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3)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近16万的订阅者,2022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第一季度适当推介部分上年度新书。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个人。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2年第13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郭店楚简《老子》新研究
作者: (日) 池田知久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译者: 曹峰 / 孙佩霞
出版年: 2022-5
页数: 564
定价: 128.00元
作者池田知久是享誉世界的道家研究、出土文献研究专家这部著作集中体现了他极为熟练的文献分析技巧和极为缜密的思想分析手段,同时也凸显了他高超的把握全局的能力。作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学术立场:“立足于这样一种学术态度,即不以老子及《老子》已有的既存知识(亦即固有观念)为依据作外在的说明,而是尽可能把一切既存的知识当作一张白纸,弃之不用,从内在的角度,紧密结合每个地方的文章表达方式及思想内容加以探讨。”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很多不同于通识的观点,甚至有的观点独辟蹊径。这本书是把道家研究和出土文献研究结合起来的又一部典范之作。
池田知久,1942年出生于朝鲜全罗北道。从东京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曾受聘担任山东大学一级教授。他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学专家,尤长于道家研究与出土文献研究。他的这方面成果极多,已译成中文的著作有:《庄子——“道”的哲学及其演变》(台湾“国立编译馆”,2001年)、《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论道:<老子>思想细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等。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汉家的日常
作者: 侯旭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5
定价: 108.00元
本书拟依据汉简,结合文献,围绕“传舍使用”这样一种官方日常活动,探讨朝廷反复进行的例行化统治活动中皇帝、律令发挥什么作用,官员的能动性又如何体现,制度又是如何变动与反复的。力图小中见大,在政治史与制度史之外,提供一种观察古代帝国的途径。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68年2月生。1986年至1996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8年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兼及秦汉史。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北朝乡村社会的研究。著有:《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等。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口辩·文事·笔书
作者:胡大雷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副標題:“口笔之辨”与中古文学私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价: 78
“口出”(口出以为言)为口头表达,“笔书”(笔书以为文)为书面表达,本书讨论“口出”与“笔书”的各自表达特点,详述古代经典著述中对“口笔之辨”的论述,讨论“口笔之辨”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表现,如“口出以为言”的文学活动、文体生成与“口出”“笔书”的关系、文学批评的“口出舆论派”与“笔书著述派”等,讨论先秦汉魏六朝著述从“口出”到“笔书”的形成过程。本书拓展出中古文学史研究新的研究领域,促进了中古文学史的深入研究。
胡大雷,祖籍浙江宁海,现居广西南宁。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古文学史专家。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文选》学会理事、广西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棘闱
作者: (美) 贾志扬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宋代科举与社会
出版年: 2022-3
定价: 72.00元
为创设一种“精英政治”的考选方法,宋代初期改革了科举制度,发展了政府学校。其结果是考生数目急剧增加,考试竞争随之益趋激烈。为通过“棘闱”,作弊和行贿流行,同时专门为高级官员的亲戚所设的简易考试(别试和牒试)也应运而生。然而,科举性质的不公并未阻碍一些因考试而引发的社会文化发展。有鉴于此,本书着重论述了作为一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士人阶层的出现,以及有其独特的规范、象征和经验的考试文化。宋代考试和学校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奠定了明清科举文化与学校、书院的基础,而且传入西方后,为启蒙哲学家们重塑西方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与借鉴模式。
