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月,除了世界杯还有摄影展

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杂志 2019-04-02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资讯

专题

海外

业界

更多

关键词:六月 摄影展 推荐


摄影离不开交流,观看摄影展是一个学习摄影的好途径。本文精选了北京、上海、天水、郑州、石家庄、西安、厦门、无锡、丽水、台北、纽约、伦敦等地近期值得关注的20个摄影展。


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时间:2018.6.8-6.20

地点:北京·中华世纪坛中国摄影展览馆


“潘庄村”系列,2006-2018 刘磊

(导师推荐摄影新人之一)


第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努比亚手机独家赞助,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教育委员会、努比亚公益基金会承办。大展致力于发掘、培养、推介热爱摄影、不断创新的中国青年摄影人,给青年摄影人以成长成才的平台,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提供富有活力、能力的人才队伍。

本届大展共评选出主单元 “导师推荐摄影新人”16名,“潜力摄影新人”64名;手机摄影单元“导师推荐手机摄影新锐”10名,“手机摄影新锐”20名;30名青年摄影师入选“努比亚手机青年摄影师成长计划”。26名“导师推荐摄影新人”、“导师推荐手机摄影新锐”受邀参加首展开幕式、青年摄影论坛、名师工作坊,在未来一年内由评委导师指导分别完成一组作品,并将亮相下一届大展独立展示单元。


十方:三影堂摄影奖十周年特展时间:2018.6.9-8.5

地点: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史密斯-科罗纳十日盲打教程,“科学恋物癖博物馆”系列  刘张铂泷


这是三影堂摄影奖设立十周年的特别展览,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遴选过往十届的部分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多是他们该年入围、获奖之后的新创作。参展者包括病女、蔡东东、陈萧伊、陈哲、程新皓、储楚、戴建勇、杜艳芳、冯立、黄京、黄晓亮、蒋鹏奕、九口走召、李俊、良秀、林志鹏(编号223)、刘张铂泷、卢彦鹏、罗洋、骆丹、木格、丘、任航、沈凌昊、孙彦初、塔可、王淋、王拓、王岩、魏壁、许力静、杨圆圆、张晋、张克纯、张文心、张晓、张之洲、朱岚清。

本次展览希望展现当下中国青年创作群体在过去十年来进行的摄影艺术多元实践,亦是对三影堂摄影奖十年来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基于此,展览还邀请凯伦·史密斯、顾铮、饭泽耕太郎、蔡萌等为展览画册撰写学术文章。


疆域:地缘的拓扑时间:2018.3.20-7.31

地点:北京·OCAT研究中心


“大连幻景:1-3章节的草稿”系列,2017  杨圆圆


本次展览为OCAT上海馆开馆五周年特别展览的北京巡展,由鲁明军策划。包括蔡国强、陈界仁、程新皓、高俊宏、郭熙& 张健伶、何翔宇、洪浩、黄荣法、林科、刘雨佳、刘小东、 蒲英玮、沈莘、徐震、杨嘉辉、姚清妹、余极、赵要、赵赵、杨圆圆等30余位当代艺术家以摄影、录像、装置、表演、文献等媒介和方式,围绕“疆域” 这一主题,从“边境、边疆、边界”等蕴含过渡和区隔意味的词汇出发, 展开不同的思考和实践。本次展览力图从这些艺术实践中整理出一种当下对于边界、边疆、地缘政治及其相互之间多重关系的认知线索。本次展览根据OCAT研究中心独特的学术定位,除了呈现上海馆展出的部分作品外,添加了更多具有文献性的作品及资料。


疏影横斜-画外弦音:布雷特·韦斯顿摄影作品展时间:2018.6.9-7.16

地点:北京·泰吉轩画廊


布雷特·韦斯顿作品


作为美国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的次子,布雷特·韦斯顿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显现出其摄影艺术的天赋。14岁接触摄影,16岁跟随父亲前往墨西哥拍摄,两年的旅行中他拍摄了大量作品,并接触到了很多当时世界顶尖的艺术家。1932年1月,年仅21岁的布雷特在旧金山迪扬美术馆举办了个人摄影展。这个展览开幕的8个月后,迪扬美术馆举办的“F64小组”第一次展览中布雷特的作品再次亮相。从此他被称为美国摄影界的“天才儿童”。

