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域黑”为何愈演愈烈? | 政治学人圆桌论坛第008期

政治学人 政治学人 2019-04-24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回归生活的政治·圆桌论坛

第八期——“地域黑”为何愈演愈烈?


嘉宾介绍

主持人:

    赵  吉   政治学人团队成员


参与嘉宾:

娄成彬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籍)


王向阳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河南籍)


陈科霖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北京籍)


点评嘉宾:


李守石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特约辣评:

石丰硕

东北籍媒体人


观点阐释

娄成彬:“地域黑”制造隔膜不容忽视

“地域黑”即地域歧视现象。是各地区因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以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发的观念冲突。被歧视地域人群的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以贬低性的象征性符号传播,不同地域群体之间的攻击话语逐渐泛化,形象记忆定格化。部分大众传媒的信息窄化、炒作和失语,地方政府监督意识和维护能力的欠缺,推动和催化了地域歧视,故而使其愈演愈烈。“地域黑”并不是简单的大众娱乐,它制造了区域间隔膜,抑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背离了平等、公正的价值原则,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现实问题。“地域黑”现象引发的错误观念使得由此产生的既存定势难以在短时期内消解,这种“黑”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中,经历认同性危机,若放任自流,就可能寻求独立地位,未经融合的文化会对政治稳定、和谐社会构建产生威胁。我们从媒介和受众的角度探索地域歧视现象的抑制路径。首先,地方政府要树立正面的地域形象,发展地方经济,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加强大众媒体的监督和引导。其次,大众传媒要坚守新闻客观性,加强传媒自律、技术自律和道德自律,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最后,被歧视者要自强自立,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改变自身形象,用行动去消除偏见。




王向阳:河南人的形象为什么那么差?

我是一名河南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家乡在河南驻马店。生长在河南,儿时在东北,大学在海南,现在武汉读书,目前以全国各地基层调研为训练进路。近年来,从媒体报道、网络评论等各方面汇总信息来看,河南人的公共形象极差,广为流传的版本有以下三类:一是“河南人偷井盖”;二是“十亿人民九亿骗,总部就在驻马店”;三是珠三角、长三角部分工厂招工时明确注明“河南人除外”。一、二是指河南人偷盗、诈骗现象多,三是指河南人不受工厂欢迎,既有的解释很多,区域性格论、道德滑坡论、传媒建构论等,大都忽略了河南人负面形象形成背后区域资源禀赋、劳动力结构、职业类型和群体形象关系,尤其是公众认知特点等因素对群体形象建构的影响机制。现结合笔者观察,主要从“打工经济—劳动力结构—职业类型—公众认知误差—群体形象”这一进路来分享自己的思考。

从笔者及所在华中村治研究团队同仁在全国各地调研来看,河南人是我国最早开始跨省打工的劳动力群体之一。相比其他省份,河南地处中原,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农业劳动力过密尤其严重。因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河南人便开始向外寻求市场机会。打工经济之初,工厂有限,且进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工厂林立、外来人口涌入是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2000年之后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城市就业机会极其有限,那最早来到城市的河南人依靠什么挣钱呢?捡破烂!初心是不扎本,关键是自由。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了偷等行为。

简而言之,人多地少所产生的竞争性资源结构,最早开启了河南人的打工经济历程;脱胎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文化素质较低的河南老乡们,作为中低端产业从业人口,数量全国第一,极其广泛地弥散分布在工厂、工地、餐饮、环卫、保安、维修等非正规经济领域,且成为和城市居民打交道最为密切的一个群体;在非正规就业过程中,也就是最早的农民工群体,包括现在的大多数二代农民工群体,本身对城市并没有感情,只是作为挣钱的手段和场所,失去了来自村庄社会的有效规训的同时,城市管理水平又没有相应匹配上来,小偷小摸等部分越轨行为也就在所难免。市场经济环境下,在利益面前,人性是难以经受住考验的。从这个角度讲,部分河南人在外打工存在的问题,我们坦诚承认。

