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4)

史学研究 2022-05-17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近16万的订阅者,2022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第一季度适当推介部分上年度新书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个人。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2年第14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西周铭文史

作者:丁进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定价:180.00


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多有思考与创意,从写作方法探索到价值判断,进一步建立了青铜器铭文研究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了铭文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以及以经学为主的文化价值。本书做了创新性尝试,深入到西周礼乐文明中,对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广泛涉及,包括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语言学、经济史学、法制史学、文化人类学,以及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学等诸多方面。

丁进,安徽青阳人。现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千石永载

作者: 冯楠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副标题: 潮湿环境下砖石质文物风化机理与保护方法研究
出版年: 2022-1
定价: 69.00元


潮湿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技术难题,本书即对潮湿地区露天环境下砖石质文物的保护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构成砖石类文物的质地种类繁多,保护的方法亦不尽相同;同时,砖石类文物保护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差异性,不能套用一个模式和配方,需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保护方法、材料和工艺。 本书试图从分析研究潮湿地区砖石质文物风化现状及病害机理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为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采用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岩石学、环境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的科学仪器,以文物保护的新理念作指导,对高句丽石质文物、西安城墙砖石文物、麟游慈善寺风化石刻、大足石刻、澳门郑家大屋五处砖石类文物的保存现状、赋存环境、砖石质类型和特点、病害机理及特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重点在于对潮湿环境下的砖石质文物风化病害的现状调查,并分别探讨五处砖石文物的风化机理。

冯楠,辽宁省鞍山市人。2002年考入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2006年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考入吉林大学文学院、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被批准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现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博物馆学系讲师。曾发表《环境因素对露天石质文物的危害——以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为例》《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研究》等学术论文。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汉代壁画艺术考古

作者:练春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 99


本书是对汉代壁画现有研究的全面梳理与系统总结,主要包括地上壁画文献的梳理、地下壁画的类型学研究以及壁画题材的类别、壁画的制作与工艺、壁画的功能等内容,并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汉代壁画深入、系统的艺术考古学研究:从学理上界定汉代壁画概念,科学地划分汉代壁画的类型,有效地解读汉代壁画的题材与类别,以及梳理汉代壁画的制作工艺和图像处理手法在壁画绘制、观念传达方面的影响等,并对研究者相对忽略的汉代地上壁画、墓葬中的浮雕和纹饰以及壁画的修补和改动问题做了探究,后对汉代壁画在墓葬中所具有的深层次功能做了全新的诠释。

练春海,201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艺术史、艺术考古、器物美术研究。主持“汉代壁画的艺术考古研究”等国家社科、文化部课题多项,出版《制器尚象:中国古代器物中的观念与信仰》《器物图像与汉代信仰》《汉代车马形像研究:以御礼为中心》等专著6部,并在《美国东方学会志》《文物》《民族艺术》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 余篇。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

作者: 宋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2-4
页数: 336
定价: 48


《三国军事地理与攻防战略》是《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书收录了近年写作的6篇专题,分别探讨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战略防御部署,蜀汉刘备与诸葛亮统治时期z高军政机构的演变,蜀魏战争中的武都,孙策攻占江东的经过与作战方略,孙权统治时期都城、兵力部署与主攻方向的变化,汉末三国战争中的陆口与蒲圻,就当时经济区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状况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态势对三国各方攻防路线与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约影响作了深入考察。

宋杰,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及历史军事地理,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有《三国兵争要地与攻守战略研究》、《先秦战略地理研究》、《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汉代监狱制度研究》等专著,其中《汉代监狱制度研究》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中国岩画的原始信仰及其审美生成

作者:朱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定价: 118.00


目前对中国岩画图像创作生成的研究集中于两点。一方面是对岩画的信仰解读。此类研究以巫术、祭神为中心,从原始人的信仰维度阐释岩画的意义。学者们将原始人看作是认识论视野中的功利性人,以清醒的因果关系论证原始人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是岩画的艺术解读。学者们从艺术的角度论述了岩画的艺术特质、形式特征。本书首次综合信仰与审美两领域,论述这两个领域在制造岩画图像时发生的差异及互相牵制关系。本书依据原始人掌握世界的方法与目的,将岩画创作群的信仰分为符咒、牲祭、崇拜三种类型进行论述,既区分了它与后世信仰的不同,也分析了原始信仰三阶段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岩画图像表达的审美生成,并将岩画与其他文献、器物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考察了原始审美活动的特征。

朱媛,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与美学。早期主要从事以岩画为代表的图像类研究,后来转为审美意识研究。已经出版独立完成的著作两部: < 中国岩画的审美之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 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隋唐五代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在《文艺理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几十篇。承担并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丝绸之路上的明代中国与世界

