分明显:这个年纪的孩子,同侪的吸引力远远大过父母。不过这背后的另一个因素,也许是因为怀念学校这个场域里的某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由自己喜爱的人和空间共同营造的。
 
就如同「家」常常被描述成一个令人期盼的地方,是因为那个空间里寄托着人的情感。学校也是如此,情感的寄托和链接使人们对这里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令人怀念。
 
探月学院现在的空间不大,甚至常常捉襟见肘,但是它时常令我怀念。于是,当我们开始打造一个新校区的时候,就想要从这样一个思考开始:为什么探月学院的空间令人怀念?
 
目前看,答案似乎是「溯源本质」。

目前探月学院校区,于 2018 年投入使用

这其实并不是一个空间设计层面的问题,而是要回到逻辑原点去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这样的一个空间?」
 
两年前,当我们刚开始做探月学院的时候,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做一所学校?」如今当我们要开始探月新校区的空间设计的时候,也同样要去溯源。
 
探月学院以支持每一个人「内心丰盈,积极行动」(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为愿景,这样一个愿景的实现需要一个系统来保障。这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但它发轫于简明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必须秉持的教育理念。
 
于是,我们认为即使是一个物理空间,它也是探月学院为「创新教育」所设计的系统的一部分,需要承载探月的文化和价值观,需要支持教育理念的落地,从而帮助每一个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的人「内心丰盈、积极行动」。

 
溯源之后,自然就需要一个基本的流程框架来确保过程中每一个行为都不会偏离本质,帮助我们把愿景、文化、价值观以及教育理念这些抽象的东西,一步步转变为设计师容易理解的、与具体设计行为相关的洞察。如此,我们才能借助专业设计师的指导,由所有生活在这个空间里的人一起完成空间的营造。
 
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当下我们的实践,这个流程至少包括原则、策略、方法这样三个层面。这三层依次递进,从抽象的文化、愿景到具体的方法,再通过有效的方法产出了成果。另外这三者之间关系是一个循环,当我们完成「原则-策略-方法」之后,需要返回去看最后的实践成果是否符合探月文化价值观、能否支持教育理念落地,乃至是否服务于组织愿景。

1、原则
 
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会和大家分享当下探月正在完成的一个闭环迭代过程,在做一个真正服务于「学习者」的学校里,探月进行的探索:

原则的定义其实是来自于一个学校自身的愿景、文化、价值观以及教育理念。
 
探月学院希望真正支持每一个人「内心丰盈」和「积极行动」。那么我们首先就需要设定一些原则来做具体的阐释,比如什么叫做「支持每一个人」,空间环境里如何体现「以人为中心」。
 
我们其实并不是从空间设计本身去找一些原则,虽然这样做可能很快帮我们找到一些看起来完全正确的词汇,比如灵活性、个性化、温暖等等。但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些词汇无助于帮助他们理解「到底想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所以一开始我们是从「教育」,而不是「设计」的角度出发,但结果却发现,设计的方向其实跟教育的理念密切相关。比如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理念脱胎于于工业时代的要求,效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所有人一起接受同样的知识传授,以行政班级作为学校的组织单元,以教师为中心的宣讲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从这个角度看,传统学校的空间设计自然追求的是「高效」。
 
但探月的愿景是要真正「支持到每一个人」,因此我们追求的不单单是效率。我们希望探月的组织单元可以基于某种意义,可以顾及学习者的个性,而不是让人进入一个只是为了方便管理而设立的组织单元(班级)。

在探月学院,教学组织的单元是跨学科项目组,每一个学习者进入探月学院,都将会属于一个跨学科项目组,这些项目以联合国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因此你就会发现,以环保、社会公平或是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项目组会替代班级成为探月学院的基本组织单元,让学习者在这里的学习生活的发生可以基于某种意义。
 

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化首先就会使空间设计的方向发生一个巨大转折:这个空间看起来一定不像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相反,它可能更像一个创业公司和学习社区的结合体。


探月学院新校区设计图


而从教育实践出发,我们要支持每一个人,那么教学方式上,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从教师为中心」向「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而事实上,这绝不仅仅是方式的转变,而是整体理念的转变。而这种理念又根植于探月的基本文化和价值观,即: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值得被支持。这样抽象的文化表面上看起来和空间设计并没有太多关系。但其实它可以直接引导设计的方向。这一点在后面策略的部分会详细讲。

 

文化、价值观引导设计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探月秉持开放和共创的文化,那么我们就会考虑设计的留白,用合理的留白给建筑以及生活在建筑中的人以成长的空间。所以可能做「死」的设计,无论效果多好,都不会被鼓励和采纳。比如我们就不会期待在设计之初就和设计师一起完成一个绿色节能的设计,然后束之高阁。相反,我们鼓励学习者自己在空间里设计,实践和运营。当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环保项目为空间省了多少电的时候,设计和教育融为一体,开放和共创的精神得以彰显。

 

空间不仅是物理环境,也包含人文属性,好的空间应该超越本身的实用价值,承载文化与精神。当一个建筑空间设计之初能够承继文化与精神,之后随着岁月流转,这个建筑空间将会塑造生活在这里的人。正如丘吉尔所说:「我们塑造建筑物,之后建筑物塑造我们。」

 

由此可见,一个空间之所以会令人怀念,本质上在于它承载着符合人性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只是草蛇灰线,不易令人察觉而已。


2、策略


原则是关于空间和教育关系的根本探索,策略是原则进一步落地的保障和支持。在这里,我们希望通过阐述策略使设计师理解我们对于教育空间的期待。

 

