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佛修道的最高秘诀是什么?牢记这两个字!

大安法师 般若路 2021-04-16

本文转载自网络,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

若有不当或侵权,请告知删除。

作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须要奉行一个原则:诚敬——“主敬存诚”。在这一点上,儒家圣贤和我们佛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特别强调。

“诚”就是心性上不二的心体;“敬”则是“诚”的表现形态。

净土法门尤其重视“诚敬”二字。有诚敬才能跟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感应道交,当生获得现世的利益,临终时蒙弥陀愿力加被,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大家用心读过《印光法师文钞》,会发现书中不断地强调“诚敬”。

在《复永嘉某居士书五》中,印祖谈到,由于自己罪业深重,出家以后就希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常常从古德的修持中寻求懿范,以期作为自己的榜样。

经过一番览经阅典,印祖最后得出个结论:“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修道最高的秘诀是什么?就是诚和恭敬。印祖从此常与有缘者谆谆言之。

然而,“诚与恭敬”一语,举世之人都知道;至于为什么要“诚和恭敬”的道理,举世之人都不明白。

印祖在其他书信中做了说明:

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

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佛弟子面对三宝时,如果处处表现恭敬,便能消除业障,增添福报,开发智慧。

比如,面对佛像时,要像真佛就在面前一样,必恭必敬;读诵佛经时,就好像佛在亲自给自己讲经说法,不敢有一念的懈怠。这样才能得到佛法的实益。

反之,如果缺少恭敬,对待法宝的态度随便,在佛像前行为不检,或是把佛经置于脏乱之处,即是犯了亵慢之罪。纵然此人修了许多善业,也只是种个远因,而其亵慢之罪的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各自业力因缘的不同,修道人之间在根机上存在差别,但一个钝根的人,若以诚敬心修学佛法,进步将会很快;一个利根的人,若无诚敬,也慢慢变得没有作为。

所以,一个修道人若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在“诚敬”当中去求。

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因为您的爱心点亮了更多人的希望!!

点击查看本平台近期相关推文:

《佛说老女人经》里的趣味问答 —— 降伏自己的烦恼,远比在外面做一些善行更重要【宗萨钦哲仁波切】

大宝法王十四岁时,已经认证了许多其他年轻的仁波切,拥有非常强大的神通力

莲师:透过观想的方便法门来治疗身体疾病...

【传记】法王如意宝共依止过十余位上师

顶礼近代“人肉舍利子”—— 最值得怀念的近现代高僧们

1955年一个证得虹光身的平凡老人

数位大德告诉你如何对亡人进行超度,收藏!

印光大师讲故事:“我要去”——六岁小女孩往生记

这种欢喜和安乐,无法用钱买到【索达吉堪布】

印光大师童年经历:懂得“示弱”的人 才是真正的“强者”

我们的餐盘、华丽的皮草,浸满了它们无尽的血泪

谁比谁更冤?佛门这样看待昆山“反杀案”

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很多爱恨、亲疏的关系,都是因缘【索达吉堪布】

她托起早夭的爱子,17天游1600多公里!最漫长的葬礼,让全世界泪崩

习近平: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新时代,习主席这样为中华文化代言

《心经》,到底厉害在哪里?【净慧长老】

好吃还是素饺子:5色水饺+9种家常素饺+24道花样饺子,心动就赶紧回家做起来吧!

【食谱】那些长得好看的人,原来都喜欢这么吃!这几道养颜滋补汤,让你越吃越美~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拥有正知正念,请关注“般若路”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