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行如普贤》24丨怎么修行以后,发起火来更吓人?

2018-01-27 佛学经典共读 那一座庙

  



丨今日共读内容丨

《大行如普贤》 第24课


丨注意事项丨

■请在文章末尾点击“阅读原文”打卡,并留言分享今日学习感悟

■您也可将留言分享到共读群中,与师兄们交流

■还未加入共读群的师兄,可扫描文章底部二维码加入共读群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大行如普贤》第24课 

昌乐法师·讲述


礼敬诸佛丨称赞如来丨广修供养丨忏悔业障

随喜功德请转法轮丨请佛住世丨常随佛学

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普皆回向·三

 - 怎么修行以后,发起火来更吓人? - 


在普皆回向的上半部分,我们讲到了回向的基本原理是两点,第一个,就是要去功利心,去我执。在我们修行的过程当中,如果还有一点点功德,如果还有一点点功效,那我们要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人,这样我们心中就不会执著。


第二个,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向的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无论我们能做多少有功德的事情,无论我们能做多少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的内心时常要懂得归零心态,就是不管你白天走多远,晚上你都回到你的床上,第二天早晨起床,一切从零开始。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是叠加式的进步,在进步的过程当中,往往他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而看不到身边人进步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比别人更有优越感,自己比别人更强。但实际上,这样的心态慢慢变成了一种我执、傲慢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实际上是修行过程当中最大的忌讳,常常伴随着我们的习气。


所以,回向这个法门最好的就是,要让我们时常回到初发心的当下,回到起点,才有终点。这是我们上一部分跟大家讲的。


我们再讲一下从基本理论上说一下回向几点要素。第一点当然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是回因向果,或者回果向因。就是当我们所做的事情、所做的功德,念佛也好,帮助别人也好,拜佛也好,这种功德、功效一旦体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与心中的发愿联系起来。人是一个沉迷于当下情景而会忘失我们起点的这样一个动物,我们只会执著于当下,而不会知道因为执著于当下、执著于眼前,你就不会知道眼前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是有起点的,于是我们就会忘记刚刚出发前的心愿。所以常常会偏离自己的人生轨道、人生轨迹。


怎么样才能够一直走在修行去往解脱的道路上?不是走弯路,也不是走邪路。邪路跟弯路的区别是,邪路是一条道走到黑,这条路死路一条,走不通。弯路呢,本来应该往东边走的,你往东南方向去了,然后你再往西北方向去一点,你基本上还能弯回来。弯回来,弯来弯去不离这个中道之心,不离你自己眼前所期望的愿景,最主要的一个心念就是,回到当时的初衷当中。


人生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的初衷。比如说很简单,佛教修行的居士当中,我们常常花很大的力气去劝导那些不学佛的人来加入我们的修行队伍,让他们也能来念佛、拜佛。可是当他们一旦进入我们的修行队伍之后,我们似乎跟他们的相处总不是特别融洽,或者觉得别人身上有很多毛病,或者别人不如法,或者很多种原因……我们总是不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于是这个不能很好相处的情绪积怨在心的时候,我们会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不满,这种不满其实就是对修行环境的一种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如果能时常回到当下,能够常常念印光大师说的:我看身边的人都是菩萨,而唯独我自己是凡夫。有这样的一种对他人的恭敬、对他人的一种欣赏的眼光的话,我们就不大会犯这样常识性的错误。


所以,回因向果,或者回果向因,就是用自己修行的初衷来指导自己的修行生活,而修行生活的当下它如果是一个结果的话,我们一定不要忘了与我们的初发心发生联系。如果我们当下的生活与我们自己的初发心发生了偏颇,或者说断了这种联系之后,我们当下的生活就如同那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让人找不着北。这是第一个,回因向果,或者说回果向因。我们要懂得因果之间的联系,所谓的因是初发心,而果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一定要与我们的心性联系在一起,否则我们就偏离了最初起航时候预定的航行轨道。这是回向的基本功能。


第二个,回向应该怎么回呢?所有的原则归结起来是四个字:回小向大。我们为什么要修布施?在六度当中,第一度就是布施,从布施到供养,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心境。布施是什么?布施是看着你身边比你活得还要差、还要可怜的人,我们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源于你的怜悯心。但是布施跟供养的区别,布施是布施者为主体,接受布施、帮助的人为客体,但供养则不是。


