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热点 |纳博科夫: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中的“多声部”与“马的主题”,附经典真题
点击蓝字
文研青年
关注我们
福楼拜
居斯塔夫·福楼拜
Gustave Flaubert
1821.12.12~1880.5.8
本期文小研为大家编辑了纳博科夫《文学讲稿》这一著书中论及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的部分,本期关键词整理如下:
福楼拜笔下的“布尔乔亚”
“浪漫”的包法利夫人
多声部配合法
马的主题
选文说明:
1.本篇涵盖大量文本细节,可帮助未读过《包法利夫人》原著的同学进行细节的补充;
2.选文有一定篇幅,为帮助大家更好抓取重点,部分关键词为小研自行补加。除下文中“马的主题”,其余小标题非原文所有。
《文学讲稿之<包法利夫人>》(节选)
纳博科夫
福楼拜笔下的“布尔乔亚”
福楼拜使用的"布尔乔亚"这个词从来不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的内涵。福楼拜的"布尔乔亚"指的是人的心灵状态,而不是经济状况。这部小说中有一个著名的场面∶一个勤劳的老妇人由于像牛马般卖力地为农场主干活而获得一枚奖章。评判委员会由一伙怡然自得的布尔乔亚组成,他们笑容可掬地望着老妇人。请注意,在这里,笑容满面的政客和迷信的老农妇都是"庸人",也都是福楼拜所指的那种"布尔乔亚”。
“浪漫”的包法利夫人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浪漫的人,在精神上或感情上生活在一个非现实的世界之中。这个人是深沉还是浅薄,取决于他(或她)的心灵的素质。
爱玛·包法利聪慧、机敏,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但她的心灵却是浅陋的∶她的魅力、美貌和教养都无法抵消她那致命的庸俗趣味。她对异国情调的向往无法驱除心灵中小市民的俗气。她墨守传统观念,有时以传统的方式触犯一下传统的清规戒律。通奸不过是逾越传统规范的一种最传统的方式。
她一心向往荣华富贵,却也偶尔流露出福楼拜所说的那种村妇的愚顽和庄户人的粗俗。
多声部配合法
"包法利真把我给害苦了……客店这一节也许得写三个月……在这场谈话中我必须同时写五六个人(参加谈话者),还有另一些人物(被谈及的人们),还要描写整个地区,既要写人又要写物。与此同时,我必须描写一对男女因为志趣相投而开始坠入情网。可篇幅有限,哪挤得进这么多内容!但是,这一幕必须进展迅速而又不枯燥,内容充实而又不臃肿。"
于是,在客店宽敞的大厅里,一场谈话开始了。四个人参加谈话。爱玛在和初次见面的赖昂谈话,他们的谈话常被郝麦的独白和偶尔插言所打断。郝麦的主要谈话对象是查理·包法利,他很想赢得新来的这位医生的好感。
在这场戏中,第一个"动作"是四人都参加的一场活跃的交叉对话∶"郝麦怕伤风,请大家许他戴他的希腊小帽……
"药剂师讲∶'其实,在我们这地方行医,并不怎么辛苦……因为人们宁可求救于九天敬礼、先圣骨头、教堂堂长,也不按照常情,来看医生或者药剂师。不过说实话,气候不坏,本乡就有几个九十岁的人。寒暑表(我观察过),冬季降到摄氏表四度,大夏天高到二十五度,顶多三十度,合成列氏表,最大限度也就是二十四度,或者华氏表(英国算法)五十四度,不会再高啦!
而且实际上,我们一方面有阿尔格意森林,挡住北风,另一方面,又有圣·约翰岭,挡住西风;不过河水蒸发,变成水汽,草原又有许多牲畜存在,你们知道,牲畜呼出大量阿蒙尼亚,就是说,呼出氮气、氢气和氧气(不对,只有氮气和氢气),其所以热,就因为吸收了土地的腐烂植物,混合了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发散出来的东西,好比说,绑成一捆东西,遇到空气有电的时候,自动同电化合,时间久了,就像在热带一样,产生出来妨害卫生的瘴气;——这种热,我说,在来的那边,或者不如说是可能来的那边,就是说,南方,经东南风一吹,也就好受了;风过塞纳河,已经凉爽了,有时候冷不防自天而降,就像俄罗斯小风样。'"
谈到牲畜呼出的空气时,他差点又说错了,不过这次他自己救起了险球。他想把他了解的所有物理、化学知识都塞进一个冗长不堪的句子;从报纸和小册子上读到的一鳞半爪零星知识,他倒是记得挺牢。不过他的学问就到此为止了。
正像郝麦的谈话是伪科学的胡当和报章杂志上的滥调的杂烩一样,第三个动作中爱玛和赖昂的对话不过是故作风雅的无病呻吟。"包法利夫人继续问年轻人道∶'附近总该有散步的地方吧?'
