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稿精选 | 北京实验二小华应龙: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2017-06-20 校长派

点击上方“校长派”可订阅哦!

这是 

校长派  第  19 篇  精选来稿  文章

投稿邮箱:

972234719@qq.com

注:全文长150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小编说

面对这个困扰无数教师的问题,享誉全国的数学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却选择将课堂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教学资源。

 人生自古谁无“错”,在深入探索30余年后,他打出一记响亮全国的招牌——“化错教学”。

 

“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收获背后,是他与农民的情结,是他对叶圣陶先生“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深刻践行。

 

“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作者简介:


华应龙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有《华应龙和化错教学》、《我这样教数学》、《我就是数学》等著作。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文/华应龙


我与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结。


家庭出身农民;初到这个世界,父亲给我取的名字是“华逸农”;从12岁起,干过不少农活:放泥,播种,捉虫,喷药,除草,施肥,收割,脱粒……不但为家里挣得了不少工分,还在同伴中很有成就感。


就是现在做教师30多年了,仍不肯丢弃“农民”的心态和气质,觉得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是件很惬意、幸福的事情。

 

凡是与农民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都能体味到农民对于自己田里的庄稼所拥有的那份非常浓厚、深沉的感情。


我觉得做教师也同样如此,真心诚意地喜爱孩子,并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喜爱,是一种功夫,也是一门艺术;这种喜爱,是对生命的尊重,而不是功利的诉求;这种喜爱,是自心底里流出,而非虚伪的做秀。

 

哪怕勒紧腰带,哪怕走痛双脚,农民也要千方百计地挑选良种(我曾不懂事地把父亲从远房亲戚那里找来的红薯种给吃了)。


教师应像农民精选种子那样精选教学内容,教皈依学,从学的视角,对冷冰冰的教材进行选择,加工,预热,以期引起学生火热的思考,制造令孩子们难忘的经历,让孩子们终身受用。


即使是最优良的种子,在未经耕作的土地里也难以生长。


我们应该像农民深耕细翻土地那样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好的问题情境,应像西班牙斗牛士的红布,能唤起学生挑战自我的激情,又像“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褒禅山,柳暗花明,内蕴丰厚。


在农业耕种过程中,不可预知的东西太多,所以农民总是不断地调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栽培,细心地呵护。


老农说:人勤地不懒;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我们应像农民那样满怀期望、憧憬,但又从不希冀天上掉馅饼。


新课程倡导因材施教,尊重生成性的课堂,但有预设的生成才是真正的精彩。预设需要全情的投入,需要兢兢业业的付出。


我们应像农民那样耐心地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傻事。

 

我们应像农民通过看天、摸土,确定播种时机那样寻找课堂上大胆地退与适宜地进的时机。

 

我们应像郭橐种树那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使“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


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品味叶老的话,“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


或许是农业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所需要的是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而农业所需要的却是能真正关注生命的农民!

 

一位哲人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为却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期待,是一种守望,一种耐心,一份信任,一份宽容。


人的成长,并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精神和灵魂的发育、成熟和提升。知识是容易教授的,技能是容易训练的,但精神和灵魂的成长却需要“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更不是商业。

 

能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真好!




欢迎来稿!

现在的信息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为了凝聚更多惺惺相惜的“同路人”,推送精华教育信息,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即日起,校长派将发起征稿活动。


如果您是校长,您可以分享:课堂教学模式、校长领导力、家校共育、教师管理、学校活动......


如果您是教师,您可以分享:教学心得、教育随笔、读书感悟、课堂管理.......


欢迎来稿,把您的“干货”分享给更多的一线教师和校长。


投稿邮箱

972234719@qq.com



小编说

如果您是校长,可以加小秘书的微信投稿哦~而且,我们创建了多个教学流派微信群,囊括近4000名全国中小学校长,您加了小秘书后,她会拉您进群呢!


微信加好友

长按二码微信加小秘书微信


【说明】因为社群的受众全部为中小学校长,所以加校长派小秘书微信的您,身份得是中小学校长哦!


往期精选来稿文章回顾

第一期

来稿精选 | 细节这粒沙落到美丽的清水湾,折射出的学校是何种模样

第二期

来稿精选 | 杨国营:每个教育者心中,都有自己的“神明”

第三期

来稿精选 | “教师节”后的冷思考:感动背后,是每一位教师的智慧与坚守

第四期

来稿精选 | 刘文章:作为教育的行路者,教师唯有不断发展

第五期

来稿精选 | 校长刘学兵:教育的遵循之本,应是人的生命

第六期

来稿精选 | 教师没必要每次都备课(不备课教学法)

第七期

来稿精选 | 校长韩忠玉:课堂教学7大假象的预防策略

第八期

来稿精选 | 徐松献:实践创新教育,润生核心素养

第九期

来稿精选 | 这位人大代表提出的教育界“民意”,2017年能解决吗?

第十期

来稿精选 | “学生不再单纯,教师也不再权威”的今天,如何做教师?

第十一期

来稿精选 | 校长徐金青:让迎春花不再哭泣

第十二期

来稿精选 | 抢夺生源是耍流氓?上海西外外国语校长林敏博士这样回应....

第十三期

来稿精选 | 高考倒计时!一位齐鲁名校长执笔写下10句迎考箴言

第十四期

来稿精选 | 近40年教龄校长陈永平:同样是教师,为何会有卓越和普通之差?

第十五期

来稿精选 | 陈如平:一所学校,如何在大批新建中小学间脱颖而出?

第十六期 

来稿精选 | 父母“上辈子欠了孩子”的,是这两个字

第十七期

来稿精选 | 将帮助无数高考生!人大附特级教师熬夜整理“16条考场顺口溜”

第十八期

来稿精选 | 人大代表刘希娅致高考学子的一封信

| 来源:华应龙化错化人

| 编辑:校长派

   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