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偷偷用公司大号给个人小号导粉?还有比这更奇葩的!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自媒体行业迎来空前发展,三五个合伙人起家的自媒体团队,迅速发展成小作坊式公司。成立公司之后,很多问题也来了,团队应该如何管理,融资应该怎么推进,许多内容创业者一头雾水。
对于大部分内容创业者来说,业务迅猛发展要求团队快速扩张,而经验的匮乏让管理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摆在创始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事实也证明,正是由于经验不足,新媒体行业在野蛮生长的同时,也出现一幕幕因团队管理不善而遭遇危机甚至酿成巨大损失的悲剧。新榜特别采写了几个典型案例,以期引起所有内容创业者关注。
(头图为Clara Östman作品)
● ● ●
案例一
“政商阅读”
员工私自利用阅读原文导流
近日,公众号“政商阅读”的运营者林子寒在新榜的中国微信500强群里吐槽了一件事儿,称他的一位女员工在“政商阅读”及十几个微信子号的阅读原文中加入了该员工自己个人号的文章链接,从而导流吸粉几万。
据了解,“政商阅读”作为主号,其微信矩阵涵盖20多个公众号,近期,有一半公众号文章的阅读原文都被替换成了一条相同的链接,点击阅读原文是一条赤裸裸的吸粉消息——“点击上方的蓝色字一键关注获取答案”。这条消息的阅读数已经显示10万+,点赞也愈千。
据林子寒介绍,在他与女员工的沟通中了解到,该员工从自己的个人号注册之初就开始替换“政商阅读”及其他子号的文章阅读原文,从而达到吸粉的目的。“一开始被我发现的时候她不肯承认这个公众号是她的,即便注册账号的身份证是她的也不肯承认,称是身份证被盗用。从她账号的后台可以看到她通过引流吸了两万粉丝。”
由于此举被识破,该名女员工被解雇。但是她不认可被解雇的理由,一直向林子寒索要赔偿工资。对此,林子寒显得很坚决,“我没有妥协,她做得太不道德了,给了她工资就是助长歪风邪气!”事情的最终结果是,“政商阅读”被恶意导流吸粉,女员工失去工作,“两败俱伤”却仍然没有具体的法律条例来解决此事。
也许有人好奇,新榜指数高达900+,位列微信500强的“政商阅读”,推送文章前都不需要经过仔细审核吗?林子寒告诉新榜,他们这个团队虽然有二十多个微信公号,但是员工只有3位,一位负责广告,一位负责内容编辑,还有一位就是他本人。内容发布之前的严格审核,确实有点有心无力,他目前主要重点关注几个粉丝较高的大号,微信矩阵内的那些小号他暂时实在无暇顾及。
● ● ●
案例二
“首席娱乐官”
股权纠纷致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
去年11月2日,公众号“首席娱乐官”创始人之一邹玲发布一则重磅消息,“‘首席娱乐官’因运营团队重大纠纷而停止更新”,一时间在自媒体圈引起轩然大波。
事情缘起于“首席娱乐官”两位创始人之间的股权纠纷,最终邹玲将“首席娱乐官”由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
最终,“首席娱乐官”的初创合伙人不欢而散,公司与邹玲解除关系。对于类似的自媒体团队而言,微信公众号是公司最大的资产,一旦遭遇不测,将给公司带来灭顶之灾。
跟据微信官方的规定,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理论上升级之后不能恢复,而服务号由于每月只有四次推送权限,虽然开发接口更多,但是对于以资讯内容为主要竞争力的团队,订阅号的每日推送权限更符合业务要求,而服务号完全是鸡肋。对于“首席娱乐官”所属主体公司来说,此举意味着对公司资产的绝对侵害。
事件过去一周后,“首席娱乐官”又从服务号恢复成了订阅号,旁人并不清楚这一周内发生了什么,应该是运营者向腾讯申诉成功吧。能够做到这个结局,对于“首席娱乐官”来说已经是将损失降到最低。
● ● ●
案例三
“财经早餐”
员工误操作致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
今年2月29日,公众号“财经早餐”发布消息,由原本的订阅号升级为服务号,因服务号特殊的功能属性,所以无法每天推送文章。
据新榜了解,“财经早餐”升级为服务号,是由于员工的一次误操作,在被升级为服务号之后,“财经早餐”对外通知,原本的文章内容,会改从自定义菜单和同名App推送。但是在3月9日下午,“财经早餐”恢复为订阅号,并进行了正常的推送。
● ● ●
案例四
某公号
过分依赖单一员工,人走号亡
新榜曾从多个内容创业团队创始人处了解到,在微信公众号草创红利过去之后,他们对原创的重视与日俱增,不惜重金招募人才投入内容创作,也打造出一批原创大号。但同时也暴露出其中存在的风险——过分依赖单一员工。
为了有效激励员工,充分发挥个人能力,这些公号一般交由某一员工全权负责,其工资绩效与公号发展绑定。而且随着拟人化成为运营中的普遍做法,负责员工会将自身个性投射到公号的内容创作中。
在这一过程中,公号的发展确实收到良好成效,但是也埋下巨大隐患。一旦公号发展壮大,达到数万或十几万粉丝之后,负责人难免会产生单飞创业的念头,而此时的离职必然将会导致“人走号亡”,换人之后,即使公号还在公司手里,但接任者势必无法完全继承原来的风格调性,从而导致粉丝流失,公号价值缩水。
而要想留住“离心”的员工,公司就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遇到狮子大开口的员工,博弈将变得更加艰难,而且公号运营越成功,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越高。遇到类似情形,也只有让员工成为合伙人才能解一时危急。
● ● ●
案例五
某机构公号
机构号却是个人主体,归属不清
相比于过分依赖单一员工,还有一类主体归属不清楚的更是欲哭无泪。
在微信公号刚兴起的阶段,许多机构重视程度不高,对规则了解也不甚清楚,稀里糊涂中也跟风要求员工注册公众号,但是注册主体却是员工个人。在发展过程中,机构投入资源、人力去扶持公号,逐渐积累起来几十万粉丝。员工在职的时候似乎一切运转正常。
但有一天,员工递交辞呈,尴尬的一幕出现了:这个用机构资源扶持出来的公号,根据微信的规则却是属于个人的。即使员工无意将公号据为己有,但在后续的运营过程中却需要经常求助于一个离职员工。
此时,公号已经具有了一定影响力,但因为主体归属的纠葛,机构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公号运营处处是坑,在此,新榜提醒广大内容创业者,在鸟枪换炮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自身的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高,以下几个方面万万注意:
1.为了避免自媒体团队中某位员工职权过大,“南宁圈”创始人甄妙认为,最好的化解方法就是帮他找助理,为其分担工作,助理带出来,就不缺唯一性了,作为老板也就有了谈判筹码;
2.增加推送审核的程序,开启群发功能的扫码保护,除管理员和运营者可直接扫码群发操作外,其他风险操作都需管理员微信号进行验证以保护公众号安全,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险;
3.自媒体公司的员工手册有待进一步完善。
- The End -
●
●
●
以上内容使用新榜编辑器发布。新榜编辑器,多平台一键分发、海量在线图片搜索、大数据帮你了解“什么值得写”、丰富的样式中心,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用的编辑器。
| 新榜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