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影节 | “应运而生”的本土科幻电影,下一步如何接力?

东西文娱 东西文娱 2021-07-25

撰文:EW | 徐肖冰 

审核: EW | 岳 鸿(上海)

支持:东西文娱影视组


导读

 

继《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之后,国产科幻电影后续可以如何突围?

 

6月17日,主题为“重塑想象·定义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新思考”的上影节金爵论坛上,来自内容、技术和政策多个维度的嘉宾就此展开探讨。

 

正如论坛开场的致辞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青葱计划理事长王红卫点出的科幻电影的特殊性,“其他没有哪种类型题材的电影能有这样特殊的地位,在诞生之后就迅速产生热度,甚至有专门的论坛或者创投。”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借用现场的观点这种特殊性在于,“科幻电影可以带动电影工业,尤其是制作端的进步和成熟,包括技术、人力以及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能力;同时鼓励电影人开拓想象边界,为电影类型和故事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

 

与此同时,对于文化而言,科幻电影可以成为在娱乐基础上承载社会、历史、伦理甚至于哲学思考的文化载体。

 

基于此,相关的政策已经先行,早在去年8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联合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正如多位与会人事提到的,科幻电影是时代的产物。会议当天也恰逢神舟十二发射,随着国内航空航天等科技产业的发展,科幻电影在文化强国中的位置日益凸显。

 

对于刚刚起步的国产科幻电影来说,注定还有很多内功需要补足,而路径也开始清晰。



 

 


科幻电影是时代的产物

 

王红卫在论坛的致辞中提到,科幻电影有着远超电影的意义,体现了国家的国力、雄心乃至野心。随着我国国力和科技的增强,科幻电影的成熟、发展,几乎是应运而生的必然结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苟利军在圆桌环节也认为,一部科幻电影是多个方面的有机融合。当国家科技、电影工业发展到一定高度后,自然能够制作出优秀的科幻电影。

 

关于科幻文本与科幻电影之间的关系,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业委员会主任韩松认为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世界上科幻文学的繁荣跟科幻电影的繁荣具有正向关联。

 

韩松

 

另外,正如科幻作家、编剧、翻译、策展人陈楸帆在致辞中提到的,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随着科技进步而产生的一种事物。和其他艺术相比,科幻电影与科技的关系也显得更为紧密。“一方面科幻电影创制与品质的提升依赖于科技发展,另一方面科幻电影可以启发科技创新,激发公众的想象力,为国家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工夫影业(宁波)有限公司合伙人、北京天工异彩影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常洪松认为,“技术一直在推动跟辅助创意,甚至有时候可以引导创意的方向。技术的进步也降低了创作的门槛。”

 

在常洪松看来,技术不仅能够节约资源、缩短周期,并且能够帮助科幻创作者展开更多对未来的想象。因此,他也呼吁制片、导演、编剧等从业者多与技术公司交流,了解技术的最先发展现状。

 


 

更新科幻电影的创作思路

创作团队需具备科学素养

 

尽管中国科幻电影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但在多个方面依然亟需更新和升级。

 

自称科幻迷的编剧、导演董润年表示,“科幻对我来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他提到,中国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渗入日常生活,是公众越来越关注科幻电影的重要原因。

 

因此,对于创作者来说,应当重视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变革,对于科幻的认知要跟新,创作思路要展开。“不能认为科幻就只能是太空、所谓数百年以后的高科技,反观日常的生活状态,其实已经有很多科幻化的元素在其中了。如何用这种思维来贴近观众日常的生活,其实已经是接近科技创作的理念了。”

 

另外,在陈楸帆看来,科幻题材创作的核心应当包含对人以及宇宙关系的哲学思考。


陈楸帆

 

在创作思路之外,提升创作团队的科学素养也是增强科幻电影品质的关键路径。

 

