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老师不给力,你会怎么办?”

我是黛西 天赋一饼 2022-11-16

文 | 黛西
我写过不少「德国幼儿园老师才是育儿大V」系列文章,都是饼饼在幼儿园里遇到的事,其实这些事还蛮普遍的,每天都在各个幼儿园上演着。
这些文章下面,经常收到留言问,如果老师不这么给力,你会怎么办?

没想到那么多人点赞想看,而且还点出了个整数,让强迫症的我极度舒适。
其实我知道,这个问题背后“暗示”的是自己娃遇上的老师没那么给力,确实是个很棘手的事,不如今天就来聊个5毛钱的吧。

1. 看见问题,更要看见孩子
上面留言的那个姐妹说话挺有涵养的,更多人的语气是这样的:你碰上了个好老师,当然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首先我觉得啊,“好老师”的定义很模糊。
如果我告诉你,饼饼刚到这个班的时候,短短几周从楼梯上摔下来两次,一次把嘴巴摔肿了,流了好多血,一次摔到额头,现在仔细看还有个小疤,估计很多人就马上会改口说,你们老师真不怎么样。
相关文章 | 饼饼在幼儿园又双叒叕受伤了,我已修成仙
虽然但是,我还是很理解你说的,对老师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你知道这样做对孩子好,但老师似乎不知道,你也不能去教老师怎么当老师——有劲使不上,这是作为家长最难受的一种状态。

我倒觉得,这暴露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父母,在娃遇上麻烦时容易踏进的误区:
看见问题,看不见孩子。
娃在幼儿园遇到麻烦,尤其是和其他孩子之间的社交问题,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不是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而是情感引导
很多父母却跳过了这一步,不是不够爱孩子,相反就是因为太爱了,太怕他们困在问题中难受,所以总想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单刀直入把问题解决了,万事大吉。
但事实上,真正困扰你身边这个小人的,经常并不是问题本身。
估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不解,娃从学校回来很郁闷,谁谁谁不和我玩,不让我加入他们。
按照咱们成年人的逻辑,他不和你玩?你找别人玩去啊!这有啥难办的?
但孩子的逻辑不是这样的。
娃会告诉你,我不想找别人玩,我就想和他玩。
然后家长就不懂了,人家都对你爱答不理的,你还死皮赖脸想和人家一起,你咋这么没骨气呢?
这就是“只看见了问题,没看见孩子”。
就像我之前写的,孩子在社交上受挫,被同龄人冷落,被排挤孤立,真正困扰他的不是少了几个能玩的人,他们的心结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相关文章 | 女儿在幼儿园遭到了孤立,孩子的社交比想象中更残忍
只有当你俯下身,看见孩子,才能接近他们的这个心结。
当饼饼在班里遭遇孤立,我尽管知道老师是“给力”的,可以“解决问题”,但我首先做,也不是找老师。
我会先对她进行情感引导,告诉她,你很好,你什么都没做错,是那个孤立你的人有问题,妈妈站在你这边。
情感引导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也更紧急。
可惜的是在很多家庭里,别说情感引导了,父母可能从来都不会和孩子聊感受。
在一些家长眼里,时间就应该是用来“做事情”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然就是在浪费时间。
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很多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就是卡在了感受上。
一个班那么多孩子,你不可能能指望老师做到“看见”每个孩子,和每个孩子聊感受。
但我们可以做到啊,我们也是更适合做这个工作的人,谁让娃更信任我们。
现实中呢,很多父母连自己的这一par工作还没做,就着急让老师赶紧把问题给解决了。
如果看到问题没解决,就到处跟人抱怨说,我和老师说了,然并卵,老师不给力,我有什么办法?

2. 成年人只相信自己得出的结论
“我有什么办法”,这句话我听到过太多次了。
很多读者说,你写文章抛出个问题,然后写一堆论证过程,最后也不把结论写明白,看得人急死。
还有人问,你光说这样不行,那么到底有什么行的办法?

你们不要打我,我是故意不写那么明白的。

我得出什么结论不重要,你看完论证过程,得出什么结论才重要。

如果最后的结论和方法是我给的,你试一次不灵,一定不会再试第二次了。
因为我很清楚,成年人只会认真对待自己得出的结论。
有人苦口婆心告诉你,你要做到一二三四五,娃才能上课集中注意力。
你可能客气地说,好的我知道了,好办法我去试试,但试过就会发现,没用,孩子还是走神。
没用就对了。
娃上课走神,这只是看到了问题,100个走神的娃有100个走神的原因,你有没有看到孩子。
当你看到了孩子,你很可能会发现,走神的原因都不一定在娃身上。
比如你家大人一天到晚吵架,娃上课想的都是家里的鸡飞狗跳,当他们的心智带宽被杂七杂八的事占据了,当然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听课啊。
这么复杂的情况,别人怎么可能对症下药?
作为最应该了解娃的人,如果你都不愿意花心思了解他们,都不够努力地蹲下看见孩子,那么一个素昧平生的博主隔空给出的所谓的“方法论”就是在跳大神。

