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晚年(上)

我们的晚年

作者:余杰

目 录

1、阿海的临终嘱托

2、养老院里的哭泣

3、走四方、路迢迢

4、唉,最好不要生娃啊

5、小芬的奢望

6、暴跳如雷的阿娟

7、还有两胎指标没有完成

8、阿晴上当了

9、南风的怨气

10、公园长廊里的斗殴

1、阿海的临终嘱托

躺在病床上的阿海喃喃地想说话,老伴连忙问道:有啥事情?


阿海摇摇头,许久才说道:想……儿……啊!


说完,阿海沉睡了。老伴习惯地为他盖上被子后,离开病房到外面去透透气。


昏睡的阿海仿佛在眼前呈现出这样的一幕画面:


一辆警车开到家门口。


走进家门的四位警察给儿子和媳妇戴上了手铐。


阿海和老伴连忙阻止警察,口中不断地喊道:你们为啥要带走我们的儿子和媳妇?


警察冷冷地说:他们犯了诈骗罪!


诈骗?阿海和老伴惊讶地望着儿子和媳妇的背影久久说不出话来。唉,儿子啊儿子,那一刻阿海死的心都有。


想想自己与老伴好不容易从农村回到城里,挤在一间亭子间里结婚生子。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成人,难道这一切都化为泡影啦?


阿海的眼前呈现的是儿子懒懒散散的模样。儿子好不容易混了一个中专文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超市收银员的工作,好不容易在年近四十的时候找了一位安徽姑娘结婚了,眼下一切都完了。


阿海记起了朋友们的劝告:你不能再这样宠着孩子了,会惯坏他的!但是阿海却认为这不是宠啊。有了儿子以后,阿海的心里总是有个心结:不能让儿子再受自己年轻时候的苦!想想自己的一生,小的时候家里穷,到了困难时期连饭都吃不饱。等到上学读书的时候,突然来了一场大革命,不读书了。再不久全部到遥远的农村去了。唉,那个日子真苦啊。每天下地干活,累得跟孙子似的。好不容易熬到大返城了,终于回家了。这样的日子能忘记吗?还有呢,回城以后自己进了一家工厂干活,没有文化啊只能当辅助工。每天搬运垃圾,给师傅们端茶递水的。累死累活还不说,有时还要被车间主任训话。才干了十年,厂子倒闭了。阿海下岗回家,在家门口摆起地摊勉强度日。后来找到一份搬运工的活儿,干到五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力不从心了,只好躲在家里养老了。


不能啊!自打有了儿子,阿海的心里别提多么开心了,儿子啊,传宗接代的儿子成为他心中的宝贝。阿海咬定一个目标:不能让孩子再过自己曾经的苦日子。


唉,儿子不争气啊。到了今天连个孙子都没有。阿海的心里别提有多么难受了。一气之下,阿海心脏病发作住院了。


阿海搞不明白,儿子和媳妇辞去了超市的工作,整天躲在家里摆弄着电脑。阿海不懂电脑,搞不明白这个玩意是干什么的。他也懒得去搞明白,自己才小学毕业,那些外国字看不懂。他懒得问儿子和媳妇,反正看他们有收入,小日子过得还可以的。媳妇隔三岔五买个名牌包包,儿子喝着茅台酒。阿海心想,只要他们的日子过得比自己好就行了。就是这小俩口不愿意生个孩子。跟他们提起此事,他们总是敷衍阿海:知道了,等忙完这一阵就给你生个大胖孙子。


真没想到他们是诈骗!阿海有些晕了。


病房里安安静静,阿海戴着氧气面罩躺在病床上。许久,阿海醒了。他看着老伴,手抖抖颤颤地摘去面罩,张大嘴说了三个字——要孙子!


阿海喘了一口气,走了。

2、养老院里的哭泣

快过年了,老李特意跑到养老院来看望曾经一起上山下乡的老刘。

夕阳下,老刘蜷缩着身子坐在养老院花坛边的长椅上。他目光呆滞望着老李,许久才张开嘴:你来了!


