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熊皮人 VS 牛郎织女 | 中德漫画对抗赛最终场!

2016-10-24 张益磊&Julia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图:设计初稿打样,请期待将于近期发布的成品照片


《中徳漫画PK系列/限量收藏套装》


↓↓ 长按识别二维码预定↓↓



前情提要:


第一场 | 第二场 | 第三场 | 第四场 

第五场 | 第六场 | 第七场 | 第八场


中德漫画家创作力对决,最终场!


张益磊  VS Julia Weller


中国漫画家将从格林童话中取材,绘制脍炙人口的德国民间故事,德国漫画家则从山海经、搜神记和聊斋中取材,绘制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


本期流程:熊皮人 → 牧牛人(牛郎织女) → 点评  → 投票

★点评仅供参考,决定胜负的是你的投票!


参与本项目的漫画家都将获赠实体书……


Lets go go go





--------------↑↑熊皮人↑↑--------------


--------------↓↓牛郎织女 ↓↓--------------



漫画看完了,请看最后的点评


★高盛婕(艺术家,黑蓝视觉总监):


熊皮人 ★★★★

牛郎织女 ★★★★


《熊皮人》:给了花不完的钱,七年间还能不做人,魔鬼真是好心肠。


★张迅(南京艺术学院教师,SC漫画主编):


熊皮人 ★★★

牛郎织女 ★★★★


熊皮人是临近截止前加入的约稿,又是命题作业,无论时间还是题材都对张益磊不太公平。还好他手快,造型干脆,空间多样,图像叙事能力渐入佳境。但不得不说除了画面以外,这篇漫画缺乏惊喜。故事讲述简单粗暴。除了结尾略施小技,其他只是本本份份在为原故事背书。在鼹书的“匹诺曹”项目中,张益磊就耐心和富于情感很多。


命题作业中,结合个人经历和理解是最有挑战的地方。这点上牛郎显然更加主动。本来繁复的故事线被简化成:神奇的老牛、凡人的愿望和命运,而且各有节奏。比如用一个页面只是画牛,就让其后老牛说话显得更有意思。详详细细地画老牛驼着牛郎追织女也让最后的星空多了一份忧伤。这种提纯是感受力和创造性的体现。


另一角度这种对简单的偏爱,让我不免想起一组关于民族性的肤浅讨论:现代的我们,个体很复杂,群体很幼稚;而德国,群体很成熟,个体反而天真烂漫。大概西方经历过高度的商业文明,对“丰富”有辩证的认识,对人的有限有更深入的理解,而我们的记忆中仍然残存着穷囧的意识,对简单占有尚充满了好奇。对此宽泛的观察,我不发表意见,况且常常有人会说我们代表着“先进的文明”。但牛郎不事遮掩的画法,热烈单纯的色彩,的确如孩子般讨喜。


跳开“文明”的无聊联想,牛郎最吸引我的是闪电变绳索,同时配上文字“fate”。此处的“命运”简洁有力,而且超脱。没有神仙与人间的阶级矛盾,没有鹊桥相会的人伦唯美,只有不可测的深邃和朴实无华的悲伤。某个莫名的夜晚,你也会突然想起命运吗?


★臆想图志(又称陈列,漫画收集症患,志怪博物癖,微博号:臆想图志):


熊皮人 ★★★

牛郎织女 ★★★☆

 

张益磊和蒋乜乜的这次合作相对平淡,漫画中不论是观者的余地,还是作者的余地都没有铺展开来,这是一次按部就班的创作。将熊皮人的叙事置换到现代时空后,漫画呈现的时空是一种介于虚无和实在之间的中间态,属于完全的幻象时空,现代景观与现实无关,虚构的特征暴露在了平面之上。


牛郎织女的神话几经变迁,后来融合天鹅处女型故事的架构才变成我们所熟悉的模样,它当然可以是童话,但需要经过改造。这一点在julia welle这次的漫画中都可以看到,她确实是在将原文本改造为童话,或多或少地剔除现实化、合理化的阐释,在密闭时空呈现出故事的自体逻辑的,收缩回到自我,回避了将事件复杂化。


★王xx(自由职业插画师,海豹爱好者):


★胡晓江(异常漫画研究中心主编):