作者: 万明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3-1
页数: 898


本书是一部从中外关系史角度以整体一全球双重视野和国家一社会双重主线思考论证的明代丝绸之路史,尝试再现14世纪末-17世纪中叶中国与世界大转折时代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世界关系演化的历史轨迹及其国际关系体系构建。全书由整体篇、海上篇、文化篇组成,秉承中外文献结合考证的治史特色,对于明代中国与世界关系从陆海各条通道进行了侧重专题的论证和全面的整合研究,注重发掘明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外关系的互动互鉴史实,归纳总结了明代整体丝绸之路在中国史乃至全球史的历史定位,阐明了明代中国对于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万明,女,1953年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原明史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资深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郑和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国际郑和学会顾问。长期从事明史和中外关系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中葡早期关系史》、《明代中外关系史论稿》、《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主编,作者)、《明本〈瀛涯胜览〉校注》、《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与徐英凯合著);在国内外发表《明代两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确立》、《明令新探》、《白银货币化:明朝中国与全球的互动》等论文百余篇。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砚史

作者: (美)高彦颐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清初社会的工匠与士人
原作名: The Social Life of Inkstones: Artisans and Scholars in Early Qing China
译者: 詹镇鹏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30
定价: 158.00元


高彦颐教授倾十余年之精力,聚焦书写用具兼文玩的砚台,以此切入清初工匠与士人之间、性别之间、身体经验与知识生成之间的互动等社会问题,可谓别具慧眼。此书通过文献解读、田野调查、器物鉴赏、工艺过程描述、文人酬唱题铭、市场品牌营造,对以制砚名家顾二娘及其福州赞助人为中心的个案,做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堪称一部学术力作。而其自下而上、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也为物质文化领域辟出一条新径。  全书除“导言”和“结语”部分,共分五章。每一章都设置在不同的具体地方:紫禁城里的皇家工场,广东的采石场,苏州及南方其他地方的砚台雕刻工场,福建收藏家的家里。作者追查了砚台在宫廷与社会之间的运动轨迹,并通过砚台的整个社会生活,带入了与砚台相关的制作、使用、收藏和写作的人的生活。此外,这项研究亦展示了这个小物件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和技术投资。

高彦颐(Dorothy Ko),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历史系教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其研究方向是古代晚期和近代的中国科技与性别/妇女史、物质文化,著有《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等。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清末新政时期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治理与统合研究

作者:高月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129


本书以清末新疆、西藏、蒙古新政为研究对象,从国家视角探讨了清政府为应对边疆危机,通过在边疆地区实施新政将国家权力渗透到边疆社会基层的历史脉络;在细致梳理清末边疆新政内容和过程的基础上,阐释了实施边疆新政的内在机理,客观分析了清政府通过边疆新政加强边疆治理、重新统合边疆地区的实际效果。

高月,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边疆史、东北与北部边疆稳定与发展等。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锡良与清末新政

作者:连振斌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定价: 69


清末新政是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领域。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作为新政的制定者与推行者,执政的满蒙权贵人物的作用及其价值得到重新审视。本书以旗族督抚锡良在清末新政中的改革举措为考察对象,正是这一方面研究的新成果。作者以锡良与清末新政为主题,在收集了丰富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边疆行政改革、省制行政改革和宪政时期中央与地方的斗争等方面对锡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作为进行了探察,展现了旗族人物在应对清末危局时的不同面向,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这一时期的政治生态,丰富和充实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连振斌,1983 年生,浙江乐清人。2005年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后并入温州大学);2005—2011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教育史、政治文化史。2011 年至今,就职于南昌航空大学。在《云南社会科学》《历史档案》《满族研究》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先后主持江西省省级课题多项。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近代中国研究入门

作者: (日) 冈本隆司 / (日) 吉泽诚一郎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译者: 袁广泉 / 袁广伟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20
定价: 69.00元


中华文明的特征是重史,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光彩夺目。而由辉煌步入一蹶不振且日益沉沦,中国就到了“近代”。  本书是对1974年由坂野正高等编《近代中国研究入门》这一典范之作的与时俱进的更新,所述为研究“近代”中国的基本要领,故称“入门”。本书的目标是“打破封闭意识,追求跨学科中国研究”。执笔者都是日本新一代的代表性学者,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为出身背景,包括冈本隆司、石川祯浩、吉泽诚一郎、西英昭、村上卫、斋藤希史和村田雄二郎。  本书共分“社会史”“法制史”“经济史”“外交史”“政治史”“文学史”“思想史”七章,书后还附录有全体执笔者的座谈会纪要,就研究中的切身体会和实际困惑展开讨论。

冈本隆司  日本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研中国近代史、东亚国际关系史。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与海关》《属国与自主之间》等。  吉泽诚一郎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专研中国近代社会史。主要著作有《天津的近代》《爱国主义的形成》等。  


