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版】2021工伤保险法律法规文件汇编(135个文件链接及下载)

Jeff1978 天下一甲 2022-11-22

提示:

  • 独立撰稿,不代表任何组织意见;

  • 原创文章,政策梳理不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点击文中蓝色字体法律法规可链接原文;

  • 提问及留言请点击:点击提问或留言

  • 感谢阅读,欢迎转发,需要添加白名单的私信联系。




编者的话


笔者对工伤保险、工伤事故维权、工伤争议相关法律法规文件135个,包括最高法和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工伤认定的系列答复,进行了全面系统梳理,是全网最完整最系统的工伤保险资料,形成《工伤保险法律法规文件汇编(2021版)》。本汇编中所有的文件均可直接访问或者下载,欢迎收藏!


《汇编》共收录文件135个,均为当前最新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所有文件均可直接访问及下载),根据业务类别分为综合类、参保缴费、工伤预防、工伤认定、工伤医疗、工伤康复、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权益记录等9个类别,欢迎转发,欢迎收藏!


鉴于国家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如果各位读者发现文件已经废止或失效,可以给作者留言,作者看到后会在第一时间内更新,此政策文件汇编,将长期在公众号次条推送,目前所有链接均已完成,点击即可访问。



01

工伤保险综合类(27个)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5号)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0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

0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0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0号)


0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07.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

0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年12月修订)

09.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11.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

12.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

13.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劳部发〔1996〕29号)

14.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

1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6号)


16.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令第11号)

17.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2号)

18.社会保险稽核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

19.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

20.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人社部发〔2013〕34号)


20. 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人社部发〔2016〕29号)

22.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2号)

23.关于印发工伤保险经办规程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1号)

24.工伤保险经办服务规范(LD/T 04—2021)

25.关于印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2017〕2号)

26.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令第3号)

27.关于推进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04号)



02

工伤保险参保缴费类(28个)




01.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9号)

02.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

03.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人社部令第41号)

04.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6号)

05.Interim Measures for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Coverage of Foreigners Working within the Territory of China


06.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0号)

07.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号)

08.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4〕18号)

09.关于贯彻《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做好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8号)

10.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36号)


11.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7号)

12.关于推进工伤保险市级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20号)

1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等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7号)

1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

1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


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做好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工作进一步加强基金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5〕72号)

17.关于铁路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函〔2004〕257号)

1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业“同舟计划”——建筑业工伤保险专项扩面行动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43号)

19.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36号)

2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6〕43号)


2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7〕53号)

22.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能源局 铁路局 民航局关于铁路、公路、水运、水利、能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3号)

23.关于继续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25号)

24.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13号)

25.关于贯彻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9〕35号)


26.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11号)

27.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49号)

2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工作的通知 (人社厅函〔2019〕164号)



03

工伤预防类(21个)




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

0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1号)

0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

04.禁止使用童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4号)

0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


0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07.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19号)

08.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劳部发〔1994〕498号)

09.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10.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伤预防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32号)


11.关于确认工伤预防试点城市的通知(人社厅〔2013〕111号)

12.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121号)

13.关于印发《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14.关于同意北京市为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城市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19号)

15.关于印发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6〕2号)


16.关于确认贵州省为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地区的函(人社厅函〔2016〕123号)

17.关于确认青海省为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地区的复函(人社厅函〔2016〕184号)

18.关于印发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17〕13号)

19.关于做好尘肺病重点行业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9〕125号)

20.关于印发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0号)


21.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04

工伤认定类(40个)




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

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6号)

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

04.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4号)

05.工伤认定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8号)


06.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6号)

07.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08.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3号)

09.关于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的通知(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10.《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劳部发〔1995〕187号)


11.关于印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人薪发〔1995〕32号)

12.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99号)

14.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82号)

1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


16.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非因工作原因对遇险者实施救助导致伤亡的情形是否认定工伤问题的答复(〔2014〕行他字第2号)

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9号)

18.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 (人社部函〔2020〕11号)

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公伤亡的,能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2〕行他字第13号) 

20.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无照驾驶无证车辆在上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死亡能否认定工伤请示的答复》(〔2011〕行他字第50号)


21.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因无证驾驶机动车导致伤亡的,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82号)

2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死因不明应否认定工伤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236号)

23.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的,应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请示的答复》(〔2010〕行他字第10号)

24.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劳动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程序中是否具有劳动关系确认权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12号)

25.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理解和适用问题请示的答复》(〔2009〕行他字第5号)


2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的答复》(〔2008〕行他字第2号)

27.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

2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车辆挂靠其他单位经营车辆实际所有人聘用的司机工作中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7号)

29.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职工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他人伤害应否认定为工伤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9号)

3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2006〕行他字第12号)


31.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工伤保险条例时间效力问题的答复》(〔2005〕行他字第9号)

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及第十六条第(一)项如何理解的答复》(〔2004〕行他字第19号)

33.关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就<焦作爱依斯万方公司诉焦作市劳动局工伤认定案件的请示>的电话答复》(〔2004〕行他字第14号)

34.国务院法制办对安徽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复函〔2008〕375号)

35.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山东省法制办《关于安置在企业的伤残军人能否享受工伤医疗补助金待遇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7〕3号)


36.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职工违反企业内部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5号)

37.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的法律溯及力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4号)

3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四川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职工退休后被诊断为职业病应如何解决工伤待遇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2号)

39.国务院法制办对《关于对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9号)

40.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关于重新进入劳动生产领域的离休人员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请示》的复函(国法秘函〔2005〕310号)



05

工伤医疗类(2个)




01.关于加强工伤保险医疗服务协议管理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7号)

02.国家医保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的通知(医保发〔2020〕53号)



06

工伤康复类(2个)




0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工伤康复服务项目(试行)》和《工伤康复服务规范(试行)》(修订版)的通知(人社部发〔2013〕30号)

02.关于设立公布第一批区域性工伤康复示范平台名单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78号)



07

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类(6个)




01.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1号)

02.关于印发《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8号)

0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修订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81号)

04.GB/T16180-2014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05.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27号)


06.关于印发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目录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81号)



08

工伤保险待遇类(7个)




01.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602号)

02.伤残抚恤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34号)

03.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8号)

04.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

05.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5号)


06.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家统计局令第1号)

07.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58号)



09

工伤保险权益记录类(1个)




01.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4号)





往期文章回顾


(01)老汪说工伤,今日开张

(02)工伤保险,社保性价比NO.1

(03)为什么用人单位未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就不能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04)职工每月到底应该缴纳多少工伤保险费?

(05)2015年以来,工伤保险费率经历了怎样的7次下调?

(06)工伤保险的参保对象并不是职工,而是对“用人单位”进行整体保障

(07)被派遣劳动者(本地、异地、出境)需要参加工伤保险吗?

(08)职工有哪些工伤保险合法权益?如何避免争议?

(09)最新工伤保险法律法规文件汇编(附链接,常年更新……)

(10)劳动力要素支撑,工伤保险在背后默默付出了这么多!

(11)特殊人群(农民工、建筑工、外国人)工伤权益如何维护?

(12)(史上最全)哪些人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13)什么是工伤?

(14)什么是工伤保险?

(15)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6)工伤保险都有哪些缴费方式?

(17)杭州市《关于印发部分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的通知》有哪些看点?

(18)工伤保险参保缴费业务主要有哪些内容?

(19)什么是工伤预防?



· END ·
------我是星标+在看的分割线------


☞点击击提问或留言


设置好星标+点赞+在看」

就可以第一时间收到老汪说工伤的消息啦!

 感谢您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