布雷特·韦斯顿善于在平凡自然中寻找抽象意味的景象。用客观、写实的表现技巧却获得了抽象、耐人寻味的画面构成。凭借疏影横斜,意表画外弦音。


储璨璨:无需言说的故事时间:2018.6.9-7.1

地点:北京·798艺术区盛世天空美术馆


储璨璨作品


摄影是讲故事的艺术。一幅好的肖像作品背后需要一个好的故事。储璨璨的每一张照片不仅充满故事性,并通过画面通向留守儿童的心灵深处。照片上的他们在那一瞬间在想什么?是对父母的想念吗?是看到陌生人的好奇?是忍住泪水不哭的坚强倔强?还是对未来的向往?也许永远不会得到准确的答案。储璨璨说:“但是我知道一件事,这些孩子和我们所有的童年一样都渴望爱,渴望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这些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怜悯。也不需要对我们感激不尽。相反,我们应该感激这些孩子,因为他们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意义。”


东行记: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亚洲摄影时间:2018.6.16-9.9

地点:上海·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


少林僧侣练功,中国郑州,2004  史蒂夫·麦凯瑞


1936年《生活》杂志的创刊为一种新的图片使用和观看方式提供了舞台,那就是摄影专题。它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叙事,影响深远,以至于时至今日,照片成了传达表述各种场景和事件的关键性工具。《东行记》 展览呈现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专题和纪实摄影师典范——布莱恩·布瑞克(Brian Brake,1927-1988)和史蒂夫·麦凯瑞(Steve McCurry,1950-)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后的麦凯瑞以摄影见证时事,用图片讲述故事,成为了声名远播的视觉叙事者。

展览同时以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两位大师的作品,向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亚洲“异域情调”的好奇和着迷抛出疑问。今日重读这些照片,我们能揭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第二届影像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时间:2018.6.18-6.26

地点:甘肃天水·秦州区


只有我知道的地方 赵敬堂(双年展亚洲单元参展摄影师)


本届双年展由甘肃省文联、天水市人民政府邀请、《大众摄影》杂志社共同主办,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中共天水市委宣传部、天水市文联承办,天水市摄影家协会、谷仓当代影像馆协办。

展览选择的参展作品立足“定格历史足迹,记录发展脉搏,展现风土人情”,希望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历史古迹、人文风貌和不同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印痕,以及新时期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双年展设置了主题展、邀请展、丝路沿线城市作品展、摄影机构展、参展作品网络展等五个主版块,以及国内外摄影艺术家讲座、民俗展演等配套文化活动,希望将“影像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多个国家地区和领域合作的典型文化品牌。


惊蛰·乡土之后

时间:2018.5.19-7.30

地点:河南郑州·昆仑望岳艺术馆


“家庭合影”系列,2017  王勇


2018年第二届“惊蛰”展览将主题定为“乡土之后”,由李宇宁策展,王勇、慕容拖鞋、马列、孙文恒、张嘉武、李磊、王小翠、熊子豪、魏子翔、梁婷婷、高山、苏晟、陈勇、宁凯&Sabrina Scarpa、李止等摄影师的最新作品参展。

在河南地域上,脱离乡土社会的语境谈论摄影是难以想象的,摄影仍然是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紧密交织在一起。传统的社会纪实摄影对于理解“乡土中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在当下消费时代的背景下,仍然需要继续坚持。不过,在后乡土时代,在城市化的语境中,个人化、感性的摄影与纪实摄影之间,存在着具体、个别与抽象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已经共同存在于当代摄影语境的公共空间之中,分别提供了考察社会生活的不同视野。这些视野彼此交叉、相互依赖、相互抗衡,呈现出一种充满了张力的稳定性结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观众可以在新一波“惊蛰”春雷震震中感受到时代和历史的脉动。相关阅读:为什么惊蛰


摄影是非时间:2018.3.31-6.23

地点:河北石家庄·万营艺术空间


“无中生有”系列,2016-2018  王轶庶


本次展览由独立策展人冯博一和张凡策划,共展出蔡东东、陈维、陈晓云、范西、冯立、刘瑾、王宁德、王轶庶8位摄影艺术家的摄影、影像类作品60余件(组)。这8位艺术家捕捉和制造的令人诧异的、碎片式的图像在展厅中散乱布置,试图隐喻当代社会纷乱之像,以直接或含蓄的情绪影响观者的内心。

