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托尼·厄德曼》:场刊史上最高分3.7
编剧: 玛伦·阿德
主演: 桑德拉·惠勒 / 露西·拉塞尔 / 弗拉德·伊凡诺夫 / 约翰·基奥 / 拉杜·班泽鲁语言: 德语 / 英语 / 罗马尼亚语
柳莺 5/5 ★★★★★ 电影史杰作朱马查 4.5/5 ★★★★☆ 年度杰作Peter Cat 4.5/5 ★★★★☆阿哲系 4/5 ★★★★ 击节佳作小玄儿 4/5 ★★★★Wegmarken 4/5 ★★★★九歌 4/5 ★★★★牛腩羊耳朵 3/5★★★ 平庸
柳莺
论喜剧的最高境界。 朱马查 完全的惊喜。调度表演主题都在三位一体地传达着“当下即时”的精神,不用深刻的玄思与信息,看似鸡汤的主题太容易就完全砸锅,然而颇怪异的人物性格,异乎寻常的情感表达方式,独一无二的释放与宣泄,达到一种难得的平衡与纯粹,情绪精准而又自如,一切都只是在说“我在这里,这一刻”同时也是“这一瞬已然逝去”。笑得最飙泪的时候也是意识到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的时候,想方设法留影纪念只是让人生愈加讽刺。 Peter Cat 当作为观众的我们被大银幕中发生一切激发起巨大情感高潮而爆发出巨大掌声、笑声时,场面调度的双重性得以实现。向内,它是对电影中各个元素的布置,向外它则是对每一个观众的调度。 阿哲系与上一部小姐的观影体验相反,电影在技术上近乎极简的方式,让自然的表演和让人感触的故事成为绝对中心。起初尴尬的父女情感通过出其不意的一次次瞬间,带着苦涩展开。女儿演唱休斯顿的the greatest love of all(也是greatest performance of all)场景后,引起观众自发的掌声潮、我也以格外响亮的鼓掌,终结了旁边打呼噜的女士,结尾处有些超现实感觉的生日派对是最让人满意的“高潮”之一,很难意识到比小姐还要长半小时。
小玄儿同样是快三个小时,各种琐碎事件的串联,笑料包袱不断。最后一小时里,一首女主清唱的《Greatest Love of All》,后续随性的“裸体生日派对”,成功收买了所有观众的掌声和笑声。故事从年迈父亲的日常生活切入,在女儿独自低头的思索中收尾。不过他们的关系,在一头一尾里却有着翻转的变化。全片在轻微晃动的镜头下,保持了观察者的角度。一位用生命在搞笑老爷子,看似把女儿本就忙碌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其实却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女儿,幽默感如何可以让你拥抱生活的每一个瞬间。影片谜一样的海报,要看完全片才能豁然开朗。导演似乎出奇的有耐心与信心,将观众们慢慢的推向剧情中那个关系的转折点。 Wegmarken 今年跟罗马尼亚有关的电影都……好……长,但时不时的惊喜悦动实在难忘,带个新头套乱晃、随性唱首歌、再开个裸趴。德国人令人哭笑不得的幽默感,这个never lose his humor的暮年人身上除了喜感更多的是那些"最成功的喜剧是悲剧"的元素。影片对职场女强人的刻画难人可贵,甩国产电视剧把飞扬跋扈当雄性荷尔蒙分泌的女白领好几条街。平淡简单的叙事里涵盖了太多潜在的共鸣点,看似云淡风轻却承载了足以在社会背景内翻云覆雨的大波澜。总之,选帽子要慎重,带牙套毁一生。
九歌Maren Ade显然是德国少见的真正具有幽默感的人!德式笑话冻死人啊!然而本片确实笑点奇多且不肤浅。“Toni Erdman”作为父亲第二重人格的名字也暗藏玄机,在德语里“Erde”表示地球,”man“则表示人,联想《楚门的世界》,导演心机萌萌哒~ 牛腩羊耳朵不是我的那盘菜,既没被感动到也没觉得太好笑,也许我就是这位丢掉了幽默感生活意义的女儿,需要一个戴上牙套假发披上兽毛的父亲角色来安慰。德国人真是对nudist不要太痴迷。
文 | 丁说(里昂)编 | Dzolan(西安)
我们有多少个角色?我们有多少张面孔?我们有多少种生活?我们是否每天游走其中,将它们频繁切换,并为这种驾轻就熟而沾沾自喜?