以我们前面提到「支持每个人」的原则举例,我们至少需要以下几项基本策略来保障和支持:

 

1,空间会为每个人构建一个「基地」。人需要独处空间,需要个性化空间,这背后的原因是人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基本需求。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当一个学习者走进一所学校,在学校的中心位置,马上可以看到属于自己的跨学科项目小组空间,这个空间里有自己的「创业伙伴」和「项目成果」。当然,TA 或许更感兴趣的是某一个学科,环绕跨学科项目教室的各个学科中心开放而友好,TA 可以在学科中心穿行,然后找到自己喜欢的位置。也许 TA 更喜欢独处,那么有些相对封闭但又并非特别隐蔽的空间可以保证他们安全又不受干扰。这种空间应该既可以支持一个人独处的场景,又可能是一个有着共同志向或爱好的团队「基地」。


所有这些空间的设计都是希望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一处「所在」,在那里,他具备了主人翁的姿态。


探月学院新校区设计图


2,空间需要有一个非正式的学习区域,或者叫做「第三空间」。如果说教室看起来更像是工作的地方,「基地」更像是学习者在学校里的家。那么在工作和家之外,还要有一个人们交谈、饮食或休息的地方,这里应该是一个非正式的学习区域。在探月学院,这种「非正式」的学习常常发生在课间、休息或是午饭期间,学习者三五成群交谈和学习。


探月学院新校区设计图


3,空间需要具备多重可能性。要想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求,同时回应每一个人的移动性,那么空间必须具备灵活性。传统的教学楼设计中,每个房间都设定了特定的用途,教室、专门的实验室、专门的图书馆、专门的食堂以及礼堂。但在探月,空间需要可以相对容易地改动、可以借助科技的集成,让学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发生。

 

以上是「支持每一个人」原则下的策略衍生,不同的原则会有不同的策略和方法。例如图书馆设计的原则、策略和方法又是不一样的。当我们考虑图书馆设计的时候,我们需要溯源图书馆的本质是什么,它绝不仅仅是储存图书的地方,其本质是人与知识发生链接的地方,再从这个原则出发去讨论策略,实践方法。


当我们用具体的策略阐释我们的原则时,设计师就会初步理解到我们这所学校大概看起来是什么样子。





3、方法


再往下,有了对「基地」,「第三空间」,「支持多重复用的空间」这些策略的理解,接下来需要通过共创的方法来具体描绘空间的模样。

 

如果说「原则」和「策略」两部分更多地体现在我们的设计任务书中,那么「方法」这部分更多的是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工作坊的形式出现。借助探月家长社群里设计思维专家郑懿老师的支持,我们开始组织线下线上各种形式的工作坊。重要的是,不仅仅有探月人,还有几百位探月之外,对于教育、建筑感兴趣的伙伴们参与,和我们一起讨论如何提升餐厅等「第三空间」的体验或是如何设计一个「多重复用的屋顶」。

 

工作坊中收集到了非常多高质量的反馈,我们感动于这些积极而热烈的共创,但同时,我们需要基于前面的「原则」和「策略」对共创的成果进行收敛,判断哪些建议可行,我们就会采纳,然后将建议者的名字镌刻在 TA 建议的这个空间里。另外,还有一些建议,虽然也许因为过于天马行空暂时无法实现,但是因为与我们的「原则」相符,我们也希望在探月新空间留下他们的名字,作为探月文化和价值观在建筑里的一个体现。

 

由此可见,一方面,如果没有「原则」,发散的想法就无法与实际进行匹配,从而无法闭环。另一方面,事实证明,只有基于足够多不同想法的激荡,真正有价值的洞察才能得以「涌现」。如果没有这种共创的方法,想法只是出自于几个所谓的负责人和设计师,最终的设计就不可能真正服务于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自然也无法支持每个人「内心丰盈、积极行动」这样的愿景。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在这一步,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原则、策略、方法三者的纵向关联,同时还能看到系统的横向结构也至关重要。在探月,学习者可以是空间设计的创意者,或者是咖啡厅的运营者,甚至是家具的设计者。


探月学院新校区设计图


这些现象的背后,体现的是系统的结构影响。因为探月开放共创的文化,这个组织管理的形态就会更像「自组织」。因为组织管理的模式更像「自组织」(而非「被组织」),就会给组织中的人更多的授权,更多的尊重。而又因为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有更多的授权,更多的自由,才会有更多的想法「涌现」,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空间也因此才会变得更有成长性。同时,因为组织中的每个人得到更多的尊重,空间才会慢慢变得令人怀念。

 

以上,大概就是探月的空间为什么令人怀念的答案。

 

希望有更多令人怀念的空间出现,因为那意味着更多的自由和尊重,也意味着当疫情过后,更多的人会有一个可以寄托情感的「归处」。「完」


探月学院新校区设计图


[守望新教育]致力于新教育美文和与新教育观点一致的好文推送,公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小编做删除等处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陈东强(《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做个内心有光的人——与人同辉,或独自闪光》)

“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这句话,据说是柴静说的,无从考证,但说得好。——陈东强(《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当代教育家的知行合一》)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9版)
新教育研究院简介——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指南(2019最新版)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教育实验的选择与行动
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内附视频)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集锦
新教育——未来教育的一面旗帜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向着新教育的更深处漫溯——深度学习,深度实践,新教育实验的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新教育究竟是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牵手新教育的“接口”在哪里?——教师应该成为‌‌幸福完整的代言人
新学年,新征程|新教育如何在一个学校起步?让梦想开花!
文化的进步,变革的力量——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教育,让梦想成真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2019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实事
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8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