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88岁浙大教授获“华罗庚数学奖”
10月23日,中国数学会在昆明召开的学术年会上,88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斯雷先生,被授予第十五届华罗庚数学奖。这是浙江首次捧回该奖项。和王斯雷教授一同获此荣誉的,还有复旦大学陈恕行院士。
王斯雷先生(右)被授予第十五届华罗庚数学奖
颁奖现场
华罗庚数学奖是为缅怀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的巨大功绩,激励我国数学家在发展中国数学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促进我国数学发展而设立的,每两年评选一次。奖励范围为在数学领域做出杰出学术成就的我国数学家。首届获得者就是大家熟知的陈景润,还有陆启铿。其后各届获得者中有不少院士级。
浙大教授王斯雷
88岁高龄数学教授
退休后仍然保持工作
王斯雷,生于1933年3月,江苏常熟人。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开设本科生课程《数学分析》《复变函数》《实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开设研究生课程《三角级数论》《奇异积分》《Hardy空间》《现代调和分析》等。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浙江省劳模”荣誉称号,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颁发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斯雷教授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他1953年留校担任数学系助教,一直在这一方天地里耕耘至今。王斯雷在2003年就可以退休,但因需要,还是继续做着原来的教学工作,保持着退休前一样的工作强度,每学期都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各一门课的授课,并一直担任着博士生导师,一直到78岁时,王斯雷认为自己可以“退了”。但直到现在,他依然保持着每年2到3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习惯。
六平方米书房里
耕耘出数学硕果
数学之难,常被人称为“人类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对它的攀登和研究,很多人会想到的是数学学者闷头苦算。王斯雷却把与数学的独处当作科研的必要,因为探索数学问题一定要静下心来。
王斯雷在科研中偏爱于解决一些未被关注的问题。他说,数学的科研也不仅仅是埋头苦干,还有灵光一现。对王斯雷来说,这种灵光一现有时是在数学课堂上,有时则是在攻克另一项难题的过程中。
数学科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高强度的思考,王斯雷一直保持着科研训练和与之配合的生活节奏。他回忆起年轻时的科研经历,那时的物质条件没有现在这么好,即使是系主任也都是和同事挤着一间办公室,这种条件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所改善。王斯雷除了上课,没有课程时都在家中六平方米的小书房内潜心科研,一直到晚上很晚睡觉。在日复一日的科研长跑中,一个个璀璨的数学科研成果诞生于这安安静静的六平方米小书房里。
王斯雷对当前青年数学学者的建议是,不要仅仅局限于发表论文的数量,不能将做学术停留在稍作改动发表论文这个层次,要有勇气去解决那些大的、有难度的、有意义的问题,真正获得学术硕果。
他最爱给学生上课
是当年四大青年讲师之一
王斯雷老师在授课
在上世纪60年代,王斯雷老师就已经是杭州大学数学系赫赫有名的四大青年讲师之一。他认为,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给学生授课很重要。
座无虚席的大教室黑板上,写了满满四块黑板的板书,又不断地擦了继续板书,这种坚持板书的授课习惯,持续了王斯雷的整个教学生涯。王斯雷认为数学授课不能像放电影一样简单地放PPT,授课过程中的很多知识,学生不是一下子就能懂的,需要推导过程来理解结果,而老师授课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逐步弄懂背后的原理,过多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容易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每当王斯雷课堂上要讲一个新概念时,他总会自己在备课过程中将公式完整推算一遍,会考虑课堂氛围的调动,以及在哪个知识点结束课程等。王斯雷有很多本厚厚的备课本,里面写着自己的教学思路。
“要使学生有兴趣,让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就得跟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这样的老师授课才算可以。”
王老师上课时,课堂里最安静的却是放在讲台上的那本书。他授课时总会带着教科书,但并不会照着教科书念,因为课前充分的备课,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他心中都背得出来。
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很融洽,大家都喜欢听王老师的课。王斯雷尊重学生,喜欢和学生交流,偶尔也有被学生的问题问住的时刻,在他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学生有时候比你厉害”。他培养的不少学生,现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和专家,例如李嘉禹、季理真、麻希南、陈杰诚等。
王斯雷教授1985年获得“浙江省劳模”荣誉称号,他回想起来总是说“很惭愧”。在他看来,自己“只是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尽了自己的职责”。
乐于助人
他是很多人的人生导师
王斯雷的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保持着和王老师亦师亦友的情谊。
“我和浙大、和杭州的情缘,还起于王斯雷教授。”昨天,浙大数学科学学院蔡天新教授转发了王斯雷获华罗庚数学奖的消息,并对记者说起了他和王教授的往事。
王斯雷教授和夫人近照(2021年春节)
1987年冬天蔡天新大学毕业,正要找工作。初夏时分,时任杭州大学数学系主任的王斯雷到山东大学讲学。蔡天新去他下榻的旅店拜访,师母田老师也在。王老师态度温和诚恳,表示非常欢迎他去,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还说,杭大离西湖骑车不到十分钟,他为此心动了。
到杭州以后,蔡天新还曾多次骑车去王斯雷家作客,每次他和田老师都热情接待。他还记得那要穿过古老的道古桥和一片水稻田,那场景永远不会忘记。蔡天新在他所著回忆录《我的大学》一书的末篇“离歌”里,记录了这件事。
来源 | 钱江晚报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 | 曹可可 潘玉萍
转载请注明“来源: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