       同时,这一巨量农民工群体中出现的极少数越轨者,在媒体报道、公众传播等信息传播过程中,一个奇怪的舆论现象发生了所有的河南人都是小偷,所有的井盖都是河南人偷的!这是为什么呢?细想之下,起点的确在于极少部分河南人出现了以上不光彩的行为,但属于大群体中的小概率事件,而在媒体和公众的想象中,却以个案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大胆置换为样本代表性和一般性,因此就有了这样的认知误差。由此观之,只要河南省内经济难以提供充足市场机会,跨区域打工经济便不会消失;跨省打工现象持续,在市场经济利益诱惑下,任何个体都有可能扮演社会越轨者角色;面对小概率事件,习惯于思想偷懒的公众认知落差不改变,“地域黑”的现象将永久存在下去,且会在某些特殊场域、特殊事件中愈演愈烈,进而形塑整个地域的群体形象。




陈科霖:从“吐槽”到“互黑”,大众媒体要担责

 “地域黑”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与认知或思维方面的偏误所产生的社会现象。“地域黑”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基于大众娱乐的“吐槽”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例如豆浆、豆腐脑与粽子的甜咸之争,直至网友不断总结升级的南北方乃至地域间的各方面生活差异,在这一阶段,人们基于地域间的差异态度多半停留在“开眼界”的层面;而第二阶段则上升为“互黑”层次,在大众媒体上愈来愈多地出现“地图炮”的身影,对异地或与自身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评论的娱乐化开始转向,“黑”的成分逐渐加重,以致引发公共舆论领域的多轮骂战。作为后者的地域黑无疑成为了典型的公共事件,其不良影响值得我们加以关注。

为什么“地域黑”会愈演愈烈?基于发表言论的个人而言,也许有着不言自明的原因,但我认为,大众传媒的责任更加值得重视。从新闻传播的一般原理而言,媒体相较于个人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诸多媒体对待地域黑现象的娱乐化与放任态度,是“地域黑”现象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作为大众传媒,有责任将地域差异以科普化的方式予以呈现,并力图推进地域文化间的融合。但现实中诸多媒体更似“火上浇油”,因而消解地域黑现象,首先应从规范媒体行为做起;至于个人层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有知识有阅历的人,自然就能够用包容的心态正确看待地域差异了。因此结合我本人的心路历程,建议同龄的青年朋友们有机会可以考虑异地求学,这样可以有机会了解祖国乃至全世界五彩斑斓的地域文化,增强自身文化的包容性。


观察团质询

To娄成斌博士:

您提到“地域黑”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有很大联系。我想知道目前一大波针对东北的“地域黑”与九十年代以来东北经济衰退有什么具体的联系?

最近黑龙江地区雪乡宰客,沈阳地区错罚清晰号牌,东北地区的“乱像”似乎也在集中式的发生?很多人归结为地区文化问题,您怎么看?

To王向阳博士:

跨区域打工不仅限于河南省,在人口较多及欠发达省份都广泛存在,如四川省、广西等,其中也不乏个别人有越轨行为,为什么这些省份没有被黑,而河南经常被黑呢?经济发展问题是河南省被黑的主要原因吗?是否还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

当整齐一致的停车场中出现一辆乱停乱放的车辆,人们的视线就只会关注这个“特立独行”的个体,而不是遵守规则的绝大多数。请问王向阳博士,行为不端仅是极少数人的行为,但为何人们总是习惯于关注极少数的“越轨”而不乐于分享大多数的守则呢?

To陈科霖博士:

互联网时代,大众媒介的主导作用已经弱很多了,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有发言权,传者中心变为受者中心,有时候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能是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或盲目跟风的人,这就涉及到公民素质问题。您认为这是否更多是某些自媒体应该负责?

您提到要增强文化的包容性,诸如易地求学体验不同地域文化,那么在增强文化包容性上还有哪些可取的方法?

