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国高考与法国哲学

2017-06-07 思庐哲学

法国高考与法国哲学


2013年法国高考将于6月17日开考。哲学在法国普通类高考中是必考科目,法国“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试内容为“哲学”,总共4个小时,就一特定题目撰写论文。每年6月的上旬是中国高考的日子,而到了中旬就是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由于法国没有全国性的统一高考,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可以申请大学,所以这个会考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6月17日是今年50万法国中学生“高考”的第一天。 



法国人一生必过的关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其第一门考试科目是哲学,这已是19世纪以来的惯例了。所以每个法国人都有在中学时代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也就是传说中的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的一关——不论是主修文科、经济社会,还是理科,所有中学毕业生都要考哲学,写一篇哲学作文。 

考试从早8点到中午12点考4个小时,考生可以在三道题中任选其一。供选择的题中总有一道是“语录评论题”,即给出一段某哲人的语录,考生运用学过的哲学知识和观点来加以诠释和评论;还有两道是“观点论述题”,即给出某种哲学观点,由考生引经据典加以论述和发挥。 

其实,法国作文题目虽然抽象、充满哲理,考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作文本身其实还是有固定的程式,评分就看考生是不是在几个关键环节给出了令判卷老师满意的答案,具体为:(1)对作文题所述概念的解释;(2)对作文题中心思想的理解,是否走题;(3)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4)文章是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符合逻辑);(5)结论。这里以2009理科作文题《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为例,来说明一下如何答题和评分。 

法国哲学作文第一件事就是概念解释。具体到这道题,要解释的主要有关概念包括“欲望”、“需求”、“意愿”、“理性”、“幸福”,特别要解释清楚“欲望”与“需求”、“意愿”的区别与联系。当然也需要解释“不可能”的含义,把它与“禁止”区别开来。 

在解释了概念之后,需要用自己的话“点题”,诠释这道作文题的含义。“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人的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关系问题,或者说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这个环节很关键,如果把题目点偏了,那么接下来的论述难免会离题万里。法国哲学作文最“八股”的部分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引述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这对考生的知识面和平素的阅读量是一个考验。与“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这个题目有关的论述有:柏拉图有关欲望与匮乏的论述、黑格尔有关激情与德行的论述、伊壁鸠鲁有关非自然、非必要的需求的论述,尤其是笛卡尔的那句“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不求改变世界的秩序”一定要提到,否则难免丢分了。 

这样的抽象的作文如何定量评分呢?法国作文题目虽然充满哲理,考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作文本身有固定的程式,所以评分就要看考生是不是在几个关键环节给出了令判卷老师满意的答案。这里以理科作文题“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Est-il absurde de désirer limpossible )?”为例来说明一下评分标准。 我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是昨天法国作文题中最受欢迎的题目之一,估计有超过70%的理科考生都选择了这个题。评判老师在阅卷时,要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包含了下述几个方面:(1)作文题所述概念的解释;(2)对作文题中心思想的正确理解,是否走题;(3)是否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论述;(4)文章是否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符合逻辑);(5)结论。 法国哲学作文第一件事就是概念解释。具体到这道题,要解释的主要有关概念包括“欲望”(désir)、“需求”(besoin)、“意愿”(volonté)、“理性”(raison)、“幸福”(bonheur),特别要解释清楚“欲望”与“需求”、“意愿”的区别与联系。当然也需要解释“不可能”(limpossible)的含义,把它与“禁止”(linterdit)区别开来。 在解释了概念之后,需要用自己的话“点题”,诠释这道作文题的含义。“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否荒谬”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人的理性与感性的相互关系问题,或者说主观意愿与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 

最后做个总结: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可能是荒谬的,但是这是人性,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感性的欲望为理性的发扬(科学)创造了条件。与其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荒谬的”,不如说“期盼得到不可能的事情是合理的”。 

如果上述各点面面俱到,这就是一篇得分16分以上的作文(满分20分),即“很好”(Très bien);如果论述大致完整可取,只是在概念定义、经典引用上有所欠缺,那么可以得分14-16之间,即“好”(Bien);如果作文没有跑题,只是论述不完整,那么得分可能在12-14之间,这叫“还算好”(Assez bien)。 

浪漫法国人为何爱哲学 

曾有网友问笔者:“为什么骨子里那么热情和浪漫的民族,如此热爱哲学思考?” 

