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热点 |从结构到解构:罗兰·巴特文学理论专题研习,附历年真题
内容梗概
一、文论家概览
二、考情速递
三、概念详解:以“作家之死“”为考察对象
四、拓展延伸:结构与解构、零度写作、叙事理论
五、参考文献
一、文论家概览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年11月12日—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于法国下诺曼底大区,逝世于法国法兰西岛,享年64岁。
罗兰·巴特的学术思想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1.探索时期
在这一时期,罗兰·巴特在接受存在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深受现代结构语言学的影响,对语言结构与写作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已经初具结构主义思想。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零度写作》。
2.符号学与结构主义时期
代表作品为《符号学原理》、《论拉辛》、《神话学》、《批评与真实》、《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
在这一时期,罗兰·巴特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理论。
3.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向时期
以《S/Z》《作者之死》《文之悦》《符号帝国》《罗兰·巴特论罗兰·巴特》和《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为代表,罗兰·巴特从对文本写作语言静态结构的建构转向了动态的、颠覆性的文本解构主义思想,更加关注的是读者在阅读与鉴赏过程中的参与式的、颠覆性的愉悦和享受。
二、考情速递
1. 论述尼采的“上帝之死”与福柯的“人之死”和巴尔特的“作者之死”的之间关系。(北(北京大学2010)
2. 谈谈你对“作者之死”问题的理解。(中国人民大学2016)
3. 谈谈你对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理解。(湖南大学2016)
4. 简述罗兰巴特“作者之死” 。(复旦大学2017)
5. 结合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过程谈谈“作者之死”的理解?(重庆大学2017)
6. 从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接受角度,试结合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南京师范大学2018)
7. 罗兰·巴特的“作家之死”的含义。(南开大学2019)
试题分析:从历年真题中可以清楚看出,罗兰·巴特这一考点深受985高校的青睐,具体考察几乎都是围绕“作家之死”的概念来进行的,同时要求对其产生背景、理论层次方面有较高的熟悉度。
复习建议:罗兰·巴特是后结构主义文论的杰出代表人物,其理论内涵丰富,难度较大,需要结合文论元典和具体作品阐释来理解。首先要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宏观方向对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概念进行整体性把握,并根据其脉络之下的特殊性、多元性、复杂性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
三、概念详解
“我们现在知道本文并不是发出唯一一个‘神学’意义(即作者一上帝的信息)的一串词句,而是一一个多维空间,其中各种各样的文字互相混杂碰撞,却没有一个字是独创的”。
“一个文本是由多种写作构成的,这些写作源自多种文化并相互对话、相互滑稽模仿和相互争执,但是,这种多重性却汇聚在一处,这一处不是至今人们所说的作者,而是读者”。
——《罗兰·巴特随笔选》
1.“作者之死”的产生背景
巴特的文学观点表现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和演化的过程。
前期,巴特借助于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在文学符号学领域展开了深入研究,为结构主义符号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后期,巴特将研究视角转向了读者,逐渐突破了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封闭文本结构理论。所有这些都为他提出的“作者之死”观念提供了理论前提。
2.“作者之死”的两个维度
(1)巴特首先否定了作者权威,批判了传统的作者观念。
在传统意识中,作者创造了作品,作品是作者的派生物。作者始终决定着作品的意义和存在方式。批评家笃信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作者的研究上。
(2)其次,巴特否定了作品中心和终极意义的存在。
在当代社会,作者已经开始步入了他的死亡,文学叙述不再是为了直接对现实发生作用,而是为了一些无对象的目的,却无法指向某个明确的意义实体。任何一个文本都只是一个具有多重指向的开放系统。
3.“作者之死”的论证逻辑
(1)现代语言学为动摇作者的观点提供了珍贵的分析工具。
本文中发言的不是作者,而是言语活动本身,作者仅仅是写作过程中的空的主语,而不是有实质深度的个人。
(2)在现代文本写作中,作者主体性的丧失导致了作者的死亡。
在传统观念中,作品是作者按照必然性规律精心加工的结果。
而在现代写作中,真正在说话的是语言而不是作者,因此,没有任何所谓独创的文本,也没有任何所谓独创性的写作。
(3)读者的诞生预示着作者的死亡。
巴特认为文本存在于一个多维空间之中,单一文本成为开放的、具有多重含义的互文本,文本的多重意义最终汇聚在读者的阅读之中,对文本的整体性的阐发存在于读者中。
4.“作者之死”的意义
