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看到这么年轻化的“鉴宝”,我们就想冒个险 |《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导演韩青专访

艺东西 东西文娱 2022-06-11


与前两部不一样的是,这部剧"鉴宝是为了护宝”这一指向更加直接,因为这部剧剧名中的掠宝清单,就是日本大举侵华前,一堆反华强盗在民国时期在趁乱掠夺中华国宝文物的清单。为了保护这份清单上的文物,对抗日本所谓风土考察团的掠夺,以许一城为首的几个热血的年轻人以及一帮有节操没节操的民国遗老遗少,还有军匪共同书写出的“鉴宝护宝”的群像故事就此开始了。


《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当然有一些缺点,但无论是细节还是主旨,客观而言,是做得比较到位的,音乐、视效都有颇为新意的地方,也是非常典型的精品化思路,越到后期,整体的节奏也越来越好。今天是8月15日,是什么日子大家都知道,所以看看这挺合适的,而且市场的确是需要这类有新意且年轻化的故事的,身系家国的热血故事每个时代都需要。


-艺东西|东西文娱泛文娱组


导 读


新一季的《古董局中局》在这个暑期回归。


继《古董局中局》第一、二部分别被影视化后,《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又名《古董局中局3》)于7月21日在腾讯视频开始独播,目前“超前点播”已经直通大结局。


《古董局中局3》由华谊兄弟、企鹅影视、7印象传媒联合出品,韩青担任总编剧、导演,管虎担任艺术顾问,屈楚萧、陈钰琪领衔主演,田雨、李诚儒特别出演。


在马伯庸的作品中,《古董局中局》一书共分为四册,分别讲的佛头案、清明上河图、民国掠宝清单案,最后一部解密老朝奉的大结局。前两部剧版分别由五百和费振翔执导,以许愿为主人公。这一部被认为是前两部的前传,回到民国时代,着眼于许愿祖父许一城(屈楚萧 饰)这代人年轻时的故事。


作为知名IP改编剧,前两部播出后,都引发了剧迷们热烈讨论,这部也不例外。豆瓣上,有人认为该剧又有漫画又有rap,风格讨喜很新潮,鉴宝过程艺术化处理,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也有人认为感情线加入过多,变成了恋爱剧。


作为这部剧的导演兼总编剧,韩青在接受东西文娱 | 艺东西访谈时介绍,在保留大部分原著线索的情况,主创团队对这部作品做了一些合理化的改编,想要向观众呈现的是一个民国时代背景下,一个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充满热血的”新青年“许一城和他的朋友们为理想奋斗的故事。在韩青看来,《古董局中局3》讲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受限于原著20多万字难以支撑40多集的剧情容量,主创对此进行了一些再创作,其实有四分之三是原创。


“之前市场上看不到这样年轻化的年代剧,都是灰扑扑的,唱着大鼓,京剧,打着快板,但我们就想做一个尝试,做一次冒险。”再度回顾这部作品的创作,韩青表示,“总体而言这次冒险是值得的”。


出生于山西,在北京生活超过了30年,从演员转向导演,韩青亲身感受着这些年观众市场的变化。尽管争议不可避免,韩青正试图通过体系化的创新、年轻化的表达,在当下找到与更多观众的共振。


“我个人当然也代表小部分粉丝,他们当中可能一谈到鉴宝,感觉可能是那种中年男人的兴趣爱好,但是他们也在这个作品当中,特别是年轻主演的表演当中,感受出了那个时代自由奔放,寻找出路,寻找崭新的世界那样的情怀。”



 

《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的改编

“原创内容占比四分之三,这是一个少年成长故事”


作为近年来影视化崛起的热门IP,《古董局中局》影视化的前两部在播出时都引发了一时的风潮。这也无形中抬高了粉丝们对第三部的改编和制作的心理预期。


谈及拍摄源起,韩青表示一方面是制作方邀请到自己,另一方面是自己也认为《古董局中局》这部小说情节起伏,故事很有吸引力。


在韩青看来,当时的世界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天体物理、爱因斯坦相对论、对外星人的研究等已开始,但反观当时的中国,国人对于外面的世界变化根本不了解。这促发韩青去思考,作为主角的许一城,在这么一个复杂的纷繁世界里面,他的选择是什么。


小说给韩青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北京城带有的魔幻感,“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维,各种各样的行为方式,它整个在北京城里面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突,然后把主人公卷到里面去,这个我是觉得特别有趣的一个历史时期。”


这构成了韩青改编这个民国戏的基本出发点,也逐渐让主角许一城的角色丰富起来。

 


“我们也知道说很多当时我们的革命先贤们,都是到法国到德国到日本,出去想要寻找救国的道路。”由此类推,在男主人公的改编上,韩青认为,这个男主人公的角色应该更极致一些,一定对于新的知识新的思想特别的向往。


最后,在剧版《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许一城的设定从原著里面的在清华做助教,改成了一个在清华学考古的学生,是一个“新青年”的设定,“这样的话,他在清华大学他能够学到新的思想新的知识,然后他又可以说我努力的想要走到外面去,同时它又会影响五脉下面的这些年轻人。”