的确,在法国,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法国普通中学的学生升入高中以后就开始分科上课,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文学、经济类或者科学类课程。但是无论是哪一科的学生,哲学都是必修课,文学类的学生每周要上8个小时的哲学课,而经济科和科学类的学生也要上4个小时的哲学课。 

法国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气力学习哲学呢?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哲学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学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养成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再者,法国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上曾产生过像笛卡尔、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萨特、福柯这样在世界人类文明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和哲学家。耳濡目染,很多法国人都不知不觉地沾上了几分学究气。所以法国人个个能“侃”。法国各个电视台每天都有现场直播的清谈节目,请来的不论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还是平民百姓,也不管讨论题目是谈天还是说地,嘉宾们都争相发言,而且个个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话匣子一打开就再也收不住,急得主持人频频作手势要他们适时打住。 

这些满腹哲学经纶出口成章的法国人,如果平日里没有地方发挥也着实难受。所以“哲学咖啡馆”在法国大行其道。所谓“哲学咖啡馆”就是街头普通咖啡馆,每周日固定开辟专门的时间(一般两个小时左右),聘请一至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组织咖啡馆的客人探讨哲学问题。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巴黎有10多家,在法国全国有数百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区巴士底狱广场的“灯塔咖啡馆”。这里是法国哲学咖啡馆的发源地,还主持专门的网站报道各地哲学咖啡馆的讨论情况。 




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动方式上又大致相仿。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这里面既有教师和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分子,有来自企业的职员和工人,也有刚从菜市场出来的家庭主妇。每次讨论开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通过投票确定一个讨论题目。题目可大可小,有虚有实,比如“我们愉快吗”、“我们能否放弃判断(对错)”、“你认识自己吗”、“懒惰是否是一种权力”、“人们必须永远说真话吗”“寂静是否是灵魂的音乐”等等。客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选定的题目自由发表看法。主持人适时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客人们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声招呼跑堂倌:“伙计,拿纸笔来!”以便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哲学思考固然费脑子,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背过哲学的一位法国人谈到有关“愉快”的题目时所言:“能在生活中当个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个愉快的人。” 

从法国回看国内 

在中国常被视为无用之学的「哲学」,在法国却是大学会考的科目,每年的命题更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从法国的高中哲学教育,我们得以重新省思,教育的目的是什麽?是为了取得社会的入场券,还是一种完备自我的途径? 


1 思想洗礼,一代复一代 

每年六月法国在升大学的高中会考期间,各大报总有个重头戏,就是沸沸扬扬地预测当年的哲学题目是什麽?网路上甚至有许多付费网站和社群,告诉学子如何写一个哲学申论题。就像所有考试一样,这段时间学子们处在高度压力之下。题目一旦揭晓,学生便得从早上8点考到中午12点。 

这些考题依学科性质分为文学、科学、经济与社会、专业技术四组,每组有三题,其中两题申论,一题是文本解释。法国各个报章杂志、电视广播往往大张旗鼓地请来学者、教师,激情而理性地评论考题或提供解题服务,在社会上掀起一连串讨论。 

这些题目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桉,除了比写作技巧和理性的论证之外,再来就是竞争年轻心灵的深刻程度。在这段期间,哲学家的幽灵不断出没在报章杂志上,被引用也被批判。这个时刻,不仅是对法国青年学子的思想考验,也刺激着成年人的公民意识,去反思、质疑当下的处境,企图寻找存在的最佳出口与可能性。台湾熟悉的沙特、西蒙波娃、傅柯、德勒兹、德希达、阿宏等法国哲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必须参加这个哲学会考,在他们年轻的岁月中,同样也不停地穿梭在哲思的时光隧道中。 

年復一年,新世代的学子们就这样阅读着前辈哲学家的文本,一起进行思想的试炼。这令人好奇的景观,来自于法国高中哲学教育的传统。 

2 哲学教育,无分阶级 

受到天主教耶稣会开办中学的启发,法国从十九世纪拿破崙第一帝国时期开始,便将哲学被列为中等教育的必修科目。拿破崙恢復了大革命所推翻的大学体制,并于1808年确立了高中会考制度。要进入大学的候选人必须年满16岁,并且需通过一连串希腊、拉丁文学作家、修辞学、历史、地理和哲学的口试测验。史上第一次测验于1809年举行,当时有31位候选人通过测试,大部分是布尔乔亚阶级的子弟。现在每年大概有65万名高中生(普通类约33万,技术类32万)参加测验。 

