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会35 || 宋继东:如何把握学校文化“生长”的节奏?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色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学校文化建设是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土壤中逐渐茁壮的,需要一个“生长”的过程。在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学校管理者需要合理把握并适时调整其“生长”节奏,以实现学校文化的不断创新和提升。
首先,明晰发展目标,规划学校文化成长节奏。
学校文化必须与学校发展阶段相匹配。基于学校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清晰、适宜的发展目标,可以更好地引领学校改革发展的方向并有效指导实践行动。学校文化建设首先应遵循不同时期的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每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目标的提出,明确学校在何时做何事,要确保学校制定的发展目标能够与推进教育现代化、与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的进程同频共振,进而以新变化对接新方向、回应新挑战。为此,校长必须带领全体教师不断拓宽视野,了解时代变革与教育政策的要求,明晰师生与家长的需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目标,使学校在不断发展中保持竞争力并为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这一行进的过程,既是确定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也是规划并带动学校文化成长节奏的过程。
其次,创生管理模式,引领学校文化发展节奏。
学校文化必须与学校管理模式相匹配。创生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是高品质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其中高质量的师资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绝对实力,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学校管理者可将其作为推进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的重点和方向。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教师的专业领先保证学校文化的领先。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学校文化发展的强大支撑。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引导教师从解决教育教学的痛点问题入手,精准分析并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创新升级,并在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进而走向专业领先。在此过程中,教师思想与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拓展延伸,都在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完善,由此加快学校文化发展的进程。
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以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推动学校文化管理落地落实。也就是说,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仅要注重系统的思考,而且要关注配套的策略和实施的细节。具体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不仅要注重在积极应对教育变革的过程中弘扬学校精神,保持属于学校本身的独特精神与气质,建设学校文化品牌,由此增强全体教师的归属感,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而且要注重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发展功能,通过具体措施使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得到实质关注,让学校文化建设成为践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再次,秉持知行合一,谱写学校文化实施节奏。
学校文化建设必然包含理念的贯彻和具体行动的推进,且必须是理念引领行动,行动印证理念。一方面,要以学校文化理念引领学校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理念也会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活动组织中,从师生的行为表现等方面直接体现出来,这是看得见的文化。以文化建设赋能学校内涵发展,需要学校将宏大而抽象的精神文化进行落地,转化在师生的日常行为、实际表现和学校的发展绩效当中,由此推动学校实实在在的发展。
例如:如果学校在队伍建设中提出雁阵文化的理念,那么就应有践行这一理念的系列行动,如通过“聚合的雁阵管理”形成统一管理的雁阵格局,通过“多元雁群”凸显创新团队,通过“人才雁阵”发挥领头雁的作用等。在这个系统中,从文化理念的提出到组织架构的设计,到不同维度的计划目标实施,最终都是为了确保学校文化的落地实施。
学校文化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急功近利。学校管理者要在目标规划和共同践行中精雕细琢,从理念目标的制定到制度管理的优化再到实践落地,不断厚植学校文化的根基,形成师生共同的精神,这中间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淀。因此,我们需要练好继往开来的真功夫,把握好学校文化发展的节奏与速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
高 伟,等丨小空间办大教育: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东城样本”
杜荣贞丨多元 · 个性 · 高位 · 均衡:集团化办学的“海淀实践”
何 暄 周 甜丨科研赋能: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西城路径”
邱霞燕 胡定荣丨学生如何用好教材: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心理建设策略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11期 · 校长会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