译者  袁广泉(1963年—2020年5 月22日),知名翻译家。  先后任教于曲阜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曾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副教授。2020年5月22日,袁广泉先生去世,享年57岁。  翻译代表作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石川祯浩,2006年);《梁启超·明治日本·西方》(狭间直树,2012年);《“红星”:世界是如何知道毛泽东的》(石川祯浩,2021年);《近代中国研究入门》(冈本隆司、吉泽诚一郎,2022年)等。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人文学科与公共生活

作者: [美国] 彼得·布鲁克斯 / 希拉里·杰维特 编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Humanities and Public Life
译者: 余婉卉
出版年: 2022-5
页数: 234
定价: 52.00元


在许多人看来,人文学科是一种日益丧失力量和地位的职业。阐释性的人文学科所倡导的专注而诚恳的阅读,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阅读能否代表或生成一种伦理规范?本书汇集了一群杰出的学者和知识分子,探讨人文学科对于公共伦理的承诺。他们的交流表明,人文学科中的阅读训练应当被引入公共领域:在一个思维和心灵日益被操纵的世界里,批判性地阅读席卷我们的社会、政治和文化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必要。

彼得•布鲁克斯(1938— )  美国文学理论家、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斯特林荣誉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及人类价值研究中心安德鲁•W. 梅隆学者,2003年曾入选美国哲学学会。研究领域跨越英法文学、法律与精神分析。著有《身份之谜》《亨利•詹姆斯去巴黎》《写实主义的视角》等。  


希拉里•杰维特  持有耶鲁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和本杰明•卡多佐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讲授文学理论,并在纽约从事法律工作。帮助协调普林斯顿大学“公共领域中的人文学科”论坛,统一全书并承担了编辑事务。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流行病与社会

作者: [美] 弗兰克·M.斯诺登 / Frank M. Snowden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译者: 季珊珊 / 程璇
出版年: 2022-5
页数: 542
定价: 118.00元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本书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入展开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弗兰克·M.斯诺登(Frank M. Snowden),耶鲁大学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历史与医学史荣休教授,专长领域为社会史、医学史,以及意大利近代史等。其著作包括《意大利南部的暴力和大庄园:1900—1922年的阿普利亚》(1984)、《1919—1922 年托斯卡纳的法西斯革命》(1989)、《霍乱时期的那不勒斯》(1995)、《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2006),以及《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2019)。《征服疟疾:1900—1962年的意大利》曾被美国历史协会授予“海伦与霍华德·R.马拉罗奖”,并荣获美国医学史协会颁发的韦尔奇奖章。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神圣罗马帝国

作者: [英国]约阿希姆•惠利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牛津通识读本
原作名: The Holy Roman Empire: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译者: 陆赟
出版年: 2022-5
页数: 328
定价: 39.00元


伏尔泰曾将神圣罗马帝国描述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这使得帝国的历史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误解。在本书中,约阿希姆•惠利概述了神圣罗马帝国迷人的千年历史。帝国建立于800年,以查理曼大帝的法兰克王国为基础,1500年左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一称呼正式出现。帝国的进程和历史始终受到欧洲重大发展的影响,从宗教改革到三十年战争,再到法国大革命,直到1806年拿破仑摧毁帝国。一千多年的共同历史感和帝国建立的法律传统塑造了欧洲德语区的过往图景。惠利通过这本书分析了帝国在欧洲权力和政治史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并指出:德国历史上从未有过比这更持久的政治制度。

约阿希姆·惠利(Joachim Whaley),剑桥大学德国历史与思想教授,冈维尔和凯斯学院研究员。主要教授1500年以来的德国历史和文化以及当代德国政治。著有《1529—1819年汉堡的宗教宽容和社会变革》(1985)《1493—1806年的德意志与神圣罗马帝国》(2012),并以英德双语发表过多篇论文。1984年成为皇家历史学会会员,2015年被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情感的自然化

作者: 李家莲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页数: 492
定价: 98元


本书通过聚焦“情感”这一关键词而推动道德哲学实现情感转向,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拥有与17世纪乃至此前在西方传统道德哲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秉性。本书以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情感哲学为研究对象,把沙夫茨伯里、哈奇森、休谟和斯密所提出的道德情感主义伦理思想视为前后相继的理论整体,沿着内蕴于其中的主线索——情感的自然化进程——考察了苏格兰启蒙时代道德情感哲学的内在理论演化进程。围绕“情感”这一个关键词,苏格兰启蒙时代的道德情感哲学家们在聚焦于道德情感问题展开其理论探索的同时讨论了审美问题和宗教问题。

李家莲,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院长,剑桥大学、迈阿密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访问教授,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伦理学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学会理事,国际价值学会(ISVI)秘书,主持“近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世纪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哲学逻辑演进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深化‘文明湖北’建设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共8项,出版《道德的情感之源》(浙江大学出版社)、《道德情感主义》(商务印书馆)等专(译)著8本,用中英文在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Therapy和《哲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世界哲学》《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论(译)文80余篇。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钻石、黄金与战争