现今法国高中哲学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哲学家,也不将对象限制在所谓的大学及同级的高等教育框架中,它更偏向普罗大众而不是少数菁英,儘管哲学教育对一波波蓬勃的法国思潮功不可没。对法国而言,将哲学教育纳入国家体制,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自由思考、具有批判能力的人。因为这个目的,哲学自由思考的精神才不会在公民培育的落实过程中,简单地沦为缺乏反思的道德教育,或是成为国家为了统治、驯化人民的意识形态灌输工具。当然在历史上,也不乏国家以哲学之名,进行思想控制的例子。 

那麽,此种高中哲学教育制度,是如何透过思辨的学习,来提升公民的集体素质? 

3 培养思辨,观念经典并进 

首先,要培养「思绪清晰」的公民,必须避免学院百科全书式或过于博学式的教学所带来的庞杂。从哲学课程的类别而言,法国高中哲学教育的重点可分为「观念」与「作者」两种。在观念方面,「普通会考类别」主要探讨主体(自我认识)、文化、理性、现实、政治与道德等概念;而「专业技术会考类别」则涉及文化、真实与自由等三种概念。透过这些基本概念,再扩大延伸出其他如平等、感觉、欲望、语言、宗教、表现、国家或义务等观念的思考。 

除了观念之外,学生们也须研读作家或哲学家的作品,毕竟阅读这些作品对于瞭解哲学是很重要的。课程提供了一份会考范围的清单,裡面共有57位作者,从时期来分,可分为「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从柏拉图到奥坎,共15位作者)、「现代」(从马基维利到康德,共18位作者)和「当代」(从黑格尔到傅柯,共24位作者)等三个时期。除了古代到中世纪很难用现代国家的概念来区分外,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42位作者中,有19位是法国人、10位是英国人或以英文着作、9位德国人,以及4位欧洲其他国家的作者。 

4 双向教学,回应真实社会 

清单上有这麽多哲学家,并非是要学生完全熟悉每个人的着作生平,及哲学学院的专门分析。法国哲学教育重视「基础」,希望学生可以对哲学基础──文化与理性思考──有所认识,因此教育首重「个人思考」,但定调是双向的,老师教学时只是根据上述「观念及作者」的课纲。因此哲学教材是「一纲多本」,在哲学课上,教师们有选择读本的自由,不过这是从拟定的作者名单中挑选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历史式地陈述任何学说或简化地介绍哲学概念,也不能主观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透过对普遍性的探索,认识历史上伟大哲学家的提问,由此客观地架构出对哲学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个人思考、提高表达的组织能力。因此哲学教师上课时,必须将教学内容内化、并拿自身的思考来举例,如此才能让学生藉由思考与行动去「回应」生活、人群、社会所发生的一切。许多法国哲学家也是从高中教学过程,成为「介入」的哲学家。如此一来,高中「哲学」就不会始于「高深」,而是始于概念澄清,在进行推论后落实于写作中。如前文所述,学生在课堂上要学的是论文写作与文本的解释,哲学会考便是以这两项能力作为判断标准。 

5 运用概念,引领具体行动 

在法国高中的第三年不仅哲学是必修,法国教育部甚至要向下普及。例如从2011年起,法国教育部希望从高二甚至高一就把哲学纳入必修课程,就有人反对,认为哲学学科可能变成一种意识形态控制。但就上述课纲的制度设计来说,可能是多虑了,因为这种多元课纲的开放性,反而让全面性的思想控制变得不可能;而且,哲学在某个程度上儘管确实困难,但它对于年轻灵魂在思辨上的启发,却极为重要。 

