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场微散文获奖作品】鸣谦《于无声处》海之魂朗诵

2017-07-15 鸣谦 在场主义散文


第13期(2017年6月)在场微散文优秀奖

授奖辞:鸣谦的《于无声处》,通过巧妙的时空嫁接和生动的在场叙事细节,呈现了价值的裂变与崇高的距离,呼唤一种丢失的国家精神。


于无声处

文/鸣谦

她坐在椅子上,眼皮耷拉着,悄无声息。脸上的褶皱一条挨着一条,像是一面陈旧的、怎么也折不整齐的旗帜。斑驳的光影在她身上晃动,我看清了她身上的苏联二战军服。

我是在圣彼得堡夏宫遇见她的。

导游告诉我们,老人每年都坚持来这里参加夏宫开放日庆典。最早是和战友们一起来,后来战友们一个个去世了,她也走不动了,便让家人扶着她来。

为什么要来夏宫? 

夏宫曾经被德军占领,苏联迫于无奈炸毁了这里,我们认为这是耻辱。导游的声音有些悲愤。

这时,一个戴着船形帽,穿着军装的四五岁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路过这里。看见老人,小男孩停了下来,立正,敬礼,一气呵成。

看见小男孩的军礼,老人艰难地俯身跪在地上,捧起小男孩的脸,摩挲着。小男孩伸出手轻抚老人胸前那一排勋章,继而踮起脚尖,在老人的脸上轻轻一吻。

旅游团里有人小声说:这老太婆面前缺个碗……

还有人说,这么小的孩子亲近陌生人,他妈妈也不拦着……

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走了。老人瘦小的身体逐渐与地上的影子重合,她低头亲吻着土地。

很快,庆典开始了,150多道喷泉直冲云霄,俄罗斯人齐声高喊着:乌拉!乌拉!!我回头寻找老人,涌动的人潮里却不见她的身影。

离开夏宫时,又看见老人静坐在那里。路过的俄罗斯人都放慢了脚步,注目无声。

回国后,我多次向人提起这位老人。一天,有人悄声提醒我:千万不要再炫耀你出国的事了。


(责任编辑:杨培铮   制作:相相  547字)


获奖感言:

微雨微语的主题,最能体现微散文文微意宏的特点,我们身边可以选择的题材其实很多。这次又一次尝试选择了国家民族之大题材,从国外的人物场景切入,是想介入我们丢失的家国精神。网络上充斥着对英雄模范的诋毁,对军人的质疑,不要自己英雄,忘记战争的民族,让人心生忧患。

能够受到大家肯定,获得优秀奖,要感谢在场主义传递的精神力量,要感谢众多志愿者的付出。我有在场,一路同行!


鸣谦获奖作品

鸣谦《霄霰》海之魂朗诵

鸣谦《春寒》海之魂朗诵

作者简介:鸣谦,本名周玉琢。江苏金湖人,现居北京。

主播简介:海之魂,本名韩雪敏,朗诵组组长。河北省邯郸市人,从事过播音主持,编辑、记者等工作。

在场微散文同题竞赛第13期2017年6月主题:微雨·微语。

《广雅·释诂二》释义:微,小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有句:旷怀久矣推先辈,微语还堪悟后贤。微语有时与微雨同义,润物无声,也有不事张扬之意。微语也可解为细微、细节,而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即如宇宙万物,亦由微物质、暗物质所构成。如今更是微时代。连我们正在做,并且将继续做的这件事,也叫微散文。微,是存在的起点。

用你的笔,以你的微视角,写出你的微发现。微察秋毫,以小见大。忌说理,忌空泛,忌微为繁富。

在场微散文第十四期主题

"生命,一次又一次轻薄过/轻狂不知疲倦",“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不断地重复决绝,又重复幸福/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我相信自己"。

这是泰戈尔诗集《生如夏花》中的句子。是的,夏天是一个特别的季节,热烈是表象,寂寞是本质,轻狂,源于自我的虚忘,夏花的逆时而开,才是可贵的风骨。人生亦然。

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竞赛第14期2017年7月命题:寂寞夏花。

花是美的,但生不逢时,夏花却落得孤独。社会何不如此。是要耐得寂寞,独享孤独,还是独放灿烂,为一个火热的季节助燃?用你的笔,书写你的生命体验。

在场微散文第14期征文一人一稿,上限为550字,必须是原创首发(如其他平台、网站、论坛及报刊已发的,请勿投)。请各位老师在邮箱注明标题、作者和字数,将照片和稿件分别传进邮箱附件,简介写在文章下面(请将正文放大为小三号字,标题小二号字加粗),并注明所在地。截稿日期为2017年7月25日。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微散文奖

在场微散文群,是在场主义散文流派创立的一个微散文平台,旨在宣传、交流、倡扬在场写作。

在场微散文,是在场写作的一种散文样式,主张通过在场性、微叙事、快节奏的书写,适应微信时代的阅读需要。

在场微散文奖,是在场微散文群开展的一项在场微散文同主题征文奖,每月一期,每期设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分别奖给500元、300元、200元奖金,并颁发获奖证书;优秀奖若干名,赠送“在场主义散文理论卷”《颠覆城堡》和《在场》杂志,颁发获奖证书。其它优秀作品赠送《在场》杂志。

在场微散文平台是面向全国的文学交流平台。目前参赛作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首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三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四期

在场微散文第4期颁奖号外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五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六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七期

在场微散文2016年度奖颁出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八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九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一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二期

在场微散文奖颁出十三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1(1~4期)

在场微散文总目录2 (5~9期)

在场微散文第10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1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2期目录

在场微散文第13期目录 

周闻道 | 微散文:文微意宏的时代叙事

雪夫:在场微散文同题写作 我们怎么了


第13期在场微散文奖优秀奖

在场管理团队

总    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赞助人:龚益成、北京了了

在场编校:宁静(组长)、袁志英、钱昀、刘月新、刘小四、偏说、杨培铮、六六、刘爱国、李慕云、李世琼

在场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万军

在场阅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高影新、鸣谦、楚歌、林中蔓青、齐海艳

在场制作:刘珍(组长)、相相王金梅、宋小铭、四季芳、谭丽挪 

特约评论员:郭连莹、乔民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所有来稿须经编辑审核或修改,一月之内未发表的稿件请自行处理。来稿请附上简介和照片。

从七月起,严格执行一篇文章只修改一次的决定,请投稿前仔细斟酌。投修改稿时请一定注明“修改稿”。

征文之外,1800字以下的散文,两篇较好以上的合在一起发。在场团队有权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推广,如不同意,请在稿件中注明。


在场微信平台投稿邮箱:zczy0838@126.com

《在场》杂志投稿邮箱:zczy0838@163.com

在场网站:http://www.zczysw.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