贾志扬(John W. Chaffee),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Binghamto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宋史专家。1979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著有《棘闱:宋代科举与社会》《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等,主编《剑桥中国宋代史》(下卷)。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
作者: 吴福祥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22-4
页数: 441
定价: 138.00
全书分称代篇、虚词篇和造句篇三部分,共11章,计40余万字,不仅详细描写了以《敦煌变文集》为代表的唐五代时期的语法系统,而且进一步通过与同时和前后其他文献的比较,深入探讨了唐五代主要语法现象的共时差异和历时变化,并对汉语史上若干重要语法现象的历时演变进行解释;比较好地做到了材料与方法并重,共时与历时兼顾,以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描写与解释的结合。原版出版以来,成为国内外很多高校汉语史专业研究生的指定阅读文献,也是海内外研究近代汉语语法和汉语历史语法的学者重要的参考书,受到海内外汉语学界的好评。
吴福祥,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历史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和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出版《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吴福祥卷》等专著和论文集20余种,发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等论文150篇,在语法化、汉语历史语法和历史语义、汉语方言语法史以及南方民族语言语法演变等方面,研究成果具有开拓性和前沿性。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明代唐诗选本与诗歌批评
作者:孙欣欣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 98.00
明代唐诗选本数量众多、体例完备、内容丰富,体现了明人在唐诗文献整理方面的卓越成绩,促进了明代诗歌创作的繁荣,丰富了明代诗学的理论成果,为从事明代诗学批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不仅对明代唐诗选本进行序跋、凡例等文献整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明代众多唐诗选本序、跋、凡例、评点、批注的分析解读,通过选目的比较,结合明代诗学的发展对明代唐诗选本作总体观照,对唐诗选本在明代的发展脉络进行线性的勾勒评析,从众多的唐诗选本中挖掘提取明人诸如格调、辨体、性情等文学批评观念,探讨唐诗选本与明代复古、性灵等诗歌流派的关系,总结明代唐诗选本的理论特色,是目前较为集中探讨明代唐诗选本所体现出的明代诗歌观念、诗歌批评思想的专著。
孙欣欣,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化传播。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华夏文化传播研究会会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教育部基金项目一项,在《文学遗产》、《文献》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再造土司
作者:卢树鑫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89元
字数:306 千字
页码:300
土司制度是理解历史时期西南地区国家治理的重要面向之一。按学界通行的看法,土弁是清雍正朝改土归流后在西南地区依照绿营弁衔专门设立的土职,属于武职小土司。本书围绕黔东南苗疆土弁的设立与嬗变,紧扣社会经济变迁,并从地方人群的主观能动性出发,在史料挖掘和史实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出土弁实际上是一种权力来源多样,身份介于土司、流官、差役之间的职官。土弁在黔东南苗疆基层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兴衰,深刻反映了清政府在这一开辟之前仍属于“不通声教、不服王化、互不联属、无君长传统”的地区推行王朝秩序并不断深入的过程。
卢树鑫,1986年生,广东揭阳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兼及台湾史。在《近代史研究》《台湾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版權誰有?翻印必究?
作者: 王飛仙
副标题: 近代中國作者、書商與國家的版權角力戰
原作名: Pirates and Publishers:A Social History of Copyright in Modern China
译者: 林紋沛
出版年: 2022-5
页数: 448
以版權史為根軸,梳理了關於法律、版權的比較研究、圖書和印刷文化史,甚至擴及近現代知識分子的文化經濟生活等領域。由一門看千門萬戶,也由千門萬戶看一門。王飛仙運用敏感的歷史想像,既能駕馭豐富繁難的史料,又總能在混亂的史事中提出犀利的見解。
王飛仙(Fei-Hsien Wang),歷史學家,政治大學碩士、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博士。現任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yon)歷史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劍橋大學歷史與經濟中心(Centre for History and Econom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age)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十九世紀下半二十世紀初期東亞的出版業,過去曾研究商務印書館以及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互動,出版專書為《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帝國主義的鴆夢1800-1860