您是否认为同样存在非文化差异引起的地域黑?


嘉宾回应

娄成彬:

近日,关于雪乡宰客事件甚嚣尘上。作为地地道道的东北人,着实感受到了部分网民管中窥豹的本领,结结实实被黑了一把。雪乡原本只是一个小屯子,受到综艺节目,摄影展影的影响,游客量激增。但雪乡旅游业尚处在发展初期,旅游市场机制还不健全,相关的商业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游客短时间内大量涌入,供不应求导致当地商家坐地起价,加之当地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乱象频出。对比黑龙江省其他旅游景点,经济比较发达、信息透明度较高,有相对较好的商业运营思维以及商业配套机制,所以鲜有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纵观全国,试问只有东北雪乡一地宰客?

东北人的“地域黑”,与九十年代东北经济衰退有一定关联。东北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我国最早被开发的地域。随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开始和市场经济结合,东北既要保证计划经济的物资供给,又由于地缘之故,不能轻易开放。分税制改革,土地交易导致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权力寻租现象愈加严重,官僚腐败盛行,种种因素导致东北经济自然衰落。东北经济的衰落,问题不是出在东北人,而是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的体现,是社会转型变革冲击的牺牲品。地域群体或个人将今日东北经济之落后归咎于东北人至今依然保留着的种种历史陋习,对现在东北的偏见与歧视大多取决于对东北过去的了解与记忆,通过刻意的话语组合、修饰,建构东北人的错误形象。他们忽略了建国初东北的美好形象,将建国前的东北旧有形象与现在的东北形象强行拼接,选择或虚构了关于当代与过去东北人的形象,并使之成为地域歧视的素材。

王向阳:

政治学人团队提问水平很高。的确,从当前来看,打工经济目前已成中西部省份最大常量,跨区域打工行为也不限于河南一省,但笔者更想强调的是,从区域性格论、国民素质论、地方文化论等个体角度和文化角度解释群体形象并无多少价值,因为同属与中原文化相近的齐鲁文化圈,社会口碑明显要好于河南,为什么?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山东人多本地就业,且外出打工者数量有限,自然摩擦就少。反观河南,在最容易给国人留下深刻初始印象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打工经济在全国的空间人口分布是不均衡的,而正是这种不均衡,产生了摩擦,给国人留下了深刻烙印。具体关联如下:

一是相比云贵湘赣等地,河南打工经济兴起最早。打工经济兴起之初,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工厂尚未林立,且进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候的农民工群体从事什么工作呢?一是上工地、搞建筑;二是下煤窑、挖煤炭;三就是捡废品。工地和煤矿对劳动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捡废品这一行业却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一是不扎本,二是要自由,属于低门槛、高就业范畴,此外,农民工群体内部又依托传帮带机制迅速填充了这一市场空间,以至于北京、新疆、大连、广州、深圳等先发城市的废品回收大军尽是河南人。以笔者17年暑假调研所在河南村庄为例,60%以上的外出打工群体均从事废品回收行业。而不可忽略的是,废品回收这一行业,尤其是早期,政府管理并不严格,属于农民工的自留地,绝大多数东西是可卖的,其中就包括井盖。

二是相比中西部其他省份,河南人参与到打工经济中的人口规模全国第一,且遍及和全国人民打交道的各行各业。小到北京炸油条,大到上海开集装箱,精致如在天津生产了占比全球60%以上的高端小提琴,粗放如下煤矿、上铁路、捡废品,远到非洲和新疆,近到家门口就业。河南人口过亿,县域人口过百万者比比皆是,而海南省会海口常住人口不过300万人,笔者家乡县城151万人,中国人口最大县为河南固始189万人。对于农业立省的河南而言,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农民工规模和职业类型这一要素,也正是这一要素,使得河南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存在感很强。处处皆有河南人!