老李握着老刘的手问道:近来还好吗。


老刘点了点头。


老李无语。他明白对于这位曾经在同一屋檐下,同吃一锅饭的知青朋友,更多的话语都是无用的。能够来看看他,也算老李尽到一份老知青的情谊而言。面前的这位老刘,如今已经是孤身一人了。早年从农村回城后,老刘进了一家国有企业当上了钳工。那时,老刘有些得意啊。堂堂的国企,一份技术手艺,月工资41元,令人羡慕啊。那时老李进了一家里弄生产组,每天围着大娘阿姨们转,拿着一天9毛钱的工资。


真所谓世事难料啊。老刘没干多久就患病了,得了一种奇怪的肝病。老刘开始请长病假,一直在家里休养。企业倒闭后都无人问津,为此老刘十分苦恼。好在老李混得有点出息,从生产组走出来的他,到区级机关工作了,已经是一位处级领导了。老李见状帮着老刘联系了许多单位,最后将他的关系挂靠在一家企业,总算解决了老刘一份最低工资,还有一份最低的养老金。


这辈子老刘没有结婚。自从生病以后稍微有些好转的时候,老刘也曾想着找个老婆,总归要成个家吧。那会儿老刘想,哪怕是找个外来妹也行。可是,哪个姑娘会找一个病怏怏的人呢?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刘不敢有这份痴想了。他常常哀叹自己是生不逢时啊。一个人坐在家里唉声叹气,喝着闷酒,抽着劣质的香烟。家里那台9寸电视机始终不关,陪伴着老刘没日没夜地生活。


等到可以办理退休手续的时候,还是老李帮着办完了全部手续。当老刘得知自己的退休工资可以拿到2500元的时候,他激动地哭了:没有想到啊,退休的这份工资比我的病假工资还高啊。老李心头一阵难受,比一比自己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休的工资是老刘的几倍。不公平啊!


不久,老刘居住的地方要拆迁了。他立即托老李帮着找了一家郊区的养老院住下,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就这样了,在养老院等死吧。老刘无儿无女,居住的房子是父母留下的。为了那笔动迁款,他与几位兄弟姐妹发生了争执,差点打官司到法院。住进养老院的那天,是老李送他进来的。老刘拉着老李的手哭泣道:好兄弟,帮个忙吧。对我的兄弟姐妹们去说,动迁款我一分都不要了。我就在这里等死了!


老李难过地注视着老刘。


老刘流着眼泪说:人情淡薄啊!还好有你这位好兄弟,要不然我这辈子该怎样活下去啊!


离开老刘的时候老李说,好好活着!今年的大年夜,我陪你过!

3、走四方、路迢迢

“老王,这回上哪儿去旅游啊?”

“新疆!”

“哇,好远啊。”

“自驾游!”


老王和爱人得意地向邻居告别,背着照相机拉着旅行箱走了。


退休后的老王一年中难得在家几天,老两口走南闯北到处游山玩水。是啊,老王活得够潇洒了。作为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在回城后,老王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管。爱人是一起上山下乡的,在大返城的前夜他们结婚了。刚回城,儿子出生了,喜得老王乐开了花。现如今儿子在一家上市公司当上了老总,儿媳妇是一家医院的医生,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不用老王操心了,所以旅游成为老王生活的全部。他常说,趁着走得动的时候抓紧时间啊!