(1)积极面:巴特的目的在于要开放本文,让本文从作者所占有的单一意义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被视为反对神学和真正革命的活动,最终便是拒绝上帝和它的替代语,即理智、科学和规则。
(2)消极面:在肯定读者作用之时,也彻底否定了文本意义相对稳定性和读者对文本的反应的相对的共通性,这无疑也是一种极端化的倾向。
四、延伸拓展
罗兰·巴特: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
前期:
A. 写作零度——“零度”本身也是一种风格
B. 叙事文学三级次:功能级、行动级、叙述级
后期:分解文体力量的五种符码——阐释性符码、语义素或能指符码、象征符码、行动性符码、文化性符码
1.思维捕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1)结构主义及其局限性
结构主义文论极盛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是继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之后出现的一种形式主义文论,它把20世纪初语言学家索绪尔所倡导的现代结构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原则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
结构主义运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在秩序和结构模式的研究。
但结构主义这种在单一结构里发现适用于所有文本的普遍性结构模式的简化分析,也并没有突破传统文学批评追寻文本终极意义的价值要求。
(2)解构主义的诞生
在60年代末法国经历了“五月风潮”之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由盛至衰,巴特的倾向也同步转向,由典型的结构主义者转到了后结构主义的立场上。
结构主义强调在对客体的分割与重组中,突出客体在某一方面的意义,后结构主义则指出重组意义的不可能性。
后结构主义认为,结构之内的各元素各说一套,它们聚在一起就是一座意义的“巴别塔”,也许结构也能体现意义,但它只是众声喧哗、杂语共存的世界,而无法简单地以某一主题将其统一起来。
2. 关联概念:罗兰·巴特“零度的写作”
所谓“零度的写作”,在巴特看来,是一种不介人、不动心的无任何主观情感色彩的写作;一种既不包含“祈愿”亦不包含“命令”的直陈式、新闻式写作;“一种白色的、摆脱了特殊语言秩序中一切束缚的写作”;也可以说是“消除了一切语言的社会性和神话性”的非意识形态写作。这种写作达到了一种“不存在的”风格。
依据巴特的看法,这种写作由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加缪在其《局外人》中首创,这种中性写作不再是胜利的意识形态的工具,而是一种“作家面对其新情境的方式,它是一种以沉默来存在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巴特进一步提出了他对于写作的理想:“文学应成为语言的乌托邦。”
3.关联概念: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
巴特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一文辑入了他的《批评论文选》中,该文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文中对叙事文学作品从三个级次上作了分析。
首先是功能级。功能是文学作品最小的叙述单位。在功能级中一种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其实可能包含了某种意义。
其次是行动级,它主要处理人物关系的结构。巴特指出在作品中的行动者,无论他是主角还是陪衬者,都是基本人物,他将人物视为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有生命的人。
再次是叙述级,巴尔特强调“作者”与“叙述者”的区别:在作品中说话的人不是在现实中从事写作的人,而写作者的角色也不同于他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
五、参考文献
1. 马新国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 《西方文学理论》编写组编:《西方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 朱立元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 罗兰·巴特:《写作的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罗兰·巴特:《S/Z》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7. 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 汪民安:《谁是罗兰·巴特》,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9. 乔纳森·卡勒:《罗兰·巴特》,译林出版社 2014年版。
10. 赵毅衡:《重访新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纪念专栏
文研青年于2020年开启古今中外名家纪念专栏,多精选名家美文一篇,稍作编辑而后与读者共赏。一为激起读者阅读名家著书兴趣;亦稍带考点评析为研友助力;更借作纪念,以千百来字文替一壶酒的故事。
学本无涯,逝者如斯。唯以“文”之初心。
钱锺书
闻一多
索绪尔
卞之琳
苏珊•桑塔格
文研青年简介
文研青年作为广大考生信赖的中文考研、考博教育品牌,至今已走过九年历程。九年时间,辅导和帮助数百名学员成功考入理想的研究生院校。文研青年立志做口碑佳,质量优,服务好,面向全国各类重点院校考研服务的卓越教育品牌。文研青年自身也在发展和变革中,不断丰富教育理念,打磨教育产品,充实师资方阵,优化服务水平,只为“陪伴”考研、“护航”研途的初心和宗旨。如有任何中文考研疑问,欢迎联系文研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