在韩青眼中,许一城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充满热血,主演和角色的气质也比较契合。“许一城就像是一面镜子,也像是一个火车头,他能够带动周围的这些人,让大家反思到底要不要做出改变,这个就是我们开始创作的初衷。”


韩青同时也是《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的总编剧,在韩青看来,由于原著故事只有20几万字,故事线索比较单一,充其量只能拍出10到12集的长度,难以支撑起一个长剧,所以做出一些改动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在与腾讯、华谊等制作方进行商议后,各方达成了共识,将故事改编成一个一群五脉青少年在魔幻民国的一个成长故事。


最后,剧中加入了海兰珠和五脉少年们的成长,并加入了爱情、亲情和友情,讲述了他们从懵懂少年,成长为为了理想能献出青春和生命这一过程。


“所以这部作品其实是根据原著改编的新故事,原创内容占比四分之三……不过原著主要的线索都保留了。” 韩青直言。


剧中涉及比较大的改编,主要是原著许一城的已婚妻子顾芷茹,被改成他青梅竹马、并无男女之爱的邻家妹妹,取而代之的是,海兰珠成为与他精神契合的灵魂伴侣。 女主海兰珠人设改动更大,从原本偏负面的归国特务,改成受新思潮影响、热衷探寻外星人的宗室格格。两人强强联手,破获了野心家、侵略者盗宝的种种阴谋。


在一些原著粉眼里,对于新编的男女主设定以及感情线,网友反应不一。甚至有一部分网友评价,“以为看的是鉴宝剧,但实际是个恋爱片”。


对于这一争议,韩青解释,虽然戏中融入了许一城和海兰珠的感情线,但在处理上并不是简单去呈现谈情说爱,“很多时候他们在谈论国家的命运,谈论民族的命运,谈论个体命运,包括说大清朝怎么样,包括世界的变化,包括爱因斯坦、罗素,很多时候他们俩在谈这个东西,你说这些东西这跟你说它这个是叫爱情还是叫时代,看你怎么理解了。”

 


而至于剧情的比例,韩青认为,网友的评价也可以理解,如果是一个12集的鉴宝剧,鉴宝的情节浓度一定会更高。但作为一个民国少年传奇,一个44集的故事有它的叙事节奏。“你真正的想要深入到这个人物的生活当中去,你就要从开始就去慢慢的去丰富它,了解它,然后你得让他越来越饱满,越来越有血肉,然后到最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这样一个人。”


除了主演之外,韩青还设置了很多群像。剧中,老朝奉、军阀、警察厅、驼帮等社会各阶层悉数登场。这些新旧势力的冲突,进一步增加了剧集的戏剧张力。


韩青表示,他们的野心还在于构建一个民国时期的生态,让观众看到许一城生活时代的一个完整社会剖面。

 


 

鉴宝剧的“潮炫”打开

“不是为了求新而求新,它一定得成为一个体系才行”

 

“得嘞,来到东城裴瀚林的家,故事一触即发”。


在《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第一集的开场,京腔Rap、漫画等新潮的元素的融入,在一开始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这也成为本剧在视觉层面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这部剧采用了定格动漫技术,打破次元限制,在不少剧情的高潮点,会出现相对应的漫画画面。它们起到的不仅仅是转场的作用,粗犷的线条、明亮的用色、夸张的表情、配上踩点精准的BGM,让剧情融合了热血漫气质,很好的呼应了民国少年传奇的设定。

 


韩青坦言,其实在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提前考虑这么多的元素,这些效果来自后期的再创作,“我们的第一集大概剪了有20多遍,因为从文字的体现和影像的体现是完全不一样的,当这几个人物在屏幕上出现的时候,观众不认识他,所以当一开始的线索比较多的时候,观众就晕了,我们就想办法如何更快的更集中的更有趣的能够把这些有效的信息给它交代出来。”


彼时,制片人黄星提出用一首歌形式去展示,后来音乐老师提议能不能用说唱。这个“有趣”的想法试下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对撞”效果,这进一步推动韩青在后期创作中将漫画元素融合进来。


韩青将这些形成一种整体风格,他认为,漫画和音乐的运用,包括除了rap以外,还有英文歌,这些跟这些年轻人对于新世界的向往,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你的所谓求新求变,你不能是生硬的,不是为了求新而求新,它一定得成为一个体系才行。”


在韩青看来,观众对于这种表现的接受度比较高,“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对于RAP)并不陌生,这是一个大家很日常的一个单压双压,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用歌词,迅速的把年代、环境时间、地点人物基本上就能够都交代清楚,然后进入到故事。”


在风格化之外,毕竟鉴宝是这部剧的主要看点之一,韩青为这部剧做了很多准备,力求专业呈现。开拍前,实地拜访了北京的潘家园、琉璃厂等古玩聚集地,到店铺里采访当地人,对故事发生地的气质有了整体的把握。


为了找到更准确、更专业、更能打动人的细节,主创团队在做文本的时候查阅了大量资料,联系到了青铜、字画、瓷器、故宫文物等各方面专家座谈。


韩青发现,真实的鉴宝过程和普通人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专家去鉴宝并不花哨,基本上看一眼就知真假,知晓物件出处。但作为艺术创作,这就提出了一个大的课题:该如何把鉴宝的过程和细节拍的专业又好看。