3. 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看到这不知道你啥感觉?
哎?明明都是别人的问题,怎么说到最后,都成了我的问题?这个博主不能处!
不是都成了你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自己能掌控的那部分问题。
很早之前我分享过一本书,史蒂芬柯维写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影响圈”。
每个人都有“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里是你所有感兴趣的事。
俄乌战争,美国制裁了俄罗斯猫,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明星结婚了,明星离婚了,明星离婚后又结婚了。
这些和我们有关吗?
你别说,有些还真有关系。
比如对我来说,俄乌开战,德国制裁俄罗斯,伤人一千,自损了一千八。
前几天看新闻说,德国天然气价格已经涨到了洗一次澡要2欧,吓得我赶紧又买了一瓶油头喷雾。
有关系归有关系,但你能做的,也不过是在朋友圈怒转文章,发表意见,抱怨指责,生闷气,你并不能改变什么——这就是“关注圈”。
而“影响圈”呢,是你付出行动后可以改变的事,也是我们应该花精力的地方。
老师怎么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老师用小红花激励孩子喝水才吃饭,这些是你关注到,但没法改变的。你在孩子遇到麻烦后怎么进行情感引导,你自己不用零花钱激励孩子好好写作业,这是你影响圈内的事。
如果老师的行为实在让你无法忍受,那你影响圈还包括让孩子离开这个学校。
其实选择一直都在,所谓“没得选”只是因为还没被逼到做出其他选择的份上。
同一件事,你甚至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把它从关注圈的变成影响圈。
上次我带饼饼去以前我做金融的写字楼上看风景,眼看就到了,结果遇上了法兰克福大游行,车流被游行队伍挡了个严实,最后500米路堵了1个半小时。
队友一直念叨,今天真是太失算了,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
我也很烦,本来看完景还有很多别的打算,被这么一搅合,计划全乱套了,怎么这么倒霉。
就在我俩都烦得不要不要的时候,我发现饼饼一点不烦,反而很开心。
她扒着车窗往外看游行队伍,锣鼓喧天,彩旗飘飘,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浩大的阵势。
我索性带她下车,一路沿着游行队伍看西洋景。
我和她讲游行是怎么回事,他们为啥游行抗议,为啥我和爸爸都打了疫苗但有人会拒绝打疫苗。
我们看到了骑马的警察,饼饼大喊,都是女孩!都是女孩!
我一看还真是。
给她读过那么多“女孩力量”绘本,都不如亲眼见一次威风凛凛的警察阿姨让她印象深刻。
我们还看到了一辆防暴车,我掏出手机搜了图片,现学现卖告诉饼饼这个车是干嘛的,它怎么工作,我自己也跟着长见识了。
平时根本没机会见到这种车,汽车科普绘本也难得一见。
如果这一个半小时,我在车里生闷气、肠子悔青、对着游行队伍默默骂娘、把气撒在定计划的队友身上,那么这一个半小时就是“受害者”的一个半小时。
如果跳出关注圈,做一些力所能及改变现状的事,它就是有意义有意思的一个半小时。
有些时候,快不快乐不关乎你经历了什么,而是你怎么解读你的经历。
今天的五毛钱就聊到这里了,希望你能从中带走一些东西。
如果有话和我聊就留言,没有话说就点赞“在看”吧,转发也行,我不挑的!
姐妹们晚安!
黛西

你可能还喜欢读

求求不要再用小恩小惠勾人生孩子了!

凡是和人打交道,我最佩服的就是这一类人

我一德国博主,为什么从来不写华德福?




黛西的小纸条先别走,还欠一堆抽奖礼物没发。月初在隔壁返团小小优趣app年卡,留言板里揪了5位送小羊肖恩液晶手写板,中奖名单如下:在7天内回复留言,留下你的收货地址,等着收礼物,7天内不领视为放弃,给这篇文章的高赞留言捡漏。
还有上月在隔壁黛你推荐的儿童剧,一共抽了40份奖品,核实后有效获奖名单如下:

▲ 上下滑动 ▼ 不是40么,为啥只有24个人?小助理审核后,发现16个名额中奖无效(购买门票才有抽奖资格)。还是老规矩,16份礼物给今天的留言板捡漏。如果你在我这里买过《齐先生妙小姐》或《气体秀》的门票,可以在留言板冒个泡,说点啥都行,然后回复自己的留言,留下收货信息。小助理核实订单信息后,会按照冒泡顺序,给前16位姐妹们捡漏。
我知道,我还欠着两个中奖名单... ... 小助理正在整理中了,明天小纸条继续开奖!西

黛西好物推荐

黛西专辑精选

01 卧底德国幼儿园    02 亲子共读和童书
03 玩具与桌游选择    04 家里蹲陪玩秘籍
05 孩子心里怎么想    07 养育小事与大事
07 金融女聊点财商    08 宇宙最端正启蒙
09 和你一起变更好    10 这是真实的德国
11 天秤女的收纳术    12 如果你想认识我
点赞“在看”,变更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