年近七十了,老王游山玩水的兴致依旧不减。这次出发前,儿媳妇关照他,最好不要自驾游。因为在最近一次体检的时候,儿媳妇发现老王的心跳有些问题,儿媳妇希望他再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老王得知后对儿媳妇说,你看看我吃得下睡得着,小酒可以喝三两呢。没事,等这趟旅游回来后再说吧。


约上两位好友,四个人出发了。


当天第一站休息在合肥。老王预定了一家五星级宾馆,休息了一会儿就一起到附近的一家餐馆就餐。


老王端着酒杯对好友说,咱们慢慢开,等到了新疆我第一站就想去看看喀纳斯,据说那儿美极了。现在啊,我就是新疆和西藏没有到过。下决心在近几年一定要去新疆西藏看看,了却一份心愿吧。


开心的一刻,老王一杯又一杯喝着五粮液小酒。爱人在一旁劝道:少喝点啦,明天还要开车的。听说喝酒后隔夜也能查到酒驾。


没事的。


第二天起了一个大早,他们出发了。


朝着新疆继续前行。一路上老王边开车边哼着小曲,时不时还要对沿途的风景点评一下。


终于,他们的车到了新疆。住下后老王还是喜好喝上一口小酒。那天老王说,我的天啊,那些当年从上海到新疆建设兵团的知青真的不容易啊,这么远的路。想想我们当年上山下乡到江西,已经累得吃不消了。不容易啊,这帮子上海赴疆的老知青!


喝着喝着老王感觉有些头疼,老伴劝他早点休息。


梦中的老王想起了在劳动局门口的那一幕。一群从新疆回来的老知青们举着牌子喊着口号。他们干嘛呢?原来是要求享受与这个城市同等的养老待遇。那天,老王在他们身边不敢多语。想想自己是国企的高管,党员,生怕说漏嘴被发现。再看看那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头老太,老王的心里一阵难过。当年动员人家去新疆的时候说得多么好啊,现在呢……。梦中,老王大叫了一声,喘了一口粗气。


第二天一早,无论爱人怎么叫唤老王,都不见他回应。


猝死!老王走了。

4、唉,最好不要生娃啊

一大早小强的娘就忙着做早饭。她对睡在床上的老公说,待会儿起床后锅里有泡饭,我给你买来了一根油条。说完她急匆匆地出门了。


小强娘要赶到十里外儿子的家里。儿媳妇怀孕,过几天要生产了。说起儿子,小强娘有一肚子的气。四十多年前小强娘与丈夫一起从农村带着儿子回到了城里,三个人蜗居在一间亭子间里。那会儿日子虽然过得苦一些,但是凭着两个人在国营单位的收入还是可以混混。到了九十年代的时候,夫妻俩都下岗回家了。怎么办呢?老公在小区里当保安,小强娘当上了钟点工。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可是他不争气啊。儿子读完初中就再也不愿意上学了,开始在社会上瞎混。一会儿到汽修铺干零活,一会儿到饭店去当服务员。总之,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要不然就躲在家里玩游戏机,靠着老俩口微薄的收入过日子。最气人的是儿子有时会泡在游戏机房里几天不回家。老公多次大骂儿子,可儿子就是死皮赖脸地不理不睬。最近,儿子所在的饭店倒闭了,唉,这日子真的难过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强娘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了。老公前两年患了糖尿病,卧床不起,只好辞去了保安的工作。幸好两个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龄,有了一份退休工资。小强娘对儿子说,你总要好好找份工作啊,我们总有一天要死的,到了那时你靠谁啊!劝归劝,私下里儿子张口要钱,小强娘边埋怨边掏钱。


去年,已经四十岁的儿子突然带回一个姑娘。儿子告诉小强娘:这是我的老婆!


老婆?


小强娘惊讶地望着眼前的姑娘。


那位姑娘开口了:妈,你好!


小强娘一听是外地口音。


行吧,自己不争气的儿子总算有个老婆了,可以成个家了,以后可以让他们自己过日子了。


小强指着身旁的姑娘说,妈,她怀孕了!


小强娘一愣摇摇头说,好吧,那你们啥时候办结婚呀?


儿子说,办什么办,就那么回事情了。


小强娘晕了。这就什么事呀!没法子,只好随他们去吧。私下里小强娘问儿子说,你们打算怎么过啊?


