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成为稳地产新要求【国盛宏观|政策半月观】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 博士
国盛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慧
近半月,除北京外一线城市均已跟进517地产新政,国常会部署进一步去库存、稳地产,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4.5.27-6.10)的政策跟踪。
报告摘要:
1、重要会议:国常会再部署稳地产,全国政协聚焦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局聚焦区域发展、金融风险。
>6.7国常会,有2大关注点:1)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强调“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等;2)继续稳地产,包括推动已有政策加快落地生效,继续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地产政策,且“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指向地产仍会继续放松,也应会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讨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等更多细节。
>6.5全国政协聚焦改革,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协商议政,指向该议题为后续三中全会重点之一,重点关注全国政协提出的方向,包括“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5.27政治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重点关注继续强调金融防风险,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如对央企严控金融投资增量新规(详见下文)。
>其他可关注:6.5国务院第八次专题学习,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组织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2、部委政策:关注国资委促进区域协调、金融防风险新规,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信息化标准建设。
>6.3国资委党委扩大会议,传达近期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局会议等,党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金融防风险、高质量就业等重要决策部署,也对央企提出了新要求:1)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央企要将自身产业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紧密结合,一体化统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现代交通基建建设等;2)围绕金融严监管,央企要立足出资人定位,“从严控制增量,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3)围绕高质量就业,央企应“将当前所需与超前储备相结合,深挖岗位潜力、新增就业机会”。
>5.29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提出了总量和分行业能耗、碳排放约束性指标,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加快落后产能出清,也有望改善相关行业供需格局。(详见前期相关报告《2024年去产能:行业、路径与影响》)
>5.29中央网信办等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把脉新产业应用化前景,相关标准制定可视为先行指标,重点关注“关键信息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数字化、电子政务等”投资机会。
>其他可关注:6.6国务院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6.4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6.1《求是》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二、地方政策:继续落实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多地抢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发展。
地方继续稳经济,继续因地制宜落实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多地抢抓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发展,如北京、杭州、成都等继续细化落实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方案,南京、安徽、四川分别发文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发展,北京支持卫星制造企业出海。
三、行业与产业政策:除北京外一线城市均已跟进517地产新政;强化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
1、各地继续加码松地产,除北京外一线城市均已跟进517地产新政,包括上海、广州、深圳均已下调首套/二套首付比、下降房贷利率、放松限购等,且一线中广州率先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石家庄、南宁等鼓励国企收购二手房实现以旧换新、延续此前提取公积金购房政策等。此外,6.7国常会强调继续稳地产,包括推动已有政策加快落地生效,继续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地产政策,指向后续地产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2、继续强化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6.3-4发改委召开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科技型企业项目融资现场会,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强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进一步优化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国常会:再部署研究新的去库存、稳地产政策举措
事件:6月7日,国常会研究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听取关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考虑的汇报。
主要内容:
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完善并购重组、份额转让等政策,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要针对创业投资特点实施差异化监管,落细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专业性机构发展,处理好政府性基金和市场化基金关系,充分发挥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作用。
稳定房地产: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要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既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又要稳妥把握、扎实推进。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简评:有2大关注点:1)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强调“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积极吸引外资创投基金,拓宽退出渠道”等;2)继续稳地产,包括推动已有政策加快落地生效,继续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地产政策,也应会在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讨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改革相关基础性制度等更多细节。
全国政协:聚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事件:6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闭幕,会议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协商议政。
主要内容: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深化调研协商,加强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共识,积极主动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献计出力。
简评:全国政协本次就就“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议题协商议政,指向该议题为后续三中全会重点之一,重点关注全国政协提出的方向,包括“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国务院: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事件:6月5日,国务院以“深入贯彻实施国务院组织法,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主题,进行第八次专题学习。
主要内容:要进一步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推动科学立法,加快填补立法薄弱点和空白区,对于不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时推动修改或废止。
中共中央:推动新时代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事件:5月27日,政治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主要内容:要始终紧扣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战略定位,着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会议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事件: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主要内容:提出7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医改组织领导。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三是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建设,深化紧密型医疗联合体改革,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开展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四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五是促进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六是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创新,完善药品使用和管理,深化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七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包括推进数字化赋能医改、深入推进“一老一小”相关改革、加强医药卫生领域综合监管等。
国资委:央企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
事件:6月4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
主要内容:将ESG工作纳入社会责任工作统筹管理,推动控股上市公司加强高水平ESG信息披露,不断提高ESG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增强在资本市场的价值认同。运用对标管理、典型引领、专项考核、综合评价等方式,逐步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功能价值评价体系。
国资委:对央企服务区域协调发展、金融防风险等有新要求
事件:6月3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主要内容: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指导督促央企将自身产业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紧密结合,一体化统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结合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部署,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助力中部地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参与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立足出资人定位,修改完善央企金融业务监管制度,突出严的基调,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持续督促企业针对风险问题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切实守住风险底线;从严控制增量,各央企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做好风险防控。
简评:总体是传达近期政治局集体学习、政治局会议等,党中央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金融防风险、高质量就业等重要决策部署,也对央企提出了新要求:1)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央企要将自身产业优势与地方资源禀赋紧密结合,一体化统筹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现代交通基建建设等;2)围绕金融严监管,央企要立足出资人定位,“从严控制增量,原则上不得新设、收购、新参股各类金融机构,对服务主业实业效果较小、风险外溢性较大的金融机构原则上不予参股和增持”;3)围绕高质量就业,央企应“将当前所需与超前储备相结合,深挖岗位潜力、新增就业机会”。
中共中央:做好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事件:6月1日,《求是》发表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主要内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三,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第四,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第五,深化人才工作机制创新。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事件: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主要内容: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节能降碳十大行动。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
简评:要求“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提出了总量和分行业能耗、碳排放约束性指标,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用能设备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部署了节能降碳十大行动,加快落后产能出清,也有望改善相关行业供需格局。(详见前期相关报告《2024年去产能:行业、路径与影响》)
工信部: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
事件:5月29日,中央网信办等三部门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
主要内容:一是创新信息化标准工作机制,包括完善国家信息化标准体系、优化信息化标准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标准实施应用。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研制,在关键信息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数字化、电子政务、信息惠民、数字文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等8个重点领域推进信息化标准研制工作。三是推进信息化标准国际化,包括深化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国际标准组织工作、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协同发展。四是提升信息化标准基础能力,包括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推动标准数字化发展。
简评:标准化在推进新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把脉新产业应用化前景,相关标准制定可视为先行指标,重点关注“关键信息技术、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数字化、电子政务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