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实验》儿童是伟大的观察家
作者|朱永新
来源|朱永新教育观察
读与思(2月16日)
孩子可能对别人提供的信息很敏感,但绝不会被动地被他人塑造。相反,他们会主动解读并试图理解人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他们还会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有时可能做得比大人还好。孩子会逐渐理解这个世界的物理环境、周围人的心理特征与社会属性。他们的准确性令人惊讶,甚至令人不安。——(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刘家杰、赵昱坤译,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P90。
儿童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吸收器,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所有一切,都会被他们吸收。在这个意义上,儿童本身就是伟大的观察家,所有的一切被他们尽收眼里,正如高普尼克说的那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的孩子可能比你还了解你。孩子会注意到父母行为的细节,有些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而且,儿童不是被动地进行镜子式的吸收,而是经过自己的理解、吸收、消化、加工,他们会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复杂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和他们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判断。儿童对于许多事情的认识之准确和深刻,常常让成年人觉得不可思议。我们以为他们看不见、听不懂的事情,他们不仅看见了、听懂了,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要看见得更多,听懂得更多。的确,我们经常低估了儿童,低估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低估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蒙台梭利曾经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只有怀着谦逊的态度对待儿童,怀着谨慎的态度注意自己在儿童面前的行为举止,才能让他们发展得更好。再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与最弱小的人类婴儿相匹敌。——(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刘家杰、赵昱坤译,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P86。这句话,是本书第四章《边看边学》的题记。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证实,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许多东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且,“这种学习很少是通过刻意的教授来实现的”。我们经常说,人脑目前还是一个“黑匣子”,现代科学还没有揭开儿童学习的神秘机制。但是,科学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孩子们可能读拥有一套“精心设计的强大工具”,让他们既能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又能够向其他人学习。虽然人类的童年期比其他动物漫长得多,但是儿童在生命的早期就掌握了他一生需要的复杂技能——说话、走路、吃饭、交往等,而且,儿童在这个过程之中逐步构建了他自己的大脑和认知世界,发展了他与整个周围世界的各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的的学习能力不亚于任何计算机。我们爱孩子的原因不是出于孩子本身,而是出于我们自己。我们不是因为爱孩子才照顾他们,而是因为照顾他们,所以爱他们。——(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刘家杰、赵昱坤译,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P86。高普尼克认为,人类对孩子的爱“就像一个无法言喻的承诺”。这种承诺是不讲回报,没有利益交换的承诺,“因为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事情与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事情之间存在着如此深刻的不对等,我们对孩子的投资与回报之间也存在着长期滞后”。这种爱,可能有作为父母的本能的作用,但更多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获得的深刻的满足感。这种深刻、积极的依恋和承诺的感觉,也是一种奖励爱本身的进化方式。这段文字对于父母亲还有一个更值得重视的意义,那就是:更多地陪伴孩子,你才会真正地更爱孩子。孩子对于父母的依恋与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对他们的依恋会超过自己的父母的原因所在。心理学家对动物依恋现象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个观点。如许多鸟类会在出生后就依赖于它们看到的第一个大型移动物体,生物学家洛伦茨带着一排出生不久的小鹅行走的实验,都说明,“特定的照顾者和特定的幼崽之间的特定联结”对于建立彼此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人类最重要的特点是,我们是一个文化的物种。漫长的童年使我们特别能够适应文化。我们可以从之前所有世代中学习,祖父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他们将孩子与两代人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无论是歌曲、故事、拼读、食谱甚至是荒诞的故事,我们都是从祖母身边学到的。在文字书写发明之前,祖父母是人类历史最有效的联结。——(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刘家杰、赵昱坤译,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P74。在所有的生命之中,人类的祖父母对第三代的教养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最大的。而且,在文字和书写发明之前,人类文化的传承,也主要是通过祖父母来实现的。在人类的早期,青壮年的父母往往直接从事狩猎、捕捞、种植等活动,养育孩子的任务也主要落在祖父母等老一辈人身上,歌曲、故事、拼读、食谱等也是他们一代代口耳相传下来的。人类漫长的童年,让孩子们有相对从容的时间学习这些文化和经验。人类学家克里斯滕.霍克斯提出了“祖母假设”理论,她提出,祖母为早期人类儿童的成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婴儿特别需要照顾时,帮助拥有相同基因的孙子、孙女可能比自己生育更多孩子更好”。作者高普尼克本人也是一个祖母级的心理学家。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的亲身体验:母亲之爱与祖母之爱的区别,有点像青春期的爱情与成年后的爱情,15岁时是先有欲望后有爱情,55岁时则者是爱情带来欲望。“当我是个母亲时,是先体会到对孩子的感情,再抚养我的宝贝;当我成为祖母时,是责任和承诺催生了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中国人的隔代抚养模式,的确是更多地接续了人类的教养文化传统和中国家族文化的传统。隔代亲,成为中国家庭的一个重要现象。如何发挥其优势而克服其不利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家庭教育课题。科学研究表明,学校以外的社会化学习要更为复杂,也更为基础。这类学习行为在进化上更加原始,在孩子的发育上出现得更早,也比学校学习更为普遍。在很多历史时期和文化传统中,他们都显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我们的文化怪癖,中产阶级父母和他们身边的养育文化只了解关于学校的一切,却对其他类型的社会化学习知之甚少,直到他们自己有了孩子。——(美)艾利森.高普尼克著,刘家杰、赵昱坤译,湛庐文化出品,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P91。现代学校制度产生以后,教育的重心从家庭移到了学校。这对于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家庭的教育作用,弱化了学校以外社会化学习的价值。从人类漫长的发展来看,学校以外的社会化学习一直是教育的主体,尤其是儿童进入学校前的学习,其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学校教育本身。作者也明智地认识到,“在校学习是一个非常现代化和本土化的发明”,现代的人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往往都是从幼儿园念到大学,他们具有丰富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几乎没有任何养育经验”,所以他们更习惯于把学校的教育方式带到自己的家庭之中,让家庭成为第二学校,成为学校教育 的复制品,这样,往往导致了很多教育上的很多问题,失去了家庭教育独有的温馨、灵活、多样化、生活化。其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身教胜于言传”,而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时间空间更大,变化因素更多更复杂,也更需要教育的智慧。要尽可能避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同质化,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见证成长着的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朱永新:人生的修行,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减法,让生活更美好
朱永新:一本微言大义的家庭教育指导书
朱永新:图画书是念给孩子听的书——对孩子来说,妈妈的声音力量无比
朱永新:每个孩子都只有一个童年——教师是把孩子们带到阅读世界的引路人
朱永新:幸福完整的美育——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朱永新:“双减”政策的有效途径,改变生态的有力抓手
......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