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之功德?

2016-11-10 索达吉堪布 菩提如意宝珠


证悟空性之功德

  【以无所得故】这句话一方面是指上文所讲的智慧、佛果这些功德的所得;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在般若波罗蜜多空性的境界中观察时,前文所讲的有为法、无为法、五蕴、十二处等等都没有任何所得,我们在学习中观或读诵《般若经》时可以看出:菩萨真正到达一定境界时,在他的境界中,有、无、有无二俱、非有非无这四边都是不存在的,在菩萨的境界中,不可能真正获得一种实有的法相。

  

  【菩提萨埵】菩提萨埵也即菩萨,“菩萨”二字也可说是因尊重而不译的范围。在藏文中,菩萨的读音为“向却森华”。“菩提”指“觉”,“萨埵”指“勇识”,即勇敢的心。菩提萨埵合起来,指“具有觉悟的很勇敢的众生”。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菩萨要在无量劫中,依靠行持六种波罗蜜多来度化无量众生,不惧怕轮回世间的种种苦难,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做得到,一般胆小如鼠的人是根本做不到的。

  

  出家人也可以说是菩萨,如果没有觉悟就不可能想出家,想出家却不勇敢也不可能出家。现在很多居士都一直说:我很想出家,在家里很烦,在社会上很烦,却一直犹豫不定而不敢出家。虽然他们有一点点觉悟,却不敢付诸真正的行动,认为没有头发是非常可怕的事。

  

  从佛教的功德来讲,哪怕只是出家一天,其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社会上一些非常有钱、自以为了不起的老板在和我交谈时,我经常告诉他们说:你们可能是很多人羡慕崇拜的对象,可能有很多很多的资产,但如果从人生价值上来看,和一个生活条件特别贫困的出家人相比,可能这个出家人的人生价值要比你们昂贵很多。

  

  但很多出家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认为“我现在出家了,只能是这样了,不会有什么前途了”,真正有觉悟的出家人,将世间的所有事情全部放弃,内心丝毫不在乎世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时常鼓励自己:天塌下来我也不怕,不管怎样,反正我走我的路,度化众生才是我的本分。

  

  如果有这种觉悟,则外面的任何违缘都无法动摇我们的道心。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因为在般若空性中一切法都没有所得,所以,诸大菩萨依靠般若波罗蜜多,以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所有的菩萨没有不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怎样依靠呢?将《心经》作为自己观想的主要法门,以它的空性精神来引导自己,经常听闻、思维它的法义,有缘时经常给别人讲授。

  

  既然菩萨都不能离开般若,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呢?除了般若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修成正果呢?所以,般若波罗蜜多是成佛的根本。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依靠般若波罗蜜多的人,就不会有任何执著,即使处于五浊恶世,也宛如一轮皎洁的明月,纵然有时会有几朵乌云遮蔽,但明月仍然莹澈、清净而圆满,并不会受到乌云的影响。又如一朵洁净芳香的莲花,虽然生长在污浊的泥沼里,却能开出最美丽清香的花朵。

  

  只有佛陀所传下的般若真理,才是出离三界的唯一通道。它是世间任何学科都不能拥有的不共法门。

  

  【心无罣碍】挂碍即牵挂、障碍,凡夫追逐外境、执取外境,时时处处都背负着沉重的牵挂、障碍,生生世世、终无了期。

  

  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心的变现与游戏。一切现象如同一场梦,只是心的反射而已。我们的修行须臾也不能离开心的修行,心才是修行的主要方向,心解脱了,一切就解脱了;心不解脱——枝枝节节、千头万绪、杂乱无章,剪不断理还乱,众生就无从解脱。如果不通达这些道理,就会把眼所见、鼻所闻、耳所听、身所触等纷纭无实的情节,当作千真万确的事实。认为得失鲜明、高下迥异、美丑不同、尊卑有别,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轻信了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上了它们的当,才会如此患得患失。

  

  道理说起来虽然简单易懂,但做起来却并非易事。众生被烦恼所牵引、被我执所障蔽,要放下执著,又谈何容易?!作为修行人,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自我警醒——一切的一切,不论当下多么的栩栩如生、惊心动魄,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果能随时安住于这样的正知正见,就是一个心无罣碍的人了,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的轻安自在啊!但是,只要我们还有一丝执著——任何方式的执著,包括华智仁波切所显现的对木碗的执著,龙树菩萨所示现的对精美罐子的执著,就有一丝的罣碍,这都会成为解脱的障碍。

  

  若能依靠般若空性来如理如法地对治,则不会被迷乱所障,相续中的各种烦恼障或所知障也可遣除无余。身为佛子的我们,务必精进、精进,再精进,以期早日抵达一丝不罣的超凡入圣之解脱境界。

  