儿子告诉她,已经租了房子,自己过。但希望老娘帮着付房租。


小强娘再次晕了。她对儿子说,你爸你妈就是这点退休工资,你看看以后的日子叫我们怎么办啊!


儿子说,你们俩每月也有七八千退休工资了。我呢,现在在超市上班,每月才四千元。你儿媳妇怀着孙子了,只好在家里歇着。你们不管我们,谁管!


小强娘无语。


儿子说完理都不理走了。


唉,小强娘长叹了一口气:那你们晚点生孩子啊。再来个小孙子,这日子怎么过呀。五口人,就这点收入。你们最好不要生娃啊。


说归说,小强娘遇到街坊邻居的时候还是会笑呵呵地说,我儿子结婚了。对,明年我要抱孙子了。

5、小芬的奢望

切除了肿瘤后,医生告诉小芬的爱人,最多能够活一个月了,准备后事吧。


原来小芬得了癌症,手术后得知已经扩散了。

躺在病床上的小芬心里很明白,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她望着守候在身边的爱人喃喃地说,你去忙吧,孙子明天还要参加春游呢。你快回家给他准备准备。


望着头发稀少驼背的爱人,小芬心里难掩一丝悲伤,此时此刻的小芬没有一点怨言了。人将临终,一切都看淡了。她的眼前呈现出的是另一位,她的初恋。


能不能再见他一面啊,小芬的两眼流出一丝眼泪。


她想起了当年上山下乡的时候与他同行的那一刻,望着自己心爱的男友,1米80的个头,英俊的脸庞,令人仰慕啊。在一个明月初升的夜晚,河塘边的初吻是何等的幸福甜蜜,小芬至今难以忘怀啊。那一天的晚上,小芬躺在被窝里久久难以入睡。


她想起了在农村的时候,第一个春节同村插队的知青们都回家探亲去了。她与他留下了,而且在大年夜的晚上吃完年夜饭以后的相拥,两个人对着月亮的发誓,仿佛就在眼前啊。


她想起了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父母凶神恶煞地盘问和警告:他家里是什么出身,历史反革命啊!我们可是堂堂正正的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从今往后不许再与他交往!硬生生地被父母拆散的爱情。分手的时候,小芬深情地吻了他,大哭了一场。


她想起了回城以后,父母为她介绍了现任的老公。她不满意,因为脑子里总是有他的影子。可她是个胆小的女孩,经不住父母的劝说,她还是出嫁了。老公简直无法与他相比较,人长得矮小,尖尖的脸蛋上布满了青春痘。还有老公的工作,是顶替父母在一家烟杂店里当营业员,混混日子吧。


她想起了有一次在上班路上走过一家机关大门口偶遇“初恋”,看见他从一辆崭新的小轿车上下来。这次偶遇实在是个意外啊。相见的时候两个人都有些尴尬,但很快就进入热烈的交谈中。她得知他现在是一位局级领导,那是一辆他的专车呢。小芬得知,他从农村回来后考上了大学,进了国家机关工作。很快就被提拔到了领导岗位。他的女儿早已大学毕业留校当老师了,爱人在一家研究所里当领导。可是自己呢?爱人早就下岗在家,儿子在开出租车。唉,不能比啊,无法比啊。分手的时候,他笑着握着她的手说,有机会我们再聊聊吧。


有机会?这以后小芬一直盼望着这样的机会,可是她一直不敢打电话给他。


躺在病床上的小芬拿出手机,打开“初恋”的链接,她写道:“我快不行了,能不能最后见一面……”


小芬停下了手指,她默默地望着这条没有发出的留言。发,还是不发?


那一刻小芬是多么盼望着自己的初恋来见她最后的一面啊。


小芬没有发出这条留言。


几天后,小芬走了。走的时候,眼角处有一丝泪花。

6、暴跳如雷的阿娟

阿娟站在幼儿园的门口,放开大嗓门骂道:你们老师都是吃屎的啊,难道就让我家宝宝吃亏啊,你们说呀!