寺院当中,供养三宝当中,供养的人是客体,而被供养的三宝才是主体。简单一句话来说,当年老佛爷每天行乞、乞食,我觉得老佛爷真是很有智慧,他的行为告诉我们,我到你家吃饭是看得起你,我不是没饭吃的人。我哪里都有饭吃,但是我今天到你家吃饭是看得起你,我是来给你说法的,所以你给我饭吃,我感恩你,我给你说法,你感恩我,而这个吃饭不是布施,不是把你吃的饭给一个可怜人吃,而是给一个你尊敬的人吃。所以,在布施当中,祖师们一直要强调要三轮体空,就是不要执著于当下布施的物,不要执着于你是布施的人,还有布施对象是个可怜的人,三者要平等,甚至更要恭敬。这一点是很难很难的。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打破自我的局限,让自己的行为能够惠施于众生,能够从众生那里学习所谓的成佛之道?那就需要我们的心量不断地扩大。


所以,像布施这样的法门,实际上是大乘菩萨道当中的很多法门,就如同我们往那个气球里面使劲儿吹气,把我们的心量撑大,越来越大。如同我打的这个比方一样,我们在很多时候的修行是往气球里面吹气,是想让自己的心量大一点,但是我们有一个宿命,我们有一个自身的很大的局限是什么?这个气球的容受力是有限的,我们使劲儿吹的时候,这个气球会爆掉的。所以,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时候,修行人发火比普通没有修行的人发火更加厉害。为什么?因为那是闷骚型的发火,那是被压抑太久之后的强力反弹。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的修行是采用的吹气球的方式在拓展自己的心胸,他不知道,要融化自己于众生当中。


所以回小向大,这个回向当中是把自己这个冰块在海洋当中融化,只有融化的那一刹那,你才能够与大海融为一体,才与大海不分彼此。而我们众生害怕的就是这个融化。因为总觉得付出了是消失,不是收获,因为我们没有更大的远见看到众生原来是一体的,人与人之间原来是一体的,是没有区别的。我们总觉得我们有彼此,所以我们的修行是在吹气球,尽管看上去气球的容量是在扩大,但是这种扩大是带着很强的危险性的。第一,不能受到伤害,气球受到伤害就会爆炸。第二,我们的容受力是有限的,有时候不是外力,是自己使劲儿给自己打气,我们把自己吹爆掉。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修行都是不恰当的。


所以,若人有相布施,则如入暗室,目无所见;若人无相布施,则入明室,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是《金刚经》当中时常说到的。这个相是什么?相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但这一点,对于一直以来以自我为中心生活的人们来说,做这样的转变实在是太难,除非他能够觉悟,有一种远见能看到我们与众生原来就是一体的。


共读预告丨《普贤行愿品》讲记:发弥陀愿,行普贤行

第1课丨礼敬诸佛,“诸佛”居然包括了我们自己?

第2课丨最悲哀的是,学佛人只在佛堂里学佛

第3课丨称赞如来,是嘴皮子功夫吗?

第4课丨你在“称赞如来”,别人却因此诽谤佛法

第5课丨做你原本做不好的事,这才是修行

第6课丨广修供养,此方即是净土

第7课丨把工作变成修行,每天幸福的时间会多出三分之二

第8课丨如何才能忏悔自己的业障?

第9课丨罪业不忏,久积成障

第10课丨福德和功德,是从自私自利到自利利他

第11课丨佛教内部纷争多?学佛之人是非多?

第12课丨有佛法,就有办法

第13课丨回到2500年前,看看佛法最初的样子

第14课丨佛陀早已涅槃,还怎么请佛住世?

第15课丨极乐世界只收想成佛的人,不收去享乐的

第16课丨学佛不难,常随佛学就难了

第17课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佛法,那是学佛还是学你?

第18课丨菩萨住在天上还是人间?

第19课丨无人驾驶的人生,没有出路

第20课丨好好的随顺,怎么就成了随大流!

第21课丨以德服人,比说法更重要

第22课丨蛋糕只会越分越少,快乐却越分越多!

第23课丨解密仪轨,拨通菩萨的电话号码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打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