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林海:仲裁员队伍需要更多的行业专家 | 律新社大咖来了之仲裁员系列专访(附视频)

2017-12-13 律新社


律新社 | 周正

律新社大咖来了之仲裁员系列专访

由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律新社共同推出



 

新媒体时代,朱林海律师的曝光度很高。

 

执业二十四年,他在公司投融资、并购重组、房地产以及争议解决领域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业界大咖。作为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他和团队所成功代理的诸多案例不断出现在律所公众号推送中,个人则不断出现各类业界榜单中;作为上海市浦东区律工委主任和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他积极推动行业建设发展,频繁出现在各类活动现场;同时,作为上海国际仲裁中心资深仲裁员,他近年来还代理了许多仲裁案件,帮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国律师如何紧跟需求继续为中国企业的海外商业活动保驾护航?国际仲裁为什么越来越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争议解决方式?争议类型趋向复杂化,仲裁员为什么还要成为行业专家?青年律师又该如何成长?……近日,朱林海律师做客律新社《大咖来了》,在与律新社CEO王凤梅畅谈中都一一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u0514z97df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咖来了!律新社CEO王凤梅专访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林海,听他分享新时代国际仲裁的新变化。


(律新社视频中心出品)


谁不布局 谁就出局


随着“走出去”的不断推进和“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入,中国企业的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日益增长,这给中国律师在带来了更多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两年,已经经办过大量投融资和跨境收并购业务的朱林海有了更多接触国际法律事务的机会,他也对中国律师在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经营活动提供法律服务时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多的理解。

 

“律师都是被客户推着走的,客户有了需求,我们必须去考虑布局,否则的话你就在最顶层的法律服务市场被淘汰掉。”参与律所管理,也拥有自己大型律师团队的朱林海认为,作为法律服务的提供者,律师必须紧跟需求的脚步去规划业务。“刚刚改革开放时,外资所也是紧跟着外国企业的脚步进入中国,不少办公室已经开设了二十几年,现在中国企业往外走,而且势头很猛,这对中国律师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朱林海说道。

 

面对机遇,外资所已经作出了应变,对境内办事处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过去这些办事处主要是承接总部给过来的项目,但现在他们也在积极开发中国企业出去投资的需求,联络国外总部或其他办公室提供服务。”曾在国际所总部办公室任中国法律顾问的朱林海很了解国际所的运作模式。

 

“由于外资所在国外有的已经耕耘了上百年,拥有分布在诸多行业的广泛资源,能够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的时候扮演介绍人和领路人的角色,中国企业的确需要借助这些资源和关系找到正确的投资方向和目标,这也是尽管中国律师的涉外法律服务能力越来越强,部分中国企业仍然愿意选择收费昂贵的国际所的原因。”朱林海解释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律师就没有优势。国际所相对高昂的收费标准和机械的计费模式,动辄上百万的律师费让不少中国企业都大呼吃不消。尤其是在投资行为趋于理性的当下,中国企业投资不再“一窝蜂”,而是倾向于先试探性地调研探路,中国律师正擅于根据不同阶段法律事务的性质运筹、调配不同层次的法律服务,从而在找到更合适的服务提供者的同时,控制项目的节奏和企业的法律服务成本,扮演“总法律顾问”或“法律服务总包商”的角色。



投资热后 谁来“救火”


据商务部今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总额高达1701.1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全年完成营业额1594.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另有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已经达78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

 

“企业家永远比律师勇敢,国家一号召,一看到商机就行动了。”谈到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时,朱林海这么说道,“但是,勇敢有时候也可能是莽撞,很多风险没有考虑清楚就出去了。”

 

改革开放的前二三十年里,大批中国企业家凭着肯干、敢干的闯劲打下了一片江山,对于商业活动中的法律风险往往都抱有“出了事儿再说”的心理,在海外投资经营中也习惯把这种模式照搬出去。


“这个思维方式在国内是没问题的,很多企业也都是这么冒出来的。”朱林海也认为这是一种商业规律,发展的初期,顾虑太多就办不成事。“但是确实国外的法律环境跟国内差异很大,所以有时候受到的教训和付出的学费也比较惨重,甚至有的企业因为海外投资经营受到重大挫折影响到了国内的业务。”

 

朱林海预测,接下来“投资热”的隐患就会慢慢浮现,一方面是虽然“一带一路”战略继续推进,但政策上的微调会影响部分行业的热度,另一方面是一哄而上式的投资,后续的管理和相关法律事务的难题都必须应对。