"他回答道∶'简直没有!有一个地方,叫做牧场,在山顶上,森林旁边。星期天,我有时候去,带了一本书,待在那边看日落。'
"她接下去道∶'我以为世上就数落日好看了,尤其是海边。'"赖昂道∶'啊,我就爱海!'
"包法利夫人回答道∶'汪洋一片,无边无涯,心游其上,你不觉得分外自由?同时一眼望去,精神高扬,不也引起你对无限、理想的憧憬?'
"赖昂接下去道∶'山景也是一样。'"
必须指出,赖昂和爱玛故作风雅,与自高自大而又不学无术的郝麦侈谈科学,两者同样浅薄、平庸、陈腐。假艺术与伪科学在这里会合了。
一八五二年十月九日福楼拜写信给他的情妇说;"我正在写一对青年男女谈论文学、海、山、音乐和其他所谓富有诗意的题目。在一般读者看来,这像是一段严肃的描写,但我的真实意图是要画一幅漫画。我认为小说家拿女主角和她的情郎开玩笑,这是第一次。但讽刺并不妨碍同情——正相反,讽刺加强了故事哀戚的一面。"
礼拜堂一幕的第一个动作中,赖昂先去教堂等候爱玛。这场戏先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一个是穿守卫服装的教堂杂役(是观光客的永久性向导);另一个是赖昂,他不想参观教堂。赖昂眼里看到的只是彩虹般的光线给教堂地板铺上了一层花纹,因为他一心思念着爱玛。他想象爱玛是法国诗人缪塞咏唱的那种被好妒忌的丈夫严加看管的西班牙贵妇,她们跑到教堂去向爱慕者递情书。守卫看到这观光客居然独自观赏教堂,感到气愤填膺。
第二个动作从爱玛进入教堂开始。她匆匆将一张纸(一封拒绝他的信)塞到他手里,然后走进圣母堂去祈祷。
她站起来。他们正要走出,就见守卫急忙凑近道∶“太太想必不是本地人吧?太太有意观光教堂吗?”
公证处职员喊道∶“不要!”
她回答道∶“为什么不?”因为眼看贞节要守不住,她只好求助于圣母、雕像、墓冢,任何机缘。
最后,狂怒的赖昂想叫一辆马车,然后设法让爱玛坐上马车。她游移不决,他便说巴黎人就这么做。对爱玛来说,巴黎就是绿绸面雪茄匣所象征的那个城市。赖昂既然那么说,就是无可辩驳的证据。她信服了。
马车还不见来。赖昂直怕她再进教堂。马车终于来了。
守卫站在门口,朝他们喊道∶“再怎么也该走北门出去,看看'复活'、'最后审判'、'天堂'、'大卫王'和'火焰地狱的罪人'。”
车夫问道∶“先生去什么地方?"赖昂推爱玛上车道∶“随你!”笨重的马车出发了。
到这里,多声部配合中"礼拜堂"这一部就结束了。
马的主题
马的主题是这样开场的:"有一天夜晚,来了一匹马,当门停住,响声吵醒他们(查理和他的前妻)。"有人带来消息,说卢欧老爹摔断了腿。
查理快到农庄了,再过一会他就会见到爱玛。这时他的马一害怕,来了个大闪失,似乎他和她未来命运的阴影惊吓了那匹马。
查理寻找马鞭,慌里慌张地俯在爱玛身上,帮她从一袋小麦背后拾起鞭子来。(弗洛伊德,那个古板守旧的江湖骗子,一定能从这一场面中分析出许多名堂来。[弗洛伊德的著作中把马当作一种性象征。——原书编者按。])
婚宴结束,酒醉的客人们在月光下驱车回家,马拉车飞奔,跳进水沟。
为小俩口送行的时候,爱玛年迈的父亲回想起当年他怎样把自己年轻的妻子放在马鞍后边的坐垫上带回家去。
请注意爱玛如何咬下一瓣花,靠在窗口,让花瓣落在丈夫那匹马的鬣毛上。
爱玛回忆在修道院时那些规矩的修女们谆谆劝诲应当克制肉体,拯救灵魂,她"就象马一样,你拉紧缰绳,以为不会出事,岂知马猛然站住,马衔滑出嘴来了。"
渥毕萨尔侯爵请她去作客,带她看自己的马匹。
离开侯爵的庄园,她和丈夫看见子爵和别人一道骑马飞驰而过。
查理骑一匹老马四处奔波行医。
爱玛第一次在永镇和赖昂谈话就是以谈马开的头。查理说,"你要是也象我,经常非马来马去不可……""不过",赖昂转向包法利夫人,"我觉得骑马兜风非常有趣……"这一段写得确实有趣。
罗道耳弗向查理建议说,骑马对爱玛一定大有益处。
(图片来自网络)
后来,读父亲从农庄写来的信时,她想起了农庄——马驹在嘶叫,奔驰,奔驰。
包法利想治好马夫那只马蹄般的畸形脚,这是马的主题的荒诞变形。
爱玛送给罗道耳弗一根漂亮的马鞭。(老弗洛伊德在九泉之下发笑了。)
爱玛企盼着与罗道耳弗一起过新的生活,她最先幻想的是"乘了驿车,四匹马放开蹄子,驰往"——意大利。罗道耳弗乘一辆蓝色提耳玻里马车疾驶而去,离开了她。