既然人多,人际摩擦和社会越轨便不可避免,此时,至于为什么大家多喜欢关注少数人的越轨行为,而非关注大多数人的常规行为,这极有可能涉及复杂的社会心理学规律,笔者称之为社会生活中的异数规律,即求同重异。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大家关注个案,关键是在关注之后发生了什么。在笔者看来,一是新闻传播市场中话语权失衡。即使到了互联网时代,一线农民工群体依旧是失语的,话语权极其弱势,话语权与权力、资本结构相匹配,落差当中来自河南的绝大多数农民工群体只是成为了媒介传播对象;二是社会大众的“以偏概全”,极其自负地将个案特殊性、极端性不经机制分析而直接替换为样本代表性和普遍性,此处不再赘言。

有基于此,笔者观点小结如下河南省打工经济兴起最早、农民工规模最大,非正规就业人群最广;在打工经济兴起、政府管理松散之际,大规模的河南人中出现了一个个的小概率事件;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际,在媒介传播的城市视角引导下,社会公众便悬置了个案的典型性,直接上升为区域普遍性,由此产生了“地域黑”现象。

陈科霖:

感谢向阳和成彬二位博士的精彩观点,也让我颇受启发。限于篇幅,我重点回应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究竟自媒体和大众媒介谁应负责的问题,这很像公共管理中“公共”一词的讨论。作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吃瓜群众”,恐怕它的身份就不像吃瓜群众一样简单了。与法律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制度设计类似,上述神通广大的“吃瓜群众”同样承载了一定意义上的公共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的言论就与大众媒介具有了更多的相似性,其必然承载着更多的道德要求与公共伦理精神。与此同时,即便依据“权责利一致”的原则也是同理,如果发言人在公共领域的某种发言给自身带来了愉悦感,那他就要为此言论所带来的其他人的不舒适感而负责。因此“劝君莫开黑,群众将你追;大V一时爽,法院把枪躺”绝不是句玩笑话。

二是增强文化包容性以遏制“地域黑”的问题,既然被称作“地域黑”,那么它与客观地评论相比,前者观点的“证据”不足而后者往往依靠证据而做出判断。比如哪里是中国诈骗之乡?回答向阳博士的老家河南的,也许多半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中原大地,而根据诈骗案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宝岛台湾这一结论的,则可称之为客观的理性判断。与之类似,我相信中国最懒的省份、最爱打老婆的省份、渣男占比最高省份一定会有一个冠军,但是这个冠军究竟是“黑”出来的,还是客观调查研究出来的?得出结论的过程至关重要。增强文化包容性在两个方面有所裨益:一是行万里路走南北地阅八方人,建立在真实近距离观察上的观点往往更为客观(比起没去过东北而黑东北的人,我宁可相信去过的人);二是当一个人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有着基本的科学训练后,会对缺乏逻辑与事实的结论不屑一顾。因而,增强文化包容是一种预防地域黑的重要手段。

三是非文化差异引发的地域黑问题。实际上,在同样一个文化圈里面,依然存在着地域黑。以我目前所处的浙江为例,相邻两区县之间“互黑”的状况可谓蔚为壮观,“阿拉城里人,侬是乡下人”、“死佬穷鬼”式的“黑”层出不穷,依据口音可以将同处一城的人划为三六九等,这就绝不是文化差异所引发的了。究其原因,经济差距、行政区划变更、对“自我”群体的认识等因素都激发了“地域黑”们的想象力。因而,“地域黑”问题的出现是有多重原因的,受篇幅所限,我仅仅谈到了我认为最值得一说的原因,关于其它的成因,也非常欢迎继续探讨。

特约辣评

东北籍媒体人石丰硕:

振兴东北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我都不爱听了。国家再砸几十万亿进来,逼着马云马化腾把企业总部搬到沈阳长春,官僚体系再来一次大换血,东北很快就能重新变成东亚之光,最起码面上能挺个五七八年。但这么整有必要吗?