作者: 黃宇和
出版社: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21-12-21
页数: 816
定价: HKD 388
1856 年10 月,廣東水師登上一艘據說掛着英國旗的划艇,拘捕船上中國船員,水師懷疑該船涉及走私和其他不法勾當。英國駐廣州署理領事巴夏禮指中國水師扯下和「侮辱」船上英國旗。自此事件不斷鬧大,最終演化成歐洲列強和美國聯手對付中華帝國的大戰,歷時將近五年。本書是黃宇和院士在其於1998 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名著Deadly Dreams: Opium, Imperialism and the Arrow War (1856-1860) in China 的基礎上,再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修訂和增補而成。本書以第二次鴉片戰爭為個案,對中外學術界提出的各種有關戰爭起因的解釋方案作出比較,詳辨其間闕誤及由來,從宏觀和微觀層面,剖析帝國主義的實質本性。作者利用大量中英文原始文獻,結合實地調查,逐層分析引發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帝國主義的侵略藉口、悍將心理、外交手段、政治邏輯和運作方式,直趨經濟利益層面,由此展現出英帝國主義為了發動此次侵略戰爭所積極謀劃的每一個步驟,以及背後的動機。
黃宇和院士,1946年11月生於廣東省番禺縣。幼隨家人到香港定居。先後就讀於九龍牛頭角庇護十二小學、九龍華仁書院、香港大學。1968年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71年完成博士論文後留校。1974年起受聘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任教至2013年底行將退休時,悉尼大學當局授予黃宇和終身講座教授榮銜。1978年英國皇家歷史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2000年澳大利亞國家社會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2011 年澳大利亞國家人文科學院遴選黃宇和為該院院士。 黃宇和曾當過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和香港大學亞洲研究所的客座研究員,以及台灣政治大學客座教授。又先後在英國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聖約翰大學;中國的北大、清華、復旦、武漢、中山等大學,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研究院等學術機構講學。 研究領域包括孫中山、兩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和近現代中國國際關係。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從文化冷戰到冷戰文化
作者: 單德興
副标题: 《今日世界》的文學傳播與文化政治
出版年: 2022-5
本書先以宏觀視野勾勒文化冷戰的背景,說明此雜誌的緣起緣滅,再以微觀角度進行個案研究,析論余光中的《今日世界》專欄散文及重要主題,探討該雜誌如何呈現離散文人 #張愛玲 ,尤其《秧歌》的連載與譯者張愛玲的角色,呈現其如何向華文世界傳播美國文學,當時華文世界名家林以亮、吳魯芹、夏濟安、思果、葉維廉、劉紹銘等均參與其事。 本書既回顧作者早年的閱讀經驗,也反思同代人的共同記憶,力求從文學與文化研究的角度,銘刻與再現美國的文化冷戰及其所形塑的冷戰文化。
單德興,中國台灣省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全球转向下的艺术史
作者: [英]雅希·埃尔斯纳(Jas Elsner)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从欧洲中心主义到比较主义
译者: 胡默然 等
出版年: 2022-4
定价: 118.00元
埃尔斯纳在书中回溯了艺术史这门西方学科的缘起,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现代艺术史家,如李格尔、沃尔夫林、瓦尔堡等人的标志性贡献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梳理艺术史学科理论发展的同时,他聚焦于潘诺夫斯基,深度剖析其围绕“解释之圈”所搭建的系统框架背后的学理逻辑,展开批判的思辨探讨。在此基础上,埃尔斯纳提出摆脱欧洲中心论的学科诉求,为寻求全新的研究范式提示了一种可能的蓝图,以多元比较的模式接近纷繁复杂的非西方艺术。
雅希·埃尔斯纳(Jas Elsner) 现任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古代晚期艺术教授、亨弗里·佩恩古典考古学和艺术史高级研究员,并于芝加哥神学院兼任艺术与宗教客座教授。早年在剑桥、哈佛和伦敦的多所大学研习古典学和艺术史,于1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博士学位。在伦敦考陶尔德艺术研究院和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他也同时在英国驻罗马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密歇根大学人文研究所和普林斯顿大学任客座教授。2009年,他被提名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荣誉院士;2017年,他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2019年,他受任为隶属于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the Kunsthistorisches Institut in Florence)的外部成员。其主要研究兴趣及专著涉及古代晚期的艺术、仪式及视觉性,代表作包括《艺术与古罗马观者:从异教世界到基督教时期的艺术嬗变》(Art and the Roman View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Art from the Pagan World to Christianity)《古罗马帝国的艺术:公元 100-450年》(The Art of the Roman Empire: A.D.100-450)、《古罗马之眼:艺术与文本中的视觉性与主体性》(Roman Eyes: Visuality and Subjectivity in Art and Text)等,并在《批评探索》(Critical Inquiry)和《艺术史》(Art History)两本核心期刊中发表持续至今的一系列艺术史学史专题研究和文本翻译。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酷的起源