冯博一认为,摄影如今不仅具有公共传播的功能,在新的社交媒体上,还变得更加私人化、不可或缺。摄影将现实中的画面转化为人们与现实的对视,或者为观者提供了某种的折射和参考。在日常的状态下去拍摄一些反常的景象,由此也构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展厅作为公共艺术空间,可以成为人们集体探寻生活是非的地方,现今的观者已经习惯了通过可以为现实存在提供线索的照片来获取信息。


南山回响

时间:2018.6.23-7.24

地点:陕西西安·原·影像馆


“想象的遗址” 系列,2018 周仰


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月9日,以终南山为基点,西安原·影像馆邀请7位中国年轻女摄影师驻留开展为期10天视觉创作于艺术交流,她们分别是:周仰、吴梦媛、杜艳芳、宋沭阳、蔡乙荣、甘莹莹、曹梦雯。

《南山回响》中的作品都来自此次“终南山艺术驻留计划·冬”的七位受邀摄影师的视觉探索。在驻留中,“山”的概念始终贯穿——在周仰的作品中,“山”代表了想象中世界更年轻时的样子;吴梦媛创作时,“山”是一种需要感知去抵达的远处;曹梦雯在“山”中用摄影感知了主观与客观的模糊边境,而甘莹莹却用摄影作为山与灵魂互通的工具;“山”疗愈了蔡乙荣疗愈内心的焦虑,在宋沭阳的作品中,却是一种重重苦难的象征。她们在创作中成为互相的灵感,彼此协作而相互独立。


知尚——中法摄影艺术家4人展时间:2018.4.28-6.27

地点:福建厦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Octo Arcane”系列,2018  路易斯·戴斯诺丝


当年轻的摄影师将目光转向时下新兴的设计师们,一个疯狂的世界应然诞生。他们的创造力彼此激发,年轻设计师拥有极具原创性和大胆的时尚,摄影师们则寻找着供他们探索其情感、执迷和渴望的主题,于是前者成为了后者想象力的新际遇。

本次展览邀请的艺术家就是年轻人(林志鹏出生于1979年,保罗·鲁斯托、刘树伟出生于1985年,最年轻的路易斯·戴斯诺丝出身于1991年),他们都进行着同时与时尚和艺术相关的创作,从两个兴趣领域中吸取一种独特的灵感,由一个主题过渡到另一个主题。他们极具才华和创造性,摈弃了一切心理症结,倒置情景和性别,照片之于他们如画家的调色盘。他们以个人眼光解读他人以同样的个性勾勒出的轮廓,敏感地捕捉到时尚的密码,最终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世界。


对话:异时空的影像观看
时间:2018.6.2-6.25

地点:江苏无锡·蠡湖公园程及美术馆


陆元敏作

濑户正人作


本次展览由无锡市博物院程及美术馆、中国摄影家协会宁波艺术中心主办,唐浩武、张曦和秦渊联合策展。陆元敏、濑户正人(日本)、朱钟华、卢承德、周密(美国)和袁徐庆等六位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知名艺术家,以两两相对的形式展览他们的摄影作品,同时六位艺术家将通过对谈和讲座等学术活动,来检视和探讨不同艺术家之间的观看鸿沟,以及通过不同观看经验所营造的观看方式带给主题的不同变化。展览将以个案分析的方法探讨观看个体、观看态度、观看方式与作品之间的互相关系,从而为摄影人建构个性化的观看提供经验的指示。


空城计——中国(收缩)城市转型视觉调查
时间:2018.5.13-7.12

地点:浙江丽水·丽水摄影博物馆


“空城计”系列,2016-2018  陈荣辉


丽水摄影博物馆迎来第一位丽水籍摄影人陈荣辉的个展《空城计——中国(收缩)城市转型视觉调查》。这是陈荣辉从2016到2018年创作的关于中国北方城市转型的视觉调查,主要聚焦于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的故事,真实又充满艺术性地再现了年轻人面对社会变化时的选择和坚守,以摄影的观察方式呈现出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策展人、评论家姜纬说:“一个个沉默的果实,在钳子下渐渐碎裂。这种没有任何超验因素的无言,是陈荣辉新作的基本特征,无从说起,没有比喻和升华的余地,没有现成的表意系统和习惯,无言无梦的北地。”