 

“确实在一些国际仲裁的环节当中,我们看到中国企业往往处于相对比较被动的地位。对仲裁规则的不了解让这些企业没有在仲裁发生前留存基础证据的意识,对当地的实体法或程序法都不甚了解,等到仲裁发生了再去找律师来代理,能否找到最合适的人也不确定,这几重不利因素之下,结果可想而知。”朱林海说道。

 

并且,当前国际纠纷呈现背景复杂、成本高昂、时间较长等特点,这些都让中国企业十分头疼,也更愿意选择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来进行争议解决。



承案量大 呼唤“行家”


相较于诉讼,国际纠纷选择仲裁的方式进行争议解决有很多优势。

 

“首先一点很现实的优势就是,法院有编制问题,人数有限,而且法院需要兼顾多种类型的案件,在商事纠纷解决方面的确很难集中力量。”朱林海说道。近年,最高人民法院深入推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也正是部分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仲裁作为同样历史悠久且切实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认可。“仲裁没有编制问题,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有经验的仲裁员,承案量可以成倍地增加。”

 

“另外,仲裁员队伍由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英组成,案件处理能力很强。”朱林海介绍道,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为例,909名中外仲裁员来自于6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外籍及中国港澳台地区仲裁员就有348名。“香港地区的仲裁历史悠久,律政司也在积极地将香港推到国际仲裁的前沿,推动过后律师界的业务量会有所增加,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并且,国际纠纷呈现复杂化的趋势,涉及的专业方向越来越广,问题越来越深。”作为仲裁员的朱林海在仲裁员名录中所显示的专长是公司法、证券法、外商投资法和合同法,但在律师业务中,他所从事的境内及跨境收购兼并交易的法律服务涵盖了房地产、矿业、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科技及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相关经验让他对这些行业都有着更深的了解。

 

“现在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员队伍里越来越多的有一些行业专家,专家型仲裁员不仅要懂法律,还要懂行业特点和行业规则,这样当事人双方才更容易接受仲裁结果。”朱林海解释道,“仲裁之所以被信任,仲裁员的行业专业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仲裁员也必须终身学习,持续关注行业里的新问题。”

 


终身学习 不进则退


“律师和仲裁员一样,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

 

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行业前辈,身为浦东区律工委主任的朱林海一直关心青年律师的成长。在10月27日举行的第七届“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律师”终审评审中,他在全部选手展示结束后进行了点评和寄语。而在其作为主要推动者的陆家嘴法治论坛中,11月18日刚刚结束的第九届论坛也将“青年律师培养”作为了一个议题进行探讨,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和大部分成长于90年代,如今已是业内资深前辈的律界大咖们一样,朱林海的律界成长历程也经历了从“万金油”到专业化的转型。

 

“2000年前,可以说绝大部分律师包括我在内都是‘万金油’,因为客户就认为律师应该什么都会,不愿意去找所谓的专业律师,而且当时法律门类没有那么多,所以‘万金油’也是可以做到的。”朱林海介绍道。

 

90年代末,律师界开始谋求转型。“第一批专业所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产生的,我们这些律师也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确定要专注于哪一个行业。”谈到确定专业后的成长,朱林海用“幸运”来形容,“确定专业后,经济发展开始腾飞,各行各业都进入高速增长期,这给了律师很多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从而快速成长的机会。”


朱林海接受律新社CEO王凤梅专访后合影


不断实践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学习,朱林海甚至把学习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他认为,学习除了是律师成长的持久必修课,也是保持行业内专业地位的核心内功。

 

“哪一天你不愿意学习了,那么基本上你就从一线的队伍里退出来,所以执业水平和年龄其实没有什么关系,有些我们的前辈们现在依然做得很好,就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依然很强,并且他们还是在不断地学习,所以现在还处在这个行业的顶端。”谈到业内更资深的“前辈”,朱林海专门提到了93岁仍在执业的沪上“律界传奇”叶传岵律师。


“如果说像我们这样好像还年富力强,但是从心态上已经不愿意学习的话,那估计没几年也不得不走到幕后了,因为老本吃不了几年。”朱林海十分坦陈地说道,“一两年不干再回到这个行业里,不要说是权威,你可能连专业都算不上。”

 

“所以即便像我们这样的律师,要参与事务所管理,也要管理自己的客户和工作团队,但是每周还是要花不少时间来学习自己的专业,这是必须要有的。”这是朱林海以自身为例给青年律师最朴实的建议。


相关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