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菖蒲红色教育家王贯之

2016-12-26 菖蒲论坛

点上“菖蒲论坛”即可关注,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新鲜事。

记红色教育家王贯之

 搜集整理: 王先国

古老的潜水河发源于岳西县境内的黄毛尖和公界尖之间的来榜坳,经三县九镇注入皖河。其在菖蒲镇境内形成长20多公里,宽50米至100米的河面,河流逶迤 沿途浅滩深潭 移步换景,两岸青山叠出,风景秀丽,世称“险似三峡,秀如漓江” ,被冠名为“天仙河”,赢得“安徽第一漂”之美誉。这里沿河两岸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就在天仙河景区的南岸,一条较大的支流从田头乡流下,经过菖蒲村进入撞钟村境内,就在撞钟村一个叫交枝木的地方突然转了一个弯,向北溶入不远处美丽的天仙河,这条河就是古老的埭口河——如今的撞钟河。就在撞钟河北岸,就是这个叫交枝木的地方有一所很出名的中学——华正中学,它创办于民国28年秋,即1939年,他的第一任校长就是王贯之,也是该校的首要创始人。从那时起,华正学校就是因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而名震大别山,这是王贯之与教育结缘的一个成功的范例,人们都称王贯之为红色的教育家,这一点也不过分,这是他一生富有传奇曲折经历造就的。

传奇般的经历让他走上了办教育之路。

王贯之(1902——1974),原名王心泉,又名王兴业,笔名金石,他本不是菖蒲人,他出生在潜山县野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成为家庭重点培养的对象,家中不惜家财供他读书。一直到他毕业于国立武昌商业专科大学。在外求学期间,由于受“五·四爱国运动”的影响,王贯之和一批在安庆、芜湖、武汉等地读书的潜山籍青年学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回乡宣传新思想、新文化,促进了县人尤其是知识青年的觉醒。这可惹恼了当时的国民党潜山县政府,下令通缉王贯之一帮赤化小青年。1921年的一天,王贯之从外偷偷回家不久,家里就涌进一班人,气势汹汹的扬言要抓赤化分子。这帮人就是国民党潜山县政府派来的,要抓王贯之到县里去审问。王贯之的父亲是个机警的社会贤达,他向这帮伪警察乡丁一再保证:“犬子不孝,在外误入歧途,理应问罪。不过他是个老实人,不会逃跑的,这会儿正在后院读书。各位路途遥远,非常辛苦,先吃顿便饭,再把他带走也不迟,我决不会拦阻的。”说着,吩咐家人赶快置办了一座酒席,好吃好喝的招待这帮人。这伙无赖信以为真,就放心大胆的吃喝起来,他们正吃着喝着。突然,有人高喊:“快去撵啊!少爷跑了!少爷跑了!……少爷,站住,你不能害家里人哪!……”一帮警察乡丁撂下碗筷,直奔后院,忙问人在哪里?家人朝不远处山坡上一指“快追!人还在那里!”果然,在不远处山坡上,隐隐约约的看到一个人影,头戴礼帽,身穿大披风摇摇晃晃好像精神不安的站在那里等人来抓,等到一帮人气喘吁吁下来到跟前。原来,是一顶帽子和一件大衣挂在树上,王贯之早已不见踪影。这一曲戏都是王贯之的老父亲巧妙导演的,潜山县的那帮笨蛋,没抓到人,找王家勒索了一些钱财,骂骂咧咧的走了。王家知道王贯之已经脱离了险境,立即派人到安庆银行去汇款至上海友人处,并用电报安排王贯之到日本去留学,王贯之就这样踏上了去日本求学的道路。1925年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修业期满回国。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贯之回国后,在党的地方组织领导下立即投身于革命活动。 1927年4月至5月,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中央指示成立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设在武汉,8月后迁至芜湖),批准柯庆施、王贯之(王心泉)、王步文(王华、朱华)、周范文、王履祥(王坦甫,未到职)、李启耕(李宜春)、郭士杰为执行委员,王贯之和柯庆施、王步文、郭士杰为常委,柯庆施为书记。1927年10月,中共安徽省委委员兼中共怀宁县委书记王步文回到潜山,介绍余大化、王效亭、周兆璜等加入中国共产党,时任中共安徽省委一、二届常委的王贯之正好也在潜山一带从事革命活动,积极配合王步文的工作。11月间,中共潜山县特别支部成立,从此,潜山革命斗争就直接在共产党领导下展开。这年12月7日,特支组织领导了数百人的梅城暴动,为后来的农民革命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梅城暴动失败后,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将党的工作由城镇转向农村。一方面派党员干部打入教育界,以教书为掩护,在青年学生、教师中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团组织,开办农民夜校,一方面成立农会、平民联合会等组织,召集农民开展打土豪、杀劣绅、抗租抗税等斗争,使当时的潜山(包括岳西)一带成为中共安徽省临委和安庆中心县委领导下的重点地区之一。