作者: [加]乔尔·迪纳斯坦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The Origins of Cool in Postwar America
译者: 王聪
出版年: 2022-3
页数: 646
定价: 128.00元
“酷”,作为一个早出现在二战后的新词汇,被几代人都视为一种前卫、新潮、广受年轻人追捧的文化形态。在近三十年来,酷文化已经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即使在中国,追求酷炫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可以说,“酷”已经成为了当今在全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主流文化之一。 但这种文化究竟从何而来了,其背后又蕴含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原因?本书便是部系统讲述酷文化背景与起源的作品。从“酷”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化发源入手,以李斯特·杨、亨弗莱•鲍嘉、阿尔贝•加缪、马龙•白兰度等有着强烈偶像色彩的演艺界、文化界名人为例,详尽讲述了酷文化一步步的崛起与风靡,并且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对这个席卷全球的流行文化作了全面的解读。
乔尔•迪纳斯坦 加拿大技术史与音乐史专家,尤其擅长20世纪文化史和爵士乐史,写过一系列关于酷文化的作品。目前在美国杜兰大学从事英语文学系教授工作。其有影响力的作品包括American Cool、Coach: A Study of New York Cool, 以及Swinging the Machine等。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国总统及其外交政策
作者: 【美】约瑟夫·奈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原作名: Do Morals Matter? :Presidents and Foreign Policy from FDR to Trump
译者: 安刚
出版年: 2022-4-30
页数: 296
定价: 78.00
这是一部关于国际关系研究的专著,有助于读者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如何一步步陷入今天的道德深谷。 作者在本书中回顾了自一战前后从伍德罗•威尔逊至今美国总统外交政策的演变轨迹,重点聚焦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的14位美国总统,以道德推理的三个维度(意图、手段和后果)作为方法论,研究道德在美国历任总统制定外交政策时发挥的作用,并为评判美国未来的总统提供了参考标准。
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亚太事务专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软实力”“巧实力”和“领导力”概念的首创者,被誉为“软实力之父”。曾任卡特政府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等职。著有《美国霸权的困惑》《美国世纪结束了吗》《软实力》《巧实力》《论权力》《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等作品。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王權劇場
作者: 陳秀鳳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副标题: 中世紀法蘭西的慶典、儀式與權力
页数: 440
定价: NTD750
在早期現代的理性氛圍,王權被捲入祛魅的軌道,使人們或多或少忘記,君主制度在世界各處經歷數千年,王權統治在人類政治體制中,注定扮演一個不凡的角色。 王權是令人迷惑的議題,最高權力的行使涉及國王與臣民的互動秩序,它必須被編織到社會各階層形構的厚密網絡中。為了更精緻捕捉中世紀法蘭西王權的特性,本書以微觀的方式,透過儀式、物件、心態和人,闡明國王祝聖禮與王權的關聯性,使慶典的禮節儀軌、兼具物質性與非物質性的物件、人的在場、人的思維、集體心態和氣息,映現在我們眼目之中。讓中世紀法蘭西國王祝聖禮,成為自身故事的源泉、成為言說者,並為其內在的激情辯護。我們作為閱聽人,要聆聽國王祝聖禮的迴響,凝視它的形象,同時在現代思維中,與之共舞。
陳秀鳳 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市,法國漢斯大學歷史學碩士、法國索邦—萬神殿大學(巴黎第一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系主任,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範疇聚焦在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法蘭西,專長涵蓋法蘭西王權、王家政治文化、王家儀式慶典等。著有〈中古晚期市民階層的反動——以「1358巴黎事件為例」〉、〈十四至十五世紀法蘭西國王進城典禮〉、〈「王權劇場」——1498年法蘭西王家喪禮〉、〈法蘭西宣誓禮儀與王權意象〉和專書論文等十餘篇專論。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相似还是相异?