废除高中哲学科目的声浪时有耳闻,也许因为艰深、或是相对于自然或技术学科而言,哲学似乎显得不够实用,不过此时总有人出来捍卫哲学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以平易的语言来教授哲学。例如十九世纪的库赞(Victor Cousin)、二十世纪的德希达等人,他们担心国家力量的介入废止,不仅扼杀国民素质的提升、弱化整体自由思辨的风气,也可能造成文化断层以及让价值判断过于偏向实用取向,让思考只剩下功利考量。 

当然哲学作为一种考试时,许多学生会基于「实用」的观点来看待,认为会考之后,这个学科便「用不到」了,因此不明白为何要花这麽多力气学习。但法国哲学教师或高中生家长协会,大都认为哲学是个可以与时并进的科目,透过哲学可获得较全面的思辨能力,探讨各种议题,无论是政治、社会、或个人情感的层面。因为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都有赖于观念的建构,同时也都是个人与集体行动的重要装备。 

6 文化运动,渗入常民生活 

哲学变成法国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归功于法国外交部积极对外宣传哲学家丰沛的思想外,也是因为它从学院散播到群众中,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哲学术语不仅是许多学科共享的语言,也表现在公民参与的过程中:坊间有不少哲学概论杂志,显示哲学读物出版的兴盛;在咖啡馆中,也有相当普及的哲学讨论活动,又称为「哲学咖啡馆」(Café Philo);另外还有平民大学(Université populaires)和广电媒体上的哲学对话。 

许多「哲学咖啡馆」往往会排一个时段,由哲学家和一般公民一起讨论价值的问题;而在平民大学方面,最着名的应该是法国哲学家欧斐(Michel Onfray)每年暑假固定在巴黎西边的Caen平民大学中讲授给一般人听的哲学课程;就广电媒体而言,则有法国文化广播电台(France Culture)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小时、法国文化台(Arte)每周日半小时的哲学节目。甚至,法国的老师还实验性地将哲学带入三至四岁的托儿所当中,让小朋友在牙牙学语的阶段,试着去表达他们的想法。由此可见,哲学在法国文化中,已成为整体社会共同营造出的氛围。 

7 迷思缠绕,爱智种子难萌芽 

哲学被视为「艰深」、「不知所云」,人们往往质疑念哲学「可以当饭吃吗?」,或是认为「念了会让人自杀」、「念了可能会去算命」……。台湾的哲学教育目前还停留在少数大学有专门哲学系所,或将哲学放在通识课程的阶段,高中的哲学教育几乎全无,也许某些公民课程略为涉猎,但仅止于文化上的兴趣,很少像法国一样从「观念、作者」的课纲目标来刺激学生自由思考。许多人文社会学科,一旦进入更高深的领域,必会碰触该学科的专业哲学领域,可惜一般大学连哲学基础课都尚未普及。 

尽管有民间团体如青平台基金会举办的「Café Philo-哲学星期五」积极在北、中、南举办与时事结合的哲学对话,或是从事儿童哲学教育的毛毛虫教育基金会,企图从小培养孩子自由思考的习惯。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倡议,儘管重要,却都不是体制内的教育。 

有人或许会辩称台湾在中学教育也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的「必选」课程。有部分优秀的国文老师,会将价值思考与批判带入课程中,在语文学习之馀充实课程内容。然而「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教学时数仅有一小时,培养思辨批判能力并非它的目标,只是侧重在语言能力培养,以及再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若「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只强调四书,侷限于单一文化、缺乏不同文化思想参照时,对培养台湾现代公民「多元、自由」的思辨能力仍然相当有限。 

相较起来,法国中学哲学教育最大的特色还是在于其「开放性」──儘管有既定范围,却没有明定内容,也没有特定的课程组织与规定的进度。因为哲学教学的目的不是教条陈述,而是找出问题的症结,着重自我思考的养成。至目前为止,法国并非欧洲唯一在中学就提供哲学教育的国家,其他像义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便把哲学列为必修,德国、瑞士、瑞典则列为选修,中学哲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台湾我们无法照单全收,但可以从中思考,如何在高中阶段从体制内提倡哲学教育。 