王贯之就这样回潜山担任了县立中学校长,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0年他参加皖西革命暴动失败后到北平。从1931年起,先后在北平平民中学,河北正定中学等校任职,直到1934年被捕,从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出狱后,自1936始,王贯之历任芜湖安徽省第二民众教育馆教导主任,安庆初中教导主任,安徽省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文化工作委员会及动委会组织部代理副部长,安徽省干训团教务科科长及处长等职,接着又继续一边以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为掩护,一边宣传革命道理和进步思想。

抗日战争正式暴发后,潜山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下半年,潜山抗敌后援会和潜山县民族解放先锋队相继成立,一批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以不同的形式开展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活动。这期间王贯之就来到菖蒲,在当地潜阳王氏家族的掩护和支持下,以抗日爱国为宗旨,开始筹办华正中学,立下为国家培养爱国救国人才的宏大志愿。

 

克勤克俭办华正

为筹办华正中学,王贯之踏遍菖蒲及周边乡镇的山山水水。当时,岳西西南部的太原王氏是岳西人丁兴旺较大的姓族之一,由元末明初时期,从潜山野寨迁入山里,人口遍布菖蒲、五河、天堂、响肠等乡镇。而且都与王贯之同宗同祖。由于王贯之的家庭是潜岳一带王氏家族的旺族,在家族中很有地位,王贯之利用自家在潜岳王氏家族中的影响力,走东家串西家,说服家庭的长辈和富户,出资出力办中学。当时,人们经常看到他头戴礼貌身穿长褂礼服,手持拐杖,或步行,或骑着毛驴,频繁进出穿梭来往于当地有威望或能工巧匠家里。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得到王氏家族和当地名门望族的鼎力支持。通过家族会议同意,将王氏公堂所有的田产都用做办华正中学之资,统一归华正中学董事会支配。华正中学终于在1939年秋正式动工,一所名校就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艰难地诞生了。

王氏家谱是这样记载王贯之办华正中学的,“公行事认真,讲求实际。一九三九年创办华正中学伊始,日寇入侵,空手办学,何等艰难。借祠堂庙宇做教室,课桌教具全无。公一面与事务人员亲自筹划,日夜用木板搭成课桌,利用民房作为师生宿舍,按期开学上课,一面在交枝木破土兴建学校,不过一年时间,二层教学大楼、三层学生宿舍拔地而起,矗立于撞钟河畔,课桌教具,一应俱全。千百莘莘学子,国难期间,仍得弦歌不辍者,公之力也。……”

为了支付工匠们做学校的务工报酬,王贯之不惜以王氏公堂的田租作为抵押,甚至变卖家族的田产。当时执掌做华正学校的木工师傅是当时此地非常有名的大木师,名叫王家新。此人带着九个徒弟,从参与华正学校校舍的设计,一直到制作安装每一件木质的房梁门窗,为建华正学校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此人为人忠厚正直,做事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从不计较报酬。王贯之很是感动,就把白云寨的一处约两石半稻种的田产交与王家新一家耕种,算作王家新师徒们的报酬。王家新一家从此就因华正中学而迁至白云寨落户。

正因为王贯之这样克勤克俭的认真办学,并且所办学校大大有异于过去的私塾一类的学校。他把华正私立中学办成了爱国的、现代的、灌输科学为主的新型学校,给当地社会各界有志青年学子带来了希望,除了当地许多有志青年纷纷入学之外,还有响肠、天堂、五河、田头等地甚至远在太湖县、潜山县的青年学生也纷至沓来,到撞钟河求学。《岳西县志》这样描述当时华正中学的规模:“……由王姓族公集资在撞钟河兴办,时任校长王贯之。到民国34年发展到8个班,学生达400余人。……”当年的华正私立中学就曾为当时的抗日战争、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优秀人才,许多人至今健在,在安庆乃至全省广大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贯之在担任华正中学校长期间,亲自带公民课,公民课的主要的内容是遵照孙中山总理的遗嘱和抗日战争的新形势来教育学生树立爱国救国思想,所以在这以后不久,全校有40%的学生都参加了青年军,奔赴抗日前线,他用“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口号向学生发出倡议,要求大家积极投身到抗日救国的一线去。

难怪有人作联称赞当年的华正中学:

华夏即中原 博物  广土  众民  岂任倭寇常宰割

正兴期学问 修身  齐家  治国  全凭教育下功夫

此联一语中的,道出了王贯之当年办学的真正意图。

据传,王贯之在校对师生要求极严,严格按照新型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任职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他带头晨星号起,亲自到宿舍督催学生起床。王贯之还亲自带过语文课,弘扬国学。还特地在学校开设了英文课,第一次也是第一人在大别山深处,在当时农村深厚的“汉语”语境中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洋文化”。当时有一名学生由于学习英文遇到了困难,受到英文老师的责罚,这个学生为此感到委屈,背后发泄对英文老师的不满,正巧被被王贯之听到了,王贯之立即找这位学生谈心,严厉的指出他的错误思想,他说,闭关锁国的思想已经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让中国大大落后了西方许多国家,才造成了今天被动挨打的局面。要想爱国救国,就得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学英语就是了解西方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途径,他又向这个学生传授学英文的一些窍门,直到这个学生承认错误为止。1941年夏王贯之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霍山县县长,在这期间仍兼任华正中学校长一职,尽管不常住学校,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照常井然有序地进行,可见,王贯之在师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王贯之的办学方式方法一直影响着华正中学,直到这所中学于1949年4月停办。王贯之管理学校的事迹还有很多,由于时过境迁,材料搜集非常困难,在这里恕不一一赘述了。

华正中学解放后先后经过了撞钟初中、菖蒲高级职业中学等阶段,如今一个姓郑的和姓戴的两个怀宁人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又把她办成了私立中学,仍然启用“华正中学”的原名。华正中学从私立中学始,又回归到了私立中学。历史就像一个幽默的老人,非常有趣的在菖蒲大地上划了这样一个跨时代的圆圈。如今走进华正中学,当年的徽式建筑不见了,院子了枝桠伸展的两棵高大核桃树也不见了,东院那棵凌寒独自开的腊梅也消失了踪影。看见的只是拔地而起的是钢筋水泥构成的教学大楼。只有那个长满青苔的石坝以及石坝头上一排大青树还在。走在如今的华正中学高墙大院内,目光一遍又一遍搜寻,总想找出一点什么,到底找什么呢?我自己也不清楚。可惜,我这个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无法让时光倒流,让我回到那个峥嵘岁月,一睹王贯之的风采,聆听一下当年华正学校的朗朗书声,只能用想象一遍又一遍描绘王贯之,他一定是高大儒雅的。 

临危受命兴贞干

王贯之在办学上和学校管理上,经验丰富。特别是在兴办华正中学过程中,在办学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积累一套日益成熟的适应当时教育现状的管理模式,使他享誉当时的教育界和政界。比如他临危受命,振兴合肥贞干学校就是一个例证。

抗战胜利后,合肥城内迁来一所私立学校——贞干中学。由于学校管理松弛,经常有少数学生游荡街头,寻衅滋事,弄得不少店铺见到贞干学校的学生就害怕,而在背后痛骂这些学生是“学痞“,使学校的名声受到极坏的影响。

但在一年后,贞干中学忽由私立改为省立中学,新任校长以大刀阔斧的的魄力,整顿校风,从严办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刹住歪风,展现新貌,得到社会的赞誉,这位新上任的校长,便是王贯之。

1947年3月,春季开学已经过了半个多月,而贞干中学入学报道的人数仍然为数不多,无法开学上课。这时时任省教育厅厅长汪少伦忽然来校视察,发现学校冷冷清清,课堂无人,大为恼火。汪少伦回厅以后就下令:学校整顿,校长免职。随之,将学校改为省立,启用号称“铁腕人物“的王贯之出任校长。

这所贞干学校是有背景的,校长难当。它是国民党桂系培养县乡干部的安徽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历届学员所创办,以取媚于当时执掌安徽军政大权的省政府主席李品仙(字鹤龄)原名鹤龄中学。因李怕蒋介石猜忌,二怕皖籍人士反恶,遂更名为贞干中学。学校师生也多数与此有些瓜葛。所以,来贞干学校当校长,要想有所作为,必然对罪人,于己不利。但如果灵活处置,搞好各方关系,还能作为升官发财的跳板。贞干学校的好几任校长,便是由此而爬上县长的宝座,这就是贞干学校难以办好的一个主要原因。

素以严正闻名的的王贯之,却反其道行之。他当年任霍山县长就是这样,那时他在霍山县执掌征兵、征税大权,他同情普通百姓,首拿当地豪门富绅开刀,得罪了不少有头有面子的人。还有,当时六霍一带是大别山区的食盐供应中心,岳西、潜山等周边县乡的许多穷苦百姓,不顾千辛万苦,徒步翻山越岭,挑着当地产的草纸(祭祀用的竹麻纸)、皮油等土特产到六霍一带换取食盐,却遭到当地盐霸的敲诈欺压,王贯之特地组织人马对盐业市场进行整顿,打击盐霸毫不心慈手软,对无路费回家的老百姓还发给路费。因此,王贯之得罪了许多权贵,不久就免除了县长的职务。此次被起用为贞干中学校长,有人告诫他要接受教训,以期东山再起,他笑笑回答:“做人要凭良心,决不能为一己之私,误国误民。”他到贞干学校后,一是通告限期开学,逾期不到的师生,一律辞退除名;二是宣布春季插班生重新考试,分数及格者方可录用。

