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05】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规律及原理

Jeff1978 卸甲而行 2022-11-22

公众号介绍:

武汉大学医学院毕业生、五星级志愿者建立的甲状腺癌个人专题公众号;

免费阅读、免费咨询(休息时间)、公开版中英文指南免费下载(索取);

甲状腺癌专题知识拟作为作者第8本书,拟名《永久幸存(survive forever》电子版免费发布;

为提高文档质量,计划今后每5天左右发表一期。





前  言


多达35%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即被发现存在中央区的淋巴结转移,并且术前对颈部B超检查的可靠性并不高,术后统计证实 23%-81% 的患者存在显微镜下隐匿转移。


以往研究认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呈“阶梯瀑布式”转移(链接,一般认为转移从中央区开始,继续到同侧颈区,最后到达对侧的外侧或纵隔淋巴结(即:6区——3区、4区——2区、5区——1区)(链接)。因此,侧颈区是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第二站。


但是,医生在临床诊疗中发现:小部分及其罕见的患者,在没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前提下,直接出现了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此现象被称为“跳跃性转移”。



图片来源:Thyroid cancer





“跳跃性转移”发生率



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并不是偶发事件,其发生率范围为 6.8% 至37.5%之间,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跳跃性转移”的特征



01

年龄较大、单发、肿瘤较小、位置




经研究发现,患者年龄>45岁、甲状腺癌肿瘤单发,肿瘤大小<10mm、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或峡部以及包膜浸润等为甲状腺癌“跳跃性转移”的危险因素,并且研究显示,颈部淋巴结丰富的患者,其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大。

更多文献显示:原发肿瘤大小≤5mm时,其发生跳跃性转移的风险更高,达14.8%







02

跳跃性转移的规律




乳头状甲状腺癌跳跃性转移最常见的区域是III区及II区,其次是IV区和V 区转移,跳跃性转移瘤在侧颈区显示出非常多的单节段转移灶,很少出现三节段和四节节段转移灶。

In the group with skip metastases, these were found more frequently at levels III or II, a single cervical level and only a single node were involved. In support of the pathophysiologic hypothesis concerning the role of lymphatic drainage running close the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the levels III and II wer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in patients with skip metastases, so primary tumor located in upper pole tends to metastasize to upper levels rather than to the others levels.


图片来源:ATA,DOI: 10.1089/thy.2009.0159





“跳跃性”转移发生原因



01

甲状腺中上位肿瘤更易转移到侧颈区




根据甲状腺(甲状腺癌)的淋巴引流原理,位于甲状腺上极的乳头状癌向侧颈区引流而非向中央区引流,上位肿瘤更容易转移到外侧区域,因此其和侧颈区“跳跃性转移”的较高发生率相关。



图片来源:DOI: 10.4236/ijohns.2018.74019





02

甲状腺冠状轴外侧肿瘤更易转移到侧颈区




根据甲状腺(甲状腺癌)的淋巴引流原理,位于甲状腺冠状轴外侧、位于甲状腺纵向矢状面下侧部的肿瘤更容易转移到外侧区域,因此其和侧颈区“跳跃性转移”的较高发生率相关。





03

矢状冠状面,峡部肿瘤较易转移到侧颈区




位于甲状腺矢状冠状面,峡部肿瘤较易转移到外侧区域,因此其和侧颈区“跳跃性转移”的较高发生率相关。



参考文献:

doi:10.18632/oncotarget.15388

doi:  10.1186/s12893-018-0435-y

DOI:10.1186/s12885-017-3698-2







往期文章回顾



(01)考虑或者警惕甲状腺癌的情形链接);

(02)读懂甲状腺、甲状腺癌和转移淋巴结的B超报告链接1)(链接2)(链接3);

(03)穿刺是甲状腺癌术前确诊金标准链接);

(04)≤5mm无淋巴结转移和腺外侵犯的结节不建议穿刺链接1)(链接2);


(05)10-30%的穿刺标本不能确定结节性质链接);

(06)甲状腺微小癌推荐有条件观察而不是立即手术链接1)(链接2)(链接3);

(07)微小癌手术即治愈,100%治疗无思想负担也是自由、推荐的选择链接);

(08)半数以上的微小癌并不具备观察条件(链接);


(09)甲状腺癌患者年龄越小肿瘤进展越快,年轻患者首选手术链接);

(10)微小癌观察后转换手术不影响患者预后链接);

(11)>60岁的老年人发现微小癌,由于致死性高,要鉴别观察或者手术链接);所有>10mm、表现进展性的甲状腺癌均应立即手术链接);

(12)年轻时所患甲状腺癌>60岁进展,按进展性甲状腺癌对待立即手术链接);


(13)微小癌观整体安全,远转率≈0,终身随访远转<0.5%链接1)(链接2);

(14)除微小癌之外侵袭癌确诊后到手术拖延时间越长,患者生存率越低链接

(15)甲状腺癌观察期间肿瘤直径增加≥3mm或体积增大50%应转换手术链接);

(16)儿童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链接1)(链接2);


(17)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链接);

(18)儿童甲状腺癌的特点(链接);

(19)甲状腺癌肿瘤体积倍增时间<5年的也应转换手术治疗链接);

(20)并非所有≤1cm的微小癌都适合观察(链接);


(21)盲目观察将会导致10%的侵袭癌治疗延误链接);

(22)观察或者手术的选择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诊断技术的进步(链接);

(23)韩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观察和手术效果的对比研究链接);

(24)未分化、失分化甲状腺癌的特点(链接);


(25)分子诊断将纳入未来危险分层链接),是未来的方向链接3);

(26)甲状腺癌的基因预防性诊断链接);

(27)确诊前后要重视心理调适链接);

(28)伙伴治疗及微信群聊是一种解除抑郁状态的有效方式链接);


(29)患者应结合实际选择观察或手术,不可轻信任何人链接1)(链接2

(30)在误解、曲解和抵制中艰难生存的消融,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选择

(31)甲状腺癌的过度诊断链接),过度治疗链接);

(32)什么叫“中期甲状腺癌”(链接);“局部晚期甲状腺癌”(链接);




· END ·
------我是星标+在看的分割线------


设置好星标+点赞+在看」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卸甲而行的消息啦!

 感谢您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