邓南光:Beauty on a Summer Day时间:2018.6.9-7.15

地点:台北·Each Modern亚纪画廊


台北,1960  邓南光


中国台湾摄影师邓南光,与张才、李鸣雕被称为台北摄影界的“三剑客”。1954年,邓南光创办的“自由影展”以及1956年起参与早期的“台北摄影沙龙”评审活动,在彼时掀起了一股蓬勃的摄影风潮,为台湾的“写实摄影”打下了根基。

此次展览包括两部分:邓南光使用迷你相机制作的原作,以及珍贵的早期银盐作品。作为一位身兼浪漫感性与机材理性的摄影家,邓南光于1950年代末期开始使用迷你相机创作。迷你相机俗称间谍相机,它的极小特性不易让被摄者察觉,邓南光因而自若地穿梭生活周遭,记录下人与人亲密的关系时刻,拍摄的随兴感也造就了影像的私密性。展览中另一块重点是邓南光对于静物、风景静懿诠释的作品。这些静物风景在邓南光获得普遍好评的乡愁抒情、社会写实、女性肖像之后的1950 年代晚期至1960年代初期出现,作品一方面呈现出他对构成、超现实等前卫摄影的实验,此可推论至留日时期受日本新兴摄影的影响,亦反映当时他用心撰写摄影美学论述的实践;其次,在前述突破之上又弥漫着东方气质——邓南光与郎静山为两大摄影学会领导者,私下有着互相敬重交流的君子情谊。这种融合沙龙与纪实的风格是邓南光当时最主要的倾向之一,另一个方向则是延续酒室风情的女性肖像。


安德里安·派普:直觉综合,1965-2016时间:2018.3.31-7.22

地点: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每件事#2.8,2003  安德里安·派普


“安德里安·派普:直觉综合,1965-2016”(Adrian Piper: A Synthesis of Intuitions, 1965–2016)展出了非裔美国艺术家、学者安德里安·派普50多年来创作的290多件作品,包括绘画、素描、摄影、多媒体装置、影像和行为艺术,这是派普2015年获得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后的第一个大型回顾展。

派普曾在哈佛、斯坦福、密歇根大学等高校任教,获得1979年和1982年国家艺术资助协会颁发的视觉艺术学者奖以及1989年的古根海姆学者奖。1987年,派普成为美国第一个非裔美籍的女性哲学教授。1960年代开始,派普不断尝试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实践去挖掘概念艺术的潜力,她相信作品背后的概念要比作品材质重要得多,概念艺术的力量也在于挑战人们对现有社会结构如何形成日常生活的既有认知。她的作品结合理论和自身经历,关注着社会发展中产生的种族、身份、性别意识、社会参与等层面的问题。

存在:新摄影2018时间:2018.3.18-8.19

地点: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合一,2016  艾达·穆鲁内


“新摄影”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自1985年发起的,以摄影艺术为主要展示对象的展览平台。每隔两年,“新摄影”都会展现时下摄影和以摄影为主要形式的艺术作品中引发关注、富有创新意味的创作。至今,“新摄影”系列已推出了全球一百多位艺术家,逐渐成为MoMA当代艺术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展览的主题是“存在”(Being),由MoMA摄影部助理策展人露西·加仑(Lucy Gallun)策划,她带来了8个国家的17位艺术家展出超过80件的新作品。这些作品意在唤起观众去思考每一个个体在当下是如何被描绘、被认知的。它们或运用裁剪、遮掩、碎片化等策略打破观众对于“肖像”的惯常思维;或将快照等现成图像抽离原来的语境,再置入新语境,让隐藏在背后的种种可能显现。一部分作品直接将镜头对准个人,另一些作品中却丝毫不见人体。这些作品主要探讨了“人格”在今天是如何被表达的,涉及的其他话题还包括隐私与暴露,社会结构的形成,性别、传统和心理学等方面。