四周围着的人群有的打听是怎么回事情,有的低声说这个老人在瞎胡闹,也有的人在为老师打抱不平。


阿娟听到了人们的议论,她更加来气:我操它娘的,老娘就是要骂这个学校的老师。瞧瞧,有人打我的孙子你们都装聋作哑的,还有没有王法了。

图片来源网络

阿娟看见有个家长领着孩子走出幼儿园,她一把抓住那位家长的衣领骂道:都是你家的孩子使得坏,打我的孙子,你们要赔医药费!


那位家长顺手打掉了阿娟的手,和蔼地对她说:你有事找老师,好吗!


从幼儿园里走出来的孩子们都被吓着了。一会儿他们叽叽喳喳地说,就是她家小宝先打人的,还骂老师……


阿娟一听心里有些发慌,但是嘴上还是很强势地骂道:管你们什么事情,都给老娘滚。说完,阿娟拉起孙子的手从人群中溜走了。


第二天,阿娟还是不依不饶地站在幼儿园的门口大声骂人。幼儿园的园长跑出来劝解道:小宝奶奶,昨天的事情老师已经向你解释了。是你家小宝先动手打人,还把一个小朋友打伤了。你家小宝呢毫发无损。现在被打伤的孩子家长已经原谅了你家小宝,你还要怎么样呢。


阿娟说,我不管,反正我家小宝是哭着回家的,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啊,你们难道不管的,我要到教育局去告你们。老娘要看看,这天底下还有没有公理啦!


一直站在阿娟边上的老张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张也是来接外孙女的,他听说了昨天阿娟孙子打人的事情。老张曾经与阿娟是同一所中学的,阿娟曾经是红卫兵的头头。那会儿阿娟别提有多么神气了。后来上山下乡的时候,老张与阿娟都是到黑龙江农场的。阿娟在农场的时候肯吃苦,干活很卖力,很快就当上了小队长。那时运动多,阿娟同样起劲得很。今天批这个,明天斗那个,为此阿娟入了党当上了农场的领导。她依旧是大嗓门一个,咋咋呼呼地,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大家在背地里称她为“母老虎”。等到了“四人帮”被抓后,阿娟也倒霉了。职务被一撸到底,还被开除了党籍。回城以后,阿娟进了工厂,好景不长企业倒闭了。阿娟与几个人合伙开了一家服装店,结果被税务局查账时发现他们逃税。阿娟一怒之下把税务局的人打了,被抓进去判了三年。这个阿娟啊,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啊。老张想到这里走上去劝阿娟:“算了,消消气,孩子在幼儿园嘛,总是要老师照顾的,别较劲了。”


阿娟一看是老张边说,你别多管闲事。老娘就是这个脾气,我怕谁啊!大不了再进去一次。她一扭头“哼”了一声走了。


老张摇摇头叹了口气:我们这号人啊,都是那个无法无天的年代惹的祸啊!

7、还有两胎指标没有完成

老康气恼地望着躺在床上的女儿说:出去,快点出去,嫁出去!

女儿快四十了,还是单身一个。论长相,瓜子脸上那对大眼睛像老康,苗条的身材惹得许多男生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论职业,在金融区一家上市公司上班,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年薪50万。从踏上工作岗位后,女儿一直忙于工作,从不见她在忙自己的事情。为此老康和爱人多次提醒、劝导甚至下了“逐客令”,女儿就是不见动静。


老康爱女儿。这是他和爱人在云南农场的时候生的。女儿3岁的时候,老康一家借着大返城的光回城了。每次想到这里,老康都会庆幸遇到了大返城,女儿回到上海后就进了幼儿园。要是在云南农场,女儿进幼儿园,做梦吧。聪明伶俐的女儿在幼儿园就表现出众,小小年纪获得了区里儿童演唱比赛的第一名。那天,老康醉了。