我前两天看电影《猎凶风河谷》,美国那些印第安保留地可比东北邪乎多了,强奸妇女飞大麻,开枪就敢崩警察。没见哪个影评人看完后长吁短叹“风河谷咋变这样了呢?”废话因为人家本来就那样。遍地写字楼满眼CBD,那是赛博朋克电影里才有的设定。

这个国家地大物博,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有发达的地区肯定也有落后的地区,曾经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辉煌是不正常的国内国际形势导致的结果,药劲过去了现在这样才是苦寒之地的本来面貌。看到东北人唱喊麦撸串带个扒蒜老妹就觉得魔幻,就是没见过世面。“见世面”这个概念可不止读书看电影参加沙龙,也包括对于人间烟火的接受能力。东北是有烟火气的地方,有烟火气的地方就有鲁棒性,任你GDP怎么跌,穿黑貂玩快手的东北大哥日子还能过得有滋有味。所以真不用北上广深的朋友们心疼,谁晚上睡不着觉谁自己知道。

至于东北土著们也有问题,问题就在于他们好像不知道东北衰落了,尤其是好多东北中产阶级,别看一个个朋友圈里都是民谣诗歌配自拍,其实在高度内卷化的社会环境里生活,眼界和思考能力已经极度闭塞,从来都看不到真正的热点和风口是什么。所以当你们在知乎微博把地域黑玩到飞起的时候,他们可能正在微信群里赞颂“大美家乡”呢!黑来黑去结果忘了隔着次元壁,没意思。

离开东北的不少人似乎都不愿意回来,那就别回来,敢于突破结界劈开红海,是好样的。留在东北的人依命从事,也不见得差哪去,房价低烧烤还好吃,再怎么衰落不还有一亿老乡在这顶着么。至于爱黑东北的外地人要懂得一个道理:东北衰落是事实,而且是个不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实,没必要做太多文章。真要是给哪个不讲理的东北人惹急眼了,抬起杠来你们可不是对手:“雪乡宰客咋了?咋就宰你不宰别人呢?反思一下是不是你自己的问题?”……就跟拿出核武器碰瓷一样,炸不死你也恶心你一下,毕竟我们东北人和金正恩挨着近。

况且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这是何苦呢!


学人点评


    李守石:

 大家好,很高兴收到“政治学人”的邀请来参与关于“地域黑”话题的讨论。我本人在哈尔滨、北京和上海都分别居住过一段时间,同时,由于学术研究的关系,也游览过一些国内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城市,因此,对于这方面的话题非常感兴趣,尤其看了各位同学从不同视角的解读后颇感受益匪浅,希望接下来可以跟大家开展更进一步的讨论和学习。

 可以说,“地域黑”虽然是个老话题,但它也随时会成为新话题,因为只要地域差异存在,人的认知能力有所不同,“地域黑”就会像“爱”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话题,这可谓其存在的根本原因。至于媒体的放大或者误读,政府监管不利等原因都是“地域黑”必然存在的衍生产物,是其存在的次要原因。各位同学从不同学科角度的分析和讨论基本囊括了对“地域黑”的各种解释,为今后关于此话题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比较全面的依据和视角,这方面非常值得肯定。

