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13】如何识别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

Jeff1978 卸甲而行 2022-11-22

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生、五星级志愿者建立的甲状腺癌科普公众号,揭开甲状腺癌的所有细节,每周更新2-3期,更新时间为当日20:00,欢迎关注,欢迎加微信群。





一、正常淋巴结什么样?


要识别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

首先得认识人体正常淋巴结的结构


正常人颈部浅表淋巴结很小

直径多在0.5厘米以内

形状呈腰果(肾脏)型或细长型

表面光滑、柔软、不可见也不可触及

更不会与周围组织粘连或者压痛


这是一张3D效果的淋巴结图片


正常淋巴结解剖图




根据淋巴结的生理解剖

淋巴结分为皮质区、副皮质区及髓质区

里面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

它们在淋巴结内充当卫士

吞噬并破坏淋巴中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外来物质

并通过淋巴细胞产生在免疫应答

从而起到“淋巴排毒”保护人体的作用


在B超下

正常的淋巴结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皮髓质可见

形状呈腰果型(肾脏型)

颈部的淋巴结更为细长 

淋巴结内形成典型锯齿状“淋巴门”结构

淋巴液从淋巴门流出

淋巴结的血液供应(动脉和静脉)都是从淋巴门进入

B超下呈淋巴门型血流信号







二、癌细胞如何转移到淋巴结



从甲状腺癌原发肿瘤上脱落的癌细胞

通过如下途径转移到淋巴结



01

甲状腺癌细胞进入毛细淋巴管




癌细胞的第一站是进入毛细淋巴管




02

癌细胞经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管




然后从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管

淋巴管是一个具有开关“阀门”的单向流动管道

对癌细胞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03

癌细胞经淋巴管累及淋巴结,形成癌转移淋巴结




癌细胞沿淋巴管继续扩散

通过输入淋巴管进入淋巴结

逐渐累及、侵犯并占领淋巴结

最终使正常淋巴结变成癌转移淋巴结







04

癌细胞转移淋巴结进一步转移




癌细胞占领前哨淋巴结后

将会通过输出淋巴管进一步转移

一是转移到下一级淋巴结

二是逆行转移

也就是癌细胞通过淋巴结的输入淋巴管反向扩散

进入到更多淋巴结

进而行程转移的淋巴管、淋巴结网

增加癌细胞扩散的基数和压力


当基数增加到一定的程度

最终形成了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








三、如何识别癌转移淋巴结?





受转移癌细胞的侵入

淋巴结的吞噬和免疫反应

以及癌细胞增长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影响

癌转移淋巴结的形态有以下变化


一是淋巴结体积增大

这个非常容易理解

癌细胞在淋巴结内增殖导致

正常颈部淋巴结一般<2mm

不可触及也不可见

癌细胞侵入后导致淋巴结体积不断增大


二是淋巴结形态变圆

淋巴结的本来形状呈腰果型(类似肾脏)

癌转移后的淋巴结的形态更接近圆形

表现为短径增大,与长径的比值趋近1


三是淋巴门消失

癌细胞侵犯和占据导致淋巴结组织结构破坏

癌细胞不断积压正常组织

导致淋巴门狭窄最终显示不清


四是皮髓质分界不清及皮质高回声团

癌细胞导致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

免疫反应导致的甲状腺球蛋白在皮质区沉积

呈现B超下高回声团


五是出现钙化灶

细胞侵犯使淋巴结内正常组织缺乏营养出现坏死

坏死组织形成钙化

以微钙化为主,粗大钙化少见

一般和原发 PTC 病灶内的微钙化类似。


六是囊性变

主要原因为液化的坏死灶。


七是血流丰富、杂乱,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信号

正常淋巴结是门型血供

血管(动脉和静脉)从淋巴门进入

癌细胞侵犯后形成新的血供

导致B超下血流信号丰富、混乱

出现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信号


注:任何一个单独的超声特征都不足诊断所有的转移性淋巴结




图片来源:甲状腺及相关颈部淋巴结超声若干临床常见问题专家共识2018版


今天的文章到此结束,感谢大家阅读,历史文章也很精彩哦!








本辑文章回顾







公众号历史文章




· END ·
------我是星标+在看的分割线------


设置好星标+点赞+在看」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卸甲而行的消息啦!

 感谢您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