  【无罣碍故,无有恐怖。】

  

  通达了般若空性,则可断除自相续中患得患失的种种分别念之障碍;如果障碍断除,则依靠障碍所产生的恐怖就不会存在。

  

  从广义而言,三界轮回中的恐怖是不可言说的,人有人的恐怖,天人有天人的恐怖,地狱众生有地狱众生的痛苦……凡夫时时处处无不处于恐怖之中——没有得到的,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的,又害怕失去。即使是正在修行的初学菩萨,也不能脱离恐怖的侵害。

  

  虽然恐怖的大小、类别不一,但按照汉地古大德的一些讲义来解释,此处的“恐怖”,包括五种恐怖:一、不活恐怖:为了衣食住行而终日奔波忙碌,时时为生活而忧心忡忡、瞻前顾后的恐怖;二、恶名恐怖:唯恐无辜遭人毁谤,空落骂名、遭人非议的恐怖;三、死亡恐怖:留恋娑婆世界,贪生怕死的恐怖;四、恶道恐怖:畏惧三恶道之剧苦的恐怖;五、大众威德恐怖:因害怕出现过失而畏缩不前、退避三舍,不敢勇挑重担的恐怖。

  

  大凡有恐怖者,必定心存得失,这种得失心,就是因我执而引起的。当众生陷于我执网中时,一切的实相都变得模糊不清,轮回的无奈悲剧,便将生生不息的紧随我们,始终难有出头之日。

  

  如果能了达万法皆空,就是心无罣碍之人。这种人深深懂得:世间的一切变化,都只不过是一场终须谢幕的戏,三千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也只不过是这个梦幻舞台的临时角色,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可以放下,无论天气晴朗阴冷,家境富裕贫困,别人赞叹诋毁,都是镜花水月,又何必作茧自缚呢?既然一切都是一场戏,又何必太在意情节的起伏跌宕呢?如果心中了无罣碍,就完全摆脱了一切是非对错,心中必定安然自在、随遇而安,没有得失的不安与恐惧,没有是非的焦虑或迷惑,没有高下的惊忧与惶恐,这样的人,已经完全从恐惧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他的生命,已不再是痛苦的囚笼、恐怖的监狱,而成为无尽的幸福与喜悦。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在于修心。如果没有学以致用,知道一些字面上的空性,便整天鹦鹉学舌、拾人牙慧,高谈什么“一切都是空的”,却没有进行实际的修持,没有任何真实的感悟与体会,只是言空而不行空,就不可能获得解脱。

  

  当然,《心经》的加持力也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凡夫,即使不能真正通达《心经》的奥义,但如果能经常依靠《心经》,则即便在实际生活中,也能遣除很多违缘、痛苦和恐怖。

  

  有一个居士曾经这样跟我说:《心经》的内容我倒是不懂,但每次跟丈夫吵架时,我就关上门好好地读一遍《心经》,然后就觉得舒服多了,再打开门看丈夫时,好像觉得他也变得慈悲多了,之后我们就又有了共同的语言。

  

  这也是一种远离恐怖。在座的道友可能没有这种生活状况,但有些金刚道友是住在一起的,可能偶尔也会生烦恼,在那个时候,你们也可以立即关上门,好好念一遍《心经》,然后便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了。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远离,即永远离开、彻底离弃之义。颠倒,即违背实相、本末混淆、倒置是非之义。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此等颠倒,都是无明烦恼所引发的。众生各有其颠倒梦想:天人做的是安逸闲散梦,阿修罗做的是争强好斗梦,人类做的是富贵名利梦,旁生做的是吃苦受役梦,饿鬼做的是忍饥挨渴梦,地狱众生做的是受苦受刑梦……唯有佛陀,方能远离颠倒梦想而成就大觉。

  

  人世如幻、浮生若梦,如果不能认知实相,就会在黑白颠倒、不明真假的轮回困境中不得自拔。作为修行人,就必须依靠般若空性,看破世间的一切,了知万法皆如梦幻泡影,绝不去贪爱执取,当心完全解脱妄念纠缠之后,一切才会显现其本来面目,我们自相续中的障碍和执著才会得以遣除。

  

  按照密宗的解释方法是说: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本来就是存在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本来就是没有的,三界轮回梦想般的颠倒执著也是没有、是清净的,所以众生本来就是获得涅槃的。但明白这种解释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精通佛陀第一、二、三转法轮的道理,不是什么人都能轻轻松松地理解。

  

  但现在有些人却认为密宗特别简单。这次我到了上海和北京一带,听说一些人居然告诉居士们:加行不用修,苦行也不需要,只要交钱就可以代替修加行。所以很多人都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交六百块钱可不可以代替修加行?我当时的回答可能会得罪很多人,我说:如果对方是个大成就者,那也不好说,但我一个凡夫人,可能没有这个能力。

