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我曾逼走创始人乔布斯,那是个可怕的错误

2016-11-24 杜祎洁 领导文萃


1982年,我和26岁的乔布斯初次相遇。我们大部分人之前从未听说过硅谷,当时它还是一个杰出工程师聚集的狭小地盘。那段日子里我们每周都会见面,5个月后,在纽约市乔布斯私人公寓屋顶的阳台上,我注视着他说,我不会去苹果,我会继续留在百事可乐,但会以朋友的身份协助他。乔布斯当时穿一身蓝色牛仔裤、黑色的高领毛衣,头发漆黑,眼睛乌亮。他径直走上前来,与我相隔仅几英寸:“你一辈子就只想卖糖水?还是跟我一起
去改变世界?”我瞬时喘不过气来,无言以对。一周之后,我就去苹果上班了。

乔布斯是我人生中见过的最富个人魅力的人,我们在一起共事三年,形影不离。他朋友稀少,因为他认定需要把全部精力集中于改变世界。不分清晨深夜,我们每天都混在一起,会一起去爬硅谷头顶的小山。

1984年,我们打造了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那时都才二十多岁,把自己的信仰称作“崇高的事业”。我们在一起合作时从未讨论过赚钱。他俩说彼此有一个共同理念,即提供激活个人思维的工具,让知识工作者能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乔布斯称它们“头脑自行车”。

俩人尽管在事业方向上不谋而合,在战略层面却分道扬镳。比尔·盖茨相信关键在于软件,目标受众针对商务人士,乔布斯却笃信面向创意人才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由他牵头的Macintosh团队由100名平均年龄22岁的年轻人组成。

1980年代的硅谷和今天迥然不同,每一个人都是工程师。当时整个硅谷的重心是如何为技术人才、工程师、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研发新技术。只有乔布斯一人另辟蹊径,认为未来的重点在于如何研发思维工具,可以让非技术人士,特别是创意型人才感受到技术的友善。

乔布斯当年之所以招募我,是因为他知道我的专长是消费者品牌构建和市场营销。硅谷的其他人对这两方面均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

1985年,乔布斯创造出了他的下一个愿景——Macintosh Office。这种将电脑联结成网的想法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但乔布斯是一个设计天才,并非工程师出身。我和他的共通之处在于我也学过工业设计,同为设计爱好者。但乔布斯不愿接受物理定律,我们过去称之为他的“现实失真领域”。现实却是依据摩尔定律,1985年微处理器的能力无法支撑Macintosh Office的有效运作。世人开始奚落这个设计,称它为毫无用处的“玩具”。乔布斯日渐沮丧,归罪于我,说这都是定价过高导致的错误,希望我降价,把市场营销从Apple II转移到Macintosh上面来。我跟他解释,如此操作会让苹果破产,因为公司的唯一盈利点来源于Apple II。我当时带领着Apple II团队,乔布斯掌舵Macintosh团队。

于是我们找到董事会。他们研究后找来了公司第三个联合创始人Mike Markkula,让他跟工程师和管理层交流后直接向董事会汇报。一周后Mike得出结论,和我的观点一致,如果按照乔布斯的想法,公司会垮台。董事会于是要求乔布斯放弃Macintosh的部门主管职位,几个月后,乔布斯从苹果辞职。他从未被苹果解雇,但这依然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那时的我尚未了解创始人有多么重要,乔布斯的远见多么振奋人心,即使在最初的时日里,他也总是能看到日后的可能性。现在当我投资时,我对伟大的想法远不如对一个富有远见、启迪人心、善揽人才的创始人感兴趣。

人们心目中的乔布斯是一个魅力四射的演说家,每每发布新品总是信手拈来、气定神闲。真相却是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他都会反复排演,甚至包括那句轻描淡写的“还有一件事”,每一个词语都是精心设计的。没有人比他更加努力,让旁人看起来毫不费力,也因此没有人比他更具说服力和鼓舞性。

刻苦、从不妥协,这些都是乔布斯与生俱来的品质。他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个人生活。乔布斯从不在意赚钱,早年我曾经造访过他的家,一张小床,墙上挂有爱因斯坦和甘地的照片,一盏蒂凡尼台灯,屋内摆设仅此而已。他从不关心物质条件,却极其在意Mac必须做到处处极致。

Macintosh是一个密封的箱体,原因是乔布斯想全盘掌控Mac的用户体验和技术细节,除他之外,任何人无法修改。我记得就在我们即将推出第一台Macintosh时,乔布斯觉得电脑主板不够完美,想要再度重新设计,硬件工程师布瑞尔·史密斯跟乔布斯说,主板是被锁起来的,没有人会知道。乔布斯回答,“我会知道”。

我是硅谷迎来的第一个全球消费者品牌的市场营销专业人士。我所接受过的全部训练就是要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把竞争对手逐出市场之外。我的阅历来自于早年百事和可口可乐的“可乐大战”,当时百事胜出,成为全美销售第一的可乐品牌。我认知中商业的全部就是与竞品的厮杀。

当我遇到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后,发现他们完全不致力于在现有完备体系中的竞争,而是力图创造出一个尚未存在的全新产业。在对领导力的理解上,我们是迥然相异的。

我坚信世界日新月异,苹果最被人熟知的是一个以设计为导向的公司,通过采用别家的技术,打磨出美观、具有极佳用户体验的产品。它是一个市场营销和设计驱动型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公司。我无法预知苹果的未来,但是像谷歌、Facebook、特斯拉这样围绕数据科学的创新型技术企业正在崛起,通往机器学习、数据科学、无人驾驶的转变是否会成为新纪元的创新,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我和乔布斯之后再无交谈,他逝世时我也没能同他告别。如果时光可以流转,我想对他说,你曾告诉我你要改变世界,你做到了。你一生中的牺牲并非为了荣华富贵,而是致力于你曾对我描绘的“在宇宙中留下痕迹”。

很多人不知道我联合创立的一家可穿戴硬件公司,公司成立于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离世的那一天,于是我们给公司命名为Misfit(格格不入),这正是乔布斯回到苹果之后制造的著名广告“Think Different”的台词:我们是方形孔隙中的圆形铆钉,我们是惹是生非的疯子,我们是格格不入者。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地改变世界。

(摘自《领导文萃》2016年11月上)

稿件来源:《博客天下》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领导文萃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