在《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科幻电影项目中,都出现了“科学顾问”的角色。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与影视融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林育智在论坛上普及了科幻电影需要的5类科学顾问,“第一类非正式顾问,在剧本形成之前提供支撑剧情的科学素材和科学理论;第二类专家顾问,剧本成型之后,针对某一类问题,为剧组匹配合适的科学家;第三类现场顾问,需要解决现场会出现的各种科学问题;第四类科学顾问团,解决一部电影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最后一类跨界科学顾问,这类顾问十分稀少,一要受过非常专业的科学训练,二要有完整的在影视圈的工作经验,能够把科学建议转化成为影视艺术语言。”

 


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独行月球》制片人刘洪涛认为,在科幻片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科学顾问的参与。科学顾问不仅帮助影片避免科学漏洞,还对科幻电影整体视觉的设计想象起到支持作用。

 

“观众会从现实逻辑和科学逻辑来看电影,如果出现了漏洞则难以产生信服从而没有共情。另外,我们创作科幻电影的目的是因为我们关心人类的、宇宙的命运,如果我们在未来观、科学观、宇宙观上面不能逻辑自恰的话,不仅我们对不起自己的初心,更显得这个努力没有意义。”

 

刘洪涛以正在后期制作中的《独行月球》举例,科幻电影所表现出的仅是冰山一角,其实背后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整个世界观。“以《独行月球》为例,影片中设计了两款月球车,要考虑材料、色彩、承重、电子工业设计等等是否符合未来的想象。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科学顾问的支持是完不成的。”

 

不仅是“科学顾问”这样的角色存在,王红卫还提出,奋战在一线的创作团队的科学基础也非常重要。

 

陈楸帆也非常认同王红卫的看法,“科学顾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武器,创作团队的科学素养、科学理念,如果没有匹配上提供给他的武器,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目前行业已经出现一些积极的信号。王红卫表示:“随着85后、90后的导演进入到创作中,在科幻常识性方面的沟通,相比以前代际的导演确实要更加顺畅。”

 

在陈楸帆看来,新一代创作者中,各环节影视工作者的教育水平、科技素养以及对科幻类型的理解是非常成熟的,甚至能够和国际接轨。

 


 

中国科幻电影的本土化探索

从故事和技术出发

 

“本土化”是包括与会嘉宾们在内的行业从业者们,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所提出的重要议题。

 

王红卫表示,“本土化”是商业电影能够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前提。科幻电影作为从类型电影和科幻本身双方面的舶来品,在本土化上显得更为重要。“千万不要找到一个国外成功的科幻电影的模式,就想着怎么把它国产化,怎么杂糅进一些中国元素,而是应该先找到好的中国科幻故事。”

 

关于本土化的方式,王红卫认为,还是从国人的思维习惯、文化特质、情感的角度出发,而非将既有的概念硬捏到一块或者去贩卖概念。“我觉得在我们这个文化以及市场需求之下,是有诞生新的科幻电影发展的可能。”

 

董润年还提到,中国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将西方国家很长时间的经历都压缩在短时间内,这个生活场景本身就是中国独有的“科幻场景”,这是创作者们应该特别注意去挖掘的。“我觉得把这些真正看清楚、想清楚,然后进一步表现出来,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将是特别好的支持。”

 

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科技跟艺术相结合的一个综合体,科技是电影整个工业的基石。因此不仅是故事内容方面,在技术方面也需要实现本土化。

 

据林育智介绍,去年12月,科影融合专委会成立。专委会启动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开展整个电影影视技术和科研力量的融合。日后,将从内容、技术等领域为中国电影电视赋能。专委会设想通过组建一种新型的联合实验室式的工作机制来实现赋能工作,比如目前仍处在论证阶段的国家电影技术创新中心。

 

“我们对这个中心的预期是,它是一个综合了包括天工等这样的企业,包括中影、华夏这样的一些影视国家队,包括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数学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科研力量,包括上海科技大学、北航等相关实验室,以及相关科技企业。” 科影融合专委会正在围绕电影产业上下游部署一条创新链,力求攻克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

 

站在民营技术企业的角度,常洪松也表示行业需要科学界,在基础软件国产化或者自主性上需要“国家队”的加入。

 

当然,正如王红卫总结道,“技术是为想象力插上翅膀,而非取代想象力。” 技术本身是提高电影生产制作中的效率,创作者本身依然要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也要尊重科学的规律。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专区更新


本周同区位更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