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榴婆报告答魏武挥:关于"投资价值",我想说的是……

2016-03-13 馒头大师 新榜

今天(3月12日)下午,徐达内把老魏那篇《魏武挥:石榴婆缺少投资价值,内容创业未来更适合生意人》丢到了群里,附带了一句话:“@馒头大师,能忍吗?”


群里的魏武挥随后蹦了出来:“这两天鄙人主管挑事(偷笑表情)”(就在昨天,我微信至少有4个公关群在争论他的那篇《公关到底重要吗?》。附:他嘱我一定要带上他的微信公号:itTalks)。


这篇文章本来就是新榜刊发的,徐达内把它体面地扔进我和老魏在一起的群,司马昭之心,是路人皆知的。


面对这样的公然挑衅,我只打了一行字:有稿费吗?


徐达内回答:“有!”


于是就有了本文。



1


首先我想开宗明义地表个态:我完全同意老魏关于“石榴婆报告”的观点。


为了使这篇正文不至于写到第二行就草草收场——以至于徐达内不知道到底要开多少稿费——我觉得还是稍微解释一下。


老魏在他的演讲里是这么说的:


“风险投资要讲10倍,100倍的回报,她增长的速度已不可能那么快。‘石榴婆报告’对个体是好生意,但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生意。但基于‘石榴婆报告’的其它生意,比如造货卖货,可能就值得风险投资关注了。”


看完这段,其实我是强行按耐住给老魏发个红包的冲动的。因为,他这段话里至少透露出三个信息:


1 . 认可“石榴婆报告”的高质量内容呈现。


2 . 认可“石榴婆报告”将个人的价值和盈利能力最大化。


3 . 认可“石榴婆报告”如果愿意在内容之外,涉及其他变现渠道,值得风险投资关注。


能得到一向以“不以为然”为个人标签的老魏的如此认可,那是不能不以为然的。


至于他的观点:缺少投资价值。当然对啊!谁说不对我和他急啊!


就单纯的内容创作而言,创作者有毛投资价值?我投她钱干嘛?是让她换一台更好的笔记本电脑,还是让她有一间更宽敞的书房?抑或是我在马尔代夫包一间海景别墅,让她天天面朝大海拼命码字?即便你能为她做到这些,她为什么要接受你的投资?这些她自己不能做吗?为什么还要让你占股?


你看,六神磊磊文章写得那么销魂,除了哪位伯爵夫人愿意以投资之名不图回报地包养(纯文学仰慕型)起来,哪个风险投资机构愿意给他个人投钱?


内容写作就是内容写作,有灵魂有个性的写作,从来不需要投资。



2


我最接近投资的一次,是在上海黄浦江畔的一幢临江豪华写字楼里。一年多以前的事了。


那天,是一家业内颇有名气的风投,在和我交换过基本意向之后,这家风投的著名创始人之一,也是上海方面的BOSS,约我做最后的面谈。


说是面谈,整个过程,就5分钟,面目和善的他就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们夫妇俩是什么大学毕业的?


回答之后,他就说没任何问题。那笔几百万元的天使投资,对他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但之后他说了一句话,那句话让我至今仍铭心刻骨:


“在接受投资之前,可能是你们俩最快乐的时候。”


这句话给我震动极大,以至于在走出那幢大楼后,我决定婉拒这笔投资。


在此之后,几乎每周,甚至每天,微信、电话,各种投资需求络绎不绝,“石榴婆报告”的估值,从最初的7位数,上升到了8位数,然后到了9位数。记得一位投资人在电话里用近乎哀求地口吻说:“占20%,15%,10%也行,都可以谈,能不能我们聊一下?”


我回答:“真不用了。我们只是写点东西而已,绝对不值那个钱,你会亏本的。”


我的观点,和老魏不仅一致,甚至更进一步:“我们只想写我们想写的东西,拿了钱,方向我们自己就控制不住了,品味也控制不住,到时候,两败俱伤。”



3


所有的风投资本当然不是傻瓜。


我有一个高中的同学,大学同校。他的夫人,也是我高中的同学,同时又是石榴婆的大学同班同学。这哥们在一家体量颇大的资本机构,手里掌管着2亿美元要投。


这哥们一开始就一直想投石榴婆,但我一直劝他别投。大家都是兄弟,彼此交流起来,自然不会一点藏着掖着。我的观点很明确,他的动力我也自然知道——要投石榴婆报告,当然不会让你只做内容。


其实哪家投资机构不是这么想的呢?