令老康一直耿耿于怀的是女儿幼儿园毕业上小学的时候,爱人又怀孕了。那时老康在一家工厂当车间主任了,爱人是同一个单位的,在财务科工作。老康想要这个孩子,心里还想着如果是个儿子就圆满了。爱人有些害怕,想去打胎。老康无奈地向领导上汇报了这件事情。


领导听罢摇摇头说,不行啊。老康,你是是干部。这些你是都知道的。唉……。


那天晚上,老康一直闷头喝酒,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才对爱人说,孩子不要了,说完他嚎啕大哭。


老康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


好在女儿很争气,从小学到中学读书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高考那年,女儿居然在填写志愿的时候一口气连着填了五个复旦大学。老康见状问道,你为啥其他四个名额不填别的学校,做事要保险一点呀。女儿回答真的很霸气,我就是要上复旦大学!结果,女儿果真考取了这所大学,老康在心里暗暗佩服女儿的胆识。


此时,女儿见老康吼她出去找对象,她一骨碌从床上坐起来说,你要赶我出去啊?好,我立即搬出去!吓得老康赶紧对女儿说,你老爸就是为你急嘛。女儿瞪了老康一眼,又躺下看手机了。


电视机里播放生···三····胎新闻的时候,老康气得把茶杯摔在地上:“妈的,现在想起来了。”他对正在打毛线的爱人说:“急了吧,你看看我们家,女儿至今还单身呢。对了,照这个政策,你我两个人还有二····胎任务没有完成呢!”

8、阿晴上当了

阿斌揉着女舞伴阿晴在公园的草坪上不断地旋转,他那双不安分的手紧紧地贴在阿晴的背上,有时会趁机摸一下她的屁股。

图片来源网络

阿斌喜欢阿晴,这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都知道的事情。有人劝过阿晴,这个阿斌是个老色鬼,你可要小心呀。阿晴笑了笑说,我们就是个舞伴嘛。阿斌不错的,人家是个作家,还是一位画家呢。对了,他还是一个知青协会的副会长,很有名气的。


大妈们知道,阿晴早年上山下乡时结识的男人在一场车祸中丧身了。阿晴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心里总想再找个伴。眼前的阿斌也许是她追求的目标,唉,干嘛要管人家闲事啊。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嘛。每天傍晚,阿晴就会来到公园等待阿斌。对于其他人的邀舞,阿晴都是客气地谢绝。


再说这位阿斌,每天总是姗姗来迟。一身西装紧紧地裹着他肥胖的身躯,抹着摩丝的头发油光铮亮。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带着微笑。每当跳舞的间隙,阿斌都会习惯地点上一支烟紧挨着阿晴坐下,时不时还会搂抱一下阿晴。等到大妈们纷纷散去以后,阿斌和阿晴还会手拉手地朝公园门口走去。在旁人的眼里,他俩俨然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


秋天的一个晚上,阿斌和阿晴跳完舞以后携手回家。走着走着阿晴把脑袋靠上阿斌的胸前,眼睛里流露出一副爱慕的神色,他们走向了阿晴的家。


第二天傍晚,人们发现阿晴没有出现,等了很久也不见阿斌的身影,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正当大家纳闷之际,阿晴哭丧着脸来了,大妈们连忙围了上去想问个究竟。


阿晴看见舞伴们,忍不住哭泣起来了。阿晴断断续续地讲述着昨晚发生的事情。


原来昨晚阿斌和阿晴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间从昏暗的路灯下窜出一个人大喝一声:“不要脸的阿斌,你妈的又在搭讪女人了。”说完,一个巴掌甩向阿斌。


阿斌一愣,赶紧松开阿晴的手。他紧捂着脸颊骂道,关你屁事啊。


关我屁事!那人对着阿晴说,大姐啊,你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啊。我曾经是他的小舅子,他的为人是很恶劣的。