熊皮人 ★★★

牛郎织女 ★★★★


在我看来,熊皮人原作的精华,也是最腹黑之处在结尾,熊皮人和小女儿婚礼当天,两位姐姐怀着妒忌和羞愧自杀,魔鬼特地来敲门告诉新郎说:“你知道吗,我用你的灵魂换了两个灵魂”,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童话的起源或许是人们对流浪汉的想象,邋遢的男人说不定正被某种神秘的命运主宰,最终他会脱下肮脏的熊皮,成为一个王子。


以现代眼光去看待,顺从父亲安排的小女儿很无趣。大女儿害怕是自然反应,二女儿则有一番精彩的辩证的理性讲演。引用:她站在那里从头到脚地打量着他,然后说道:“我怎么能嫁给一个没有一点儿人样的人呢?曾经有一只剃光了毛,装成人的熊到过这里,它更让我喜欢,因为它起码穿了一身轻骑兵的制服,戴了一双白手套。如果他仅仅相貌难看没关系,我能够习惯的。”——如果只看重象征着身份的制服代表着虚荣和势利,难道男人的内涵就是出钱的大爷吗?


张益磊的改编除了删掉一个女儿,让结尾变得模糊,失去了那种“魔鬼不做赔本生意”的讥诮锋芒之外,完全遵循原作,但将故事背景安置于现代则非常不巧妙,士兵被改换成拳击手有点意思,但是,现代社会怎么会这样直接的卖女儿呢,现代感十足的女性面容也与这样的情节不搭。张益磊忽略了一个很好的改编点,中国父母越俎代庖嫁女儿并不罕见,仍然隐藏着卖女儿的本质,从这个角度切入才会具有现实的厚度。无论如何,毫无感情基础,仅仅因为有钱加洗干净了是个男人就可以让女人感激涕零,得不到他的女人还妒忌到去死,这未免太直男癌了吧。


值得一提的是漫画中魔鬼的出场颇精彩,从河水中湿漉漉而来,性交一般跨在男人腰前,伏身靠近,水不断滴在男人脸上,但它身后没有留下上岸的水渍,使得读者要到它第二次出场才能领会原因,然而,魔鬼初出场时雌雄莫辩的娇媚,又被此时袒露的无美感上半身颠覆,失去了神秘。至于都市人潮中的第三次出场,则处理得过于敷衍。


牛郎织女和这次的多数中国童话改编一致,都停在了很浅表的意向,或许这些中国民间故事确实没什么意思,或许策划人提供的文本翻译太糟糕,或许这次的德国漫画家普遍对叙事缺乏兴趣,牛郎织女是其中叙事性最强的作品,但也只是一则绘本的程度。台词因平白而风趣,牦牛感人。画面很好看,欣赏画面吧。


★王烁(anusman,漫画作者,在读博士):


熊皮人 ★★★☆

牛郎织女 ★★★★★


这期我投票给德国作者,他的画面和讲述都非常合适,读起来痛快,最后的一幕真的很美。想必是经过了磨炼的。益磊的这篇漫画没有现在画的好,可能是想说的有些多,特别是某些段落,文字的分量过大,现在他的漫画看不到这些情况,似乎已经越过了那个阶段,印象中上次读过一篇他为一个杂志画的漫画,那篇漫画的单页格子也很多,这点在我们读过这么多期的中国作者里并不常见,我印象中分格最多的应该是第六轮的《穿靴子的猫》以及第三轮的《童话》,似乎现在很少能看到分格较多的漫画了,或许很少因为媒介的限制原因,另外漫画的后半段比前半段文字数量明显减少,我想是因为作者渐入佳境的原因吧,或许这个漫画是画了一段时间的。


Julia Weller把横向最多数量的格子给了情感,而非速度,在第六页的第二行,牛郎见到织女害羞的场景,被展开的非常稳定,四格是最适合的数量,既保证在能够看清楚图像,也保证了镜头的分配,同时情感被拉长了。紧接着的一页,也是对称镜头,漫画区别于其它表现形式的优点尽显无余。


以上点评仅供参考


NOW!请为你偏爱的作品投票


本期编辑:胡晓江 | 孙欣

策划:童话同画 |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 特别漫画

感谢:苏菲 | Sophie Jing | 陈树泳 | 黑蓝文学


感谢19位漫画家(番外篇还有1人)

6位点评者(以及大量留言点评)

场均3000位读者(不包括微信外)


中德漫画PK还有番外篇哟


↙↙实体书预售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