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的爱恨,都在哈尔滨
丨冬天最冷的时候,冷到每一次呼吸都结冰了丨
- 风物君语 -
哈尔滨
人们总在冬天谈论起它
对于生活在那儿的人来说
关于这座城的冬天也大多与“冷”有关
它不是全中国最寒冷的地方
却凝结了国民对于“寒冷”的记忆
▼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呼兰河传》的开篇就是萧红关于寒冷的记忆。
严寒冻裂了人的手,冻硬了人吃的馒头,冻坏了家门前的狗……78 年前,萧红在香港完成了《呼兰河传》,那个她长大的地方。在乱世颠簸多年,黑龙江呼兰河边冬日的严寒在她记忆里刻下了痕迹。
呼兰河,松花江支流,自北往南在哈尔滨汇入松花江。14 年前,呼兰河流过的呼兰县撤县建区成了哈尔滨市区的一部分。对萧红的记忆也一并被并入了哈尔滨。
哈尔滨这地方,冷透了。
1
寒冷,是今天哈尔滨的资源
即便是全国都开春回暖了,哈尔滨依旧寒冷,三月初它刚下完一场大雪。
北纬 45° 以北的哈尔滨,一年中将近半年的时间都是冬季。每年 10 月底11 月初冬天就悄咪咪地降临这片黑土地。
哈尔滨的暖气每年要从十月中下旬一直持续到次年四月。官方记录的历史最低温里是零下42.6℃。在气象学家的记录里,过去 46 年黑龙江全省的冬季平均气温持续走高。
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冬季依旧寒冷,但暖气可以让他们忘掉这件事。
今年 2 月,哈尔滨最冷的时候零下 30 多度。即使身体被冬衣层层包裹,裸露在严寒之中不到 10 分钟,也能感觉到寒冷的恶意。因为每一寸次呼吸都是冰冷的。
但就是这寒冷的天气让人们趋之若鹜。
▲ 马迭尔冰棍,1906 年法籍犹太人创的牌子。每个到哈尔滨的外地人来了这地方总会去中央大家买一只吃。
每年到了冬季,哈尔滨变成了外地人爱去的旅行目的地,其中大部分是来自粤闽、江浙,他们大多因为对严寒怀着满腔好奇而来。在这片横跨了 40 个纬度的大陆上,哈尔滨对于南方人来说,代表着远方,也代表冬日。
这种好奇就像第一次在这里见到冻梨的南方人,总忍不住从大街的小贩手上买回两三个冻梨和冻柿子,好奇地在它们还没化前,就在坚硬的冰壳上来上一口。
▲ 冻梨,不独哈尔滨有。这是属于东北的特产。冬天温度一下来,把水果放在外面零下几十度的空气里就会冻硬。黄色的梨子会被冻成黑色。吃的时候得在凉水里化一下吃,口感就是特别水嫩。
▲ 松花江穿城而过的哈尔滨,水产也丰富。只是到了冬天这些水产摆出来就立马冻硬了。
哈尔滨城北的冰雪大世界已经办了十九年。每年它都能为哈尔滨吸引来上百万的游客。今年春节,游客达 16.9 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 4000 万元。这相当于《至爱梵高》在国内上映四天的全国票房收入。
今天的哈尔滨整个城市的旅游资源都围绕冰雪展开。曾经要命的寒冷成了这座城市的增长资源。
▲ 现在冰雪大世界已经成了吸引外地游客的招牌。
2
哈尔滨,一座持续降温的城市
就像今天的东北,这里浓缩了共和国的记忆。
近代工业和资本主义战争让这片黑土地兴盛了起来。
19 世纪末的俄罗斯人和日本人将这里作为自己进入中国腹地的落脚点。在这里发展工业,兴建城市和现代文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东三省为全国输送着这里的工、农业资源。哈尔滨这东北众多城市中的一个。
▲ 松花江公路大桥,将旧城区的道里区和新城的松江区连在了一起。
改革开放以后的 90 年代,东北的衰落成了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哈尔滨也是东北衰落的缩影。今天整个东北都在发展旅游业,这是这片土地振兴口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无论人们怎么讨论东北振兴,都没法拦住用脚投票的东北人。90 年代的东北净迁出人口达 40.4 万人。东三省内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哈尔滨,十年前人口也开始从净迁入变成了净迁出。
年轻人流向了东部沿海地区。距哈尔滨四千多公里远的三亚成了东北人新的聚集地。2015 年 7 成以上在海南买房的外地人来自东北。东北的“第四省会”成了三亚的别名。
3
哈尔滨的温度,来自远东
哈尔滨是一座没有历史温度的城市,它是外国人为了深入中国腹地而兴建的近代城市。
展开地图,黑吉辽并排列在中国大陆北部的最东缘,一条丁字形的铁路线将这帮难兄弟贯穿在一起。哈尔滨就是这条铁路线的核心。这座城市也因这条线路而生。
中东铁路。
这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沙俄为了连接欧亚两大洲,在西伯利亚修建大铁路。中国东北的这条中东铁路是这个大计划中的一部分。它的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横穿当时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哈尔滨是这条丁字形铁路纵路和横路的焦点。
这让 19 世纪末以前还只是松花江边的渔村变成了哈尔滨。它是一座彻头彻尾的近代工业城市,不是传统旧城转型而成,也非在农耕社会中自然长成的城市。
▲ 今天的中东铁路桥下。