海淘电商,女性社区,最起码也是时尚新媒体矩阵,逐利的资本从来都不傻,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只投内容的局限?就像我不会投“六神磊磊读金庸”,但如果他肯在每期做些云南白药或龙泉宝剑的电商——好吧这是开玩笑——或者卖点书,那又是另一件可谈的事了。


这哥们时常会找我一起喝喝茶,聊聊项目,包括石榴婆,包括他看的一些项目。我觉得很有意思,拓宽眼界,对我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有帮助。每每聊起石榴婆,他总是要叹口气。


这时候,我也总要说一句:“哥们,我们这是家庭小作坊,就图个开心而已。”



4


于是就说到了内容和创业的问题。


徐达内今年年初在北京搞了个新榜大会,我去了,主题叫“内容创业者之春”,很轰动,确实称得上这个行业的顶级水准,会上碰撞出的一些话题到现在还在发酵,比如腾讯"芒种计划"和今日头条的各自发力。


但我并不是很认可这个大会主题,我觉得确切地说,叫“内容传播之春”,更贴切些。


拜移动互联网兴起所赐,尤其是微博、微信蓬勃发展,打破渠道垄断的内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明媚春光。如果不是在这个去中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知道“商务范”、“新世相”、“大象公会”、“咋整”、“遇言不止”这些名字(别我问怎么列那么多,我们混一个群的,你们懂的)。当然,也包括“石榴婆报告”。


但转过身来看,纯粹的内容写作,和创业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所谓的“内容创业”,是一个混淆概念的名词,指的的是以优质内容为流量入口,进而做其他买卖的生意。


比如徐达内,我老是笑他标榜自己“不是文化人,是生意人”这句话。因为在我看来,越是要强调自己不是什么,越是骨子里就是什么。


记得有一次在莫干山,我们一起参加一个中国公关业的聚会,我和徐达内相邻坐一桌。他和我说起,对于停掉“媒体札记”的不舍和踌躇。事实上,老徐至今的介绍里,第一句总归是“新榜创始人”,但后面多半总要跟一句:“媒体札记”创始人——当然,也不能不提的是,就是那一晚,山间小道,另一桌的魏武挥饭后和他步行在我身后,轻声细语,几个回合,敲定了新榜2020万的A轮投资。


但我始终觉得,徐达内的体面,不是来自于创业的成功,而是来自于内容的执着,这也是他能区别于那些土豪老板,面对红菱们时拥有的底气和风度。



5


顺带说下广告吧。


有一次去上“插坐学院”在北大的年终大课,我讲完后,“罗辑思维”的罗振宇老师上台,他第一句话是:“反正石榴婆报告已经讲完下台了,我再讲什么他也不能反驳了。”


罗老师是看低广告,提倡卖货的。


罗老师当然有他的道理,我认同。但关于广告,我也有点其他想法。


我觉得人类从非洲发迹,一路走来,直到进化到现代人,依旧保存的刚需,除了吃喝拉撒,其实不多。如果要算,“广告”算一个。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还是现代,广告永远是刚需,永远是高利润的行当。只不过,广告的要求很高,简单来说,就是“哪里有关注度,哪里才会得到广告的青睐。”


传统媒体这几年的盈利能力式微,很多人觉得,是传统媒体赖以盈利的“广告模式”模式不行了。其实“广告模式”永远不会过时,只不过它的形式一直在变,它的要求越来越高。 


美国一年一度的“超级杯”,可以变现的渠道不可谓不多了吧?你有没有见过有人去劝主办方:“不要执迷于广告模式,去做做其他渠道的拓展”?别人恐怕都会认为这个人是傻子。在“玫瑰碗”投放广告,一秒的价格是15万美元,还要抢破头。2013年,就一场比赛的“超级杯”,广告收入是2.63亿美元。当时年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的碧昂斯在“超级杯”上献唱13分钟,主办方给出的出场费是零。


为什么那么任性?其实也没什么,我能吸引眼球嘛!爱来不来!所以说,传统媒体的盈利能力下滑,不是广告模式不行了,而是传统媒体吸引眼球的能力不行了(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广告的盘子还在,只不过是投向更能吸引眼球的地方了。别看谷歌打出以"阿法狗"为代表的各类高科技情怀牌,它的本质不就是广告公司吗?微信被称为是掌握了“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产品,但到目前为止的盈利模式,似乎不就是广告吗?