台湾目前虽然在中学阶段没有任何哲学课程,但若能阶段性地将「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转化成更开阔的「文化基本教材」,增加时数、与语文类脱钩,并与整体的高中公民教育进行配套,再将哲学的逻辑、价值等融入其中,或许能让高中生受到更多文化、思想的刺激,培养多元视野下的独立思考。另外,哲学也需要跟在地议题结合,回到自身的存在处境。换言之,未来要迈向一种本土哲学教育,才能让哲学思考的普遍抽象层次「回到具体」,当哲学与所处环境结合,思考和行动才会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哲学教育首先应让公民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个人」,当我们去谈国家整体公民素质的提升,也才得以可能。 



反思 

法国高考作文题的思辩性、哲学性、批判性、开放性、现实关怀、视野之开阔和对基本价值问题的关注,与中国高考题“与时俱进”、“思想健康”的泛政治化指向,以及文艺腔、过度专业化毛病,趣旨形同宵壤。 

在中国人心中,教育是要告诉人对错,而哲学恰恰没有对错

中国教育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明确的标准,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有人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这种对错标准往往并不解释原因,而在很多中国人的心底也一直是接受这种观念,教育就是明辨对错,尤其是在政治正确的年代,此点更甚。极端的例子是每年都会引起炮轰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有一年的福建高考卷选择了媒体人林天宏的文章作为考试文章,而林天宏在自己做了卷子之后说:恐怕自己也得不了几分。对文章的理解见仁见智,以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显然是不合适的。 

哲学则更有这一点。哲学引发你思考,促使你去提问,但是很关键的一点,它不会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会指引你去思考、思辨,这种说法是否合理、是否站得住。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个人要活得明白,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人都是哲学家。然后,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把这种可能扼杀了。 

中国人实用主义至上,很多人认为哲学就是没用的东西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对于教育的标准就是:我学这个有什么用?这种功利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对待教育的态度。一些显学极其火爆,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学以致用”带来益处。甚至现在从孩子开始,学各种艺术,是为了小升初能够有优势,而不是什么爱好。而像是足球这类带不来什么益处的体育运动,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哲学更是如此,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你带来现实的利益,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哲学无用。但事实显然非此,哲学不是空泛的道理,它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它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契合社会和人们崇仰的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精神操守。人生就是这样:你选择了浮华,注定要失去思想的崇高;你出没于喧嚣,注定会使你的灵魂陷于焦躁。 

即使是与哲学相关的课程,也都是糟糕的辩证法 
当然,也不能说中国的教育一点哲学相关的内容都不教。在高中教育二年级的政治课本里,还是有很多关于哲学的内容,但是这些哲学都是唯物辩证法哲学,只是哲学众多的一个方面,甚至可以称之为“伪哲学”。在这种哲学教育下的中国学生,不但培养不了真正的哲学思维,接触不到伟大的哲学经典,反而会深陷辩证法之中——这在世界哲学里的沧海一粟。 

“物质决定意识”,很多人对马克思这个唯物论哲学是多么坚信不疑呀。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开章也说过,一般来说,人类的知识,是经验后得出来的,没有经验,就谈不上什么知识。而经验的来源是什么?不就是客体给予主体的东西吗?没有客体进入脑中,就无知识可谈。这也是唯物论者坚定物质意识的论调。可是,康德把话语一转,他说并不是一切知识都是验后的知识,他要说的知识,是验前的知识。康德这个说法,打破了中国人惯常的两分法思维模式。于是,很多人简单地将康德归为唯心主义者,说康德不就是说出我们人类有一个天生会思维的脑袋而已。 

很多中国人不看哲学、不爱哲学,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哲学。 

大家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考试,而在于考试内容和制度本身的公平、完善与科学。 

以高考作文题目为例,我们见惯了中国式的题目,远者如“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政治挂帅,与时俱进;近者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梯子不用时横着放”这样的心灵鸡汤乃至用意不清的题目。 

相较之下,再看看近来媒体披露的其他国家的高考作文题——“对于真理(相)的追求是否可能没有利害关系?”(法国);“哲学只是提问而并不回答,为什么学习它?”(英国);“‘如果我们不满意环境,就设法改变它,但是,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改变很少发生,这就是说,我们不必为改善身边的环境焦虑,而是应该考虑改变自我,使之更适合环境。’改变自己的态度比改变环境更有利吗?”(美国);“关于一国文化,要给对那国毫无了解的人说明的时候,如何让对方能够充分明白你在说什么?同时不花点儿心思对方就不能明白的困难点在何处?举例说明。”(日本) 