作者: 徐浩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18世纪中英农村经济与社会比较
出版年: 2022-3
页数: 479
定价: 69.00
本书力图通过比较18世纪中英农民与农村经济、中英农村生产关系,18世纪中英农村商品经济、中英农民生产生活、中英农民反抗斗争等,揭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作者指出,18世纪的中国与英国仍然是农村生产结构占主导的经济结构,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致使出现了不同的阶级分化,造成主导社会发展的力量不同,由此英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道路,而中国仍受制于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压制,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徐浩,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欧中世纪史(以英国为主)、中西历史比较研究、西方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著有《当代西方史学流派》(合著)、《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农民卷》、《农民经济的历史变迁——中英乡村社会区域发展比较》、《西方史学史》(合著)、《中世纪西欧工商业研究》《他山石集》等。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俄国企业史(1850—1917)
作者: 鲍维金·瓦列里·伊万诺维奇 / 加夫林·米哈伊尔·利沃维奇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译者: 王晓阳 / 刘颜青
页数: 556
出版年:2022年
定价: 128
本书是俄罗斯史学界对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企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研究了俄国废除农奴制之后企业活动的主要问题,例如法律基础、组织形式、国际因素的影响,以及俄国一些关键领域的企业经营活动,如铁路建设等。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分别研究了企业家在俄国社会中的地位,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与政权和工人阶级的关系等。本书内容充实,资料新颖,观点独到,立论严谨,是对俄国企业家阶层全方位的立体描述,对相关领域研究者极具参考价值。
鲍维金·瓦列里·伊万诺维奇(Бовыкин Валерий Иванович)苏联-俄罗斯历史学家,历史学博士、教授。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国立莫斯科大学经济史方向奠基人,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俄国经济史和国际关系史。加夫林·米哈伊尔·利沃维奇(Гавлин Михаил Львович)全俄文献与档案研究所文献管理保障部高级研究员,历史学副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登记管理和归档。出版了大量学术性和科普性著作。俄罗斯档案馆荣誉勋章获得者。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繁荣的进程
作者: [美】戴维·E.麦克纳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阅想时代
副标题: :全球工商业通史(上下卷)
原作名: A Comparative History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译者: 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出版年: 2022-3
定价: 129.00(上下卷)
英国、德国、日本和美国四个工业大国通过各自不同的路径,走上了工商业发展的道路。本书上卷重点讲述了这四个国家经济体系的演变。本书下卷重点梳理了英、德、日、美这四个大国工商业发展的历程,包括20世纪和21世纪初期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并预测了各自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戴维·E.麦克纳博 美国华盛顿太平洋路德大学名誉教授,曾任教于俄勒冈州立大学、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保加利亚美国大学、常青树州立学院、马里兰大学(欧洲)和华盛顿大学塔科马分校。他是奥林匹克学院(Olympic College)的兼职教授。他曾担任华盛顿众议院党团的通讯主任,以及加州富勒顿市的经济发展主任。他出版了十本书,撰写了一百多篇文章。
1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Buddhist Statecraft in East Asia
作者: Stephanie Balkwil / James A. Benn
出版社: Brill
出版年: 2022-4-12
定价: $125.00
Buddhist Statecraft in East Asia explores the l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the state in premodern times and seeks to counter the modern, secularist notion that Buddhism, as a religion, is inherently apolitical. By revealing the methods by which members of Buddhist communities across premodern East Asia related to imperial rule, this volume offers case studies of how Buddhists, their texts, material culture, ideas, and institutions legitimated rulers and defended regimes across the region. The volume also reveals a history of Buddhist writing, protest, and rebellion against the state. Contributors are Stephanie Balkwill, James A. Benn, Megan Bryson, Gregory N. Evon, Geoffrey C. Goble, Richard D. McBride II, and Jacqueline I. Stone.
Stephanie Balkwill, Ph.D. (2015), McMaster University,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hinese Buddhism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She publishes on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Buddhist wome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James A. Benn, Ph.D. (200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is Professor of Buddhism and East Asian Religions at McMaster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f Burning for the Buddha: Self-immola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and Tea in China: A Religious and Cultural Histo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5).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