孩子们总是赤裸着出现在父母面前,而后逐渐将自己层层包裹,直到使彼此难以触及;而将这些壳层层褪去又是另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上一次赤身裸体地站在他们面前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对他们坦诚相待是什么时候?上一次将自己的生活毫不遮掩地展示给他们又是什么时候? 《托尼》就这样讲述了一个女儿将这些壳层层褪去的过程。作为一个现代职场女性,她打开自己,如同打开一个复杂而精巧的包裹。这个还原为赤子的过程,在裸体生日派对一段获得了精神和形式上的双重实现。作为全片的高潮段落,这个段落的存在无论是故事发展中的位置,还是人物心理变化轨迹中的位置都呈现出令人咋舌的精准——并且难得的是——它拥有闻所未闻的趣味,刺激和戏剧张力。
如果说女儿是层层褪壳的渐进过程,而父亲则从一开始就是有着摇摆不定的分裂性。作为自己,他只能孤独无聊到开快递员的玩笑,被前妻排挤出女儿的生日餐,像自己的老狗威利睡在草坪上,不安和伤感;而他戴上滑稽的假牙,化身为自己虚拟出来的可笑人物,托尼·埃德曼——就可以满嘴火车,成为能言善辩的泡妞高手,德国大使,商业顾问,一个摇滚明星式的人物。 高尚的喜剧电影总是会攒动人们用不恰当的方式去做最恰当的事,用最不情愿的方式去配合自己心底最需要的渴望,这种故事处理方式无疑是聪明的。但对于喜剧元素的数量,《托尼》又是节制的,不但镜头在语言元素和表情动作上显得谨慎而羞涩,更是在情节编排上加以控制。女儿和男友宾馆幽会一段并没有出现任何父亲的讯息,但这种离场反而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在场,因为显然女儿已然心猿意马。 更何况,“死亡”这个意象在电影中无处不在——它昭示着一个无法逃避的宿命,一个无法改变的必然结局。学校孩子化妆成骷髅高唱“今天来,明天走,没什么好抱怨的”,老人院杀人的玩笑,海龟葬礼,就连影片结尾都在预示着离去……就像死亡紧随生活本身,它追随着影片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这是《托尼》沉重而危险的一面,也是一部喜剧的底线。拥有底线或者前提,并在之上建设起的一种立体的温厚,这种坚实无疑是具有强大感染力的。
《托尼》在主题表达上是温吞的,它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一种可能性。有没有可能让父母再次走进成年儿女的生活,并且是生活的所有部分?有没有可能让两者丢掉欺骗和蒙蔽,再次坦诚,并采用无需激烈的方式? 这种建立在开放和谅解,而不是互相封闭和彼此欺骗基础之上,频繁用道德胁迫和价值观捆绑的两代关系,一些诸如“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下跪洗脚”等形式化的奇怪方式显得多少有些无力和无效。 在本届戛纳,原本在众星拱绕的主竞赛名单上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托尼》成为最大的惊喜。人们喜爱这部影片,不像是追捧珍贵的名画,或是精致的珠宝;倒像是拥抱一个熟悉的朋友,一棵家乡院子里的高大树木——在162分钟里,人们时而置身事外,对着主人公的尴尬遭遇窃笑不已,时而又被带入到银幕中,随着他们懊恼和焦躁,你已经分不清自己在观看还是在参与这个故事。 因为《托尼·埃德曼》在影像上是趋于真实的,这种精致的去特征化,和主竞赛单元众多大牌导演刻意营造的驾驭感和风格化背道而驰。
尽管大都是手持摄影机拍摄,摄影师Patrick Ort还是在试图避免纪录片式的跟拍痕迹,而是同半即兴表演的演员进行充分演排和配合,使得影像写实的同时不失稳健,在镜头运动和画面调度上带着德国式的纯粹和高效;他白描,并固执地在通片使用标准镜头,企图最接近第三观察者的正常视角。
影片的画面全部以近景和中景为主,一种距离感贯穿影片始终,这种距离感像是父亲和女儿的距离本身;他会和你保持在五步左右的距离,不是十步,也不是一步;他在你流泪时不会把脸伸到你面前,而是在你背后默默地看着你,你发怒,他躲躲闪闪;在你躲躲闪闪的时候,他紧随不舍,却也不会过多坚持。
影片没有任何配乐,在声响处理上,被刻意加强的环境音强调着现实世界的嘈杂,“空气声”更是随处填补人的听觉。人物的动作音效等一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声音也是被提高后带到观众耳旁。 这一切努力使得两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可信。招摇撞骗的德国大使是可信的,穿着Kukeri满街晃荡的老人是可信的,裸体生日派对是可信的,反倒是看上去似乎正常的事情,那些商业会务,情人幽会,夜店嗑药……显出了足够的荒谬和动摇。 无疑,电影在走向真实化,这种大趋势已经在近年来的各大影节数次得到印证。《托尼》这样一部回溯影像本源的影片在戛纳主竞赛单元拦腰出现,让朴赞郁《小姐》这种“视觉大制作”多多少少看上去有些尴尬,就好像穿着晚礼服的商人去参加一场不修边幅的天才聚会。面对嘈杂的时代,当演说家一个个试图把辞藻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更加冠冕堂皇,一个朴实无华裸身相搏的人又显得何其勇敢。
人从子宫里被分娩出来,大概需要几十分钟,而从父母那里真正分娩出来,往往需要几十年;血脉链接,成长烙印,外界和家庭的冲突此生彼长,背叛,疏远,捡拾——两次从黑暗中破身而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回望自己的源头,用赤裸的身姿同他们平等对话——也许无论是哪一次,都将是困难而光荣的经历。
Day1: 咖啡公社 | 雪山之家 | 特辑视频 | 伍迪·艾伦
Day2: 保持站立 | 我是布莱克 | 乔治·米勒 | 陀螺日记 | 戛纳评分
Day3: 玛鲁特 | 丁说影评 | 陀螺日记 | 戛纳评分Day4: 小姐 | 深焦 x 克里斯蒂·普优 | 戛纳评分 | 陀螺日记
Day5:深焦 X 吉罗迪 | 视频汇总 | 戛纳评分 | 深焦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