为了尽量做到道具逼真,该剧的美术和道具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一些特殊道具,背后都有一段曲折故事,例如传国玉玺、九龙宝剑、金丝楠木象棋等。


韩青拿开场观众看到的金丝楠木象棋举例,一开始道具组也做了一些假的金丝楠木象棋,但韩青感觉怎么都不对。后来在拍摄前一天,工作人员才从福建某处淘到了一副真正的金丝楠木象棋,为了保证拍摄,道具组连夜把它运到横店,再掏洞嵌玉,第二天拍摄时才拿到这副真正的金丝楠木象棋。


同时,考虑到鉴宝过程如原味呈现,屏幕语言很容易显得枯燥。韩青认为,鉴宝戏毕竟是电视剧,不是鉴宝节目,“所谓剧就有夸张的成分,戏说的成分和艺术化加工的成分,我们就要想在影视化上能够形成一定的识别冲击力,这是我们之前的原则。”


为此,韩青选择通过虚实结合的艺术化表现方法去呈现鉴宝过程。


比如剧中的五脉之人,代表着五条鉴宝的源流,被称为“掌的是整个古董行的眼,定的是鉴定圈的心”。剧中药慎行鉴瓷器,韩青认为要展现的是药慎行眼中的瓷器,而非观众眼中认为的瓷器,所以韩青在瓷器的形态上就做了转化,定的是纯写意的风格;而为了展现沈默“凤鸣诀”跟声音之间的关系,沈默鉴宝用的是写实的风格;对于刘一鸣这个角色,韩青选择的是冰与火的元素,附加漫画和音乐的渲染,就是为了更好突出他少年热血的形象。

 



  

不拧巴的创作观

“年轻人又重新接受崇高,这种转变挺好。”


如今《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即将完结,韩青也会去留意观看剧的弹幕。


“和原著气质完全不同,感觉像一个欢乐的剧本杀,挺喜欢。”


“一集剧,半集在谈恋爱。这不是鉴宝,是恋爱剧。”


“原著粉朋友安利,一点开各种rap和动漫,还有滑翔机和热气球,一集看完意犹未尽。”

……


对此,韩青表示并不意外。他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制作团队没有跟观众交流好,导致和观众之间出现了错位。但他也看得开,一部剧没有任何意见,这才奇怪。


韩青说,人们总是习惯处于自己的顺向思维惯性当中,因此其他很多想法自己是不易察觉到的,弹幕里来自网友的评价对于这部戏来说改变不了什么,但可以补充一个新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是很珍贵的。“面对说的好的,该改的我还是得改,不会一概拒绝。”


韩青坦言,当初在创作这部戏的时候,也意识到这种呈现方式可能会有很大风险的。


目前从接受到的反馈来说,韩青认为整体表现还是积极的,不管是网上的评论也好,还是网友私信也好,还是他周围的朋友反馈,“大家看完以后觉得说完成度也还挺好的。”


“一谈到鉴宝,有人感觉可能是中年男人的兴趣爱好,但在这个作品中,他们会感受出那个时代自由奔放,寻找崭新的世界那样的情怀。”


从《觉醒年代》这类型剧的热播,韩青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对崇高和严肃正经的表达的接受,重新又回来了。


韩青说,以前感觉部分年轻人对李大钊、陈独秀那一批人的关注不是特别有兴趣,对崇高感或者说正经的表达“大家会觉得特假”,创作者需要把这种表达消解掉,或者就不能去提这些事,“感觉只能说些柴米油盐的事。”


但现在,不管是七一晚会,还是奥运会,“年轻人又重新接受崇高,这种转变挺好。”


此外,韩青也并不认为在剧中置入rap和漫画,就只有年轻人喜欢,这跟年龄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而是“大家接不接受新的东西”,最终是为了在时代的共同表达中与观众找到共鸣。


从演员转做导演,这已是韩青执导的第四部作品。韩青认为,“做幕后,虽然工作量更大了,但能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这可能是吸引我做导演的地方。”

 


正如在《古董局中局之掠宝清单》中的探索,韩青特别注重个人的风格表达,认为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姜文、管虎等,风格、节奏、影像色彩每个都不一样。“如果都是一条流水线行活儿,就没意思了。”


韩青认为,讲故事首先要有表达的热情,然后理清在一段故事的叙述中,什么地方是最核心的、是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其次要掌握方法,讲究“三翻四抖铺平垫稳”,把握好讲故事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让观众的情感共振达到同步。


在同事眼中,韩青有着轻松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像是一个活得很严肃的思考家和哲学家。对待多样化的世界,他主张求同存异,表示自己的人生哲学就是不拧巴、不放弃。


“不拧巴就是世界上的很多事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要因为这种不同而自己拧巴了。然后是不放弃,成不成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咬牙的那几秒钟,可能你的人生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风景。”

 

撰文:EW | 金佳

审核:EW | 杨晶(北京)

支持:东西文娱影视组



昨日同区位更新




主题相关内容合集




近期艺东西专栏








点击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