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非只关注“降雨量”:与西安气象局商榷三件事
近几天,西安气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并“隔空回应”了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理不辨不明”,我们认为有些回答值得商榷。当“越来越多的雨”切实与生活,乃至与城市发展等强关联时,“气候”就并非高高在上的“神秘物种”——它与我们每个人有关。
连续三年全面观察、二十余年生活经验和数万字分析,我们关注的不只是“降雨量”。
接受媒体采访时,西安气象局相关负责人放出《1991-2020年西安市年降水量曲线变化图》。
负责人表示:“西安平均降水量处于波动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为562.8毫米,21世纪1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为624.6毫米,近10年年均降水量为639毫米。”
数据,并非只是一组数字
这些数据是否全面?
它们,是否代表真正的西安?
是否真具有广泛说服力?
在我们研究、搜集和整理中
发现一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西安气象局公开这个数据
与西安水务局、陕西水利厅出入巨大。
第一,与西安水务局数据相悖
▼
2019年4月22日《三秦都市报》一篇报道:“据西安市水务局局长介绍,目前西安市多年平均降雨量740.4毫米。”
要知道,接受公开新闻媒体采访,数据官方必然确认,加上出版前种种核对,绝不可能出现差错——这个“多年平均”是740.4毫米。根据采访,这个“多年”指2019年前。
随后几年:2019和2020年,西安有“史上最凉快夏天”;2021年,降雨量超1000毫米破记录。在往前,2011年等也是降雨量最多的年份之一。
所以,无论如何平均,铁定超过西安气象局“近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39毫米”说法。
第二,与陕西省水利厅数据相悖
▼
“数据口径”迷惑,还在于省市之间。
我们整理和统计了近十几年西安市水务局和陕西省水利厅《水资源公报》。核比中,我们感觉这雨量不是泾河龙王说了算。多个口径,差异巨大,是否气象局只公布单方面的数据?
《2020年陕西水资源公报》中清晰地显示:2020年西安降雨量808毫米,多年平均740.8毫米。这,与西安水务局局长的表述高度一致。要知道,西安在60、70和90年代雨量偏低。
按这个口径,只有50、80年代和2000年代丰沛雨量,才能实现这个“多年平均”。
数据“打架”,该相信谁?所以,西安气象局“近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39毫米”,值得商榷。
在回到部分媒体提出“部分人认为其不能代表西安的真实降水量数据”问题时,西安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泾河站,位于泾河工业园泾渭一路,于2006年开始观测,经与原代表站(西安气象局院内)对比观测等严格流程,确定为西安市区气候代表站……目前,没有明确指标显示需要更改西安气候代表站。”
实际上,不只是我们质疑
在国内一些知名的气候论坛上,
“泾河”有“雨洞”说法
因为,一万多平方公里的西安
这里的降雨量最少
一篇2006年专业论文
就提出泾河站和西安老站差异诸多
对比迁站前后两年降雨量,
泾河站比老站平均年均少110毫米
话说回来,城北肖家村观测站,就能代表西安这座城吗?
全西安,有数千个观测点——一般来说,普通人和一般机构无从获得。但是,西安气象局不久前公布的《1981-2010年》和《2018-2020年》两张降雨量分布图,就更为直观:
西安,已明显分为三个“雨带”:
▶第一个雨带:南部秦岭及周边片区,年降雨量基本值800-1000mm
▶第二个雨带:北二环沿线及以南区,年降雨量在650-800mm
▶第三个雨带:渭河南岸及以北地区,年降雨量在550-650mm
西安气象局表示:“近10年资料显示,泾河站年均降水535.8mm,城区原站年均降水599.0mm。”
可以说,这两个站本身就有问题——西安,90%在渭河以南,70%大致在“汉城遗址-北二环以南片区”。暂不论河流来源地的秦岭,高新、雁塔、小寨和长安就不能代表西安?
所以,这些“窄口径”数据传播广泛,又存在“省市数据打架”。若不综合全面去除异常数据,怎么有准确结论?
“泾河站”显然无法代表西安。考虑2007年迁址节点,我们根据省口径制作1951-2021年西安降雨量地图。是否迈向湿润,或者有何趋势——相信大家自有判断。
没错!世界气象组织认为:30年时段气候,具有一定代表性,基本能反映当地气候特征。
综合各种类型数据,从2000年开始,西安雨量就已逐步恢复及增加:至今,已整整21年。我们,或许将见证一个“30年期”的新时代。
《秋淋一个月了,但西安离变成南方还差29年的数据》——1990年干旱的西安,已过去30年!
泾河站代表西安,值得商榷。不过,我们并非停留在“降雨量数据和湿润”上。
很多老西安人,“感慨过去的西安回来了”;几百万新西安人,发现这座城市变化明显:
日常生活中:空气已越来越湿润,雨具成为日常,苔藓无处不在;“糟心情”也不少:房屋出现漏水、积水带来交通堵塞……这背后,是我们想知道为何会这样,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感知和数据“打架”,极其矛盾。这好比自己孩子明明长到1.2米,可总有“书”告诉你——按你孩子年龄,应该只有1米。
气候,虽是“自然科学名词”,但与每人皆有关,我们每个人都了解和研究的权利。
大家都知道,西安人口达惊人1295万,千万在主城区。若无“七普”,大家都认为西安1000万,主城仅700多万。我们连续几年调研、实地和交叉分析,认为偏差巨大,“必须重估西安人口”。
原因,大致受限于大规模难度和口径限制。实际上,大数据+跨部门+跨学科方式可以实现。“七普”前,我们预判西安人口为1300万。
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部门只能拿到“标准口径”:它是决策的绝对依据——即使第三方准确,也无法采用。这个,和当今的降雨量数据是一个道理。
秦岭“七十二峪,峪峪有水”。
未来超800mm正常,河水将日益丰沛。
超900mm,需防范自然灾害
2019年,我们就提出了预警和建议
西安乃至关中,一直“结构性”缺水
若气候周期变化和“引汉济渭”
“以水定城、以水定人”时代,
西安将有着更大的“比较优势”
准确和动态化的数字,是一切的根本和基础,它不是冰冷字符。
只有跨行业、跨专业和跨学科,才能准确反映社会、贴近民生、折射全貌。预报,本身有“预先告知”之意。“雨线北移”下,我们建议要“全局考量、全城联动、重制标准、因区实策”。
应该说,还有很多数据和内部口径问题。这些,也是我们与西安气象局商榷的关键。
没错,“类南方”和“一只脚迈入湿润地区”,我们反复多次提到这个说法。
之所以用“类南方”(并未用“南方”这种词汇),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更有对比性和直观的方式,来提醒大家关注这种变化。要知道,未来西安有几千万人在此生活。这几万字“重估西安降雨量”,也是我们的一个历程。
城记聂海峰【重估西安降雨量】专题(部分)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但是,随着“雨量增加”
我们也发现,一些社区漏雨现象不断出现尤其集中在顶层和底层
类型,涉及新房、有年代商品房和老安置房希望你能为我们提供线索
在后台留言“名称+年代+楼层”我们更多想了解建筑防水问题也欢迎加「城城」微信入群(xachengji):①加入「城城」微信→②通审后入群让我们一起读懂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