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影评也开始内卷,看胤祥揭示迷影的要义

深焦DeepFocus 深焦DeepFocus 2022-09-19

往期播客:嗑了药的拉美卡夫卡,用文字对抗当下的苦难

建议在喜马拉雅或小宇宙收听效果更佳
喜马拉雅APP订阅 深焦Radio
苹果播客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小宇宙APP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



《逃亡》


影评大赛复赛圆桌

晋级选手:Shortcuts、HAL

评委点评:

深焦组织的迷影气质和内容含金量都相当高的“圆桌”其实非常有名,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界的某著名教授甚至还组织翻译了一些著名的圆桌讨论。拜移动互联时代的各种神奇应用所赐,这种圆桌讨论可以实时在线通过多人编辑的文档进行,要说做评委,那真是目击大型内卷现场。当然作为一枚教书匠,我还是喜欢在出题的时候稍微设计点挑战的。因为并不限制查阅资料和提前准备,包括讨论的题目也提前发下去了,为了故意打乱选手们的准备节奏,我有意换了个套路来主持。各位读者可以看看,还是蛮有趣的。
具体问题设计上,我先要求选手们亮明自己的武器库,毕竟仅凭爱好电影恐怕很难走到这一轮,也是想要看看有多少影视相关专业的选手,一方面摸底的同时,一方面也让选手们互相了解一下,这是公平比武的要义。当然不出我所料,果然卷,都卷到斯蒂格勒了。接下来就是组织比武了,分为立论(形式分析)-自由辩论(结合其他选手发言进行两回合的分析)-结论(上价值)三个环节。
选手们发挥都很出色,最后则涉及到一个选择什么样的选手晋级的标准问题,我自己的标准是四条:对电影的感受能力,对电影的细节把握和分析能力,对电影历史和理论的掌握与运用,最后则是文字表达能力。我一直是期待新一代的影迷有着这几种能力的综合平衡,影评门槛太低了,我们当然是希望把它抬高,但不是设置障碍。因为看电影这件事,虽然“爱”最重要,但,对电影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一样重要,这才是迷影的要义嘛。
其余第六届影评大赛复赛圆桌:

《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结婚生子不是必然,30岁的女性依然可以选择激情

《偶然与想象》:用“想象”的多义性,建构不可言说的“偶然”
《瀑布》:淹没我们的,究竟是疫情吗?



评委:胤祥

电影学者


✦✦✦✦✦✦✦✦✦✦✦✦✦✦✦


选手:HAL

沪上某戏剧学院研究生,好懒好懒,希望时间管理大师们教教我!因为一想到……就觉得要老了。


选手:Shortcuts

业余影迷和品钦爱好者。去看电影吧!


选手:壹陆玖

保持业余,保持好奇。


选手:Stiles

天文学生,爵士乐爱好者,半吊子影迷





胤祥:


各位好!本场讨论的影片是《逃亡》。我想先请各位选手阐释一下自己准备在讨论中用到的方法和框架。更具体一点就是: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谈影片的什么问题?


HAL:


好的,我个人打算以影片文本分析和试听分析为基础,运用一些案例对比,然后主要从文化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我大概的框架首先是找到一些自己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地方,然后试图寻找一下这些特殊性背后是否有隐含的因果关系或者更普遍的现象,再反过来从对这些现象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回看本片,来评判本片在艺术创造上大概的位置。


举例说,我首先对《逃亡》里面“家庭”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会对比下自己了解的现实,和已有的一些家庭题材影片,加入些表演研究中的游戏观点,以及德波和斯蒂格勒的部分观点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Shortcuts:


好。我重点通过对影片文本的细读,对叙事结构的分析,及形式上的选择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主要探讨此片对于“叙事”这一动作本身的关注。随后,延伸至其余几部近似体裁形式的影片包括《萨莫尼路》《残缺影像》和《巴什尔跳华尔兹》,进一步论及“主观非虚构电影”的形式同“记忆”这一主题的关系。从而提出《逃亡》一片本身在形式选择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壹陆玖:


和大家有些相似,我个人主要也还是从影片内容、表达方式、切入视角以及与同类影片的交叉对比入手,想去看看影片的表达对于它的主题是否奏效,或者它的表达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比如同样被归类为难民题材影片,《逃亡》和它的前辈们有什么承袭之处、又有什么突破之处呢?


