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说你没想过美高美本捐款!揭秘美国学校的“名利场”

爱丽丝 爸爸真棒 2021-12-23

本月初,《纽约时报》曝光了哈佛录取过程中的最新“黑幕”——“小奖励”、“Z名单”、“院长关注名单”……除去中国家长最关注的亚裔歧视政策,招生的另一个“后门”——捐赠政策,也吸引了不少目光。

事实上,不少人心里都暗暗相信:只要家长捐的钱够多,成绩不够好的学生也能上哈佛。君不见特朗普的女婿、伊万卡的老公库什纳(Jared Kushner),他申请大学时,虽然父母并不是哈佛校友,自己高中成绩也不好,但凭着老爸的250万美元天价捐赠,硬生生还是进了哈佛。

▲20年前被指称“买进哈佛”的库什纳现在是白宫的一名职业政客

正因如此,不少家长心里都有这样的念头:

我是不是也能通过捐款,给孩子读顶尖美本、美高“助一把力”呢?

针对这样的疑问,我们对一位留学界“业内好友”进行了暗访,总结了不少来自内部的“逆耳真言”。上次,这位业内人士戳破了不少爬藤家长和牛娃的“肥皂泡”点击链接直接查看),今天,就放出答应过大家的美高美本捐款“内幕”

现在的留学风向,是越优秀的孩子,家长越舍得花大力气、投入资源,为孩子寻找好的留学机构。这些家长,想的是通过留学机构的“内部资源”,给孩子助一把力,就可以让孩子成功爬藤。

在我这么多年的留学行业经验来看,所谓的内部资源,有些只是“安慰剂”,但也有些是确实有效。不少人报以怀疑的捐款,可能就属于后者。

先来看一组数据,2016福布斯校友捐款最多的美国大学top20: 

不论是我们天天在唠叨的“哈耶普斯麻”还是像威廉姆斯、阿默斯特等顶尖文理学院,这些美国top20的顶尖大学,都在这张捐款top20的图表上面。

美国学校捐款其实“合情合理”?

在谈这个话题前,我们先来捋清两个概念:中美学校性质与收入来源的区别。

1捐款给美国学校,就像捐款给NPO一样合理

美国学校,特别是排名靠前的学校,无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几乎都是NPO(非营利组织),而在中国却很不一样,公立学校和中国公立医院性质比较类似,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可以理解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私立(民办)学校主要由企业或个人创办,其中有一部分选择非营利性,另一部分选择营利性。NPO最根本的定义就是,营利不作为股东分红,也就是说,学校的所有收入只能作为学校支出,例如教师工资、校舍建设、科研器材采购等等。

从这一点来看,对于美国学校的捐款是非常合情合理的,假如让你捐款给美国红十字会,你甚至还会觉得自豪呢!

另外,在美国,任何人对于非营利性学校进行捐款都可以得到免税的优待,美国有钱人对于这一点是非常看重的。大笔的钱与其交给国家,不如捐给学校,有名也有利。

2“靠不住”的美国政府补助

我们知道,中国公立院校经费绝大部份是来自政府财政拨款。绝大多数重点大学,包括我们所熟知的985211院校,它们属于教育部直属的部属高校,经费主要来源包括:中央财政、地方政府、科技部门以及当地企事业单位。对于私立学校,政府补贴就很少了,主要还是靠创办企业、学杂费以及捐款来承担。

但美国学校就没有那么好的命了。即使是美国公立大学,政府的补助也就是30%左右,除了学杂费、科研费之外,至少有额外30%的经费需要依靠捐款。那么对于完全没有政府补助的私立学校(对于不少私立美高而言,连科研经费都很少),如果没有捐款的话,估计学生的学费要贵到天上去了。

3“捐款撬动招生”的背后,是美国学校的“legacy政策”

美国学校的招生从来没有说过是绝对的公平,相对于中国、日本等国在执行的分数筛选制而言,综合标化成绩、特色活动、文书、面试等因素衡量的美国学校招生制度,某种意义上类似于一个主观判断的结果。

此外,美国不少名校有一项特殊录取政策:Legacy Admit,校友子女优先录取,如果你爹妈、祖父母等毕业于这所学校,他们就会优先录取你,因为这说明了你对学校的认可和了解。

比如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老布什,还有小布什爷爷都毕业于耶鲁大学。再比如在圣母大学(2017年USnews综合排名15),20%-30%的学生都是校友的后代。学校把团结校友作为建立自己的community以及吸引捐款的方式。

因此,在美国,不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都会有一个专门负责募捐的部门(团队),是相对公开透明的。

以上所讲主要是想要表达给学校捐款的自然、公开,但捐款和招生的连结并非理所当然。在受政府制约更多一些的美国公立学校,捐款也很难撬动招生的杠杆,相信你也没有听过某某因捐款给加大伯克利而被录取的吧?所以,我们接下来主要谈美国私立高中与私立大学的捐款。

美本捐款,有用却也要靠技巧

虽然美国大学的捐款政策是公开的,也有些学校会公布校友招生的人数,从来没有一个学校会公布具体捐款入学的学生人数。所以捐款和招生的关系并不是逻辑上一定成立的关系。换句话说,谁也不能保证你捐款了就一定能进,这是一个双方博弈的过程。

1选对了学校,捐款才有用

捐款可能是帮助孩子进名校的“临门一脚”,但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孩子的匹配性:

  • 如果硬想要通过捐款来让原本只能去100名开外的孩子去爬藤的话,还您真是别浪费钱了;