王向阳同学按照“打工经济—劳动力结构—职业类型—公众认知误差—群体形象”这一研究路径让我们详细了解了河南人形象不好的地域资源禀赋、劳动力结构和媒体认知等方面的原因。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媒体在“地域黑”问题上发挥主动积极的诱导、误导作用的情况并不多见,或者说至少传统媒体并没有主动想去构建任何地方人口的不光彩形象,如果一定要从媒体方面找原因的话,相对来说现在的自媒体发挥的作用应该是更大的。而自媒体的客观作用也更多的是源于民众的自身认知差异所导致。王同学所强调的“社会大众的“以偏概全”,极其自负地将个案特殊性、极端性不经机制分析而直接替换为样本代表性和普遍性”是部分大众的事实,这部分人要么是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致使认知水平有限而出现了低级盲从,要么是即便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仔细思考也没有调研就完全相信或者半信半疑,但是,这部分人在经历了亲身体验之后又会重新得出自己的判断以印证或者修正前人的固化思维或者偏见。普通民众更多地经过口口相传将其形成传统的意识和偏见,最终固化了一些不明真相,尤其是不加任何思索或者并没有太在意的大众的想法。我本人第一次对河南人的印象即来自民间传播,但是后来当我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亲自遇见了好的河南人之后,我对河南人的看法会有所改变,我不会盲目的听从坊间传言。由于社会大众自身认知水平和认知情感的差异会导致大众认知的误差,而这种误差在信息加工和再传播过程中将产生更大的误导作用,这是“地域黑”愈演愈烈的直接原因。  

然而,由于各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差异上的客观存在,“地域黑”现象就一定是必然存在的,这也是其存在的根本原因。至于会否愈演愈烈,要视其因变量,比如大众认知差异,媒体传播方向和政府管理程度等发展的情况而定。在有着最强思维能力的人群社会,“地域黑”问题不可避免,更不可能完全消解,我们只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地域黑”现象的发生,甚至转变成严重的群体事件。众所周知,东北的问题由来已久,而近期的“雪乡宰客”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无异于在东北旧的伤口上撒盐。且不说各种社会现象使大众对东北的印象存在一定的偏激,就说本山大叔每年春晚的娱乐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就使东北地区以及东北人的形象成了大众娱乐消费的牺牲品。而谁将为这一后果买单,恐怕责任不仅仅是一方或者几方面因素所能解释清楚的。既然如此,东北要振兴,要想让大众对其印象有所改观,从自身方面要主动与外界接触学习,让大众了解东北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正如陈科霖同学所说青年朋友可以考虑去异地求学发展,了解外界的同时,也让外界更多的了解东北和感受东北人,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和包容。同时,尽管由于大众的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存在差异,但是中国民众提高整体文化知识、道德伦理素养,提升大众理性判断是非的认知能力以及个人情感认知的包容性都是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即便有个别媒体或者吃瓜群众想要刻意构建“地域黑”的效果,都很难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当然,互联网时代,加强对媒体尤其是新媒体的监管以及媒体人的自律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作为学者,我们在面对“地域黑”问题时要理性分析,客观相待,不走极端。应该说任何个人的分析都是片面的,都很难穷尽其终,尽善尽美。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大家开展圆桌讨论,碰撞思想火花的初衷。希望大家可以有新一轮讨论的机会。

我们同是龙的传人,我们同属人类命运共同体。增进中华大地地域间和地域内部民众的理解和交往是对异地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和礼节。尽管由于地域和个体的差异,地域间的误解在所难免,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综合实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地域间的不文明行为定会被炎黄子孙大气谦和、和而不同的优良传统取而代之。



回应发言

陈科霖:

感谢点评人李守石老师的的精彩点评,最后我想结合“地域黑”现象展开谈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地域黑与国家稳定。在我国这样的单一制国家,建构并强化国家概念,是防止国家出现分裂的重要手段。试想一个地区长期遭受国内其它地区的“地域黑”,那么地区内部的“被黑群体”的分离倾向就会必然加剧,这也符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用脚投票”往往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式。当然,东北、河南和北京是不容易从国家分裂出去的,那么对于民族边疆地区呢?苏联解体殷鉴不远,英国的苏格兰,足以使我们警醒了。所以“黑一把”容易,但挽回“黑一把”所带来的损失,可能是无法弥补的。因而希望借助政治学人这样的平台,能让大家更为全面的认识地域黑的危害,我参与讨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王向阳:

科霖和成彬两位同仁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地域差异的确是地域黑现象的客观起点,在信息真空环境下,群众性认知偏差也必将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并不局限于古今中外。媒介传播、个体素养、政府行为等外生变量只是其中的推手之一,具体互动机制值得专门分析。也诚如守石老师所言:多措并举,尤其是增进文化包容性或可有效缓解这一趋势!简而言之:地域黑,只可以被缓解,却难以根除之。不论地域差异如何,但我们同属中国,也相信以中国之发展、民众之明智、媒体之自律乃至文化之包容,可以给各地域以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将地域黑抑制在最低限度,并最终实现“地域共赏”。

坐而论道,只为辩识明智,更要起而行之!抵制地域黑,当从此刻做起!最后,再次感谢政治学人团队的辛苦组织工作,非常出色!也强烈建议各位同仁多到华夏大地、大好河山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欢迎到腹地中原来做客,感受一番同样具有烟火气的中原人民的真实生活!


          

娄成彬: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点评,也感谢向阳、科霖在地域黑问题上的独到见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们在探讨“地域黑”问题上都保有理性,共识性较强,少有分歧。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解读,在地域黑消解路径上会有些许差异。地域黑会随着时间的流驶慢慢消解或嬗变,但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需正视,否则这些痼疾必然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影响。在我们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确实少见地域歧视,个人愚见大众传媒依然是我们关注地域黑的主因,如果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能多些专业的分析,洞察其真因,相信也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刻意解读。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发展出“框架”概念,新闻人称之为导线。意指一个新闻的所有线条,设定整个故事的方向,以便在特定的话题中起支配作用,用框架去建构问题以引导大众。所以我们在阅读和地域黑相关的新闻时要避免一些框架的误导。首先,要拓宽新闻的来源,全面了解事件的发生过程。其次,新闻框架是否是各方为达某种目的而设,要理性分析。再次,注意新闻的出处,是否含有利益驱动。最后,用怀疑和耐心对待所有新闻以及评论,时间会让我们获得平衡的观点以做出明智的判断。

总结评论

赵吉:

首先十分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在邀请嘉宾过程中我们极力选择了有地缘代表性的朋友。“地域黑”这个问题我关注了很久,并且其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形式。最近网络上盛传一份“为什么尽量别去春晚收视率高的地方找工作?”的图片,思前想后这份图文也许是一种地域间的“高级黑”,图片直接的表现是:纬度越低,收视率越低,东北是就业的“重灾区”。在我看来,“地域黑”问题正是顺应了现代网民制造争议话题的心理需要,目前不仅有“地域黑”,还有“高校黑”,“粉丝互黑”,“职业互黑”。而一些所谓的吐槽类节目,把“黑”甚至包装成一种时尚的娱乐方式。全民吐槽模式的开始,对国家共同体是否是件善事,还是需要重新思量的。政治的一统,经济的联邦,再加上文化的对峙,显然不是超大型国家现代治理的良性条件。也许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大部分人心眼里已经很难重拾“多元”的概念,至于尊重与认同多元文化更是难事。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仅以此期圆桌,供读者批评参考。


支持学人原创

圆桌论坛丨第007期如何看待频繁出击的网络审判?

圆桌论坛丨第006期大城市人口政策,我们的出路在何方?

圆桌论坛丨第005期 从江歌案看“性别暴力“圆桌论坛丨第004期 家委会竞选得与失圆桌论坛丨第003期 “女士优先车厢”之辩圆桌论坛丨第002期  让社区运转起来
圆桌论坛 | 第001期 共享单车与公共空间
政治学人【回归生活的政治·圆桌论坛】诚邀参与

圆桌论坛为政治学人 推出的系列活动,以上为本次论坛全部线上活动纪实,文章为原创作品,任何纸质或网络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欢迎海内外教师、博士生参与圆桌论坛的讨论,或者为我们推荐有价值的选题,欢迎发送您的意愿和个人相关简历到zhengzhixueren@sina.com邮箱报名。

扫描上方二维码,支持学人原创作品,打赏金额全部归嘉宾所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政治学人原创作品

本期编辑:张强    审校:谌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