Stiles:


首先,《逃亡》作为今年同时提名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动画长片、最佳纪录长片三大奖的影片,动画表现形式不俗,与纪录片手法结合得也很巧妙,可以先从此处切入。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其对难民主题的表现,想主要谈谈影片选取的主要角色和叙述方式。先说一下比较令我眼前一亮的优点,低帧率的处理有种美感,多处采访镜头特意模仿手持晃动效果,还有一些转场时的黑白动画很有特色,利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以及面部神情。


再说回到这部电影的中心——人物构建上,我的看法是,影片选取的角色非常具有典型性,整体围绕其难民身份和同性恋身份两者做心理分析,但浅尝辄止,且存在一定的道德问题。


《逃亡》截图


胤祥:


第一轮先请大家针对影片的形式:动画纪录片/散文电影(essay film)来发表一轮各自的看法。这是本次比赛立论部分。


HAL:


我认为本片采用动画记录片的形式对于本片内容的表达/表现有失有得。就我关心的话题来看,动画纪录片这种虚实相生,模棱两可的外观,与影片中对于“家庭”和“个人”四分五裂,但又“貌合神离”,甚至难辨真假的现状有很深刻的共鸣。可惜与此同时,我觉得导演并没有发挥动画纪录片(尤其是动画)本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具体的结构组织和表达上比较保守,损害了影片的表现力和深度。


壹陆玖:


从《逃亡》来看,动画是呈现叙述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按照Amin口述的顺序/采访发生的顺序,用彩色动画将情节视觉化(导演采访Amin场景以及Amin口述经历);用真实影像资料做背景的交代(时代、环境、事件);用极简又非常有情绪压迫感的抽象黑白画表现情绪/感受(比如两个姐姐被丢入集装箱的时候、被前男友威胁的时候、被边防警察抓捕的时候等极度恐惧的时刻)——三种手法分工明确地把内容呈现出来,而这三种手法都是服务于叙述内容的,可以看出主创无意于打造一个非常风格化的动画片或者做形式炫技。


所见的真实和所感的真实都是不同维度的真实,而并不是说前者比后者更真实。动画能抵达一些影像素材无法抵达的真实,但动画也可能造成叙述和叙述者的分离。


《逃亡》截图


Shortcuts:


动画纪录片,或散文电影,是对原始的新闻、archive footage等多种介质材料的再度拼贴、重塑和影像资料、色彩与线条、符号和文本的并置。


观看一部散文电影,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真理。创作者对于自我观点的表达,与主观性,反思性同不确定性皆是附着在散文电影的形式之上。在《逃亡》中,为了呈现出无法拍摄出的场景(如一次恐袭或记忆中的场景),或是信息保密的需要,创作者采用动画化的手段进行重现。这一系列例如《逃亡》这样的通过动画与真实影像构成的纪录电影,最终都是关于记忆的探索,以及对于其虚构与真实的模糊界限的讨论。在我看来,《逃亡》的不尽人意之处正在于对“记忆与视点”问题上的偏差。


Stiles:


首先,动画纪录片是对纪录片边界的扩展,打破了传统的“纪录”的定义,代之以动画灵活的表现形式。就本片而言,既有多变的画风,对人物、色彩等的夸张表现,也有对纪实的模拟(比如采访环节)


散文电影我认为则是一种注重自我论述和反思、形似散文的叙述风格,本片确实围绕着男主角的口述回忆展开,坦诚地陈述和表达他的逃亡经历。作为电影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男主角Amin的身份显然非常典型,所以影片自然而然地围绕着他的难民身份和同性恋身份展开,表现难民身份,就是讲他逃亡的一波三折,逃亡过程中遭到的非人待遇,失败而又成功;表现同性恋身份,就是拍他小时候穿裙子、喜欢尚格云顿、多年以后才和家人出柜。对于影片这种表层化的心理分析方式我持保留意见。


《逃亡》截图


胤祥:


好的,我看大家很想要讨论一下影片的缺点,那第二轮就请大家来聊一聊影片的缺点吧。(后面大概还有两到三个回合),可以针对影片的技法、叙述等方面,结合其他选手的发言,来讨论一下你认为的影片的缺点。


Shortcuts:


我认为全片始终存在着两种叙事语气的抗衡关系,即是导演的语气与Amin的语气。“没关系,我们将按照你的节奏走。”导演/采访者在一开场说出的这句话极为关键,Amin温和而腼腆(影片开头他对于讲故事的犹豫),他多次自言自语式地提到“我不记得了”。即便如此,整部影片仍是由导演高度控制下完成的一次创作。


一个例子,打排球一场戏中,既完成对1989年事件背景交代(以一个看电视的画面进行转场),同时引出哥哥被抓去服兵役的情节,甚至有一场戏剧化的追逐场面,这也是Amin人生中的第一次逃亡。这一段落叙事流畅精准,正是导演情节组织技巧的体现。显然,导演在回忆段落是以美国melodrama式叙事方式处理的,而非Amin的”节奏“。正因如此,Amin的故事却强加在导演选择的强度叙事语气下被讲述,一切都落得太实,太刻意。


《逃亡》截图


Stiles:


我先说一小点,我比较讨厌这部电影的配乐,太煽情了,尖锐的弦乐好像时时都在制造一种凄惨的感觉(当然也有些时候是为了加剧逃亡过程中的紧张感);还有回忆里出现的一些金曲,太过于功能化了,令人想到今年另一部奥斯卡提名电影《贝尔法斯特》,它们俩其实都是一种修饰过后的记忆。《贝》尚且是一部传记电影,而本片则只能依靠真实影像的插入来增强现实感。


《贝尔法斯特》海报


HAL:


我就结合下@壹陆玖 也提到的,本片可以说采用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影像共同服务于叙述内容。这一点我也很赞同,导演在这种模式下完成了很流畅的叙事以及表现效果。不过我的质疑也就在于此,因为回过头来我觉得这种叙事实在是“太流畅”了,导演自身想要揭开的真实似乎也能“呼之欲出”。但分明这就是一个混沌和灰色的现实啊?导演从繁杂的材料中输出了一个条分缕析的分解程式,对于“叙事和理解”来说是有益的,不过对于“事实和记忆”来说我觉得或许就妨害过多了。


壹陆玖:


《逃亡》以私人化叙述展开,它能触及的细节和面向本身是让人惊喜的。但这个“人”和观众之间似乎是有距离的。《我在伊朗长大》《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也是动画,但创作者即是亲历者,相对而言影片整体会有更强的主体性的表达,特别是《伊朗》。


《我在伊朗长大》海报


而《逃亡》, 我们能听到叙述,能看到基于叙述的影像呈现,但是叙述者的面目是模糊的。而且影片动画在人物描画上也并不那么精细。似乎是淡化Amin的个体性,可以理解,因为他的苦难是群体性的,或者也是出于保护。但这和私人化叙述的基底是矛盾的。以至于,我个人来说可能觉得影片的叙述中有种种“好”处,但不是深深被感染的那种“好”。


Stiles:


同意@Shortcuts 所说,开场镜头很有意思,男主角面对镜头躺着,有些拘谨地调整他在镜头里的位置,接着开始了平静的讲述。之后回忆开始整部电影就变得剧情化/戏剧化了,这种叙述方式将表现力度最大化但大大降低了可信度。


《逃亡》截图


在看完男主角经历的这一切后,除了对他的经历表示同情以外很难说我们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因为它似乎根本没能触及现实的角落。无论难民还是同性恋身份的构建都太表面了,关于后者我认为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是个很好的正面例子,去年改编的同名电影我也很喜欢,难民题材作品我接触的不多,也许可以和刚刚上面提到的《我在伊朗长大》等稍作比较。



Shortcuts:


@Stiles 所说,的确,本片在Amin身份建构上显得表面且机械化——部分原因在于使用好莱坞三幕剧架构的结果。我们能够明确找到Amin难民身份认知与自我性向探索的两个落点:在海上与白人阶层隔海相望;以及与叔叔关于性向的谈话。这一切都快速地紧紧贴合着结构推进,太过精确,如同一套早已写就的既定流程,忽视记忆自身复杂的运作机理,及其带来的不可靠性与模糊性。情感自然就无的放矢,更无法被“唤醒”(一如Amin在开场是躺在镜头前叙述的)