另一个著名的情节——爱玛和赖昂坐在关上门窗的马车中。马的主题没有先前高雅了。
最后一章中,来往于永镇和卢昂之间的公共马车"燕子"在爱玛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卢昂,她依稀看见子爵那匹黑马,这是一个回忆。
爱玛走投无路,最后一次拜访罗道耳弗,向他要钱。罗道耳弗说他没有钱,爱玛讥讽地提到他马鞭杆上昂贵的装饰品。(黑暗中的那个笑声会更加放肆了。)
爱玛死后,有一天查理去卖他的老马——最后的财路——遇见罗道耳弗。现在他知道罗道耳弗曾与自己的妻子有瓜葛。马的主题在这里结束了。如果用象征主义来分析,马也许并不比今天的敞篷汽车更具有象征意义。
龚文庠译
为读者阅读舒适
以上选文未采用原文分段
特以说明
《 文 学 讲 稿 》
本文节选自《文学讲稿》
(美)纳博科夫著
译者 申慧辉等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文学讲稿》是以纳博科夫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学讲稿为基础的……《文学讲稿》注重对本文的分析恰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它也许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将文学理论的研究具体运用于作品批评的自觉性……《文学讲稿》可说是运用新批评理论对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一个范例。”
(摘自中译本序言)
福楼拜 | 代表作品
《萨朗波》 1862
作者试图通过现代小说的写法将源于古代的一个幻想永存。史诗特征十分明显。福楼拜选取了一场特殊的战争去再现古代迩太基社会矛盾达到白热化的一段历史。
《情感教育》 1869
该长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走向精神幻灭的人物形象弗雷德里克。弗雷德里克的悲惨人生经历也表明了虚无主义所带来的危害。他最终发现自己恋慕的只是逝去的自我。
《圣安东尼的诱惑》 1874
该小说反映福楼拜对资产阶级社会制度和精神文化的绝望。作品以剧本的形式写成,细致地描述了圣安东尼一生中的一个夜晚如何面对各种严酷的诱惑。
《一颗简单的心》 1877
高尔基盛赞这个短篇“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
福楼拜 | 经典真题
1.如何理解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北京大学,2003)
2.谈谈福楼拜对艺术的追求对后来法国文学的影响。(南京师大,2005)
3.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如何体现作者“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主张的?(兰州大学,2010)
4.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评价为心理分析的“包法利主义”,谈谈这一类型人物的特征。(北京大学,2016)
5.从女性命运的角度分析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南开大学,2014)
6.分析比较福楼拜、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心理描写。(武汉大学,2018)
7.结合萨克雷、果戈理、福楼拜三人的作品谈谈19世纪作家对庸俗主题的表现与批判。(东北师大,2019)
——纪念 福楼拜——
纪念专栏
学本无涯,逝者如斯。唯以“文”之初心。
11-24闻一多
11-26索绪尔
12-8卞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