  

  我们的传承上师们,从无垢光尊者、荣素班智达,一直到麦彭仁波切、华智仁波切与法王如意宝等等,都特别强调修加行。如果修行只是交钱这么简单的话,会不会有修法的成就?如同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面所讲的一样,我也会产生一种怀疑。

  

  听说有两个大德在一起交谈,其中一个是格鲁派(黄教)格西,另一个是宁玛派(红教)大德。宁玛派的上师问格鲁派的格西:你说是黄教修法成就快呢,还是红教修法成就快?黄教的格西就回答说:你们的法肯定成就快吧,因为你们的法只需要交六百块钱就可以了。

  

  这段对话虽然表面听起来是个玩笑,但不管在宗派方面还是修法方面,这都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我想,如果修行人真的以这种方式“修行”,那传承上师们的教言会不会因此而结束或隐没呢?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慎重考虑。

  

  当然,我也不敢说这完全是非法,如果他们真的可以不需要修加行而使对方获得成就,那他们这样做当然也可以,我们也很随喜。不过,有时候我也觉得,真正想以这种方式而成就,应该是很困难的。现在这样的方便道也比较多,但这是好还是不好,也非常难说。

  

  虽然修持密宗的确有一些方便捷径,但如果没有掌握好它的次第,想很快获得涅槃,也是相当困难的。

                                       摘自索达吉堪布:《心经》


上师更多开示:

索达吉堪布:证悟空性后,因果、大悲心是否合理?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一节课

附《上师瑜伽速赐加持》讲记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二节课

附《上师瑜伽速赐加持》修法仪轨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四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四品 轮回过患•第五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第五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第六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第六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六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七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七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五品 因果不虚 • 第七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七节课

内容删了《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七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八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八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八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六品 解脱利益 依止上师 • 第八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八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七品 皈依 • 第九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八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九十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四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六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七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八节课 (索达吉堪布)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零九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一十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一十一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一十二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八品 发殊胜菩提心 • 第一百一十三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九品• 念修金刚萨埵 • 第一百一十四节课 •百字明之具体修法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九品• 念修金刚萨埵 • 第一百一十五节课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九品• 念修金刚萨埵 • 第一百一十六节课( 索达吉堪布)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九品• 念修金刚萨埵 • 第一百一十七节课 (索达吉堪布)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九品• 念修金刚萨埵 • 第一百一十八节课 (索达吉堪布)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二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三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四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五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六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七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二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三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四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五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六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七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八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八十九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九十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九十一修法)

前行实修法(第九十二修法)


堪布索达吉: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索达吉堪布:谈心理疾病、附体纠缠的因果

索达吉堪布:诚心随喜胜过不清净的“广大善法”

索达吉堪布:什么法是一切修法的重中之重?

索达吉堪布:梦兆感应

索达吉堪布:神通和梦境不宜讲太多,踏实修行是正路!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最易中招的三种魔!

索达吉堪布:能回忆前世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发愿

索达吉堪布:积累福德是执着吗?

上师示现纵使千差万别,弟子信心仍应永恒不变!

往生法平时就要修

大上师转为恶蝎的真实因果故事

索达吉堪布:学会在上师面前发愿

索达吉堪布:随时随地禅修

不救一虫,何以救天下

证悟空性结果

为什么在境界未稳固之前需要住在寂静地修行?

末法时代魔的力量很强

境界再高也不忘因果!?

什么是舍法罪

我们(佛弟子)时时刻刻中应该保密的有三种!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索达吉堪布: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

索达吉堪布:学佛后怎样面对跟自己有仇的人?

索达吉堪布:伏藏授记的密意与缘起

索达吉堪布:在现今时代,怎么样才能很好地弘扬佛法?

索达吉堪布:发心修行真的很难,该如何面对这方面的障碍和困难?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真的存在命运吗?那又该如何看待命运?

索达吉堪布:谤法的人破了何种戒律?与彼交往有何过失?

索达吉堪布:显宗上师,需要有什么样的条件?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应当全心全意依止一位具足法相的上师? 如何依止善知识(2)

索达吉堪布:通过光盘依止上师和一对一地依止上师,完全一样吗?

索达吉堪布:谁是你的上师?——如何依止善知识(1)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都需持守戒律,其利益何在?

索达吉堪布:如何用中观的方法了达一无所住的道理?

索达吉堪布:地藏菩萨有一句名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索达吉堪布:开示工作和修行如何协调?

索达吉堪布:幸福不能只涉及当下,还必须考虑将来的死亡!

索达吉堪布:在21世纪的今天,佛教会面临什么挑战或者机遇?

索达吉堪布:怎样面对今生对自己不利的缘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