《逃亡》截图


壹陆玖:


我也同意@HAL 说的叙事太“流畅”,看似跟着采访的顺序“无为而治”地展开,其实材料还是整合得非常清晰——用“家”串联,从开始的“家意味着什么”到中间家人真实去向的解开到结尾新家的建立,就连“流畅”叙事里面的三次卡顿(Amin起身中段采访):第一次是问到他爸爸在哪,第二次是问他姐姐还活着吗,第三次是讲到他刚入境丹麦那几年怕被遣返不能见家人的痛苦,都刚好被弥合进整体的这个“家”的叙事脉络里面。


HAL:


补充一下上面那个,其实我有个感觉,我觉得amin真的就是他本身就采用了这些故事的手法将材料给到了导演,这个角度上导演只是在还原事实而已。有个例子,那些音频应该是amin说过的而不会全是照着念的稿子,这些音频里就能看到amin首先是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出现的,导演的故事技巧在我看来只是其次。


Shortcuts:


同意@壹陆玖 说的,是的,影片的结构足够清晰工整。包括几处对照关系:哥本哈根与喀布尔的俯拍镜头,父亲的飞机与手中的风筝等。在我看来这同样是对美式叙事传统沿用所带来的优点,分裂之处也同样在这里:这样的叙事始终不是Amin的方式。


《逃亡》截图


@HAL 我认为很难说导演使用的正是与Amin相同的叙述方法。我查到影片一处时空穿帮:Amin在1984年于街道穿梭时听的歌曲《Take On Me 》,实际上发行于1985年。难说这是Amin记忆出错还是导演为强化情感的虚构处理,因为这首歌在后面还会再度点题。


胤祥:


总结一下就是大家认为影片实际上在电影伦理上有点问题,当然我说的这个电影伦理是很多个层次的了。那么你们认为影片从2021年初横扫各大电影节和奖项又是什么原因呢?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正确”可以概括的。下面一轮大家可以围绕影片的表意和接受来谈一谈。文本细读、叙事分析、意识形态批评等等都可以用起来!


HAL:


其实我个人对这部片子拿奖是没有质疑的,我确确实实有被这个片子感动到。很遗憾我不大清楚这部片子的竞争对手是否足够优秀,但我觉得这个片子至少完成度很高,有种“喜闻乐见”的快感。从难民和lgbt角度来处理这个题材,也成功避免了可能引起的两极争论,给了观众和评委一个“平和”的视角来返观世界,是我觉得这个片子(如果有的话)对观众正面的影响吧。


壹陆玖:


其实我看完第一个感受,就是想到邱刚健先生当时说《投奔怒海》这个本子虽然洋洋洒洒非常厚,但完全是无关的人躲在自己的书斋里非常天真地想象出来的故事。想象的难民逃亡的故事和真实的难民逃亡的故事,两相比照来看还挺有触动的,前者(也包括许导之前的《胡越的故事》)的破灭感在于彼岸的无法抵达。


《投奔怒海》海报


而《逃亡》的破灭感则在于,它好像告诉你,即便历经千难万险抵达了,又怎么样呢?这不是一个抵达了然后happy ever after的故事,而似乎更像是个回不去了/无处可逃的故事。因为那个想象中的彼岸,那个应许之地,首先在你的精神上被摧毁了。具体从《逃亡》来看,那个彼岸其实是你根本已经回不去的家。这是编剧在书斋里悟不出来的。


Shortcuts:


首先,此片作为一部非虚构电影,在素材组织上(回忆部分)却是对美国电影式叙事传统的沿用。文本结构非常工整,清晰。两条故事线:一条线是此刻的生活(与爱人看房子、讨论未来生活、接受导演采访......),并由此牵引出过往的回忆线。在回忆线里,导演同样明晰地建构了逃亡经历与自我性向认知的两层叙事,类似于Coming of age类型青春片和难民题材影片的融合。因此影片对于Amin记忆探索的建立相当流畅,具有张力,精准高效,几乎无一赘笔。