不难看出,欧美日高考作文题的思辩性、哲学性、批判性、开放性、现实关怀、视野之开阔和对基本价值问题的关注,与国内高考题“与时俱进”、“思想健康”的泛政治化指向,以及文艺腔、过度专业化毛病,趣旨形同宵壤。 

难怪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柠评价中国高考作文时称:“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们忘掉高考作文的写法,从零开始,重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进行阐释和表达。”在西方国家普遍都已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时候,我们的大学不得不肩负起重新培养思考能力的重任。 

在今年青年领袖专辑的开篇谈高考作文这样一个话题,是因为我们发现榜单上的入选者,从个人经历来看,多经历过生活的重大转折,或者对价值观隐忍地坚持,而当事人的选择,多是遵从内心的呼召而无视甚或抵抗惯性、习俗、权威、“多数意见”、时尚喧嚣的结果。 

比如作家阿乙的违抗父命,弃警从文,再如孙春龙从传媒人向公益人身份的转变,又如演员赵涛对人文电影的坚持……许多入选者在面对“同龄人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问时,给出了“失去自我”、“浮躁”、“急功近利”、“老得很快,暮气”这样的答案。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检视的生活,不值一过。正是思考力和独立精神,决定了生活与工作的境界,和我们内心对自身的认可度。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境界和自我认同,与财富或权力等外在指标无关。 

毫无疑问,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一个尊重个性与人权的环境里,更可能是一种普遍的国民精神气象,而在一个压抑的环境里,则更可能是少数倔强者的专利,由此,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创造力与活力。教育思想无疑要首当其冲地负责,这就是我们比较中外高考作文题的原因。 

“你就像走在大雨中。所有的东西都在试图绑架你,让你成为它的囚徒,听它的话。自立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之一。”作家阿乙说。 

但很多中国人一辈子也补不上那堂缺失的哲学课 
从小开始,哲学教育的缺失就一直伴随着中国人。小学没有,初中没有,高中只接触到了辩证法哲学,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很少有学生能够随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到了大学,本该补上这一课的时候,却也被环境和现实的种种耽搁了。工作之后更不用说。这样,哲学就被中国人这样遗忘了,思考就被中国人这样遗忘了。 

文明的核心是什么?是有别于其他文明的哲学思想体系。发明各种工艺的民族多如牛毛,创造了独立思想体系的文明却屈指可数,大多数民族只是被别人的思想体系覆盖。当文明的证明取代了文明的头脑,当一些手工艺和民间文艺技巧(非物质遗产)给人提供最后的幻觉,这个文明的心脏已停跳,只不过身边还存有“证明”让人觉察不到;当一个文明只剩下一点技能接力残存的星火,若再搞宽松教育把技能也丢掉,我们还有什么?

 

从前读 · 从前的文章慢慢读

哲学的邀请 | 这一刻远未结束

古今对话录:笛卡儿梦到了我

大咖课程:张志伟海德格尔12讲

邓晓芒:关于希腊哲学的几个疑问及试解

邓晓芒: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

小人坦荡荡,君子长戚戚—儒家中的病理心理学

倪梁康:康德“智性直观”概念的基本含义

约翰·赛尔:哲学的未来

康德眼中的艺术与游戏

罗素:哲学的价值

浅析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

德国五大哲学系简介

逻各斯之爱与密索斯之爱

张志伟:“知其白,守其黑”——海德格尔关于真与非真的思想一解

赵敦华:莫把康德当休谟

西方哲学家花式表白

邓晓芒: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张祥龙: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

哲学家表白留言精选

我所见证的北大外哲所

陈嘉映:世间的灵性

陈嘉映:未来最好不要由我们决定

古希腊哲学家轶事趣闻

儿童节特辑:哲学家和男孩的故事

纪念王国维逝世90周年——心理学揭秘国学大师真正死因

陈嘉映: 周边情况——一项维特根斯坦与奥斯汀比较研究

致“第一哲学家”、“哲学动态”公号的公开信



致知在思·格物于庐


林中路过思庐 烦神归于此在

投稿信箱:silu_philosophy@163.com 



          格劳孔:这个问题我也有些看法。

          苏格拉底:点击右下方留言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