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PI和PPI再分化的背后——兼评1月物价【国盛宏观熊园团队】

熊园、何宁 熊园观察 2021-07-17

国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何宁

事件:1月CPI同比-0.3%,预期-0.1%,前值0.2%;1月PPI同比0.3%,预期0.3%,前值-0.4%。
核心观点服务弱、工业强,短期CPI和PPI将延续分化,关注PPI可能的超预期上涨。
1.CPI同比由正转负、环比续涨,核心CPI有数据以来首度告负:同比较低既有高基数的影响,也与春节错月、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对服务价格拖累有关。食品价格受春节、降温雨雪天气、饲料成本等提振持续偏强,预计随着短期扰动过去,后续将趋于平稳。非食品低于季节表现,其中服务类价格偏弱,燃料受油价提振偏强。
2.PPI同比结束11连负首次转正,源于内外需修复提振大宗商品价格,也与寒冷天气和工业向好增加供暖、用电需求,以及食品涨价有关。继续提示关注煤炭、原油、螺纹钢、铁矿石等工业品涨价逻辑。
3.新增关注点:2021年基期轮换对CPI和PPI测算的影响。CPI基期调整后的调查分类大类目录仍为8个,基本分类增至268个,新增项包括外卖、母婴护理、新能源车、智能设备、网约车等新经济。统计局测算基期轮换对CPI和PPI各月同比指数的影响平均约为0.03和0.05个百分点,而我们发现环比累乘测算同比误差因此变得更大。
4.后续预测:中性条件下,2021年通胀整体温和上行,关注PPI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
>CPI:从2月首周的食品项高频数据以及疫情反复的影响来看,今年2月CPI环比涨幅可能弱于季节规律(即历史上同在2月过春节的同期环比)。中性假设下,预计2月CPI同比持平或回落,预计2021年全年CPI同比由2020年2.5%降至1%-2%。
>PPI:内外需修复下,大宗商品持续涨价,叠加基数下行,预计2月PPI同比将大幅提升。全年PPI同比将由-1.8%升至3%甚至4%以上(预期上调,此前3%左右)。往后看,PPI有可能超预期上涨,可紧盯工业品和原油的价格走势;继续提示关注PPI对库存、制造业投资的影响。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超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模型测算有偏差。
正文如下:

1.CPI同比由正转负、环比续涨,核心CPI有数据以来首度告负:同比较低既有高基数的影响,也与春节错月、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对服务价格拖累有关;食品价格受春节、天气、饲料成本等提振持续偏强。1月CPI同比降0.3%,涨幅缩小0.5个百分点,其中翘尾影响约-1.3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1个百分点;食品同比涨1.6%、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非食品同比降0.8%,涨幅缩窄0.8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下降0.3%,较前值回落0.7个百分点,主因服务价格同比下降。总体看,疫情反复和就地过年对经济复苏的影响显现。

分项看:

>食品项环比继续上涨,与春节、降温雨雪天气、饲料涨价等短期因素有关,预计后续将趋于平稳。1月CPI食品环比涨幅继续扩大1.3个百分点至4.1%,影响CPI上涨约0.78个百分点。受降温雨雪天气提升鲜菜储存运输成本影响,1月鲜菜环比涨幅扩大10.5个百分点至19%。受饲料原料涨价,元旦春节期间需求抬升、寒冷天气影响调运等影响,1月畜肉环比涨价3.7%,其中猪肉、牛肉、羊肉分别环比涨价5.6%,1.2%,2.7%。受产蛋鸡存栏下降,疫情阻碍鸡蛋外销等影响,1月鸡蛋价格环比涨幅扩大8.2个百分点至11.1%;蛋类环比涨幅扩大7个百分点至9.4%。总体看,食品价格上涨大多因为春节、天气等短期因素,预计随着节日过去,天气转暖,食品项涨幅有望下降。

>非食品环比低于季节表现,与春节错月和疫情反复、就地过年等因素相关,其中服务类价格偏弱,燃料受油价提振偏强。1月CPI非食品环比上涨0.3%,较过去5年同期均值(后文用“季节性”代替)低0.08个百分点,原因看,既有春节错月的因素,也与疫情反复、就地过年等拖累服务消费有关。一方面,受春节错月(去年1月过春节,今年2月过春节),以及疫情反复削弱居民出行意愿,服务类价格环比涨幅明显低于季节性,例如家庭服务环比上涨1.9%,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1.08个百分点;旅游环比上涨1.1%,低于去年同期7.5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4.82个百分点;其他用品和服务环比上涨0.5%,低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低于季节性0.73个百分点。根据统计局,价格降幅较大的还有飞机票、旅行社收费、美发等价格。服务价格偏弱也与1月服务业PMI大幅回落3.7个百分点形成印证,特别是交运、住宿餐饮、文体娱乐等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落。另一方面,燃料分项涨幅继续扩大。1月布伦特原油环比涨10%,受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环比分别上涨4.2%、4.6%和5.0%,1月交通工具燃料环比涨幅扩大1.4个百分点至4.1%,高于季节性3.08个百分点。