所有期望摆脱“广告模式”的人,其实是想摆脱“看别人脸色吃饭”的模式。但事实上,完全独立自主,不看别人脸色的盈利模式并不存在,无论电商,还是社区,甚至是游戏。更何况,要走这些渠道,付出的精力和成本,同样非常巨大,用这些同样的投入,维持好“吸引眼球”的本事,一样是不需要看别人脸色的。


更何况,“微信公众号”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作的主要渠道,真正起到的是一个“放大器”的作用。即你原有的天赋、才能,在中心化时代,不可能得到释放,但在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得到了完美的传播,并获得了受众的认可。没有微信公众号,原新华社记者王晓磊的“六神磊磊读金庸”不可能被大家熟知,原先写《体育画报》专栏的三表也不可能成为“压根不像”视频脱口秀的代名词,当然,石榴婆那种俏皮小幽默的笔调,哪怕是在原来效力的媒体,也是没什么机会展露的。这些才能在“放大器”的催化下,自然而然会得到广告主的青睐。


以上这些,倒也不是在为“石榴婆报告”的广告模式说些什么,从一年前开始,石榴婆每天回绝的广告,就已大大超过接受的广告。



6


本来还想写几句的,刷了下微信朋友圈,发现老魏已经把本文的开头,贴到他的朋友圈嘚瑟去了。


赶紧回到石榴婆,做个结尾吧。


印象里,石榴婆很少在我面前哭,做了石榴婆报告之后,哭过好几次,都是为了读者。


最近一次,是一天晚上,她在电脑前看后台留言,看着看着,回过头来,已是满脸泪水。


我问干嘛?她说,被读者一条留言感动到了。


那条留言一点都不石破天惊,就简单一句话:


“婆婆,我的苹果手机更新了IOS 9.2,挺好用的,就是想和你说一下。” 


我能理解她为什么哭。她每天早早起床,更新写到凌晨2点,所有支撑她前进下去的,就是读者这种,把她当做邻家大姐姐的感觉。


至于被投资什么的,我们真的没想过什么。我也曾总结,我们对于资本的最大风险,不是内容创作,而是我们俩,基本没什么对财富的渴望。


上个周五晚上,我和她买了两张飞机票,飞到了广州。因为和她谈恋爱的时候,带她去过一次广州,很迷恋那里的美食。周六上午,我们去吃了一次广东早茶,晚上吃了一桌鱼生,周日中午吃了一锅猪肚鸡,下午就飞回了上海。两天多余的时间,就窝在宾馆的沙发上,她看KINDLE小说,我打游戏。


很满足。这大概就是我们希望过的美好日子。


我也和她聊过,如果拿了投资,恐怕我们再也不能想不接广告就不接广告,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更不太可能今天想发条欧洲难民问题的读者讨论,明天介绍下试管婴儿。之前新榜联合一个传统电视时代颇有名气的访谈类节目邀请石榴婆上电视做节目,我们因为有事,婉拒了。女主持人在后来的节目中笑着说:“我觉得有些自媒体人好任性啊,今天在更新,明天就说自己出去玩了。”不管她说的是不是我们,但这正是我们喜欢的境界:认真写作,认真休息。以质量回报读者,而不是数量。我们和读者一样,都是平凡普通,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不然,自媒体的魅力又从何而来呢?至于做内容以外的生意,那完全就是另一件事了。


以至于腾讯时尚曾采访我,说我对石榴婆报告未来的期待,我的回答是:


在未来的10年后,有一群闺蜜喝下午茶,其中一个忽然问:“哎,你们还记得吗?以前有一个时尚自媒体,叫石榴婆报告?”好姐妹们频频点头:“记得记得!”


有这个,就足够了。


- The End -



新榜热文

形势分析 | 阅读来源 | 政商参阅 |

政治第一 | 十万点赞 | 头条红利 |

本地号运营  |  爆文分析   |   投资观点  |

 |   经典案例   |  奇女咪蒙   |  迟宇宙  |

|  大数据   |  侵权投诉   |   鲁豫有约  |

  |   二次元IP   |   公号买卖   |   知乎  |

  |   展望2016   |   papi酱  |  “局座”张召忠  |

|  白皮书  |  QQ公号  |  同名认证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