阿斌见状头也不回地跑了。


那位自称是阿斌曾经的小舅子告诉阿晴,这个家伙早年上山下乡的时候,就在农场里勾搭人家有夫之妇被活捉。在农场里是一个臭不可闻的家伙。回城以后,在厂里勾搭上我姐。我姐是个老实人,又没有上山下乡,谁知道这个家伙在农场的丑事。结婚后他的那个色心依旧不改,先是勾搭自己的小师妹,后是勾搭人家车间主任的妻子。我姐跟他离婚了,他的丑事暴露后被开除出厂了。这个家伙就是有欺骗的本事,混到社会上去继续骗人。他在网上写了点知青在农场的事情,自费出了本书就自称是什么作家。还有靠着网络的软件把人家的照片变成了他的画作,自称自己是画家。你看看这个家伙多么不要脸。还有……。


阿晴听到这里,忍不住哭了起来。原本自己以为找到了一个有修养有才华的男人,可以陪伴自己度过余生。没有想到在老人中间居然还有这样的骗色鬼。

9、南风的怨气

他大声骂道:都是混蛋!


老南把桌上的文稿拿起后狠狠地摔在地上。他继续骂道:这些人都是仇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的。哼,借着反对上山下乡运动,骨子里就是反党的。

老南,在网上的笔名“南风”。如今已过七十,但宝刀不老啊。每天他都蜷缩在家里,看着电脑写着文章。在他的眼里,自己才是当今正能量的捍卫者。


老南有怨气。这股子怨气从小就生成了。老子因为刑事犯罪被抓了进去,老娘改嫁后带着兄弟姐妹7个人苦苦度日。因为老子的问题,入个少先队被拖了三年,要加个红卫兵,被拒之门外。等到上山下乡的时候,自己想表个忠心写了决心书被置之不理。唉,老南哀叹自己的命不好。


老南有怨气。这股子怨气到了青年时期更加发作。到了农场以后他处处积极,写了一份份入团申请书,考验来考验去才被批准,还戴上了一顶“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帽子。还想入党,做梦吧,老南死了这份心。等到大返城的时候,老南第一个撤离。后来有人问老南,你说上山下乡就是好,为啥第一个逃跑呢?老南回答非常具有外交家的风范:上山下乡是干革命去,离开农村也是去干革命!


老南有怨气。这股子怨气到了壮年时期积怨更深。回城后的老南算顶替,就是进了老娘的烟杂店干活。每天站在小小的三尺柜台前,等着稀稀落落的人来购买一些生活小杂品。他想有抱负地干一番大事,于是就果断下海跑起了买卖。开个小公司倒买倒卖干了几年,钱没赚几个。不久,小公司倒闭了,老南靠着妻子炒炒股票的收入度日。唉,日子不好过啊。还想什么入党当官,美梦一场啊。


老南的怨气到了退休后居然华丽转身了。有这样的三部曲:


第一步,老南开了一个博客。退休后的老南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他偶然上个网看看,发现有一种叫作“博客”的玩意蛮有意思的。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的文字发在上面,可以博得一些点赞。好,老南立马开了一个。开始的时候,老南写点风花雪月东西,时间一长他发现无人问津。老南有点怨气了,心想自己的文字水平可以的,怎么得不到赏识。有一次他在看一个点击量每天超万的博客时发现了窍门,尖锐!于是老南专门收集那些攻击上山下乡的言论,写出了洋洋洒洒的长文进行批驳。最令老南生气的是,有些人居然在他的博客下留言:“既然上山下乡那么好,你老南为何回城呀!”


第二部,老南加入一个网站。也有人欣赏老南的,一个叫作“知青乐园”的网站找到了老南,请他出山当网站的编辑。老南开始有些犹豫,但一想到每月给他500元的补贴,他还是答应了。


第三步,老南开始棍棒乱舞。有了自己的博客,又有了一个网站,老南开始大棒出击。他扬言中国知青的上山下乡来源于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他攻击一位法国人写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的事情的一本书《失落的一代》,称其为胡说八道。应该是奋斗的一代,为国挑担的一代;他对凡是批评上山下乡的人都一一点名,称这些人是反动分子……。


老南有些疯狂了。他每天趴在电脑前不停地攻击、攻击、攻击。


有人给他留言——“看你从小到大一直不顺,一直有股子怨气,不去找找原因,可悲、可恨、可怜啊!”