2.PPI同比结束11连负首次转正,源于内外需修复提振大宗商品价格,也与寒冷天气和工业向好增加供暖、用电需求,以及食品涨价有关。1月PPI同比回升0.7个百分点至0.3%,翘尾影响约-0.7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1个百分点;PPI环比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至1.0%。

>分七大产业看:所有门类同比涨幅均持平或扩大,其中: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同比涨幅分别扩大1.4、0.8、1个百分点至1%、-0.8%和1%。

>分40个工业行业看:第一,受年初寒潮天气增加国内供暖需求,以及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带来工业用电需求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涨幅继续扩大7.8个百分点至9.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同比涨幅扩大2.4个百分点至0.3%。第二,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石化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同比涨幅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第三,受益于内需改善,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涨价,有色、黑色产业链价格同比涨幅较12月扩大1-5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同比上涨22.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上涨9.9%。第四,受食品价格上涨带动,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涨幅继续扩大2个百分点至4.4%。

>维持报告《哪些工业品会持续涨价?》中的判断,继续提示关注工业品涨价逻辑。其中:预计煤价短涨长稳;油价中枢趋于上移;铜铝等工业金属有望继续涨价;螺纹钢价格短期可能震荡运行,中长期需关注经济复苏强度和疫情进展;国内铁矿石价格短期坚挺,中长期取决于工信部压缩粗钢产量政策执行力度,涨幅受限。就1月至今行情来看,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焦煤、动力煤先涨后跌;铜铝价格持续上涨;螺纹钢、铁矿石先涨后跌。

3.新增关注点:2021年基期轮换对CPIPPI测算的影响。统计局表示,我国CPI、PPI每五年进行一次基期轮换。以CPI为例,调整后的调查分类目录大类仍为8个,基本分类从262个增加至268个,对部分项目删减、合并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卖、母婴护理服务、新能源小汽车、可穿戴智能设备、网约车费用等新兴商品和服务。统计局测算,本次基期轮换对CPI和PPI各月同比指数的影响平均约为0.03和0.05个百分点。而基期调整可能使得通过环比累乘测算的同比误差变大,我们测算1月CPI误差为0.07个百分点,而PPI误差为0.27个百分点。

4.后续预测:中性条件下,2021年通胀整体温和上行,关注PPI超预期上涨的可能性。

>CPI:从季节规律看,春节月份CPI环比涨幅通常扩大。但是2月首周的高频数据显示,除牛肉、羊肉、水产品、蔬菜继续涨价之外,猪肉,鸡蛋价格已有所回落。再结合今年春节疫情反复、就地过年可能继续拖累服务价格,预计2月CPI环比为正,但低于季节规律。中性假设下,预计2月CPI同比持平或回落,预计2021年全年CPI同比由2020年2.5%降至1%-2%。

>PPI:2月首周南华工业指数和CRB工业原料现货指数总体呈回升趋势,叠加2020年2月PPI同比基数下行,预计2021年2月PPI同比将大幅提升。综合当前内外经济面,预计2021年全年PPI同比由-1.8%升至3%甚至4%以上(预期上调,此前3%左右)。往后看,PPI有可能超预期上涨,可紧盯工业品和原油的价格走势;继续提示关注PPI对库存、制造业投资的影响。

风险提示:疫情反弹超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模型测算有偏差。

联系人:熊园,国盛宏观首席分析师;何宁,国盛宏观分析师;刘新宇,国盛宏观研究员;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
相关文章:
[1]哪些工业品会持续涨价?,2021-01-11
[2]通胀走势隐含哪些投资线索?—兼评11月物价,2020-12-09
[3]宏观专题:重塑与重估—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2020-12-06
[4]不会显著通胀是明年基准情形,关注三大变数——兼评10月物价,2020-11-11

[5]宏观专题:CPI-PPI剪刀差持续收窄,对经济和资产价格有何影响?2020-10-15

[6]年内PPI会超预期转正么?——兼评7月物价,2020-08-10
[7]价格角度看供需分化——兼评6月物价数据,2020-07-09
[8]宏观专题:通胀还是通缩?——从宏观机理到中观线索,2020-07-06
[9]货币超发会引发通胀吗?——兼评5月物价数据,2020-06-10
[10]全面评估粮食涨价的可能性与影响—兼评3月通胀,2020-04-11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1年2月10日发布的报告《CPI和PPI再分化的背后—兼评1月物价数据》,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熊园        S0680518050004        xiongyuan@gszq.com
何宁        S0680520070002        hening@gszq.com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传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