就连哈尔滨这个名字的缘起有人说来自女真语,有人说来自满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没有悠久历史让这座城市跟中国其他城市比起来,少些历史的温度。走在城市的街道里,你尽可以感受到来自工业社会的“冷”。陌生的异域风格建筑、没有温度的铁轨和工厂。就连哈尔滨的城市布局,也是应工业而生。
最早的哈尔滨是从松花江和呼兰河交汇点上长起来的。光绪年间,俄国的工程让技术人员在这个交叉点上建了铁路桥,并在松花江右岸修建了香坊和铁路管理总局。它们描出了哈尔滨最早的样子。这座城市因为中东铁路被分割成了四个区——中东铁路以北的道外区和南岗区,以南的道里区和香坊区。
它们固定了哈尔滨城市的模样。这也是人们印象里的哈尔滨,它是近代的、工业的。
中央大街上凝固了哈尔滨的发家史。这条位于道里区的大街最早形成于 1898 年。早期的城市管理者将这片划给散居的中国人居住,并在 1900 年命名为“中国大街”。
这座城市因铁路而兴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了这个城市。规划中央大街时,哈尔滨还只有 2 万人,到 1923 年,这个数字就增长了 19 倍,达到 38 万人。
▲ 今天的中央大街成了哈尔滨的著名景区
中央大街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让开发这座城市的外国人看到了商机,开始在这里开店做生意。大街与十二道街拐处的经营莫斯科风味果子、咖啡和西餐的米娘酒尔餐厅,经营西餐茶食的酒吧、卖高加索风味鸡块和烤羊肉串的塔夫斯西餐馆……它们让这里显得异域。
1928 年“中国大街”也被改成了今天的中央大街。如今这条街上兴修了很多仿欧式建筑,夜幕降临彩灯亮起,遍街的灯牌上写着俄罗斯名字的商铺和秋林连锁店。
它们让人陌生也让人好奇。这是一座不属于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培养出来的城市,倒有些像个养子。
每当我问起身边的朋友去哈尔滨会带什么回来时,他们总会说红肠。那其实也不完全是中国人喜好的传统口味,而是中东铁路修成后从立陶宛传来的。
▲ 哈尔滨果戈里大街上的秋林百货。它是 19 世纪末俄国人在这里开的公司,经过了英国人、日本人、苏联人经营后最终被中国收回。今天走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到处都是秋林的连锁店,秋林红肠、秋林大列巴、秋林巧克力……
4
酷寒的福利
“大碴子味儿”的东北话流行在黑龙江、吉林大部分地区。它被视为东北话的正统。大碴子就是黑土地上盛产的大粒儿玉米。
这口音和玉米种子是闯关东的人从中原带去的。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四十年的时间里黑龙江的耕地面积增长了 600 多倍。
玉米地替代了那里原来的高粱地,在自然灾害频发,人口激增的 60 年代,东北黑土地上生长的玉米需求量激增。玉米,成为那些挺过饥荒年代的人,记忆深处又爱又恨的食物。它拯救了无数挣扎在饿死边缘的人,同时却也伴有肠胃不适。
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区的哈尔滨,冬季酷寒。
但河网纵横,又有黑土加持,这让哈尔滨即使寒冷,却仍是沃土。从市区出来往南 120 公里左右就是五常市,这里以大米著名。这个受哈尔滨管辖的县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稻面积占全哈尔滨市的四分之一。
肥沃的黑土地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长时间腐殖演化而成,有机质含量高。拉林河、牤牛河和溪浪河三大水系在这里密密麻麻编织出 200 多条河流,它们让水稻能在这片黑土地上茁壮成长。再加上 130 多天的生长周期,比南方的水稻多出了半个多月,这让五常香米口感和营养较之南方都丰富得多。从清朝有记载以来,五常大米一直就是皇家才能独享的贡米。
五常产的大米比泰国香米味道还要香些。
离开了哈尔滨的黑土地,那儿的一切都被简化成两个字——东北。东北的大米、东北的人。其中也包括哈尔滨人。
他们高大,豪放。在一些负面新闻里,这些流去外地做生意的东北人被认为不守规矩的粗鲁。但那不完全是他们的本意。因为生长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人之间总会有些误会。
从东北南下的哈尔滨人有着自己特有的幽默感,就像大部分东北人一样。他们只要一开口,人们总会对这幽默感心领神会。那是酷寒培养出来的。
▲ 萧红在《呼兰河传》里说“芝麻大的事情会议论或争吵三天三夜。”什么事情在掰开揉碎了之后,除了鸡毛蒜皮,还有生活的乐趣。摄影 / 冰城馨子
寒冷的冬季漫长,“猫冬”的人在屋里靠唠嗑度过漫漫冬日。酷寒之下反倒培养出了更敏感的人。民国时期,伪满洲国统治之下诞生了一个独特的作家群,东北作家群,他们描写困难,怀念故土和家人。风格粗犷却不失对人生的关注。
那不是一个只有衰落的地方。
文丨逸骁
图编丨鲸鱼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 点击下方图片,去别的地方看看!—
🕗
风 物 精 选
投稿邮箱丨editor@didaofengwu.cn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下方图片,2018惊喜大礼包在等你!