作者: 马丁·梅雷迪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英国人、布尔人和南非的诞生
原作名: Diamonds, Gold, and War
译者: 李珂
出版年: 2022-4-30
页数: 586
定价: 118.00


南非曾是一个英国殖民地、布尔共和国和非洲酋长领地共存的混乱地区,这片土地被认为毫无价值,直到探矿者们发现,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丰富的钻石和黄金矿藏。一场争夺南非土地控制权的血腥冲突由此拉开了帷幕。英国人与布尔人展开了激烈争夺,甚至不惜发动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昂贵、最血腥、最屈辱的战争,最终,英国重创了布尔共和国。现代南非便是在这一混乱、激烈、痛苦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整个19世纪,展示现代南非诞生的血与泪。  在今天,南非仍是非洲最富有的国家。19世纪探明的钻石和黄金,为南非发展成为高度繁荣和运转良好的国家奠定了基础,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资格享受。正如作者所说,如果忽视历史的痛苦和动荡,钻石和黄金意味着巨大的财富。但对南非的原住民而言,这只是不断遭受劫掠、动荡、冲突、压迫的祸根罢了。不论是在钻石和黄金的开采过程中,还是冲突过后,白人都利用掌控的财富在当地强制实施白人至上主义,不断加深种族隔离,而南非的土著黑人则只能忍受贫穷、落后、悲惨的命运。南非经历的这些悲剧,从未在非洲这片土地上落幕。

马丁•梅雷迪斯,历史学家、记者、传记作家。《观察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驻外记者,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研究员。他撰写了许多关于非洲国家后殖民发展的著作,包括《以种族隔离的名义:战后时期的南非》《非洲国:五十年独立史》等。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计算机与人脑

作者: [美]约翰·冯·诺伊曼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 王文浩
出版年: 2022-4
页数: 85
定价: 25.00


本书是诺依曼在1955—1956年为西里曼讲座而准备的未完成讲稿,是作者对过去十几年在计算机领域所做研究的一个总结性梳理。诺依曼在书中首先概述了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然后从数学的角度,主要是逻辑和统计数学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神经系统的控制和逻辑结构,对计算机的数学运算和人脑思维的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本书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篇重要的原始文献,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为计算机的创新与发展以及机器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约翰•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原籍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数学博士。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在现代计算机、博弈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等领域内的科学全才之一,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和“博弈论之父”。

1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启蒙与书籍

作者: [美]理查德•B.谢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出版业
译者: 启蒙编译所
出版年: 2022-3
页数: 868
定价: 198.00


本书以115位苏格兰作家以及他们的360部主要作品的故事,阐释了书籍出版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决定性作用。其论说语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史、文字史和学术史,讨论的核心不单是书籍作者和文本价值带来的影响,而是在从文本到形成书籍的过程中作者与书商之间的丰富活动。本书不仅展现了书籍出版翔实的细节,并且多层次鲜活地描述了作者、书籍、出版商、印刷者及在书籍流通运程中其他各种对象的互动关系。这是一部非常有用的参考书,附有大量图表和参考书目,它们同样也是本令人兴味盎然和激动人心的读物。

理查德•B.谢尔,美国著名史学教授,新泽西理工学院联合历史学院主席。研究方向为启蒙运动、书籍史和印刷文化、知识分子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格拉斯哥启蒙运动》(1997年9月),《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教会与大学》(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启蒙编译所,出版编辑服务机构,从事非虚构类图书的翻译、编辑、校对等工作,涉及领域有文、史、哲、法、政、经及自然科学。

1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Building a Nation at War

作者: J. Megan Greene
出版社: 哈佛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Trans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during and after World War II

出版年: 11/15/2022
定价:$60.00 • £48.95 • €54.00


Building a Nation at War argue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retreat inland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its consequent need for inland resources, and its participation in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led to fundamental changes in how the Nationalists engag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ool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The war catalyzed an emphasis on applied science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human resources—all of which served the Nationalists’ immediate and long-term goals. It creat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 Nationalists to extend control over inland China and over education and industry. It also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 to mobilize transnational networks of Chinese-Americans, Chinese in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and businesses. These groups provided technical advice, ran training programs, and helped the Nationalists acquire manufactured goods and tools.

J. Megan Greene shows how the Nationalists worked these programs to their advantage, even in situations where their American counterparts clearly had the upper hand. Finally, this book shows how, although American advisers and diplomats criticized China for harboring resources rather than putting them into winning the war against Japan, U.S. industrial consultants were also strongly motivated by postwar goals.

往期内容

2021年历史学十大好书

2021年往期书单合集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2年历史学新书(1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