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法思维践行
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作者|朱永新
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就在思考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教育焦虑,从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这本书里,朱永新将他对减法教育的思考写出来、分享出来,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分享、讨论、理解减法教育的意义,缓解教育焦虑,也能够让大家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理解“双减”,理解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一位作家朋友就建议我续接当年的“新父母教育”,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焦虑,在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我们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2021年夏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把“双减”旗帜鲜明地写到了文件的标题中。“文章合为时而著”,虽然我在这本小书中讲的教育的减法与“双减”并不完全对应,但是“双减”的确是我写作本书的大背景,也是一个“催生婆”。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位朋友鼓励我尽早把自己对减法教育的思考写出来、分享出来,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分享、讨论、理解减法教育的意义,缓解教育焦虑,也能够让大家站在更高的立场上理解“双减”,理解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从去年到今年,这位朋友隔一段时间就催我一次,他说:“这是为天下父母做功德。”现在,呈现给读者的这部书稿,显然不只是一本给父母阅读的小册子。这是我与天下父母乃至于教育职业共同体成员,研讨“双减”背景之下家庭、学校、社会为何减、怎么减的系列思考,大体上可以分为三辑。朱永新:没有“好关系”,就没有“好教育”——好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这7个幸福锦囊
朱永新:家庭教育十点心得
第一辑共四章,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与父母谈减法教育。第一章和第二章,我想跟父母讨论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减法教育。我们谈论减法教育的前提是什么?是幸福生活!要把教育的减法与生命的意义结合起来思考。过去我经常说,人的生命可以分成长度、宽度、高度。长度是自然生命,是身体的健康与安全;宽度是社会生命,是受人欢迎的程度;高度是精神生命,是信仰和价值观。教育是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命都没了,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是教育的价值所在。在第三章,我向父母们介绍了陶行知先生半个多世纪前的减法教育理念,鼓励父母和老师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头脑,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嘴,解放孩子的空间,解放孩子的时间。接着,讨论减法教育的根本目标: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新教育的理想,也是教育之所以要努力做减法的根本方向。
第二辑也有四章,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减法教育的落地。学制能不能做减法?内容能不能做减法?文凭能不能做减法?观念能不能做减法?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包括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制要不要缩短?一个学生念到博士毕业已经快30岁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在校园里度过了。学习究竟是连续的线性好,还是非连续的阶段性好?现在我们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课程重要加什么,这在小学、中学、大学阶段是普遍的趋势。结果自然是课程越来越多,当学生的时间都被占满了,还有什么自由发展的空间呢?因此,能不能做一些减法,减掉不必要的知识,减掉不必要的课程?借助本书写作的机会,我开始认真地思考文凭的减法。能不能从文凭社会走向能力社会?我想,教育的减法中,最应该做的,也最难做的,可能就是文凭的减法。文凭,已经是教育的符号、教育的魔咒。中国古代有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我们的学历文凭,就是那个外表华丽的空盒子。当然,所有的减法,归根结底是观念的减法、思想的变革。没有观念的减法,不在思想层面深刻理解教育减法的意义,是无法真正变成自觉的行动的。在第八章,我从中国现代有识之士的减法教育观念说起,提醒大家讨论:减法教育会不会妨碍义务教育制度的落实?减法教育会不会降低国家的人力资源竞争力?我希望从教育思想讨论的角度,谈谈我们能否为包括义务教育“双减”在内的更为广泛的减法教育做一些观念上的准备。第三辑是三章,主要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谈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和社会的减法。在第九章,我跟读者朋友谈心,谈到父母的减法:如何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减少对教育的焦虑,拥有一颗平常心?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压力,让孩子阳光灿烂?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帮助,让孩子自立自强?如何减少对孩子的干涉,让孩子自由成长?如何减少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拥有尊严?第十章讲学校的减法,主要讨论课前与课后的关系,下午三点半之后孩子究竟要干吗?我一直想就社会的减法说几句。大幅压减学科培训,堵住父母焦虑的源头,防止社会机构凭借资本实力“野蛮生长”,反对利用父母和学生的功利心态,炒作、放大教育焦虑,逼迫、胁迫学校教师和父母就范,这些做法在方向上都没有问题。但是,减少校外培训并不意味着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功能减弱,相反,新的格局和变化要求社会给儿童提供更丰富的实践资源和活动区域。特别是对于儿童生活的社区而言,如何利用国家政策和社会变革的动力,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公共服务,对协同育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我们在讨论减法教育的时候,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第十一章要讨论的问题。回头看,三辑共十一章探讨减法教育的书稿,有的像教育随笔,有的像教育策论,有的像读书札记,林林总总,思考多于实证。这些思考大致涵盖了减法教育的主要问题,但是,究其实质,这不是一本结构严谨、面面俱到,并且理论论证、实验数据交织而成的周密的学术专著。感谢这位不断督促我写作这本小书的朋友,也感谢所有阅读这本书的朋友。一本书,就是一粒种子。如果这粒种子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花,长出一棵棵树来,教育的春天也就到来了。
朱永新,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获得2022年“一丹教育发展奖”。《教育的减法》:
给人生做减法,
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来源|搜狐教育
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双减”成了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以前的教育倡导的是加法教育,加内容,加学制,加文凭,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层层束缚,甚至不堪重负。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教育,应该是减法教育,给家庭、学校、社会减压减负。让教育慢下来,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过幸福的童年,这就是当下的新教育理念。早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就在思考为天下父母写一本书,缓解他们的教育焦虑,从需求端给孩子减负,让孩子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书里,他同天下父母共同讨论了关于减法的教育,谈学制的减法、内容的减法、文凭的减法、观念的减法,谈如何减少对教育的焦虑,谈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本书一共分为三辑十一章。第一辑的四章主要是从认识论的角度,与父母谈减法教育。第二辑的四章主要是从方法论的角度,谈减法教育的落地。第三辑的三章主要是从主体论的角度,谈父母的减法、学校的减法和社会的减法。很认同朱教授说的这个观点:要把教育的减法和生命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他把人的生命分为长度、宽度、高度。长度是自然生命,也就是能活多久;宽度是社会生命,也就是受欢迎的程度;高度是精神生命,也就是信仰和价值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是我们生命最大的意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自己期待中的理想模样,把成功当作生活的目标,把教育当作了手段。但是遗憾的是,少数父母的期待可能会成功,但是大部分都是失败的。于是,父母们焦虑了,而孩子也没有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我们现在的教育生活之所以不幸福,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加法太多了。生命的意义不就是为了寻找幸福吗?如果教育生活不幸福,我们的日常生活又如何幸福呢?《教育的减法》以减法思维践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做最好的自己,未来因你而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五十讲)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能忽视行动二字的力量!
中国教育报:“新教育实验”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给教师有迹可循的成长路径,让教师的成长清晰可见!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