山艺术:中国摄影家的镜像时间:2018.2.28-12.2

地点: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China Institute Gallery)


黄山A124:十八罗汉和仙女峰,2004  汪芜生

此次展览是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2015年迁址曼哈顿下城后的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由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馆长海蔚蓝、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与考古系名誉教授谢柏轲(Jerome Silbergeld)及摄影评论家江融共同策划。

展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山仰止”用图文介绍了中国名山的地理、历史、传说和文化,图像部分包括摄影家侯贺良、李学亮、康松柏、康梁、李大光、林茂招、卢浩、张安鲁、小超、闫实、王静、张家瑄、张华洁、郑从礼的作品。

第二部分“山水清音”以摄影家汪芜生的黄山“山水摄影”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的山水画美学理念及其对当代摄影的影响。

 第三部分“新山水摄影”呈现了中国当代摄影家自1999年以来借用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和元素创作出的一批作品,这些作品乍看起来像文人画,但它们具有一个新面向,即直接或间接地表明这些艺术家对他们所生活环境的关切,其中包括洪磊、姚璐、杨泳梁、邵文欢、曾翰、颜长江、肖萱安、林然、塔可、卢彦鹏、高辉、封岩的作品。(江融)


借助另一支镜头: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展时间:2018.5.3-10.28

地点:美国纽约·纽约城市博物馆


歌舞女郎罗斯玛丽·威廉姆斯,1949  斯坦利·库布里克


“借助另一支镜头: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展”(Through a Different Lens: Stanley Kubrick Photographs)展出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早年为美国《展望》(Look)杂志拍摄一百来张摄影作品,呈现了这位20世纪极具影响力的电影导演在事业起步阶段的摄影实践。纽约城市博物馆收藏了数量可观的《展望》杂志档案资料,其中就包括库布里克拍摄的129张摄影作品和1.2万多张摄影底片。

1945年,17岁的库布里克开始在《展望》担任新闻摄影记者,他的照片记录了人们在纽约街头、夜店的行迹,以及体育活动,捕捉了日常生活中易为人忽略的场景,表现出这位年轻摄影师将复杂的情绪融入画面的老练手法。后来的库布里克成为了电影导演,同时涉猎电影制片、剪辑、摄影、音效等工作。他的电影作品多次提名并获得全球重要电影奖项,《斯巴达克斯》(1960)获金球奖最佳戏剧类影片,《2001太空漫游》(1968)获第22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奖。1997年,库布里克获得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光之形:100年来的摄影与抽象艺术时间:2018.5.2-10.14

地点: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一块石头是一条河,2017  玛雅·罗沙特


“光之形:100年来的摄影与抽象艺术”(Shape of Light: 100 Years of Photography and Abstract Art)展出的300余件艺术作品,涵盖了100多位艺术家与摄影师,这些作品至1910年代绵延至今,呈现了作为艺术的摄影与抽象艺术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的成果,从20世纪初的摄影实验,到超现实主义,再到如今依托数字技术的创作,摄影艺术与抽象艺术在100年里不断对话。泰特美术馆认为,此次是在英国范围内首次以展览的形式梳理二者的关联。

展览中既有斯蒂格里茨、爱德华·韦斯顿等人的经典作品,也有杰克逊·波洛克、芭芭拉·卡斯滕(Barbara Kasten)、托马斯·鲁夫等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安东尼·凯恩斯(Antony Cairns)、玛雅·罗沙特(Maya Rochat)和横田大辅等艺术家还为本次展览专门进行了创作。


印出一个新世界:1930年代商业图片展时间:2018.2.3-8.19

地点: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锌:对于锌你了解些什么?英国,1930年代


“印出一个新世界:1930年代商业图片展”(Printing a New World: Commercial Graphics in the 1930s)展出了1930年代英国与欧美的商业图片设计产品和各种商业公司的宣传册,以此展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在技术革新下的变化。

1930年代,商业生产与技术迅速发展,引导着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建筑或家庭生活都受其影响。本次展览不仅呈现技术创新为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还展示了彼时的设计师在新产品宣传中将设计、摄影图像、印刷技术结合起来的创意。






编辑:周星宜 何博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自网络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留言邀约


精彩文章回顾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