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随想录30 || 成尚荣:在变革学习方式中培养学习志向

成尚荣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全文共1757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我平日有读报、剪报的习惯。读报经常能给我提供最新的信息,有时还会触碰到思考和想象的神经,让我突然生成一个灵感;剪报可以使我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资源库,它们甚至成为我的智慧源。也许在当下,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显得有些“老土”,不过在我心里它是有积极意义的,并不落后。


说以上的话,是为了摘录近日我在读《文汇报》时看到的一段内容:“在上海,有一群玩科创的孩子。他们全情投入,不为升学加分,只因内心热爱。他们会因为在凌晨1点修好机器人而一扫疲惫;会因为用3D打印技术将脑海中的设计变成实物造福他人而成就感满满;也会在第一次与ChatGPT聊天时打一激灵,思考人工智能(AI)将把人类带往何方……”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和玩科创的孩子打交道,会惊叹于他们的多才多艺。书法、国画、二胡、尤克里里、篮球、击剑、演讲、写诗……他们仿佛生活在48小时的‘平行宇宙’中,不仅爱好众多,而且样样出彩。”我相信,不仅在上海,在其他城市也会有这样一些玩科创的孩子。有这样的孩子,中华民族定会在伟大复兴中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读到上述内容时,我想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布的《教育政策展望2022》报告中的一段话:“传统的线性、阶梯式学习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应该朝着适应21世纪的方向变革。”这段话从国际教育的角度再次阐明了学习方式与学习路径变革的重要性。应该说,经过20多年的课程改革,我们已经在学习方式变革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上文提到的孩子们玩科创正是学习方式变革具体而生动的体现,是整体风貌中一片独特的风景。虽如此我们还要看到,变革学习方式仍然任重道远。


值得注意与思考的是,当下我们讨论学习方式变革,一定要和培养学生学习志向结合起来。一是要关注和增强学习方式的牵引性。学习方式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会带来学习内容的丰富,也会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这样自然和学习志向发生必然联系。二是伴随学习方式越来越开放,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已经不仅仅是“怎么学”的问题,“为何学”以及“为谁学”等学习兴趣、学习动力问题,即学习志向也应成为学习方式的题中应有之义。三是在上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中,专门提出了变革学习路径的三项关键举措:一是强调学习的针对性,二是为学习者转换学习路径提供支持,三是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志向。报告把培养学习志向凸显出来,提到更重要的地位,可见其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我的理解是,讨论学习方式、学习路径必须讨论学习志向,但学习志向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特价值体现在对学习方向的引领、学习动力的激发、学习潜能的开发等方面。因此,我们应当确立一个新的命题:把学习志向培养提到更高位置,它既是深化学习方式变革的重点,也是课改教改的关键点和生长点。  


何为学习志向?所谓志向,是指关于立身行事的意图和决心。对此,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有简明深刻的诠释:“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志是成学的前提和决定性因素,成学首先要成志。进入新时代,学习志向的价值立意又得到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有爱国情、报国行,更要有“强国志”。这在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以及深化课改教改的今天尤显重要和紧迫。


学习志向的含义是多层面的。从宏观层面看,学习志向是一种理想、价值愿景与使命担当,表现为有远大抱负,具有方向的引领性和目标的鼓舞性,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应成为我们共同的学习志向。从中期层面看,学习志向是一种强烈的学习兴趣,并由兴趣逐步提升为志趣,表现为一种渴望学习的积极情感状态,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痴迷的状态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从短期行为看,学习志向是对短期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追求,具有自我激励性,能够促进学习状况的改变和进步。培养学习志向应将三个层面结合起来:从大处着眼,以培养宏大志向为核心;从中观着力,呵护学习兴趣,重在保持渴望学习的状态;从小处着手,逐步发展、提升学习志向。


学习志向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动力,有了它,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为自己学转变到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而学。有了学习志向,学生就会自觉改变学习方式,甚至主动寻求或创造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多彩的“平行宇宙”里勤奋求知、以苦为乐。也许,这正是深度的学习方式变革,也是自觉的教书育人。



相关文章推荐↓

《中小学管理》2022年总目录

成尚荣丨2023,让好课燎原

成尚荣丨“把自己当作方法”的要义认知与价值迁移

成尚荣丨“教师—人才”:新时代的《教师颂》

成尚荣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以人格素养为基

成尚荣丨“活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思考与创造





7期文章回顾 


王   烽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补短板更要强机制

司晓宏  魏平西丨中小学党组织书记领导力的价值意蕴、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

褚宏启丨何谓“教育强国”

杨小微丨一校一策:绘好学校课程育人“施工图”

马建萍丨学校党组织书记的自我修炼

洪   伟丨史家教育集团:学校党组织书记领导力的四维实践

鲁   幽  刘晓楠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困境与实践进路

吕雄伟丨“空降”校长如何快速融入新的学校?

严星林丨中小学课题研究开题论证需瞄准“四个关键点”

刘丽丽丨从管理走向教育:班级治理的三条底层逻辑

汪正贵丨管理价值观之问(四):当规则与人文发生冲突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7期 · 随想录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