  • 但如果在一堆同等水平的孩子中间,你却有财力给哈佛捐一栋楼,那哈佛确实会增加对你的重视程度。

在很大程度上,捐款是家庭对学校的表忠心,表明我对你们学校的喜爱,同时也觉得我的孩子特别适合你们学校,并愿意做出贡献。

于此同时,学校对于家庭和学生也会做出考量(这里主要是指那些踮踮脚尖能够上目标学校的孩子)。学校会看捐款家庭的背景:父母是做什么的?家里是否有同校背景?这个孩子的家庭是否能与我们学校的其他学生有资源互补的作用。

总结而言,学校的考虑并不只是你当下能给学校资助多少金钱,而是你们家族未来生生世世能否给我创造价值

2捐款,哪个学校“最能聊”?

讲到这里可能有家长会问,那到底要给学校捐多少钱才能让我的孩子被美国top30的私立名校录取呢?如果你直接问美国学校或招生官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觉得这是侮辱。其实怎么捐、捐多少、什么学校能捐什么学校不能捐非常讲究技巧。

美国top30学校每个学校的风格差别挺大的,有些学校就特讨厌提捐款,但也有学校是相对来说是愿意聊的,再次强调一下前提是——孩子相对匹配+对学校是真爱。还有个隐含前提:学校当年有名额。

如果硬要说美国top30中有哪个学校“最能聊”的话,应该是地处美国纽约的某知名高校(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猜出来了)。也有不少藤校也是可以聊的,如果你家娃达到了不错的水准,家里又有一定财力的话,这也是一条路子。

美高捐款,不要等到waiting list

相信每个从事美高留学行业的同仁们都会认同我下面说的这个现象,那就是总有那么几个家长会在你面前拍着桌子说:我的孩子就是非哈耶普不上的

于是事实摆在眼前,那就是国内一般的孩子如果没进顶尖美高的话,那想冲刺哈耶普就基本不太有戏啦。但话又说回来,冲刺美高top20一点都不会比进美本top30来的容易。于是一个比美本捐款更加公开、透明的路子又摆在眼前了,那就是美高捐款

1美高为啥这么需要捐款?

首先,在美高,捐款确实是比大学更普遍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美高真的蛮缺钱的。就从文章开头讲的经费来源而言,即使是顶尖美高,也很少有哈耶普这样的科研经费,更不用说是企业赞助了。众所周知,美国私立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付出的经费远比学费来的高,那么结论就是捐款很重要。

而主观原因就是,美高的学生、校友更加像一个小团体在学校看来,学校的家长和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成员。既然是个家庭,怎么体现和贡献家庭成员间的价值呢?捐款就是其中的一种很常见的方式。

相比于大学,更多顶尖美高都是私立的,它们在招生方案上有完全的自主权和灵活性。私立学校想要做到顶尖,最根本的两点,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花更多钱请更好的老师。这两点驱动力在是否要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的问题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有可能今年学校说他为了多元化想要招收更多的国际学生,也有可能学校今年需要更多的创收而增加招生配额。

2美高捐款也别忘了“讲技巧”

如果你给美高捐款的目的是为了升学,还是要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目的,讲究一些技巧。

第一种类型,对于标化成绩已经过线,但是特色不够的孩子:

看孩子的匹配程度

没有孩子是绝对白纸一张,每个孩子多少都会有一些自己的特色,所以在标化之外,学校还是会首先考量这个孩子相对来说是否匹配。换句话说,一定要找与孩子特色对口的学校进行捐款。

看捐款的节点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又极其关键的点,到底选择在什么时间节点捐款?到底是等到学校把你waiting list了再提捐款?还是一开始就提出来?很多中国的家长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类型,但真的等到这个时候,可能学校就不给你捐款的机会了。

看谁去提捐款请求

如果你自己写一封邮件给学校说要捐款,那这事儿十有八九会黄。但如果有一个关系比较微妙的人物以恰当的方式帮你提出,说不定蛮“有的聊”啦。当然说到底还是那句老话,最根本是学校缺不缺这个学生,缺不缺你们家庭的捐款。

第二种类型,如果孩子的托福80分都没有过又想要进美高前top20的话,我会劝家长先带孩子回去把标化考好了再来。

不论美本还是美高,在捐款这件事上,中国家长容易陷入一个观念错位。美国学校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比较优秀、又确实特别想来我们学校的孩子,讲究的是一个诚意,而中国家长要求的却是“给钱就要办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曾想过”的家长就要问了,我掏出的那几十、几百万美金,到底学校能不能保障我家娃进这个学校呢?我只能说,并不是捐了钱,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录取,这个问题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另外,捐款录取的问题一般需要双方都非常可以信任的中间人,来作为中间的保证和沟通接洽,这也是是文章开头所提的还蛮关键的“推一把”。

最后,灌完这碗毒鸡汤,还是要给大家收一收筋骨,泼一泼冷水。在孩子爬藤这件事情上,就我接触到的很多家长而言,他们的工作做的非常细致,孩子其实老早已经站在那条线上了,但家长还是会在各个层面进行打点,无论是背景提升(捐款也是背景的一部分)还是孩子本身的能力上,只是希望能给孩子多一份保障。

点击以下标题,观看更多精彩文章:

《招生官不能说的藤校"录取公式"》

《哈佛的歧视,揭穿了亚裔爬藤的“真面目”》

《中国学霸在顶尖名校的生存指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