而对于“叙事”本身的关注或许是最值得讨论的部分,也是近几年少数如此明确指向这一主题的电影。顺便一提,今年另一大热影片《驾驶我的车》恰好也关注于“叙事”。Amin在片中分别讲述了真与假两个故事。假的故事,扁平而残酷,仅有模糊的轮廓,让他成功逃亡;而真的故事以多时空,多角度,以真实影像资料作为注脚,逐步将他重新唤醒,如同一次回归。


《驾驶我的车》海报


HAL:


我个人还有个看法,我自己的感受,amin这个人很“卷”——看了这个片子我却很能理解他,放到中国的话甚至可以当作是成功学鸡汤。西方对于外来族裔的一些歧视,在接受这种故事的背景下,或许对于缓和由于疫情带来的失业危机和继续加剧的难民威胁有种缓冲作用。


Stiles:


我认为从整体来看,这部电影的“政治正确”也许是带有一种过分迎合西方价值体系的失真,唯利是图的人贩子、腐败的俄罗斯警察,这些人物都沦为符号,对于男主角的家境、阶级——其实是实现逃亡比较重要的一点——也表现得轻描淡写。


但在落实到叙事层面时,本片的确有不少动人的细节。比如初次逃亡过程中一位老人摔倒以后几个陌生人返身回来帮忙抬着她走。


《逃亡》截图


另外,动画和旁白的间离效果也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在本片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里,一船出逃的难民兴奋地向一艘大船挥手,而只有男主角不为所动,他觉得羞愧、不安,而这种不安也完全体现在了他当下的旁白语气里。再比如在俄罗斯警察对没有证件的难民实施暴行那里,Amin在旁白里说自己很后悔当时没做点什么,但这于事无补,这种跨越时空的自白却也流露出一种坦诚。


HAL:


在这里回应下@Shortcuts 提到的那个bug,谢谢提醒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这点。不过,怎么说呢,我觉得包括叙事的一些弊端,甚至包括政治正确这个东西,其实不是全部源自于导演的。我觉得记录的主角amin本身就处在西方的文化当中了,这种叙事和正确——从记录的角度来看——或许恰恰是导演从amin身上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合力下,所捕捉/强化的部分,当然,这个角度是想象自己是个导演正在amin旁边做精神分析。【甚至某种意义上,导演如果不这么表达的话,反而某种程度上和“记录”的初衷有悖】


壹陆玖:


还有比较特别的是影片多重叙述和多重视角的叠加。一个是多重叙述的叠加——影片里Amin对真实经历的叙述、这个叙述里面嵌套着的多年来他为了存活的那套叙述以及作为同学的导演的叙述。另一个是导演多重视角的叠加——导演既是电影人,又是Amin的朋友,其实也是观众(特别是预设了Amin家破人亡,结果始料未及得知其实家人还健在的时候)


《逃亡》截图


Shortcuts:


@HAL 嗯,导演对Amin叙述的捕捉或强化正是我强调的,两种语气的存在。但我不同意导演必须要这样表达,才不会与“记录”相悖。


对比2018年导演双周的《萨摩尼路》,全片有着相近的形式表达。影片开篇,被采访的小女孩说“我不会讲故事”。于是,摄影机多次记录下她在石头上写写画画的动作。这一动作与穿插在影片中的黑白动画遥相呼应,并完成了在视觉与文本两个叙事层面上的主题探讨:通过虚构的绘画场景唤醒遗失的记忆。对比《逃亡》,此片对记忆的展示更为直接、自由甚至是一种简化的粗糙感。


《萨摩尼路》海报


HAL:


嗯,@Shortcuts 的观点我也同意,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我觉得导演本身的选择值得推敲,但至少是种选择,在这个选择上我认为导演还是有充分理由的。


胤祥:


最后一轮想请大家再结合影片对记忆和情感表达来谈一下对影片的看法,我看前面大家的讨论里也都比较认可影片是“比较动人的”,那这一轮可以主要谈影片的优点,当然也可以继续阐释影片你觉得不足的地方或者前面觉得自己没阐释清楚的部分。


Shortcuts:


说一处来自视听的优点。在回忆部分中,出现了一种更加阴郁甚至是恐怖的黑白简笔画勾勒逃亡的场景。根据伴随画面的类似水下的声音设计,可以得知这种视觉呈现来自于母亲对溺水的恐惧。人物没有面孔,仅是粗粝的线条,起伏不定的波纹,强化了叙述者Amin的惊惧感。在更深一层的表达上,可以看出这也是Amin与母亲心意相通、情感联结的一种具象化表现——以恐惧的方式处理,这一处理在我看来是全片最动人的部分之一。


《逃亡》截图


Stiles:


其实近些年来难民题材的电影不在少数,这部电影能够脱颖而出我觉得还是得归功于它的表现形式。近似抽帧的形式还原了对动作本身的关注,而如@Shortcuts 所说的黑白简笔画效果也放大了影片所渲染的情绪。不过像我之前说的,真实影像的插入其实有点刻意为之,反而破坏了动画的美感,仅有在最后一处,Amin和爱人定居的后院转为现实的一幕,我觉得具有很强的情感力度,设计非常巧妙。


《逃亡》截图


Shortcuts:


是的,我也认同最后转入现实一幕设计巧妙,也是一种结构上的完整,现实与虚构界限缝合的一个落点。


HAL:


这里我想谈谈amin带给我的“孤独感”。我看过导演在油管上的Q&A,里面导演很明确的提到自己就是“拍amin一个人的纪录片,刻意减少男票的戏份等”——这在我看来是种比起文本层次上的孤独更深一层的孤独,也是电影的一个核心。


首先,在动画的创造上,导演提到参考了画过《夜鹰》的“孤独的”霍普的绘画风格,从色彩选择,到光线和构图,以及人物形象上都有这种静观下浸泡在孤独中的感觉。


其次,在amin的“场面调度”中,amin和家人虽然不乏聚在一起的段落,但在导演的用意下对于他的家人可以说我们了解的和“人贩子”一样多,这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尤其考虑到amin和我们一样同属于一种大家族文化。


一个例子是影片开头,amin和哥哥放风筝,和姐妹看游戏牌,最后一个人在房子里看海报的性启蒙——在我看来这就是某种欢愉过后的“鸦雀无声”,这个童年的美好回忆居然也是难以分享的和孤独的。还有就是碰到大船时,amin紧紧和母亲靠在一起,母亲的话不多,在这里我却觉得amin才是最理解母亲的那个同样孤独的人。


《逃亡》截图


第三点,这种孤独在我看来也是amin自我无法认同的孤独。尽管表面上他对自己lgbt的认同看起来很轻易(但或许这也暗示了他还有更加急求认同的东西)。导演在Q&A里提到,很多细节其实是amin自己在回忆时补充的,比如说要被遣返的那种“羞耻”。在这点上看,Amin是一个知觉极其丰富,富有感受力,甚至是自恋的人。但后来,amin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母语,尤其是有个amin自己浑身是文字的抽象画面——这在我看来正是斯蒂格勒那种技术—书写视角下的中毒了的表征:amin的自我记忆书写/第三持存成了某种难以辨别的遗物。


另一个侧面是,在丹麦被审问时,他明知道说着假话却痛哭流涕的情景,在我看来这正是陷入了所谓的“黑暗游戏”:自己的身份时刻处在摧毁和建立的边缘,自我时刻流变,已经不复存在(他问到,“无法做自己,对自己的破坏有多大?”)


在这个角度上,我觉得amin坚持不透露家人,只拍自己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自我疗伤和“解毒”——找一个巴赞那种意义上的现实等价物来想象一种自我认同(因此难免很多自我剪辑和故事的原初editing);另一方面也实际是更深一层的保护家人,根本上不愿意相信家人经历了自己所经历,甚至排斥这些,哪怕他们都是共同的参与者,而正是在此处,我觉得家庭这个模式完成了最后的“自败”:都是为了大家好,所以选择离开/不去叙述/独自孤独。


《逃亡》截图


Shortcuts:


还想再补充一下我上文提到影片对“叙事”这一主题的讨论。Amin分别讲述了真与假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恰巧对应影片叙事层面上的两重性:表层是由摄影机记录下的,真实资料影像与非虚构的采访(后被动画化处理)。在画面上标明了明确的空间与时间标识,强调即时性,准确性,如同一份信息确凿的证词。它引出了里层,即摄影机缺席的,存在于Amin脑海中的回忆段落。是戏剧化的,不确定的,在时空坐标中跳跃,真假难辨。正是这叙事的两重性,构筑了一套类似于“地形记忆法”的方法论,喀布尔、莫斯科、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时空作为坐标系激活了Amin的记忆。


壹陆玖:


人文上更打动我些。《午夜行者》里作为父亲的导演在女儿失踪的时候不可抑制地想到,如果我现在拍到女儿被害的尸体那会是多么震撼、多么“电影”的一幕。关于纪录片和被摄者应该保持什么距离,镜头是不是总是避免不了剥削对象的苦难(或者隐私或者其它),这个讨论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午夜行者》海报


但是在《逃亡》里,在问到父亲的去向,Amin无法继续的时候,导演也不逼他,而是按他的步调来;在得知其实Amin的家人还健在的时候,导演为他高兴而不是责难谎言,这些时候,导演首先选择作为朋友。也使得总体叙述上是有一种亲昵、信任和逐渐舒展的,哪怕也许牺牲了影片的其他可能性。而Amin的叙述呢,不光是作为受害者,他被迫撒谎、他无法挺身而出、他无法建立亲密关系……《逃亡》里面有这些身份的多重性和人的复杂性(/所谓苦难的影响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Stiles:


同意上面,好的电影尤其是纪录片需要具备人文关怀,也需要展现不一样的视角,这位初出茅庐的导演做得足够好。而个体述说的真与假、对家人的模糊化处理等我觉得其实也强调的是本片作为散文电影的一个特点,琐碎的回忆成文以后自然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主体的突出自然带来客体的消隐,后者只在极为有限的视角下发挥作用。所以我还觉得本片回忆的方式(闭上眼做心理治疗)和做梦有些相像,主角在这过程中有点像是一个旁观者,甚至仿佛没有亲身参与到整个逃亡的“噩梦”之中。


《逃亡》截图


壹陆玖:


是的,@Stiles 的话让我想到《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开头,做噩梦的前战友问导演难道电影不能做心理疗愈吗?可能《逃亡》(Amin在《逃亡》里倾吐的叙述)对Amin来说也是吧。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海报


胤祥:


如果大家还有补充的就继续在这一条上面来写,如果没有补充的,那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请你用一句话来向你的朋友/深焦的读者推荐这部影片。


HAL:


曾经很爱自己,曾经害怕停下,曾经不敢养猫,谢谢还在等我的人。【土味情话见笑了:)】


Stiles:


《逃亡》是一部兼具动画和纪录形式的回忆体散文电影,同时探讨了当代难民和同性恋两种边缘身份的归属问题,导演以友人的身份问询主角Amin的逃亡经历,让埋藏多年的隐秘记忆得以被诉说。


Shortcuts:


《逃亡》是对“元叙事”的一次反思。我们进入Amin的内心,透过他与创作者的视点,再度尝试理解这个世界。


壹陆玖:


吾乡不得归,吾心无处安。逃离了,然后呢?


胤祥:


感谢大家!辛苦了!



编辑:芝芝味桃桃

Everything comes full circle.


- FIN -


深 焦 往 期 内 容

一百年来,被翻拍无数次,却从未被超越


科幻片已经到头了吗?


从叛逆少年到抽电子烟的大叔,洪常秀谈自己的电影生涯


院线回暖却无片可看,不如看洪常秀表白金敏喜


阿伦·雷乃的一百年,你们什么都还没有看到


多元时空题材遍地开花,《瞬息全宇宙》到底还有什么好看?


漂泊半生的罗大佑,是否找到了没有霓虹灯的家乡


《灯塔》导演新片扑街,暗黑史诗拍成了马戏团乱炖
2022年戛纳获奖名单,《悲情三角》获金棕榈
未来是一场肉体“异化”的集体高潮


选片人全部解雇!鹿特丹怎么了?
网飞股价暴跌 ,流媒体神话何去何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