当时有人认为王贯之这一举措,只是做做样子。可是王贯之却六亲不认,动起真格。许多学生求亲找友来打通关节,二王贯之一概拒看来信,不见来人,他的统一答词就是:“等考试后,凭成绩说话。”结果,有几位学生考试落榜,其中有一位是某厅长的亲戚。

王贯之抓纪律,抓学风,抓教学质量是一抓到底,身体力行。他规定,不论住校和住在外的学生,每天上午7时必须到校参加升旗仪式,每晚7至9时必须自习功课,并实行上下课点名,每周抽考,每月月考,期中大考等制度。他事必躬亲,检查督促。那时,他住在南门德胜街,离学校较远,但不论严寒酷暑,他每天在校长室坐的时间很少,都是在各个教室的窗外巡回听课。还经常检阅学生的作业,亲自对学生进行抽考,有时候还深入学生家庭,查看自习情况。

王贯之在担任校长期间,一直坚持任人唯贤,对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中就重用,把他们组织起来 建成骨干教师队伍。对那些不称职的老师,不管他有何来头,都一一辞退。有位英语教师在开学多日后才姗姗来校,到学校转了一圈后,就打道回府。王贯之对此十分不满,只因他是位有教学经验的的老教师,而且英语教师当时很难得,便找他谈话,要他遵守制度,搞好教学。想不到这位教师依然我行我素,王贯之见劝说无效,便宣布将他解聘。这位教师恼羞成怒,竟冲进校长室,将王贯之拖到操场上,破口大骂,要他收回成命。王贯之毫不畏惧,据理力争:“我是校长,不能误人子弟!”接着,又有几位权威人士前来说情,都被王贯之挡了回去。后来,他从上海交通大学聘请了一位姓周的英语教师,不仅水平一流,而且教学认真负责,要求严格,王贯之非常器重他,给他以鼎力支持,助他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有些负有特殊任务的教师,如一位军训教官专找学生麻烦,也被他“挤”走。有位姓张的国文教师工作勤奋,敢于负责,被他提拔为训育主任。从此贞干中学从上到下形成了一派教书育人,读书上进的新风气。特别是当时物价上涨,校长、教师的待遇都很微薄,但大家都能安贫乐道,专心教学,没有一个去找学生摊派,去弃教经商,另谋发家致富之路。这种献身教育、为人师表的精神,在今天来说也是非常可贵的。

王贯之在担任合肥贞干学校校长两年时间里,坚守教育岗位,自甘淡泊,办事果敢,扭转校风,培育青年,成绩斐然,声誉卓著。

王贯之不仅办好管好了华正、贞干两所中学, 而且纵观他的一生确实是与教育分不开的。前面已经叙过, 他从1931年起,先后任北平平民中学,河北正定中学等校教员和教务主任、训育主任、校长等职。自1936始,王贯之历任芜湖安徽省第二民众教育馆教导主任,安庆初中教导主任,建国后,王贯之先后任芜湖市中学副校长、芜湖第一中、二中、女中和安师大附中学校长、皖南师范教导主任、安徽大学附师校长……他毕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青年学生,受到了社会上民众的广泛尊敬和爱戴。

革命的一生

最后还要点出的是王贯之主要经历是从事教育事业,同时也是革命的一生。他于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捕,从此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40年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边以从事教育事业为掩护,一边又秘密从事的党的地下工作和农民运动。解放前夕,他在地下党的领导之下担任策反工作。1948年1月1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成立后,王贯之和在安徽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一些国民党左派、民主进步人士余亚农、朱子帆、戴戟、陈天任、李海等积极响应,他们分别与民革领导人李济深、何香凝、朱蕴山等秘密联系,利用私人社会关系,寻求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在国民党党政军各界开展策反工作。 王贯之多次参与了民革小组的策反活动。从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王贯之和朱子帆、陈天任、李海等策动安徽保安五旅王汉昭部起义;又和余亚农、朱子帆、陈天任等策动了安东军舰在南京笆斗山起义。从50年代起至60年代初,王贯之一直是民革安徽省委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安徽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成员……1974病逝于合肥,享年72岁。

 当年华正学校收租收据

来源: 网络,菖蒲论坛综合整理。

爆料、咨询、求助请加微信:1637211236

【推荐阅读】
1方志国到菖蒲调研产业发展
2朋友圈最新经典总结


推荐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随时随地了解家乡新鲜事!免费代发便民信息,请打开公众号对话框直接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