10、公园长廊里的斗殴

当知青那会儿,老秦就是一个满嘴跑车的人。只要他在场,三五成群的人都会围上来听他侃大山。回城后老秦混得不错,当上了领导。他上台发言不要草稿,一口气可以讲上三、四咯小时呢。等到退休以后,老秦不甘于猫在家里清闲,他发现家门口的免费小公园是个好去处。特别是那个长廊里,每天都会聚集许多的退休人群。一开始老秦来到长廊的时候,乖乖地听着人们聊天议论。他不时与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打招呼,非常热情地张罗着为那些推着轮椅来的老人安排落脚之处。久而久之,大家都熟悉了,开始称兄道弟了,渐渐地老秦的口才成为了“主角”。

这个“主角”难当啊。为此老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关到派出所里蹲了5天。


那一天是个大晴天。一大早老秦端着泡好茶叶的玻璃杯来到长廊,与老朋友们谈天说地。老秦对相识已久的大老张说,昨天我没来,去参加一个知青集会了。哇塞,老来劲咯。你看看我手机里拍的照片,这气势、这气派,只有我们这些上山下乡过的人才有啊。


大老张坐在轮椅上,接过手机一张一张翻阅起来。看着看着大老张的眉头紧皱起来,冷不丁地问道:这就是你们的活动?


老秦不解地问:对啊,哪儿错了?


大老张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你看看,什么“那个年代分外红”,这样的标语都有。哼,这是昧着良心说瞎话吧。


老秦一愣连忙说,没错啊。我们那个年代都是红色的呀,难道你忘记了?

大老张一听就来气了,他敞开嗓门说:“红个屁!红得我们统统到农村上山下乡,小小年纪没有书可读,还好意思来纪念这样的东西。呸,我们看了就恶心!我倒霉就倒霉在那时太相信那些说教。要不然我怎么会在那儿被砸伤腿烙下一个残疾,一辈子坐在轮椅上。妈的,现在连退休工资都是拿最低的。”


老秦听到这里眼珠子一转边说:“兄弟啊,不能把个人的恩怨怪罪到那个年代的上山下乡。这个上山下乡啊是伟大领袖的战略部署,是培养我们这代人成为坚强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大决策。我们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还造就了伟大的‘知青精神’……”


没等老秦继续说下去,大老张猛地挥起手中的拐杖甩了过去:“你放屁也不找个地方。上山下乡那么好,你跑回来干啥?你把自己的孩子也送去上山下乡啊!”


老秦被拐杖砸中了脑门,他一跺脚冲过去就将大老张的轮椅掀翻了。大老张摔倒在地上,额头上碰到地上的石子,瞬间就流出血来了。


周围的人连忙赶过来劝架,有人打了报警电话。多数人都谴责老秦,认为他不该先动手。有一位大妈对老秦说,大老张说得没错。我们都是经历了那场上山下乡,苦不堪言。你还在这里大放厥词为它叫好,真的不应该啊。刚才大老张不批评你,我都要出来说你了。”


老秦心里有些颤抖了,他见事态有些大了,赶紧上前扶起大老张,连连说对不起。


一会儿,警察来了。


过了一天传来了消息,大老张被摔得不轻啊,住进医院了。老秦呢,过了五天才回到家。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去长廊了。

(待续……)

 余杰文章

夕阳下……已近黄昏的老知青们

天地之间一杆秤 —— 追忆“知青之父”赵凡

云南知青生活趣事

知青偶遇记

知青口述:我们的后代

知青回家探亲的故事

他,无愧覆盖这面“知青”的旗帜

过年了,想起了他们

国庆的记忆

知青往事:抽烟趣谈

文章来源:知乎“上海余杰”  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进入知乎“上海余杰”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