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讨汇 |文研青年会员群答疑&研讨内容集锦(一)

文研青年 文研青年 2022-12-22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们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一次分享和研讨,不仅仅是两种思维的交换和碰撞,更能促进自己审视自我的不足,汲取别人的优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国庆长假结束,各位研友们的备考进入了全速冲刺阶段。每个人经过了半年左右的持续复习,对知识体系的把握、对知识框架的整合以及对真题的分析领悟,相信都在陆续进入一个“裂变”的状态。


2019年10月9日文研青年会员群国庆后首次群内答疑研讨,群成员对文学理论、西方文论以及外国文学学习内容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现将研讨过程中的精粹部分整理,另对部分同学的回答中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汇总点拨,以帮助同学们对该部分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考生问题一

伊瑟尔在《审美过程研究》中提出“隐含的读者”概念,认为“即体现了本文潜在的意义的预先构成作用,又体现了读者通过阅读过程对这种潜在性的实现”。这里的“本文”跟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中关于“文本”的解释是不是一个意思?如果问“文本”这个定义,可以和“本文”的定义一致吗?



文研青年学长解析

No.1

问题解析


文本又译“本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传入中国,因为汉语词汇中,没有能够与“text”完全对应,因此早期有“文本”“本文”两种翻译,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90年代后期“文本”逐渐为学界接受(“本文”的译法也还被不少人接受),如果说两个词语其中某一个有所侧重,那也是因为“text”在不同理论家那里的解读有所不同造成的。


文本,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用语,指语言符号系统、现象系统及其内容。有两种情况,一为语言的成分,一为超语言的成分。前者指一个句子、一本书和一个观察现象的内容所构成的认识对象,后者指话语的语义和内容所组成的记号复合体,它反映语言外的情境。这种语言外的情境因各人的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


结构主义大多把文本的记号系统与所表达的意义看成平行的、固定的。后结构主义认为人对记号系统的了解是变化的,形成一种生成变化过程。text译为“本文”时,更强调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超越于书本或现象的意义理解之上。这种译法的目的是为了与把文本看成单纯书本的理解相区别


No.2

问题点拨


西方的语境, 文本和作品作为语词的对立项,是必须相互参照才能理解的;而在中国的语境中, 却常常难以理解这样的对立。文本指的是文学的语言现象,而作品则是体现了美学和创造的价值。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话语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作品”概念消失,“文本”概念大行其道。巴尔特曾明确指出:文学研究和批评已经从作品的问题转为文本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文学范式的转换。接受理论中,文本是和作品相对的概念,作品没有进入到接受阶段的都属于文本,文本是尚未经过读者接受的未完成的作品,出于中立的位置,因此,在接受理论中,文本是中介而不是中心。


对于文本与作品的关系问题,可参考北京师范大学钱翰教授的论文《从作品到文本——对文本概念的梳理》一文。


No.3

问题拓展


西方文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近些年在越来越多的“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考试初试中大量出现考题并与文学理论的考点相结合。尤其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难度很大、内容驳杂、流派众多,需要大家在熟悉众多文艺理论思潮的发展脉络的同时,掌握不同文论家的主要核心观点。


文研青年这里建议大家用一部精简的教材梳理知识体系比如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理论新编》,刘阳《文学理论今解》等),再用一部教材整合中西文论知识体系如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朱立元《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推荐)、王一川《西方文论史教程》,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等,梳理西方文论关键词定义

 

二十世纪重要的西方文论流派:形式主义、新批评、心理分析、结构主义、现象学文论、存在主义文论、解构主义、阐释学-接受美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文化思潮。


文学概论的知识体系:文学的起源、性质、功用、抒情、叙事、想象、语言,文学与时代、世界、政治、文化、、批评、性别、读者、作者等建构文学理论知识。

西方文论关键词举要


结构、解构、他者、摹仿、行动、虚构、可读文本、可写文本、隐含读者、隐含作者、叙事(叙事动作、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聚焦、叙事话语等)、反讽、复调、含混、话语、张力、互文性、陌生化、凝视、场域、神话、原型、母题、体裁、误读、现代性、延异、隐喻、主体性、主体间性、前见、视域融合、期待视野。


以上文论关键词,基本上涵盖当前主流高校对西方文论名词解释内容的考察,建议大家逐个梳理成属于自己固有的回答内容和模板。对于没有覆盖到的,大家可自行补充。



未完待续……



文研青年简介


文研青年为中文专业硕博研究生自发组织和独立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旨在聚集对文学研究和文学考研有独到思考和见解的青年研究者和中文考研人。


文研青年通过学术沙龙、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和考研指导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平台凝聚力,如今已经成为硕博研究生活跃的线下交流平台和中文考研人信赖的咨询平台。


文以会友,研途相伴。文研青年已经帮助数百位同学圆梦中文重点名校。2020年,文研青年将扩大全国中文专业咨询范围,2020年会员席位也已经开始预定,欢迎大家关注。


根据文研青年现行会员制度,会员服务内容包括:


一、信息咨询与复习指导

凡文研青年会员,可通过文研青年客服,免费享受一对一考研信息咨询服务,包括择校指南、复习规划、报考建议等;并通过文研青年考研会员QQ群,免费享受考研全程知识答疑与日常交流服务。


二、专题研习与考研沙龙

文研青年每年将针对会员同学举办暑期专题研习活动,并不定期举办线下考研沙龙,邀请学长学姐与考研学子面对面交流考研经历与复习经验。所有活动均由专人指导,自愿报名参与。


三、文研青年会员公开课

文研青年每年将开设十次会员公开课,专门针对会员同学提供复习方法与专题知识的指导,所有考研会员均可免费获得听课资格。


四、文研青年产品折扣

文研青年根据考研复习全程规划与各阶段学习特点及要求,分科目、分阶段、分梯度研发了《真题解析》系列、《全真模拟题》系列资料,中文考研网络全程班(基础课+暑期课+冲刺课)课程,复试指导课程,更多产品正在研发当中。文研青年全线产品均针对会员同学提供优惠折扣。

如有任何中文考研疑问,敬请联系文研青年客服。

(客服号:2275828991)

(20最新信息群:282856438)


总策划:文研青年

内容:COLIN 编辑:毅     池

审核:青     竹


 往期精彩回顾 

外国文学作品研读专题听课通告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必读作品目录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四川大学 |苏州大学

武汉大学 |武大汉硕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

人民大学 |北京师大 |华南师大 |南京师大

陕西师大 |华中师大 |湖南师大 |西南大学

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总结兼及经验

一战北大二战武大古代文学405分考研经验

   阅读原文查阅文研青年2020年免费公开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